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港口轉型升級 做大做強臨港產業 加速建設黃驊新城
滄州推進沿海經濟帶建設再發力
蓬勃發展的黃驊新城。 通訊員王曉樂攝
滄州市大力推進黃驊港高質量發展,加速臨港產業聚集,推動黃驊新城建設再上新臺階,努力在沿海經濟帶建設中走在全省前列。
加快港口轉型升級
迎著海風,筆者來到黃驊港綜合港區。在長735.78米、寬37米的碼頭上,平行分布著6臺用於抓卸礦石的橋式抓斗卸船機,通過它們可將漂洋過海的礦石快速卸載。
截至目前,黃驊港已建成20萬噸級航道和35個萬噸級以上泊位,對外開放的萬噸級以上碼頭達到14個,黃驊港拉動冀中南、輻射中西部、服務京津雄能力持續增強,業務正逐步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延伸拓展。
圍繞打造雄安新區便捷出海口,努力建設現代化綜合服務港、國際貿易港和「一帶一路」重要樞紐,滄州市加強黃驊港深水航道升級改造,積極發展國際航運,加快調整優化港口功能,整合港口資源,深化與天津港和國內其他港口分工協作,推動港口功能向物流、商貿、信息、金融等全方位拓展。特別是以貨櫃合作為突破,深化與天津港在貨源統籌配置、航線資源共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進一步擴大了黃驊港的輻射帶動能力。同時,圍繞打造海公鐵空綜合立體集疏運體系,滄州盡全力推進石衡滄港城際鐵路、邯港和曲港高速、雄港快速路、雄滄港城際鐵路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
日前,交通運輸部公布的全國港口吞吐量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港口吞吐量累計同比增長6.6%,其中黃驊港完成吞吐量6768.5萬噸,首次躋身全國沿海十大港口之列。
黃驊港綜合港區礦石碼頭。 記者戴紹志攝
做大做強臨港產業
烈日當空,在北京藥企扎堆聚集的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藥企一個賽著一個趕進度、比投產,目前,園區籤約入駐藥企137家,總投資438億元。
滄州沿海區域面積2400平方公裡,其中有55萬畝建設用地和220萬畝未利用地,是發展臨港產業的「黃金寶地」。滄州市認為,沿海地區既是傳統優勢產業的聚集地,也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主要策源地,如何加快轉化沿海優勢,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新的增長極,切實發揮沿海地區在全省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戰略支撐作用,是需要攻克的重大課題。
滄州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全力推動臨港產業聚集,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的綠色石化基地、特色鮮明的高端裝備製造基地、全國知名的生物醫藥基地,以臨港產業帶動,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經濟增長極。
搶抓機遇,滄州市不斷擴大沿海地區綠色、有效投資,下決心走好不依賴總量指標上項目新路。堅決摒棄「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做到更加注重創新、綠色、質量、效益、規劃、開放,堅決不上不符合新發展理念、不符合環保要求、不符合規劃要求、不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符合集約發展要求的項目。
立足打造綠色循環產業體系,滄州市大力構建節能減排降耗全鏈條閉環。堅持把「吃幹用淨」、循環利用作為節能減排降耗最有效的方法、最理想的路徑,依託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區平臺,積極構建企業內部微循環、企業之間小循環、園區之間中循環、整個區域大循環的綠色循環產業體系,集中建設了30多公裡的綜合管廊,初步形成了從石煉化到新材料、從海水淡化到濃鹽水綜合利用等八大循環產業鏈。
臨港化工公司生產三聚氯氰,同時產生含鹽廢水,經處理可得到原料鹽,形成了企業內部閉環循環;瀛海香料公司鋪設輸氫管道引入金牛化工公司的副產品氫氣,淘汰了自身電解水制氫環節,每年可節約大量用電,金牛化工公司則解決了排放氫氣帶來的空氣汙染,每年可增加經濟效益2000多萬元……
截至目前,滄州市沿海地區累計完成重大產業投資3579億元,建成中海油安全環保升級、嘉好糧油大豆深加工等重點產業項目265個,初步構建起以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綠色石化等優勢產業為基礎,以高端裝備製造、通用航空、文化旅遊、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為支撐的現代臨港產業體系。
北京萬生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滄州分公司的工作人員正進行產品檢測。 通訊員祖天林攝
加速建設黃驊新城
在黃驊新城起步區,站在橫跨600畝水面的博海大橋上,讓人心曠神怡:博海公園、企業總部大廈、住宅小區、高等學府、世博歡樂園、五星級酒店、高爾夫球場……昔日的鹽鹼荒地,如今已經變身亮麗的濱海新城。
黃驊新城是滄州市以及全省重點打造的百萬人口濱海區域中心城市,與滄州市中心城區構成滄州「城市雙核」。
在黃驊新城建設中,滄州市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時代風韻、濱海特色」,高水準啟動了新一輪城鄉總規編制,紮實推進了一系列城市功能配套項目建設。今年滄州市第一季度全市重點項目開工現場,就選在了這裡,尼特拉風情小鎮、奧特萊斯小鎮、中東歐16國商務中心等一批標誌性項目開工建設,昭示黃驊新城蓬勃發展的美好未來。
截至目前,黃驊新城已累計完成投資225億元,重點推進了起步區和核心區建設,基本形成50平方公裡的建成區,引進北交大海濱學院、河北農大渤海校區、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等6所高等院校,城區人口達到25萬人,黃驊市、中捷產業園區、南大港產業園區正加快相向融合發展。以港口為原點,以城市為依託,域內兩條國道(G205和G307)、三條高速(石黃、津汕、沿海)、四條鐵路(邯黃、朔黃、黃萬、滄港)縱橫交互,中捷通用航空機場正式通航,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濱海新城雛形初現。(記者戴紹志 通訊員王曉樂)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