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湖北省首艘兩棲式多功能環保疏浚船 「武航一號」開工建造

2020-12-25 澎湃新聞

重磅!湖北省首艘兩棲式多功能環保疏浚船 「武航一號」開工建造

2020-05-12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企業與市場》網 中部之聲

(《企業與市場》網訊 轉載:武漢航空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編選人:餘水行 王小英)

開工儀式

5月10日上午10時,湖北省首艘兩棲式多功能環保疏浚船「武航一號」建造開工儀式以視頻連線方式在上海和武漢兩地舉行。

航發集團總經理餘新民,外部董事黃家琦,監事會主席、紀委書記王衛東,黨委副書記朱俊華,董事、市政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國強,副總經理何勇以及橋梁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武漢市政研發中心大樓306會議室參加儀式。

上海海事局船舶檢驗管理處主任方建國,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黨委常委、董事、副總經理劉若元,中交上海航道裝備工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劉裕人,上海航盛船舶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青松,中交上海航道裝備工業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顧青等在上海研究中心修造船公司船體一車間參加。儀式由中交上海航道裝備工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劉裕人主持。

上午10時30分,航發集團總經理餘新民宣布:「武航一號」兩棲式多功能環保疏浚船開建點火!上海開工儀式現場禮炮齊鳴、彩花飛揚,伴隨著切割鋼材時火花迸發,「武航一號」正式開工建造。

這是航發集團在水環境治理領域發展道路上又一座裡程碑,標誌著集團在水環境治理行業技術儲備上又增添了實力,對推進水環境治理戰略、打造水環境治理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儀式上,上海海事局船舶檢驗管理處主任方建國宣讀開工令。航發集團監事會主席、紀委書記王衛東,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黨委常委、董事、副總經理劉若元分别致辭。

武航一號

據悉,「武航一號」是一艘水陸兩用多功能挖泥船。

該船自備動力裝置,身材小巧,移動靈活,可以自己「走出」』「走入」水面。同時提升挖掘精度,減少施工時對底泥的擾動,避免對水體產生的二次汙染,滿足後期生態修復措施的要求。在施工時,也能自己固定在要求區域,不需要絞車和錨索等協助。該船將集反鏟疏浚、絞吸疏浚、打樁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滿足多種作業需求。

航發集團承建的東湖水環境提升工程施工區域分散,且東湖的子湖和湖叉眾多,湖底淤泥最遠運輸距離達到10公裡左右,使用小巧靈活、機動能力強、功能全的施工設備就成了首選。「武航一號」就是針對這類超淺水域、河湖、渠道、池塘和工業沉澱池施工設計研發的。

「武航一號」計劃於今年6月完成生產與調試,屆時將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使用,提升東湖水環境治理效率,加速東湖美麗蝶變。

原標題:《重磅!湖北省首艘兩棲式多功能環保疏浚船 「武航一號」開工建造》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我國自研的首艘潛水器專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順利下水
    人民日報微博截圖 「深海一號」是我國首艘按照綠色化、信息化、模塊化、便捷化、舒適化和國際化原則設計建造的國際先進水平的全球級特種調查船。 「深海一號」長90.2米,型寬16.8米,續航力超過12000海裡。由中船708所建造,是為載人潛水器 「蛟龍號」配套的新建專用支持母船,也是目前世界最新型、最先進的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
  • 俄羅斯兩棲攻擊艦開工在即,其實還不如買071E來得靠譜
    俄羅斯塔斯社日前援引俄造船業內部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俄羅斯海軍歷史上首批2艘排水量高達15000噸的兩棲攻擊艦(塔斯社將其稱為「直升機航母」)將於2020年5月在克裡米亞的海灣造船廠開工建造,目前這兩艘兩棲攻擊艦建造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接近尾聲,預計首艘排水量15000噸的兩棲攻擊艦將於
  • 中船重工集團:旗下多家公司參與首艘國產航母建造
    5月13日清晨,我國首艘國產航母離開碼頭,開始海試。首艘國產航母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簡稱「中船重工集團」)設計建造。中船重工集團資產部負責人李嘉華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中船重工集團是我國唯一具備自主設計與建造國產航母的企業集團,擁有眾多研發建造實力雄厚的子企業。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建造啟動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建造啟動 2020-12-21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140TEU貨櫃船示範船下水試航|船順
    12月8日,湖北造「漢海5號」江海直達貨櫃船示範船下水並圓滿完成試航,這標誌著湖北建造的全國內河最先進、最大裝載量的江海直達貨櫃船即將交付、投入運行。新型1140TEU江海直達貨櫃運輸船試航成功,為長江航運再添利器。
  • 疏浚「大國重器」 新一代造島神器「天鯤號」這樣煉成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疏浚「大國重器」不再受制於人  新一代造島神器「天鯤號」這樣煉成  首艘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亞洲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鯤號」不久前成功下水,目前即將出海試航。它的誕生意味著疏浚領域的「大國重器」牢牢掌握在了中國人自己手中,不再受制於人。
  • 24000TEU貨櫃船在滬開工建造
    中新網上海11月28日電 (王子濤 何寶新 張文豪)11月27日,中國船舶(600150,股吧)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東中華)為長榮集團建造的24000TEU貨櫃船開工建造,這是中國迄今為止首次建造的最大噸位貨櫃船,標誌著中國船舶工業在超大型貨櫃領域取得的又一新突破。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在青島開建
    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具有30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19日上午,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北船重工的製造車間,隨著第一塊鋼板的正式切割,標誌著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建造正式啟動。隨季節和水溫變化,首艘養殖工船「國信1號」將常年遊弋在黃海千裡巖、東海舟山列島、臺山列島和南海南澎島間開展大黃魚等高品質魚種養殖。繼今年6月3日國信中船公司與北船重工籤訂「國信1號船」建造合同以來,已完成「國信1號」養殖工船船體建造詳細設計和部分生產設計,養殖系統、加工系統、增氧系統已開展設備訂貨。
  • 首艘075兩棲攻擊艦煙囪開始冒煙,海試近在眼前
    日前網上出現了國產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的煙囪冒出煙霧的照片,表明該艦的動力裝置開始點火試車。而根據以往的情況來推測,舾裝中的軍艦一旦煙囪開始冒煙,大致在半年內就開始進行首次試航,因此,首艘075現在測試動力裝置,下半年就可以進行試航了。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正式開工
    19日上午,北船重工為青島國信集團建造的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正式開工。全船15個養殖艙能提供80000方養殖水體,其中前13個養殖艙單艙5600m3養殖水體,與半個標準遊泳池水體量相當,後2個養殖艙單艙3600m3養殖水體,通過養殖水體交換系統,實現養殖艙內水體與外界自然海水進行不間斷強制交換,藉助深層取水裝置獲取適宜溫度鹽度的海水進行養殖,保持養殖魚類一直處於最佳生長狀態,進而縮短養殖周期、提升養殖品質。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建造啟動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效果圖。本報青島12月19日訊 今天,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建造啟動。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國信1號」總長249.9米,型寬45米,型深21.5米,設計吃水12米,載重量約10萬噸,排水量13萬噸,設計航速10節,可移動躲避颱風赤潮等,在全球海域開展養殖作業。
  • 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下水
    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攝 中新社武漢12月8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自然資源部8日消息,中國大洋調查利器、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8日在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水。「深海一號」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設計,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建造。
  • 我國首艘自主建造極地考察船「雪龍2」號赴南海試航
    &nbsp&nbsp&nbsp&nbsp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8月15日從上海起航,前往我國南海海域執行試航任務。&nbsp&nbsp&nbsp&nbsp本次試航預計36天,分為4個航段,主要目的是完成「雪龍2」號科考甲板支撐系統、走航觀測設備、水下聲學設備、拖曳觀測系統、底質沉積調查取樣系統、實驗室系統和其他調查採樣設備的性能測試,並對上述科考設備現場驗收,同時開展船員獨立操船技能訓練。
  • 「深海一號」暨蛟龍號和「天鯤號」船公眾開放日
    為助力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攜帶蛟龍號、亞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於10月13日下午抵達深圳蛇口郵輪母港,並停留至10月18日,停留期間舉辦5天的公眾開放日。明天(18日,星期天)還有最後一天!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在青島開建
    本次養殖工船建造啟動儀式是繼今年6月3日養殖工船建造籤約儀式之後,在青島市乃至中國深遠海工業化漁業養殖領域又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標誌著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正式進入全面建造啟動階段。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
  • 臺灣首艘"自造潛艇"今開工,將裝備美制魚雷和飛彈
    11月24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臺船公司高雄造船廠主持臺灣「自造潛艇」的開工典禮,嚴德發、美國在臺協會官員等人參加。在蔡英文主持廠房及卷板作業啟用儀式後,臺灣「自造潛艇」就正式開工,邁入建造階段。根據臺軍的規劃,這艘「自造」潛艇預計於2024年下水,2025年可以交付給臺灣海軍。
  • 南通吉寶船廠交付Avenir LNG首艘小型LNG船
    近日,南通吉寶船廠為Avenir LNG建造的首艘7500立方米小型LNG運輸加注船「Avenir Advantage」號正式交付。 這是Avenir LNG在新加坡吉寶岸外與海事訂造的2艘7500立方米LNG運輸加注船中的第一艘,也是東南亞第一艘LNG運輸加注船。這2艘新船均由南通吉寶船廠建造,配備了柴油和LNG雙燃料發動機,吉寶岸外與海事的技術部門Offsho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OTD)負責為新船安裝和調試壓載水處理系統。
  • 「深海一號」入水 「蛟龍」探洋添翼
    人們聚集於此,見證我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順利下水。從今往後,蛟龍號有了自己的專用母船,我國又添一大洋調查利器。功能:既定位為綜合科考船,又服務於深潛任務「深海一號」是什麼?大名鼎鼎的蛟龍號,是世界上第一臺深潛超過7000米的載人潛水器。
  • 「深海一號」將抵深圳 「大國重器」集中亮相2020海博會
    據悉,海博會期間將推出配套活動,「深海一號」、「蛟龍號」、「天鯤號」等實船將在深圳亮相展示。  2020海博會上,10月14-16日期間將開放1680個名額供市民免費參觀「深海一號」、「蛟龍號」、「天鯤號」。屆時,公眾可以近距離接觸「大國重器」,感受中國海洋科技創新發展的實力。網上預約通道將於10月10日上午10時在海博會官微「海洋經濟博覽會」和海博會官網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