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2018年11月14日上午,初冬的高集鎮政府禮堂裡,迎來了遠方的客人一一重慶市樹人教育研究院的專家餘韻佳老師,重慶樹人雜誌社呂孔輝老師,會聚於此的還有南陽師院教授、原鄧州市城區一小的冀保生校長,城區一小學區、三小學區、花洲學區、林扒鎮中心校、張村鎮中心校、彭橋鎮中心校等多位領導和老師們,高集鎮中心校的領導及全鎮四、五、六年級的語文教師,共計200餘位領導、教師齊聚於此,悉心聆聽專家的精彩課例和研究報告。高集鎮黨委書記郭松同志,在百忙之中親切接見了授課教師。
研訓會在高集鎮中心校祁丹校長鏗鏘有力的主持中拉開了序幕,會議分三個議程 :
一、首先有故鄉的追夢人一一原鄧州市城區一小冀保生校長代表南陽師範學院教科院致開幕詞。殷殷的期盼中,呈現了一顆不老的赤子之心。夕陽無限好,家鄉正當時。「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他為教育、為家鄉的情懷,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學習的榜樣,效仿的楷模。看著他努力的樣子,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奮鬥?
二、餘韻佳老師如清泉般的聲音為我們帶來了她的成功課例《藏在童話裡的科學知識》。二年級的孩子們在餘老師的帶領下,一步步地走進了群文閱讀的神奇殿堂。以一篇帶多篇,「課內+課外」,由《小蝌蚪找媽媽》(動物類)引入《西瓜子人體歷險記》(人體美)《奇妙的植物》(植物類)《大海不都是藍色》(自然現象類)。她像庖丁解牛般遊刃有餘,精緻地闡釋了童話的想像和科學知識的真實之間的統一,最後還推薦閱讀韓國作家李尚培的《自然科學童話》系列叢書。內外勾連,讓孩子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培養了興趣,鍛鍊了能力,品嘗了課堂學習的幸福和快樂。這不就是教育藝術的最高境界一一讓學生成為人的藝術嗎?專家的課堂如此這般有生氣——指導「聽」:「別人說,咱就認真聽」;指導「說」:「說連貫,說完整」;指導「讀」:「不拖腔,會斷句」。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只差一個「寫話」了,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孩子「聽、說、讀」的能力。
一節課尚且如此,如果孩子們的每一節都能如此幸福不止,該是何等的快樂與愜意!也許這就是無痕教育——「潤物細無聲」吧。
三、餘韻佳老師為我們做報告《基於統編教材的「1+X」群文閱讀教學》。她首先由「每一個社會熱點話題在媒介上,往往都會有不一樣的觀點,發出不一樣的聲音,引發讀者的辨別與思考」引入「群文閱讀」的概念,講了什麼是「群文閱讀」,什麼是「群文閱讀教學」。比較單篇課例《自然之道》與群文閱讀課例《聊聊自然之道》,組文包括《自然之道》《蛇與莊稼》《友好的環境》《挽救了澳大利亞的蝴蝶》《打掃森林》五篇文章 。通過這種「1+X」課內課外整合的方式,讓學生了解事物之間的複雜聯繫,體會遵守自然規則的重要性,懂得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真正含義,實現對單篇教學內容的補充和提升。
其次,他真切地再現了群文閱讀教學帶來的變化,與統編教材「1+X」不謀而合達到了極致,殊途同歸。特別是她闡述的群文閱讀教學對學生和教師的價值和意義,最抓老師們的心:
1.解決中小學現代文閱讀教學效率低下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2.推進學生整體學業的全面發展;
3.有效促進中小學閱讀銜接;
4.提高中高考現代文閱讀的得分率;
5.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太誘人了,為了那累累的五彩繽紛的果實,我們也要摩拳擦掌試一試!魏書生說:「只要幹,就比不幹強一萬倍!」
眾所周知,閱讀是語文學科學習的核心,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必要手段。高集鎮中心校歷來十分重視學生閱讀教學工作,自南陽市教師教育聯動發展共同體引進「群文閱讀」項目以來,我鎮師生積極響應,上下齊心,努力學習,樂於實踐。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我們衷心希望在共同體這個大家庭的關懷引領下,在重慶樹人教育研究院的協作幫助下,通過群文閱讀教學實踐的開展,對促進我鎮教學效益的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成長起到積極的作用。高集教育在新的一年裡一定會取得可喜的成績,收穫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