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感,讓平凡的日子生動起來

2020-09-11 濰坊新聞網

三尺講臺伴終生

一支粉筆傳知識

春風化雨解疑惑

不厭其煩說真理

桃李芬芳滿天下

依舊堅持不放棄

這就是教師

秋菊溢彩,桃李芬芳。在這收穫成果又播種希望的美好季節,我們迎來了第36個教師節。9月10日清晨,伴隨著初秋的清涼,濰坊未來實驗學校的大門前,變得熱鬧起來。精心裝扮的「舞臺」,在蔚藍天空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喜慶與歡快。「舞臺」前聚集了許多老師和學生,大家手中拿著鮮花,在歡聲笑語中拍著合照。這是特別的一天。

是的,今天是第三十六個教師節。這本是一個普通的節日,對很多人來說,教師節可能意味著學生的一句「老師,您辛苦了」,意味著用心寫下的精美賀卡,又或是黑板上的「教師節快樂」幾個大字……但在未來實驗學校,滿滿的儀式感,讓這一天變得不平凡起來。

尊重——以花為禮

一枝花、一句話,簡約卻不簡單。當學校全體管理團隊成員站在校門前,誠摯地以花為禮、道一聲「節日快樂」時,當老師們在「舞臺」前駐足留念、快樂相擁時,粉色的氣球、桃紅色的背景,映襯出的是學校對老師們的尊重,傳遞出的是校、師、生之間的「愛」之情。滿滿的儀式感,讓剛剛入校的一年級娃娃們快樂地奔跑到老師面前,脆生生地喊出「老師節日快樂」,這就是浸潤的魅力所在。

感恩——以言為贊

儀式感的活動不僅呈現在大門,還延伸到每一間教室、每一名學生。孩子們親手製作點讚賀卡送給自己的老師。一張小小的賀卡,看似輕如鴻毛,卻情意滿滿。二年級的孩子們還親手繪製了祝福教師節日快樂海報,家長把感謝之情濃縮為一面錦旗贈送給老師……這不僅是節日禮物,透過這些語言,我們看到的更是一種慶祝——對過去的種種挫折,我們接受和告別,對未來的美好願景,我們保持熱愛前行。這就是慶祝節日的意義,是學生與老師的心靈碰撞,靈魂喚醒靈魂,希望點亮希望。

引領——以愛為介

「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淨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法國著名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這句經典臺詞時刻提醒老師們,如何面對每一名學生,從而走進學生的心靈。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七年級新生和他們的專屬導師見面了。神秘的初次會面、輕鬆的彼此交談……每周一次正式約會的儀式感,賦予了導師制更多的溫度。

成長——以師為範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青藍結對,共促成長,薪火相傳,誨人不倦。今天的儀式感在傍晚有了更濃重的色彩。

當時間來到17:30分的時候,在通達樓階梯教室中傳出陣陣笑聲,原來是「青藍工程」啟動儀式正在進行。剛剛工作一年的小丁老師背著雙肩包上前拜師,這個雙肩包她可是背了好久,一直神神秘秘的不讓碰。拜師時,她掏出了一袋蓮藕。「蓮藕有很多洞,希望我作為地理老師,在魏老師的指引下,能夠跟這蓮藕一樣活得通透,也祝願我的師傅像這乾淨的蓮藕,出淤泥而不染。」徒弟們給師傅準備的禮物可謂花樣百出,師傅們面對這些奇異的禮物和真摯的語言,既開心又激動……儀式感讓師徒之間融入了更多的親情。

在這個過程中,師父和徒弟們的關係更進了一步,他們不僅是師徒,更是朋友,也像親人。相信充滿了朝氣和希望的徒弟們在師傅們的悉心教導下,必將茁壯成長。

玉壺存冰心,硃筆寫師魂。身為世範,為人師表,濰坊未來實驗學校的每位老師肩上都扛起了一份有關教育,有關未來的責任。這個教師節,不僅僅是老師的節日,更是一份愛的傳遞,在師生彼此的靈魂中點亮愛的心燈。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期待未來實驗學校有更多優秀教師綻放自己的光芒。長風萬裡,乘夢山海,祝願每一位老師都能夠在未來破浪前行,歲歲歡愉,萬事勝意。


相關焦點

  • 夜闌心語|儀式感,是平凡日子裡的詩與遠方
    1儀式感讓平凡日子閃著光《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我也一直相信,儀式感對我們而言,莊重而有意義,它足以讓平凡的日子也可以散發出光芒。她告訴我,愛裡的儀式感是很重要的,這是他們感情十年如一日穩定的秘密。儀式感表示了對彼此的重視,還有用心程度。2 對於愛來說儀式感就是尊重村上春樹說: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人生只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而已。
  • 奢漫節慶禮品:紙短情長,小小賀卡營造濃濃儀式感
    什麼是儀式感?隨著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生活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大家開始追求所謂更精緻和有儀式感的生活。誠然,生活需要調味劑,精緻也讓生活更有品質,奢漫也深諳此點,但是很多人似乎對儀式感產生了誤解。過情人節時,男朋友沒有送「充滿金錢味」的禮物;沒有帶自己去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餐廳約會;沒有送代表愛情的99朵玫瑰。
  • 雕刻時光|賦予平凡時光以儀式感
    當我們面對虛無與荒誕,付出不一定有回報,努力不一定看得到結果時,儀式感的用處就顯現了。它能給每一個普通的日子,每一個無意義的重複性的動作賦予內涵。它使我們活在當下,使我們常常滿懷期待。那麼到底什麼是儀式感呢?
  • 時光裡的儀式感
    什麼是儀式感?《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和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有時候,你會覺得生活太過粗糙,那是因為你沒有想辦法讓它變得精緻。只有儀式感,才能讓你放大積極的情緒,化解掉消極的情緒。讓繾綣在歲月中的日常瑣碎,變成愉悅身心、豐盈靈魂的細水長流。儀式感可以讓平凡的生活變得優雅。
  • 2020年在澳洲生活的你,是不是需要點「儀式感」?
    就算在這個特殊的七夕節日裡,你是不是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一種叫做「儀式感」的東西?很久沒有精心準備一件事情,沒有化妝,沒有期待......可是就算在澳洲宅家的日子裡,我們的生活也不能丟失儀式感。儀式感足以讓平凡枯燥的日子也同樣散發光芒,就像《小王子》裡說的: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如果你覺得宅家的日子平淡無趣,也許只是因為少了那麼點【儀式感】,現在讓我們從日常裡把它找回來吧!
  • 最有儀式感的求婚儀式——求婚必看
    想給她一場永生難忘的求婚儀式生活不止五味雜陳還有遠方的詩,我不僅只有我自己還有你生活需要儀式感,缺少儀式感的生活,是不完美的,不浪漫的大概天下所有的女生,都渴望一場浪漫的求婚儀式吧,她或許不想要多隆重,多轟動的場面,但想看到那個男人認真的模樣,想要感受到,他誠心誠意地想與你共度餘生,往後餘生,都是你。
  • 這所學校100天匯報演出儀式感滿滿
    孩子們生動有趣的表演贏得臺下陣陣雷鳴般的掌聲。學校創建百日的「拉丁舞社團」帶來了活力四射的拉丁舞《冬日的煙火》;舞動社團帶來了帶來充滿江南詩情畫意的舞蹈《且吟春雨》;合唱社團和尤克裡裡社團帶來了悠揚的經典曲目《南屏晚鐘》;教師團隊也帶來了音舞詩畫《我和書人的故事》,展現了疫情期間老師們每天為孩子收集報表、上網課無私奉獻的精神。
  • 儀式感,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幸福教育
    我們家是一個非常注重儀式感的家庭。有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儀式感?但是,缺乏必要的儀式感,生命中一些特別的瞬間就會被輕易錯過,久而久之也就淡忘了。儀式感也不是形式主義,不需要你花多少錢,玩多大的花樣,它體現的是我們對生活的尊重,教給孩子的是對生活的熱愛。
  • 生活中的儀式感,讓孩子內心富足
    在孩子成長中,在平平淡淡的生活裡,能有一些這樣充滿儀式感的日子,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生命體驗和美好回憶。雖然是平凡的小事,但帶著儀式感去做,也會顯得格外有意義。儀式,擦亮成長中每一個重要日子。現在很多學校都開始舉辦「十歲成長禮」,希望所有的家長能來參與,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
  • 沒有儀式感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儀式感是什麼?法國童話《小王子》裡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培養儀式感就是用心對待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偶爾的驚喜和儀式感,是給孩子最好的「富養」。儀式感為孩子注入安全感爸爸媽媽給孩子的儀式可以是每天出門前的擁抱;是臨睡前的一句晚安、一個故事。
  • 生活中的儀式感是什麼?無非柴米油鹽,平平淡淡
    生活需要儀式感,朝生暮死,每一天都是新的重生,尊重每一天遇到的人,體味每一天發生的事,回首才知道自己每一天都很不同。在當今的社會,燈紅酒綠夜夜笙簫充斥著我們年輕人的思想,好像生活就是過一天算一天,每天漫無目的像個行屍走肉一樣。
  • 幼兒園小寶那些笨拙的手工禮物,卻給了我們最暖心的儀式感!
    爸爸下班密碼鎖的聲音一響,在沙發上等著的女兒立刻起來跑到門口,爸爸一推開門,馬上就捧著獎盃朝著爸爸說:爸爸,父親節快樂!你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把她爸爸感動得一愣一愣的。我是缺乏儀式感的,一直到孩子開始送她親手做的小禮物我父母只是普通的農民,忙於在土地刨食,為了家庭和孩子努力著。
  • 生活的儀式感,從元祖夢蛋糕開始
    人類需要儀式感。有儀式感的生活,才使人切切實實有了存在感。日常生活是無聊且平淡的,儀式感正是人們用來與之對抗的利器。通過某種特別的「儀式」,讓日常呈現出某種與眾不同的重要性,重新喚起對生活的熱愛。蛋糕大概是最貼近儀式感的烘焙食物,幾乎陪伴在人生的每一個重大時刻。
  • 求婚儀式感的重要性
    結婚前求婚儀式感的重要性?在求婚這件事情上,男生和女生的想法是不同的。女孩們矜持地保留著自己的想法,當然,偶爾也會有一些小提示。男孩們用力過度就會顯得很俗套。女生不管在什麼年齡段、什麼樣的日子,都會想要有一個儀式感的存在。
  • 沒有儀式感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而那些習慣把生日和節日當成普通日子過,很少準備禮物,父母還會時不時忘記孩子生日的家庭,養出來的孩子嘴角習慣耷拉著,眼神裡總是少了些快樂的光彩。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在孩子們的眼裡,生日和節日是一年僅有一次的難得日子,這一天的儀式感非常重要。
  • 如果厭倦了格調,你就厭倦了生活——《生活需要儀式感》
    「生活需要儀式感,就像平凡的世界需要一束光。」儀式感是把本來單調普通的事情,變得不一樣,對此懷有敬畏心理。生活中的一些儀式,讓我們的生活成為生活,而不只是生存。書中作者從對待生活、對待自己、對待朋友,以及對待愛情等方面,來介紹如何讓每一個普通的日子,變得有趣和值得紀念,以成就我們更好的人生和自己。
  • 儀式感,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他說,長大後,去了美國,才知道,這就叫儀式感的生活——我很感恩,我在充滿儀式感的生活裡長大,儀式感儀式感不是錢的堆砌,是對生活的信心。人有時需要用儀式感來表達內心的莊重和情感。:正常的身心需要一定的儀式感,在這個小小的儀式中,其實就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讓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認真、更用心,儀式感,暗示你必須要認真地去對待這件事。
  • 520「我愛你」521 我們的生活需要儀式感
    這詩意的儀式感,讓蒼白的生活光華熠熠,映照著霍莉心中美好的嚮往。人人都愛蒂凡尼的早餐,可是卻鮮少有人扭頭看看自己在生活裡,儀式感有多麼匱乏。婚姻中的儀式感,想要擁有其實也容易——約會紀念日、結婚紀念日要記得,吃一頓浪漫的燭光晚餐,若是來不及買禮物送一個深深的吻也會讓人久久難忘;彼此的生日不能忘記,親手做一個再醜的蛋糕都會令對方感動;哪怕是再普通的晚餐也可以用精緻的餐具,鋪上餐巾,儀式感頓生……許多人喜歡在客廳吃飯,一邊看電視一邊應付了事。
  • 村上春樹的生活儀式感:感恩自己,不忘初心
    我就發現了幸福的價值……所以應當有一定儀式。」小王子問:「儀式是什麼?」。狐狸答:「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儀式感,其實就是使某一天與你其他的日子有所不同,使某一時刻與你其他的時刻有些微的不一樣。
  • 「儀式感」學習,這樣的課堂最具吸引力!
    生活需要有「儀式感」,課堂也是如此。 一、「儀式感」是什麼? 《小王子》一書中,小狐狸說,「(儀式)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簡單理解,「儀式感」就是人們賦予某一天或者某一時刻以一種特殊的體驗,它是人們對心中美好的一種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