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專利管理工程師職稱,不僅能夠提升專利領域理論修養,而且能夠學習到企業在專利維權等方面的實戰經驗。」上海博泰悅臻網絡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於曉菁告訴記者,2007年於曉菁獲得專利管理工程師職稱。
於曉菁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從事智能化車載信息服務系統研發、製造,並提供服務的新型技術型企業,可以提供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車載終端硬體系統、軟體系統等,擁有幾百項專利。隨著中國車載信息服務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專利檢索、專利申請、專利侵權糾紛處理等事項逐步上升到企業戰略層面,同時智慧財產權戰略也成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一環。因此,於曉菁抓住上海設立專利管理工程師職稱的機會,成為上海第一批專利管理工程師中的一員,為企業在智慧財產權戰略上保持優勢贏得了先機。
所謂專利管理工程師,是指企事業單位專門從事專利管理的實用性專業人才。2007年4月,上海市知識產權局與上海市人事局共同推出專利管理工程師資格考試,在全國率先將專利管理專業納入了專業技術職稱系列。
記者從上海市知識產權局了解到,在2007年之前,上海市已通過短期培訓等方式,為企事業單位培養了1萬多名專業人才,但其數量和質量遠遠達不到企業發展要求。當時在大型跨國公司,專利或法務方面的專業人才要佔總人數的4%左右,而上海大多數的企事業單位幾乎沒有取得資格的專利管理人才,即便在不少單位已經有人擔任專利管理工作,他們既無職稱又無權限,專利工作往往也得不到單位的重視。
隨著智慧財產權在經濟發展和自主創新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造就、培養一大批智慧財產權專業管理人才迫在眉睫。鑑於這種情況,上海知識產權局主動上門和上海市人事局溝通,得到了上海市人事局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配合,同時考慮到從事專利管理工作的人員既要有智慧財產權的知識,還要懂得工程技術等,於是上海知識產權局和上海市人事局商定,把專利管理專業納入工程技術人員職稱系列。
質量是人才工作的生命線。為了確保專利管理工程師的含金量,專利管理專業工程技術人員任職資格考試實行統一考試標準、統一試題、統一組織考試。為此,上海市知識產權局組織專家開展了制訂考試標準、編寫培訓教材、建立試題庫等一系列工作。為了編寫好培訓教材,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專程赴北京取得國家智慧財產權出版社的支持,組織北京和上海等一批專家進行研討,討論編寫了考試大綱。考試內容主要圍繞「專利法規與管理」和「專利申請與檢索」,包括智慧財產權基礎知識、專利糾紛與處理、專利信息分析與利用、專利申請與審查等。
上海知識產權局和上海市人事局還聯合頒發了《關於〈上海市專利管理專業工程技術人員任職資格暫行辦法〉的實施意見》,從多方面給予政策引導和激勵,比如對培訓費給予適度優惠;在政府資助的培訓、考察、出國學習等項目中,優先考慮有專利管理技術職稱的人員;將專利管理(高級)工程師的培養和使用情況作為評價企業、科研院所、試點園區等專利工作的指標之一;對申報「專利示範(試點)企業」、「上海智慧財產權信息平臺工作站」的單位,要求配備相應數量的專利管理工程師等等。
「正是經過了考前的培訓,一方面讓我們系統地學習了有關智慧財產權的基礎法律法規,另一方面也了解了企業一旦面臨糾紛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解決,這對企業來說是很務實的。」於曉菁告訴記者,她曾經在某網站上發現有商家出售的產品是仿冒博泰悅臻網絡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產品的,就立即運用法律、行政等法律手段,有力打擊了不法商家的仿冒行為。同樣是上海第一批專利管理工程師的上海建設路橋機械設備公司智慧財產權辦公室主任許凌也告訴記者,她曾經在德國慕尼黑展覽公司主辦的國際建築機械、建材設備及工程車輛博覽會上,發現有家企業在宣傳單頁上刻意仿冒上海建設路橋機械設備公司的著名商標「山寶」,同樣迅速運用法律等手段打擊了該企業的不當行為。許凌告訴記者:「企業注重智慧財產權,注重發揮專利管理工程師的作用,可以實現用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成效。」
記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已有「專利管理工程師」630名。在上海的帶動下,全國許多省份也紛紛建立了「專利管理工程師」制度,對推進智慧財產權人才隊伍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