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文化,致敬歲月。12月2日上午,《2020年河南大學日曆》(以下簡稱《日曆》)新書發布會在明倫校區出版社二樓會議室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劉先省,校黨委宣傳部部長、河南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中心主任王明欽,河南大學鄭州校友會副會長張曉亮,以及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媒體代表韓長卿與學生代表等參加發布會。發布會由出版社總編輯楊國安主持。
「《日曆》既是一本精美的日曆,又是一本厚重的紀念冊,是河南大學對外宣傳的一張漂亮名片。」劉先省在講話中說,「翻閱《日曆》既可以回顧校史,在老照片中找尋河大人『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的辦學歷程,又可以探尋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自強不息、在改革開放的春風裡砥礪前進、在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守正創新的河大精神。」
劉先省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黨委將凝心聚力,開拓進取,以文化人,進一步做好思政工作,推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學校落地生根,為「雙一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他指出,今後出版社要緊抓機遇,在文化傳承建設上下功夫,在服務教育上下功夫,開發出更多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的一流產品,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上走得更遠、更廣。
針對《日曆》所蘊含的文化與歷史,王明欽表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加強文化建設,築牢『四個自信』,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我校建校百餘年來,孕育了底蘊深厚的校史文化,深入挖掘、整理研究與傳承弘揚學校優秀文化是我們重要的職責和使命,《日曆》的出版即是初心與使命的重要結晶。」他希望,出版社以《日曆》的出版為契機,多出文化精品,弘揚校史文化,為學校「雙一流」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隨後,《日曆》編著者郭燦金簡要介紹了內容編纂、理念設計和創作感想,並進行了新書籤售。他說,「河南大學作為一所飽經滄桑而又自強不息的百年學府,她的文化、精神、歷史與現實,既為《日曆》提供了鮮活的素材,也給我們提供了豐厚的精神滋養。」責任編輯之一仝一帆介紹了《日曆》的內容設置及設計思路。
出版社社長於華龍向優秀讀者代表、河寶文化傳媒公司代表和河南大學留學生代表贈送書籍。接受贈書後,泰國留學生徐欣彤激動地說,「這本書裝幀精美,設計新穎,我很喜歡,而且也能感受到其承載的校史。」
圍繞《日曆》的創作初衷,韓長卿分別向劉先省、於華龍等進行現場採訪。劉先省表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的繁榮興盛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河南大學作為有擔當、有作為的「雙一流」建設高校,有責任有義務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揚下去。於華龍說,《日曆》等系列圖書有著深刻的實踐來源和文化使命,既要多出精品,為社會提供好的精神食糧;又要記錄歷史,講好故事,推動文明的傳承與發展。
據悉,《日曆》是全國高校首部日曆書,圖文精美,以百年歷史、精美建築、知名校友和校園風光等為線索,系統展示了河南大學百餘年的賡續與風華,是學校宣傳與文化建設的有益嘗試。正如《日曆》後記中所述,「若說河南大學是一所由滄桑歲月雕刻過的學校,這本日曆則是在追憶匆匆歲月的雪泥鴻爪;若說河南大學是一所由濃鬱書香氤氳著的學校,這本日曆則在描摹先賢時彥的苦心孤詣。」《日曆》新書發布會圓滿結束後,師生們緩緩翻開書頁,帶著對河大走過的漫漫長旅的回望,帶著對學校百餘年所鍛造的內在精神的敬仰,攜手同行,走向未來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