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考入北大,29歲當上武大副教授,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回應

2020-09-04 教育世界博覽

從北京大學的本科學生,成長為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經歷脫變之後,成為了武漢大學的副教授,這一路走來,微生物學女博士王延軼,只用了10餘年時間。

對於大部分博士學生來說,二十年苦心鑽研未必能換來步步高升的人生坦途,但是對於武漢大學微生物學女博士王延軼來說,努力的汗水和幸運的眷顧指數似乎總是呈現正比規律。

走在科研學術的道路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都需要經歷科研學術的磨礪,需要經歷苦心鑽研過程中痛並快樂的掙扎,也需要經歷補充身體能量和掉頭髮的過程,但是如果在經歷這一系列過程中,有一個學術道路上的領航人拉你一把,經受磨礪的過程可能會縮短,甚至實現跨越式發展。



對於微生物學女博士王延軼的成長,遇見恩師是一種幸運,但是這樣的幸運並非每一位高材生所能把握。19歲的王延軼考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時候,正好與博雅青年才俊舒紅兵教授相逢。

此時的舒紅兵教授才三十多歲的年紀,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副教授,也是北京大學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在國內外學術界已經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作為舒紅兵教授的學生,王延軼在後續的成長之路上,加快了前進的腳步。

在北京大學獲得生命科學專業的本科學位之後,前往舒紅兵教授任教的科羅拉大學攻讀免疫學碩士研究生學位。根據普通求學規律來看,王延軼在國外完成碩士研究生學位的求學之路以後,可能會繼續留在攻讀博士學位,但是王延軼的選擇比較特別,她回到了國內院校,開始在武漢大學攻讀微生物學的博士學位,並且在求學期間開始擔任武漢大學的講師。

而這時候的舒紅兵教授正是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也是王延軼的丈夫。來到武漢大學求學之後,王延軼的提升速度進一步加快。從武漢大學博士研究生到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轉變過程只用了八年時間,在此期間,王延軼和丈夫舒紅兵共同署名,發表了多篇重要的核心期刊文章,進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影響力。



近期,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經過批准,進入了武漢病毒研究所,與多位高級別的科學家進行訪談。其中被訪談的人物之一,就是年輕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在面對國外記者提出的問題,王延軼的表現十分從容,發言內容有理有據,義正言辭,駁斥了關於新冠病毒的不實言語,同時也為武漢病毒研究所增加了一重底氣。



按理來講,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在國外記者採訪,表現可圈可點,但是並沒有獲得太多網友稱讚,而更多的網友還是抓著王延軼的求學經歷不妨,甚至還在追溯王延軼進入北京大學的經過。

無論過去的經歷如何,未來的發展會出現怎樣的結果,追求正義的網友始終希望關鍵的職位上應當站著一個真才實學的人,踏踏實實守護好一份職責。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未來會充分檢驗每一個人的真才實學。

相關焦點

  • 她加速成為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大學畢業嫁給武大副校長舒紅兵
    無論是從事學術研究,還是從事其他實踐工作,一個人具有北大清華這樣的學歷基礎,總是能夠在印象上增加分數。但是如果一個人僅有出彩的學歷,卻展現不出真才實學,那麼在未來的長遠人生路上,難免會受到各種各樣的質疑。最近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就遭遇了是否稱職的質疑。
  • 北大校花王延軼:嫁給大14歲導師,29歲成教授,8年後進正廳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就是一位相當優秀的女性,她19歲考入北大,23歲進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攻讀碩士,26歲進入武大攻讀博士,29歲就成為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在37歲那年
  • 北大才女王延軼:23歲嫁37歲導師,29歲拿博士學位,39歲進正廳
    北大才女王延軼:23歲嫁37歲導師,29歲拿博士學位,39歲進正廳前言在《芝龕記》中有過這樣的一句話「今古爭傳女狀頭,紅豔誰說不封候?▲北京大學一、遇到舒紅兵王延軼就是非常優秀的一名女生,雖是女生但在事業上的發展不輸給任何男生,憑藉自己的努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
  • 好飯不怕晚,19歲讀大學,37歲任正廳級,王延軼如何成了人生贏家
    武漢疫情帶火了武漢病毒研究所,也順帶帶火了出生於1981年的該所所長王延軼女士,從公開資料,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王所長的成功之路。
  • 武漢病毒所80後美女所長 首次露面接受央視採訪 履歷實在太牛了!
    視頻中,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公開露面接受央視採訪,回應了新冠病毒相關傳言。此前,有不少文章指此次新冠病毒是從武漢病毒研究所洩露的,並提出了一系列「證據」,比如研究所早在2018年就在《自然》雜誌發表過一篇論文,其中就提到了新冠病毒。
  • 北大教授舉報武大醫學院院長學術造假?官方回應
    (原標題:北大教授實名舉報武大醫學院院長學術造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正調查核實) 11月29日,一封北大教授饒毅實名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獲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等人學術造假的舉報信在網絡流傳。
  • 武漢病毒所80後女所長,6年升正廳級,難道又是一個學術界的妲己
    △武漢病毒所據2016年1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中國病毒資源與信息中心擁有亞洲最大的病毒保藏庫,保藏有各類病毒1300餘株。因此P4也被稱為「魔鬼實驗室」。一般大家都會覺得這麼重要的研究所,其所長應該是一位德才兼備之人,但讓人意外的是,這麼重要的國家級的研究所的所長竟然是一個眉清目秀的80後小姑娘(1981年 王延軼)
  • 這位海歸老師直接成為北大特聘教授,迎娶小14歲的學生,受到爭議
    這位從海外歸來的老師就是後來的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院士,同時也是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的丈夫。 獲得碩士學位之後,舒紅兵前往美國埃默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而後在美國猶太醫學研究中心及科羅拉多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免疫學系擔任助理教授,並做到了副教授的位置。此時的舒紅兵獲得了北京大學的任教機會。 但是舒紅兵回國任教的時候,並沒有全職擔任北大的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依然在科羅拉多大學擔任副教授。
  • 海歸老師直接成為北大特聘教授,迎娶小14歲的學生,受到爭議
    這位從海外歸來的老師就是後來的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院士,同時也是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的丈夫。在王延軼從北京大學畢業之後,離婚的舒紅兵迎娶了比自己小14歲的王延軼,並前往武漢大學擔任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
  • 北大校花,教科書般的人生規劃,成功人生何止名校出身?
    現任中國研究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的王延軼的經歷或許就是最好的說明。王延軼在國外著名大學讀完兩年研究生後回到國內,然後在武漢大學讀了三年博士。她取得博士學位後一年就評上了教授職稱,短短六年時間就從碩士變成了教授,再次詮釋了教科書式的人生規劃。
  • 她從北大畢業,嫁給老師應被尊重,但病毒研究所之事要嚴肅對待
    近期因為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與「雙黃連」之事,王延軼和武漢大學副校長之間的求學和任教履歷被梳理出來,兩人在學術道路上的緣分已經不能用巧合進行解釋。不管怎麼說,王延軼現在的學術成就,從表面上看已經是年輕學者之中的佼佼者。王延軼在權威期刊上發表了30多篇SCI論文,現在是國內的傑青。
  • 文藝才女王延軼,和老公師生戀,多年伉儷情深,丈夫44歲成院士
    北大畢業後,她遠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攻讀碩士,並於2006年夏天獲得了碩士學位,年僅兩年就取得碩士學位,可見其在科研上的高天分。王延軼醉心科研,並不滿足於取得的碩士學位,她要進一步攀登科學的高峰,攻讀博士學位。眾所周知,要想在科研上取得一定的建樹,僅僅攻讀碩士學位是不夠的,碩士往往高不成低不就。
  • 23歲嫁給37歲導師,29歲獲博士學位成教授,王延軼如今怎麼樣了
    01王延軼便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女性,她在事業上的表現完全不遜於男子。高考時她就以優秀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成為了人人豔羨的高材生。進入北京大學後王延軼便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生物研究院學習生物學專業進行學習。
  • 武大稱該校80後正副教授有100餘位
    武漢大學人事部副部長盧昌寧如此評價鄧鶴翔。   今年28歲的鄧鶴翔,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不到30歲就成為國內一流大學年輕的正教授,他的經歷引來大批網友關注,但同時也有不少質疑之聲。人民網記者試圖聯繫鄧鶴翔本人,但被告知其正在國外參加學術研討會。
  •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記者進入武漢病毒研究所沒有追問事實?中方回應
    中新網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張子揚)對於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奧特加斯稱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記者進入武漢病毒研究所只是「機械重複中共宣傳、沒有追問事實」這一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1日在北京的例行記者會上稱,恕我直言,美方個別人的表態並不令人意外。
  • 漫談武大與北大的歷史淵源(中)
    先說「歲入經費」(即我們今天所說的每年的「辦學收入」),1928年,國立武漢大學成立當年的歲入經費為43.1萬元,位居全國第12名,北大為49.5萬元,全國第10;1929年,武大為78.9萬元,全國第11,北大為90萬元,上升到全國第7;1930年的數據不詳;1931年,武大為135.6萬元,上升到全國第6,而北大大概是受「九一八事變
  • 武大50歲教師去世,教書20年沒評上副教授,施一公一句話道出真相
    還有像武漢大學法學院的徐祥老師,在去隔離的路上心臟病發去世;華中科技大學的柯卉病教授。柯教授的去世大家更多關注的是他才年僅41歲,已經是教授,未來前途不可限量,太可惜了。對於徐祥老師,大家一方面關注他英年早逝,另一方面卻發現他已經教書20年,卻一直以武漢大學法學院教師的名義出現,也就是說他去世之前還沒有評上副教授。
  • 每經10點|武漢病毒研究所回應病毒起源陰謀論;全球新冠肺炎累計...
    每經編輯:彭水萍1丨武漢病毒研究所回應病毒起源陰謀論據CGTN,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回應新冠病毒相關問題稱,「武漢病毒所最早是在去年的12月30號才第一次接觸到(新冠病毒),當時還是叫不明原因肺炎的臨床樣本
  • 武漢大學35歲以下升正副教授有單列通道
    英雄不問出處五湖四海廣攬才俊  如果沒有上世紀80年代武大的破格留任,「學術超男」易中天到今天也許還只是新疆的一名中學教師。  1981年,原本在烏魯木齊鋼鐵公司子弟學校當老師的易中天,在武漢大學讀完了定向培養的3年研究生,按計劃應回到原單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