你家裡有自釀的葡萄酒嗎?
如果有,請你立刻趕緊倒掉,
千萬不要再喝了!
案例警示
NO.1
今年的1月5日,河南周口幾名朋友聚餐,席間其中一人專門從家裡拿來了自釀的葡萄酒供大家品嘗,飯桌上共有6人飲用了該葡萄酒。
聚餐後,飲用了自釀葡萄酒的6人先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嘔吐,伴隨渾身發冷等不適反應,並在隨後的幾天裡經過簡單治療並無好轉,而且出現發燒等症狀。
在出現不適情況之後,6人在聚餐後的第三天前往縣醫院進行檢查,通過抽血等檢查,醫生告訴他們,他們6人中有1人輕度肝損傷外,其他5人均是重度肝損傷,肝臟已開始衰竭。1月8日晚上,6人連夜轉診到了鄭大一附院急診科。
所幸,經過一系列治療,6人開始逐漸有不同程度好轉。
NO.2
無獨有偶,一位湖南籍男子邀請幾位好友在自己家中聚餐,期間也飲用自釀的葡萄酒,當晚就出現了心跳加快、胸悶、視力模糊、全身發抖和嘴唇發紫等中毒症狀。馬上送到醫院後,該男子被診斷為飲用自釀葡萄酒導致的甲醇中毒。
NO.3
江蘇揚州一女子因喝了自釀的葡萄酒中毒,經醫院洗胃才好轉。醫生表示,該女子中毒應是甲醇引起,好在發現及時,否則後果難料!
這裡我們不禁要問,自製葡萄酒為什麼會讓人中毒?
首先我們要了解葡萄酒國家標準。葡萄酒國家標準GB15307-2006規定,每升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必須在400毫克以下,如果葡萄酒中的甲醇過高,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危害。
那麼在葡萄酒的自釀過程中為什麼產生有害物質呢?
1
市場上的商品酒用於釀酒的葡萄,會經過機器掃描檢測是否有黴變,因為葡萄中一些細小的黴變人的肉眼是無法發現的,沒有做好最開始的這一步,自釀葡萄酒在發酵過程中會進一步培養黴變的病菌,汙染整瓶葡萄酒。
2
葡萄酸可貴,酵母價更高。葡萄表皮是葡萄酒中酵母的主要來源,商品酒中大多數葡萄是經過嚴格的工具消毒後直接發酵,而家庭自釀的葡萄是直接用水清洗,除了會讓葡萄附著更多的細菌外,還把酵母洗掉了,葡萄無法得到充分的發酵。
3
商品酒用於釀造的葡萄基本不打農藥,而我們日常的食用葡萄有非常多的農藥、化肥殘留,根據一些機構檢測,90%的自釀葡萄酒中發現甲醇或者農殘超標的現象。
4
釀造葡萄酒需要無菌環境和絕對的低溫。因為葡萄皮中的果膠在果膠酶或熱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黴變也會產生大量甲醇,發酵越徹底,甲醇含量越高。大部分自釀葡萄酒均在常溫中發酵,葡萄酒中的甲醇很容易超標。大量飲用就會導致甲醇中毒,甚至危害生命。
當然家庭自釀葡萄酒是不是絕對不可取呢?也不是,如果一定要釀,正確的做法是,首先要對發酵容器進行消毒,另外因為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氣體,千萬不要用塑料瓶、不鏽鋼、鋁器皿等容器,可以選用玻璃瓶。過程中控制好發酵溫度,在16℃~28℃之間最好,保證不高於30℃。還要在釀造過程中添加二氧化硫,做好防腐、抗氧化,殺菌工序。
但是家庭自釀葡萄酒,由於受條件限制,甲醇、病菌含量往往不可控,這個風險是未知的,所以從我們的生命安全考慮,萄姐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再自釀葡萄酒了。喜愛葡萄酒的朋友可以去購買商品酒,仔細挑選的話還是能夠以合適的價格喝上口感不錯的葡萄酒的。
在葡萄酒挑選方面有疑問可與萄姐交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