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患兒越長大越孤單 多數人學不起一技之長

2020-12-22 半島網官網

個別自閉症孩子經過藝術訓練,能夠創作出精美的作品。

在二樓一間教室裡,兩個自閉症孩子正在專心做手鍊。

康復機構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長,進行個性化訓練。記者 王濱 攝

    越長大,越孤單,這是很多大齡自閉症患者的真實寫照。今年兩會期間,市政協委員方靜上交提案,指出大齡自閉症患者既無補助也沒機構接收,使得很多大齡自閉兒只能封閉在家裡,看不到未來。記者1月15日採訪獲悉,在青島,有接收大齡自閉症孩子寄宿的機構,一些孩子在裡面還學會了

一技之長

,但是不少家庭無力支付費用。

    15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市南區觀城路的夢園兒童啟智中心,這裡的孩子中,自閉兒佔了相當比重。「現在年齡小的自閉症孩子,接受教育的條件還挺好,但是大孩子的確不樂觀。」機構負責人萬玲說,青島針對學前自閉症孩子的康復機構不少,政府給的補貼也不少,從去年開始,9歲以下的自閉症孩子一個月能補貼1500元,特困家庭的能補貼3000元,但是9歲以上的孩子就沒補貼了,而且接收的機構很少。

    「我這兒能接收到 18歲。」萬玲說,自己2004年開辦這個中心,當時收的也是小孩子,後來這些孩子長大了,沒地方去,於是自己也開始接收大孩子。據萬玲了解,在青島能為大齡自閉症患者提供寄宿條件的機構,僅夢園一家。

    在二樓一間教室裡 ,兩個自閉症孩子正在專心做手鍊,女孩18歲、男孩15歲,桌子上做好的手鍊有二三十條,每條都不同。女孩看到記者很親熱,還找出漂亮的手鍊給記者往手腕上戴。15歲的男孩看起來要內向一些,默默做著手鍊。教室的另一張桌子上,一個很清秀的男孩正在老師的看護下,拿著毛筆,描著工筆畫。「這些自閉症孩子,在18歲前如果一直能接受穩定的康復教育,是可以學會一技之長的。」萬玲說。

    教室的一張長條桌上,放著十幾幅簡單裝裱的孩子們的作品,萬玲拿著這些作品,一一說著都是哪個孩子畫的,拿到其中一幅作品時,萬玲的聲音低沉了一下:「這個孩子這段時間回家了,家裡交不上錢。」萬玲說,「來我們這裡的孩子,不少家庭前期給孩子康復治療花費了太多的錢,家裡挺困難。孩子剛來的一兩年家裡還能拿得起錢,再往後就承擔不起了,有的就把孩子領回去了。有三四個孩子是從小就在這裡的,有感情了,不捨得讓他們走,後來就跟家長說,別的費用不交,交吃飯的錢就行了。」

    萬玲認為,對於自閉症孩子這個群體,政府僅僅關注到9歲以下是不夠的,如果孩子能在9歲前成功幹預、進入普通學校就讀最好,不能上學的話,可以在特教機構繼續進行訓練 、學技術,18歲後,可以通過簡單工作努力做到自食其力,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記者 劉雪蓮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

相關焦點

  • 我們越長大越孤單,習慣了孤獨,為什麼
    #讀書遇見更好的自己#越長大越孤單,習慣了孤獨。最近讀到一個理論,它從理論和實踐中幫我們印證了,為什麼我們越長大越孤單。事實上是,並非只有我們如此,好多人都如此,我們的文化克己內省,尤其盛產孤獨而不孤單,西方文化細分外求,特別聚集孤單而不孤獨。
  • 為什麼說年齡越大的父母越容易生育出自閉症患兒?特別是父親?!
    其中,對於父親來說,年齡越大的父親越容易孕育出自閉症患兒,這種結論效應是目前自閉症流行病學中最為一致的發現之一。對於母親來說,母親生育的年齡與誘發自閉症患兒之間的聯繫更為複雜:一些研究表明,如果母親生育年齡大大高於平均水平,或者母親的生育年齡比平均年齡水平小得多,她們孕育出自閉症患兒的風險似乎更高。
  • 越長大越孤單, 我們不再天真無邪
    越長大越孤單,我們不再天真無邪。越長大越孤單,是心的孤獨,也是成長的代價吧。越長大越孤單,初心未改。亦如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就是傾盡一生也是報答不完的。人不能太孤立,孤芳自賞、落雁悲空都不可取,簡單的融入利人利己,還不失灑脫的本性。但也不能拖欠太多的人情,久了會成習慣,多了無法還清。保留一份進退自如的底線,會使生活更加圓潤。
  • 越長大越孤單越想回到從前
    首先,從社會因素來說,人本身就是一個高級有感情的動物,俗話都說"越長大越孤單",我個人覺得這句話不無道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踏入社會,慢慢褪去了身上的稚嫩,變得成熟,明白了生活的艱辛,體會到父母賺錢的不容易;可是一旦遇到什麼問題與困難,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便開始在感嘆"要是我能回到小時候就好了";然後,從家庭因素來說,孩子們從小形成了對父母的依賴,什麼事都要父母幫你做,管著你,更慣著你,但是隨著個體變得成熟,父母不再用以前哄我們那套,開始培養我們的生活興趣,提高我們各方面的生活技能
  • 煙臺自閉症患兒逐年上升 家長認知誤區毀孩子一生
    李蘊志表示,自閉症的病因在醫學界尚無定論,但特殊教育訓練是改善自閉症兒童發育障礙的有效途徑。兒童年齡越小,大腦可塑性越高,所以越早進行幹預訓練,神經的促生長功能越明顯。現代醫學手段雖然不能從根本上治癒自閉症,但不要因為誤解,拖延和等待,讓孤獨的孩子永遠走不出孤獨的世界。
  • 世界自閉症日談成年群體生存困境:為什麼越長大越孤獨?路在何方
    對於自閉症人士來說,一方面需要克服自身發展的障礙;另一方面,需要社會環境的全方位支持,而目前全世界對成年自閉症人士的服務普遍嚴重不足,這也就導致了他們面臨的挑戰——為什麼成年自閉症人士越長大就越孤獨?畢竟我們現在的社會一般家庭不是真的養活不起一個大活人。但是,他們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會有癲癇、強迫症、抑鬱症等併發症,還有一部分由於青春期問題會有嚴重的情緒問題,他們和他們親人的生活是非常艱難的。難到你無法想像。另外一方面,他們和他們的家人非常勇敢,盡一儘可能爭取正常的生活。
  • 越長大越孤單,活出自己人生的姿態,就在這幾個方面多用功!
    越長大越孤單,活出自己人生的姿態,就在這幾個方面多用功!長大後才真正明白這句「越長大,越孤單」的含義,逢年過節愈發能感受到這種孤寂落寞的狀態。儘管家裡高朋滿座,仍有一種與自己格格不入的感覺,年少的激情與熱情全都逝去,一切變得黯然無味。
  • 人越長大,就越安靜
    我們大抵都有過這樣一種感受,覺得自己有很多話想要找人傾訴,可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最終漸漸地選擇了沉默。即使有時候很想有個人能陪在自己的身邊,但是卻怎麼也找不到那樣的一個人。於是我們習慣了安靜,也在孤單的安靜中,享受著安靜。
  • 青島自閉症患兒約4000人 脾氣大發怒張口就咬人
    青島自閉症患兒約有4000人  寡言少語、行為怪異、拒絕與人交流……這是大眾對自閉症兒童的認識,而實際上,在自閉症兒童的心靈空間裡,也有豐富多彩的想法,只不過心靈之門上了把鎖,切斷了他們與社會的正常交流。
  • 這些幼兒發育特點要記好,幫你判斷真假自閉症,就靠它們了
    一位父親的感言:「我兒子從小就不愛說話,經常發呆,4歲那年去檢查,被告知孩子是自閉症、自閉傾向、自閉譜系等,被告知,孩子需要進行終身訓練。輾轉了國內多地,三年了,進行了一段治療或訓練卻收效甚微。眼看孩子每天長大,差距卻越加明顯,您焦慮得無所適從,精神和身體都已經疲憊不堪。
  • 「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科普:自閉症患兒的居家幹預小貼士
    ,一般起病於3歲之前。也有20-30%的自閉症兒童在早期發育正常,在21月齡左右會出現語言和行為的倒退。疑似或確診的自閉症需要早期幹預,越早越好。自閉症的預後取決於兒童的嚴重程度、兒童的智力水平、教育和治療幹預的時機和幹預程度。兒童的智力水平越高、幹預的年齡越小、訓練程度越強,效果越好。目前在國內外已有不少通過教育和訓練使兒童基本恢復正常的報告或者病例,國外自閉症的摘帽率在20%左右。
  • 「一眼成長」的英文個籤,句句體會「越長大越孤單」,15歲趁早了解
    「一眼成長」的英文個籤,句句體會「越長大越孤單」,15歲趁早了解 1、被輕蔑的時候能平靜的一笑,這是一種自信。 2、寧願一個人呆著,也不要跟不合拍的人呆一塊。
  • 關於自閉症,這些事你必須知道
    兒童孤獨症也稱兒童自閉症,是一類起病於3歲前,以社會交往障礙、溝通障礙和局限性、刻板性、重複性為為主要特徵的心理髮育障礙。人們習慣將自閉症患稱作「星星的孩子」,他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獨自閃爍。,早幹預,早訓練可能會最大程度的控制病情,所以了解自閉症患兒的早期症狀尤為重要:不(少)看目光交流異常,自閉症兒童早期即可表現出對有意義的社交刺激的視覺注視缺乏或減少,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視減少。
  • 自閉症患者該何去何從?
    真情之聲期待您的關注~真情之聲呼籲大家珍愛生命每個自閉症患兒的背後都是一個幾乎全軍覆沒的家庭。自閉症早期治療,還是能夠恢復一定的自主能力的,但是還是可能會不定期有異常表現,不管出於什麼心情吧,自閉症孩子長大以後恢復很好,能自己控制自己,還是能被接受,通常前提是別人不知道他得過自閉症,或者其沒表現過。但是那些長大後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甚至不能自理的人,當父母老了,當兄弟姐妹老了,誰來照顧?可能很多人都在嘗試給這些孩子融入社會的機會,但是很難。
  • 可能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越長大越發現人類才是最孤單的物種
    一、人生也是起起伏伏悲悲喜喜,這才構成完整的人生。正是在平淡中我們感悟人生的真諦,在風雨中鍛鍊我們的堅強,人生正是因為在酸甜苦辣鹹的浸泡中走向了深刻,更加富有內涵。人生的幸與不幸,關鍵看你面向哪裡。幸福如陽光,不幸是陰影。幸福的人只不過他們都面向陽光。
  • 人越長大,心越孤獨的星座,想含笑合群,奈何孤獨成癮
    那麼,十二星座中誰越長大越孤獨,即使想含笑合群,奈何早已孤獨成癮~並且,越長大,羊羊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就越發深刻,性格也逐漸變得成熟,懂得收斂自己的天真爛漫,對人性也開始有了防範心,不會再隨心所欲,努力讓自己顯得低調,不張揚。
  • 自閉症康復費用
    核心提示:一提到自閉症,人們頭腦中會不自主地浮現出呆呆傻傻、不會說話、流著口水的「弱智」兒形象。自閉症患者難道都有智力問題嗎?曾有調查數據顯示,在自閉症患兒中大約有60%~75%的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問題,但也有25%至35%的自閉症患者的智商等於或高於普通人。大部分自閉症患兒的智力的確呈現異於常人的情況,但原因不明。
  • 越長大,越「不」喜歡等待
    越長大,越不喜歡等待。越長大,卻開始接受等待。越長大,才知道能夠等待也是一種幸福。老大寫字已經三個年頭,前幾天朋友圈發了視頻,大家驚呼,寫得真好,寫字老師也對我說,你女兒別的不敢說,寫字確實可以作為特長來發展。誰能知道三年前,甚至是一年前,老母親還在為了娃的寫字操碎心了。
  • 越長大話越少的四大星座,不是誰變了,只是長大了
    小時候可以童言無忌,想說什麼說什麼,想做什麼做什麼,而當慢慢長大後,很多事就會變得由不得自己,會顧慮很多,從小時候的無話不談的話癆,慢慢變成了一個沉默寡言的孤獨患者。一起來看看,十二星座裡越長大話越少的幾個星座吧。第一名:雙魚座,小時候雙魚活波可愛,天生愛幻想的他們總是充滿陽光,而慢慢長大後的他們,卻變得沉默寡言了,話很少。
  • 都說人越長大越孤獨,你最孤獨的時刻是什麼
    都說人越長大越孤獨,你最孤獨的時刻是什麼?什麼叫孤獨?孤獨這兩個字拆開看,有小孩,有水果,有走獸,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不,很孤獨。多晚回家都沒關係,洗個澡躺在床上又是一天很孤單,卻說一個人真好。(五)當我千裡迢迢背井離鄉,下了火車正是夜晚,看到萬家燈火的那個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