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南京大學院士候選人蔣少湧教授加盟中國地大(武漢)?

2020-12-16 英俊談教育

前言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高校之間人才流動屢見不鮮,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高端人才爭奪戰更是進入白熱化。高校間人才流動因素頗多,有些是因為薪酬待遇,有些則是為了事業發展。2013年,一則人事任命公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原南京大學蔣少湧教授加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那麼為何蔣教授會選擇離開南京大學,加盟中國地大呢?我們來一探究竟:

蔣少湧教授

成長經歷

蔣少湧,1964年出生。1984年他考入北京大學地質系,先後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之後到英國留學,並獲得博士學位。歸國之後,他任職於南京大學,出任教授博導,並擔任南京大學內生金屬礦床成礦機制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在此期間,他逐漸成為領域內知名的學者。2013年,他離開深耕多年的南京大學,加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任教授博導。

南京大學校園一景

在南京大學工作多年,科研成果豐碩成為領域內著名學者。

蔣少湧,1964年12月出生,湖南湘潭人。他自幼學習非常刻苦,學習成績也非常優秀。1980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地質系,就讀於巖礦及地化專業。本科畢業之後,他選擇繼續深造,攻讀北京大學地球化學專業碩士。1987年碩士畢業之後,他任職於北京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出任助理研究員。

北京大學校園一景

1992年,蔣少湧選擇出國留學。他到英國Bristol大學地質系學習,攻讀地球化學專業博士學位。博士畢業之後,他到德國馬普化學研究所工作,任博士後洪堡研究員。1999年博士後研究完成之後,蔣少湧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選擇回國發展。回國之後,蔣少湧加盟南京大學擔任教授博導,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並在當年就獲得國家傑青項目資助。

他長期以來從事礦床學和地球化學的研究工作,在沉積-層控礦床、巖漿-變質-熱液礦床、礦床學方法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他先後主持了科技部973項目等數十項國家級研究項目,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數百篇,包括《Nature》等國際高水平刊物,他的科研成果多次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在南京大學,蔣少湧教授逐漸成長為領域內舉足輕重的著名學者。

南京大學校園一景

科研成績出色成為院士候選人,長期擔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憑藉著出色的科研成果,蔣少湧教授也獲得了諸多的個人榮譽。他獲得國家傑青項目資助,並被聘為科技部973項目和深地資源專項項目首席科學家。此外他還獲得第八屆全國青年科技獎,李四光地質科技獎等頗具分量的獎項。正因為此,蔣少湧教授也成為南京大學頗受重視的中青年骨幹教授。2007年和2009年,蔣少湧教授連續兩次參選中科院院士,成為院士候選人。

南京大學校園一景

他長期擔任內生金屬礦床成礦機制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併入選第六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地質和地球物理學科評議組成員。此外,還出任中國地質學會同位素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礦床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多個學術組織的領導職務,並擔任《Chemical Geology》等多個重要學術期刊的編委。

蔣少湧教授為什麼離開南京大學加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013年5月,一則高校任命公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原南京大學內生金屬礦床成礦機制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蔣少湧教授,加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出任教授博導,引起了坊間的熱議。那麼,為什麼蔣少湧教授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南京大學校園一景

第一:為什麼離開南京大學?南京大學長期以來辦學經費不足,教師待遇偏低。地質學科實力強勁,整體實力位居全國前列。不過學院內部也是競爭異常激烈,大咖雲集。在時任校長成功當選院士之後,蔣少湧教授的學術地位受到進一步的擠壓。在此情形之下,離開南京大學就是必然之選。

第二:為何加盟中國地大?對於蔣少湧而言,除了待遇問題,更多的為了事業發展。中國地質大學作為211大學,雖然整體實力不如南京大學,但是地質學科實力卻相差不多,尤其地質工程學科更是穩居全國首位。在此情形之下,蔣少湧教授選擇加盟中國地大,對於他的院士增選之路不無裨益。

中國地質大學校園一景

來到中國地大,蔣少湧教授的工作非常出色。他牽頭組建地質探測與評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並出任首任實驗室主任。此外,他還兼任緊缺戰略礦產資源協同創新中心主任,牽頭獲批「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2014年開始,他連續五年入選地球和行星科學領域中國高被引學者。由於科研成績突出,他在2015年升任校長助理至今。

結語

蔣少湧教授在南京大學工作多年,在礦床學和地球化學領域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並數次參選院士。由於各種原因,他離開南京大學加盟重中國地大(武漢)。如今,在中國地大他已走上學校領導崗位。離開南京大學加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對於他而言也許是正確的選擇。對此,你怎麼看?祝願蔣少湧教授工作生活順利!

中國地質大學校園一景

不拘一隅,唯才是舉。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南京大學院士候選人尤建功教授加盟南開大學?
    進入新世紀以來,伴隨著中國高校的快速發展,高校之間的人才爭奪戰也進入了白熱化。高校教師流動的原因很多,有些是為了更好的薪酬待遇,有些是為了更好的事業發展。無論是何種原因,都是無可厚非的。2016年,著名數學家尤建功教授離開南京大學,選擇加盟南開大學。那麼,尤建功教授為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 如何看待華中科大院士候選人駱清銘教授被任命為海南大學校長?
    駱清銘教授駱清銘在華中科技大學求學工作多年,由一個農村娃成長為院士候選人。駱清銘,1966年出生於湖北省蘄春縣。在華中科技大學,駱清銘長期從事生物影像學新興交叉學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他牽頭申報的科研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獎勵,成為生物醫學領域內的知名專家。從2015年開始,駱清銘教授兩次參選了中科院院士,但是最終遺憾落選。
  • 徐祖信院士加盟南京大學蘇州校區
    11月9日,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環境與健康學科平臺特聘教授徐祖信院士聘任儀式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舉行。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中國科學院院士、校長呂建,黨委常務副書記楊忠,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學院院長任洪強等出席聘任儀式。
  • 200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關於公布2007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的公告 200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候選人推薦工作已於2007年4月30日結束。經過院士與歸口初選部門推薦,並經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審議,確認200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為287人,現予公布。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規定,將於近期在有效候選人所在單位公示本單位有效候選人和相同專業的外單位的其他有效候選人的有關情況。5年之內調動工作單位的,將同時在調出單位公示。公示時間為一個月(從公示之日算起)。
  • 如何看待武漢巖土所馮夏庭教授選擇出任東北大學副校長?
    2001年開始,他先後出任中科院武漢巖石力學研究所副所長和所長,期間數次參選院士未果。2017年8月,他出任東北大學副校長,並在2019年順利當選為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校園一景科研成果豐碩,馮夏庭教授成長為領域內準院士級別專家。1998年,馮夏庭教授選擇回國。他加盟了中科院武漢巖石力學研究所,擔任教授博導,併入選了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 作為河海大學培養的準院士,劉漢龍教授為何加盟重慶大學?
    教授學者流動的背後,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因素。有些因為薪酬待遇,有些則是為了事業發展。2013年,原河海大學劉漢龍教授,出任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那麼,為什麼劉漢龍教授會加盟重慶大學呢?我們來一探究竟:
  • 南昌大學副校長江風益入榜院士候選人 兩院院士原來有這麼多江西人!
    昨天中國科學院公布了今年增選院士初步候選人名單共157人被譽為「中國矽基發光之父」南昌大學副校長江風益光榮入榜為信息技術科學部20名候選人之一,專業為發光材料與器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3.張家鋁天文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生於江西省贛州市。1959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物理系。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4.黃春輝無機化學家 1933年5月4日生於河北邢臺,籍貫江西吉安。195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北京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及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教授。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如何看待原濟南大學黨委書記程新教授辭去職務專注於衝擊院士?
    在中國現行高等教育體制下,高校領導與行政級別緊密掛鈎。高等院校領導更迭,本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了,要麼就是年齡到期功成身退,要麼就是另有任命。不過也有例外,我們今天關注的這位高校領導就不走尋常路。2018年12月,一則消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原濟南大學黨委書記程新教授辭去行政職務,出任學校一名普通的教師,專注於科研教學工作。據知情人士透露,程新教授此舉意在全力衝擊院士。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又一頂尖教授回國,加盟南京高校
    來源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編輯 | 學術君11月30日下午,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世界第一位無線交通標誌創建者及智慧城市專家蘇才江教授正式加盟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蘇才江院士講話李北群校長對蘇才江院士的加盟表示熱烈歡迎,並為蘇才江院士頒發了聘書。頒發聘書蘇才江教授簡介:蘇才江教授,1965年出生,2019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 鮑惠銘教授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全職加盟這所頂尖學府!創建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
    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英文簡稱「ICIER」)試行tenure track制度,擁有2000平米的超大空間實驗室,配備有最為先進的科研設施和實驗室設備,該實驗室將位於南京大學仙林校區的現代工程大樓內。鮑教授歡迎三觀一致的學者加盟,有興趣的學者可隨時和鮑教授聯繫。
  • 快訊|廈大兩位教授入選中科院院士初步候選人,看看他們有多牛!
    剛剛,中國科學院正式公布了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共計有157位科學家入選。中國科學院各學部初步候選人分布如下:數學物理學部23人、化學部25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2人、地學部27人、信息技術科學部20人、技術科學部30人。
  • 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蘇才江加盟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11月30日下午,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世界第一位無線交通標誌創建者及智慧城市專家蘇才江教授正式加盟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長李北群、副校長戴躍偉出席聘任儀式。他表示,加盟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自己倍感自豪,今後一定發揮專業特長,為南信大建設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學貢獻力量。  李校長對蘇才江院士的加盟表示熱烈歡迎,並為蘇才江院士頒發了聘書。他表示,人才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工作和主要動力。
  • 中國地質大學:地大與您攜手共建美麗中國宜居地球
    我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招生辦公室主任周延菲,今天由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今年的招生政策情況。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一所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學。 學校創建於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著名大學的地質系、科合併組建而成的北京地質學院。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舉辦2020年研究生開學典禮!
    中科院院士殷鴻福,校領導黃曉玫、王焰新、傅安洲、成金華、唐輝明、賴旭龍、王華、王林清、劉傑、劉勇勝,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儲祖旺,校長助理蔣少湧、周愛國,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分管研究生工作負責人、研究生輔導員、研究生教學秘書,2020級研究生等在線上線下參加了典禮。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喜迎一全職院士加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一所「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位居江蘇南京,該校的大氣科學學科位居全國第一,獲評A+等級,近日,該校迎來了一位全職院士的加盟!儀式現場這次加盟的院士來自英國皇家工程院,他的名字是蘇才江,他是世界第一位無線交通標誌創建者,博士畢業於劍橋大學,1965年生人,今年55歲,2019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 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蘇才江加盟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11月30日下午,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世界第一位無線交通標誌創建者及智慧城市專家蘇才江教授正式加盟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長李北群、副校長戴躍偉出席聘任儀式。他表示,加盟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自己倍感自豪,今後一定發揮專業特長,為南信大建設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學貢獻力量。蘇才江院士講話李校長對蘇才江院士的加盟表示熱烈歡迎,並為蘇才江院士頒發了聘書。他表示,人才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工作和主要動力。
  • 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楊寧、金梅林等在列
    中國工程院4月30日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最終確定的有效候選人共531位,其中農業學部57人,包括中國農業大學楊寧教授、華中農業大學金梅林教授等知名畜牧獸醫專家。楊 寧金梅林其他入選的畜牧獸醫專家還包括河南農業大學康相濤教授、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劉娣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姚斌研究員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湧教授等。名單中亦含肉品加工專家、南京農業大學校長周光宏教授。以上入選專家均由院士提名。
  • 中科院院士楊經綏已加盟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科院院士楊經綏已加盟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澎湃新聞記者 石鳴 2019-09-23 09:50 來源:澎湃新聞
  • 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
  • 中國工程院2017院士增選候選人名單公布
    人民網北京4月21日電 (記者 郝孟佳)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候選人提名工作於3月31日結束。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定,最終確定的有效候選人共533位,平均年齡為55.7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