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讓聽眾思考(每日觀察0137)

2020-12-27 樊榮強

文/樊榮強

TED的掌門人和演講教練克裡斯安德森在《演講的力量》一書中指出,演講者就是導遊,千萬不要讓聽眾思考。

這是一個絕妙的比喻。

演講者如果不是把聽眾帶到一個全新的地方,那我們還需要他嗎?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自己到達某個新的地方,為了讓我們儘快到達,而且少走彎路,或者避免迷路,我們需要一個好的導遊。

聽眾在導遊的帶領下,非常自然順利地到達了聽眾要去的地方,聽眾根本就不需要思考。

那麼,怎麼才能做一個好的演講者呢,我們參考導遊的身份,看看以下的建議如何。

第一,你要贏得聽眾的信任。

就像導遊一樣,作為一個演講者,你必須贏得聽眾的信任。如果你沒有贏得聽眾的信任,無論你講什麼,他們都會懷疑、反對、不理解、抗拒。人最基本的需求的安全感,只有信任,他們才會把自己的身心愉快地交給你、託付給你。

贏得信任的方法很簡單,比如尋求共同點,講自己的故事,展示自己軟弱的一面,換位思考,等等。千萬不要居高臨下,不要威脅恐嚇聽眾,不要自以為是,不要貶低傷害聽眾,這些做法可能會讓你自己獲得某種滿足,但是,聽眾絕對不會信任你。

第二,你要交代清晰的線路圖。

大多數情況下,演講的框架結構都不可以太複雜,更不能搞成迷宮一樣,似乎永遠沒有出路。

一個好的導遊,他會把每天要去的景點在出發之前交代清楚,讓遊客心中有數。

如果你想讓觀眾跟隨你的思路,一定首先要向他們明確指出你想要去的地方,然後確保旅行當中的每一步都有助於你們到達目的地。

我教給學生們最簡單的結構就是「鑽石法則」,而相對複雜一些的結構,則是「空雨傘法」「四聖諦法」「辯證法」「六頂帽子法」等等。當然,這些經典的結構也必須融會貫通,靈活運用。

第三,你要使用聽眾聽得懂的語言。

無論你是一個研究什麼專門學問的專家,當你向一群非專業人士發表演講的時候,你都要想一想,他們能聽懂嗎?

演講不要給你賣弄學問的機會,而是讓你可能被更多的人理解、接受和喜歡的機會。

你可以向聽眾講他們不懂的東西,但你更大的責任是讓他們理解你所講的東西,而不是你講完之後他們依然不懂。

講故事的方法,類比的方法,比喻的方法,都是可行的,都能夠讓不理解並得好理解。所有的新知識都是用現有的知識去解釋,就像你查字典來理解一個新的字與詞的含義一樣。

相關焦點

  • 沒有概括提煉,就不要開口說話!(每日觀察0016)
    其中一位學員,不論是在演講環節,還是在問答環節,張嘴就喜歡或者習慣性地從具體的事情說起,從細節說起,總是不能快速地切入重點,讓聽眾不知道他要表達什麼。舉例來說,某個秘書跟老闆匯報說:老闆,陳總今天跟我說他明天必須出差去北京參加一個會議;張總這兩天一直在住院,一時半會可能出不了院;王總好象來了個大客戶,必須全程陪同接待……(這個時候,老闆知道小秘書在說什麼嗎?
  • 演講開場時,一定要讓聽眾了解演講流程(每日觀察0025)
    但是,他們忘記了一件事情,就是告訴聽眾他將會把聽眾帶到哪裡去。這樣的開頭很糟糕。為什麼?雖然大家不得已或者自願坐在臺下聽你講話,但是,人都有一種潛意識的自主性,不願意充當完全被人支配的角色——我不能稀裡糊塗地跟著你,那不是傻帽嗎?所以,為了對聽眾表示你的誠意和尊重,你得告訴他們你的演講流程。
  • 用一個詞來設計演講稿(每日觀察0206)
    用一個詞來設計演講稿(每日觀察0206)文/樊榮強博恩·崔西是當今世界個人職業發展領域最成功的演講家和諮詢家之一,他的著作《博恩·崔西口才聖經》裡面有一個方法值得我們每個演講者學習,這個方法就是「用一個詞來設計演講稿
  • 每天堅持動腦思考的好處你知道嗎?附每日鍛鍊腦力測試!
    文|每日動腦 圖|網絡整合民間一直以來都流傳著「腦袋越用越靈光」的說法,意思是我們的不必擔心用腦過度會損害大腦,大腦越是思考越會變的聰明。那麼事實是不是真的如此呢?我們的大腦的確是越用越靈活的。我們人類能從地球千萬種生命形態中脫穎而出站在食物鏈最頂端就是因為我們擁有強大的大腦並善於思考。據科學研究資料顯示,每天堅持用腦思考問題會強健我們的大腦。我們出生後的幾年隨著腦部的不斷發育成熟,我們的大腦便已經具備足夠一生使用的神經元。
  • 一檔節目每日吸引近200萬聽眾:怎樣用新聞播客增加用戶黏性?
    機遇:新聞播客聽眾數量持續增長 在過去幾年間,播客已成為提高新聞媒體品牌忠誠度的重要渠道。《紐約時報》的新聞播客《每日新聞》每天能吸引近200萬聽眾,助力其獲得可觀的廣告收入。《紐約時報》的主要戰略目標是通過播客這一形式,培養現有讀者的訂閱習慣並不斷吸引新的訂閱用戶。
  • 【法觀察】注意!新型ETC詐騙來了!千萬不要上當!
    【法觀察】注意!新型ETC詐騙來了!千萬不要上當!這是一種新型詐騙ETC不需要二次認證多地公安機關在微信、微博闢謠此為詐騙簡訊如果收到趕緊刪除千萬不要點開連結若遇到ETC審核未完成或不通過的情況工作人員會通過官方平臺
  • 其實搞定外國聽眾並不難
    如何對擁有不同社會和文化背景的國外聽眾進行一場成功的演說?做商業演講不是件容易的事,這需要兩個「專」--專業和專注。你必須得考慮到你的話題,內容,音調,還有聽眾的背景,而這些卻僅僅只是開始。
  • 不會歸納概括,就不要開口講話(每日觀察0098)
    一個人要把話給講好,就不能胡思亂想,更不能依靠胡思亂想,而必須有邏輯地思考,理性地思考。邏輯以及理性,首要條件就是不混亂。亞里斯多德在將人類生活進行整理與研究時,首先將自然界的萬物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石頭、水滴或土壤等無生物,它們沒有通過自身力量改變的潛能。另一類是生物,而生物有著改變的潛能。
  • 《抓住聽眾注意力》:教你如何打造一場精彩演講
    所以你在進行一場演講的時候,在PPT上不要展示過多的視覺元素信息,因為人們在閱讀這些圖片和文字時,就不再會專注地聽你講話了。2.人體的視覺習慣根據人眼的構造,人的閱讀方向是水平的,所以根據人眼閱讀的習慣,你需要站在屏幕的左側方位;慎用雷射筆,它只會奪走聽眾的注意力;儘量不要使用裝飾性過強的文字和大寫字母,這樣會使聽眾難以閱讀;3.人有兩種思考模式丹尼爾·卡尼曼的《
  • 演講時如何給聽眾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演講者一上臺,聽眾就會通過視覺觀察演講者的儀表和態勢,從而形成"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可直接影響聽講的效果,就是"首因效應",如果給聽眾的第一印象好的話,聽眾就會非常期待演講者後面的內容,那怎麼樣才能給聽眾一個良好的"首因效應"呢?
  • 21屆每日素材思考大結局!
    21屆每日素材思考終極大集合(裡面的內容水平遠超很多其他公眾號)每日素材思考1-120集合每日素材思考121:打工人每日素材思考122:獨立審題/自由命題9每日素材思考123:獨立審題/自由命題10每日素材思考124:獨立審題/自由命題11每日素材思考125:獨立審題/自由命題12每日素材思考126:疫情教會了我們什麼每日素材思考127:抗美援朝教會了我們什麼
  • (每日觀察0162)
    (每日觀察0162)文/樊榮強前天周日演講口才集訓結束後,一眾同學聚餐,單丹同學說她在得到APP上讀到李笑來的一句話「付費就是撿便宜」,特別有衝擊,對自己以前的觀念是顛覆性的。以常識性的觀念來評價,付費,那不就是把錢給人家嗎?
  • 如何做一個領導喜歡 聽眾聽得明白 聽得享受的PPT
    那問題來了,如何做一個領導喜歡,主講人講得開心,聽眾聽得明白,聽得享受的PPT呢?我們開始介紹小秘籍:我們把一個優秀的PPT分解成兩大部分:一是高顏值,二是強健的體魄(高質量)。一、高顏值1.顯眼奪目的封面【抓住眼球,醒目】、精彩的收尾【不要虎頭蛇尾,這很可能會拉低領導和聽眾的印象分】2.震撼的模板【單色系震撼、多色系搭配(對於新手有較大的難度)、模板結構要兼顧顏值和自己的內容相關性(也不要為了追求顏值而忽略了可操作性)】
  • 讓聽眾融入演講之中
    在演講之前,不妨先問一下自己能不能幫助聽眾解決問題,是不是能夠達到他們的目的。你甚至可以直接告訴他們這一點。如果你是一個會計師,你可以對聽眾說:「我將告訴你們該怎麼得到一筆可觀的退稅。」如果你是一個律師,你可以告訴聽眾:我將告訴你們如何訂立遺囑。」
  • 千萬不要把「療傷」依附在別人身上,因為有些事情就得自己去消化
    可是,萊恩卻不這麼想,的確,他的身體是動彈不了,但他的眼睛還能看,嘴巴還能說話,耳朵還能聽得見聲音,腦子還能思考。沒多久,他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並把自己的計劃說給家人聽:「我很遺憾,我的親人們,我再也無法貢獻我的力氣了。不過,我想要用自己的腦袋來勞動。你們每個人都可以代替我的手、腳和身體。」
  • 演講稿範文:大學生打工的利與弊(每日觀察0302)
    演講稿範文:大學生打工的利與弊(每日觀察0302)文/樊榮強現在很多大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都會去做些兼職。其實大學期間做兼職是有利有弊的,我們在大學生活中要好好思考,做出自己的選擇。首先來談談利。第一,可以賺錢。很多大學生選擇兼職的第一目標就是可以掙一點錢,獲得一些外快,也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第二,鍛鍊自己。兼職可以培養個人能力,拓寬自己的視野,發現自身的問題,讓自身得到成長。第三,積累經驗。
  • 華德福教育:體驗、想像,觀察與思考
    我們再轉化成方法論意義上,即為體驗與想像,觀察與思考。如康德所言,體驗,進而到經驗,是知識的基礎。在華德福教育中,體驗是學習最直接的方式。在低段教學中,老師大量運用體驗教學,比如四年級教書寫,老師會帶領孩子們從製作書寫工具——筆開始,到書寫和字體的演進過程。體驗是一種意志活動,大量的動態參與,當然之中伴隨著情感的產生和情感互動的過程。
  • 對德國工人狀況的觀察和思考
    過去幾個月,柏林見證了一年一度的五一大遊行和具有相當規模的鐵路、郵政工人大罷工,關注這些事件的同時,筆者一直在思考工友之家代表呂途與柏林某工會代表的尷尬對話和我們耐人尋味的遭遇。基於自身學術背景,筆者解讀那次會談之尷尬,與德國本身完善的工會制度、工人的結構性壓抑有關,嘗試將一些觀察和思考在本文中呈現。
  • 這些互動技巧,讓聽眾瘋狂愛上你
    一場優秀的演講,能夠讓聽眾興奮起來,與你產生深深地連結;能夠讓場面氣氛活躍起來,用氛圍帶動演講;利用豐富的輔助技巧,把你的觀念植入聽眾大腦。有一種技巧,能夠讓你達成上述目標,成為一個高效的演講者。這就是互動技巧。
  • 懂得換位思考的星座,感同身受,觀察細微!
    天秤座天秤座天生聰明,善於觀察,十分敏感尖銳,看一眼就能看透別人內心在想什麼,感同身受的能力特別的強,能夠主動的換位思考,觀察入微,總是,能夠很明白別人在內心想些什麼!摩羯座摩羯座是一個超級有自己想法的人,善於統籌全局,懂得換位思考,總是在為別人考慮事情,設身處境地為別人想事情,理解與尊重別人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