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爹的熊孩子常見,坑娃的父母也不少,就像那句網絡流行語說的:「沒有危險的時候,父親就是最大的危險。」。
近日,網絡上一段因為爸爸臭美害女兒差點遲到的視頻火了。
視頻裡,一位父親早上要送孩子去學校,可是女兒已經收拾好坐在門口等很久了,卻遲遲不見自己的父親出來,調轉鏡頭才發現這父親還在衛生間裡臭美。這可把女兒氣得夠嗆。
而有時候父母的懶惰對孩子來說並不是壞事。
曾經有一位寶媽因為睡覺睡過頭,好幾天都沒讓孩子吃上早飯,後來孩子每天早起叫醒媽媽做早飯。後來這位寶媽笑說,以前做好早飯叫了幾次都不愛起床,現在不用叫了他自己就能乖乖起床,效果挺好。
可見在父母有意識的教育下,孩子還有很大的潛能。
這些年,在很多社交媒體上,只要是關於兒童家庭教育方面的分享,就能引起無數爸媽「苦大仇深」的共鳴。有人總結:和孩子在一起,「 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還有人吐槽:「輔導孩子學習一分鐘,所有的心理建設和情緒管理全部失效了。
而在親貝網小編看來,家長要學會做對「懶」爸媽,給孩子足夠的情感支持,讓孩子的優勢得以積累,這樣才能養出省心娃。
而現實中那種「糾錯+催促」模式破壞了孩子原有的成長軌跡,破壞了孩子自己的成長動力,更破壞了原本美好的親子關係。家長不停地催促和糾錯,帶著成人自以為是的永遠正確,這與尊重、信任、理解等相處方式背道而馳。
每個父母都應該認識到,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他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無法為他做所有的決定,更無法代替他度過這一生。父母既要尊重孩子的獨立個性,給他無條件的情感支持;同時,也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相信他能夠通過犯錯獲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