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於膳食營養的科普文,千萬別在夜裡看!

2020-12-20 春雨醫生

近期,隨著疫情一起走進公眾視野的「新晉網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因一句「早餐不許喝粥」,再次被網友拉上熱搜榜,本來只是一句簡單的膳食營養建議,卻被一些人強行上升到了「崇洋媚外」的高度,這可能就是所謂的「人紅是非多」吧。

(圖源網絡,侵刪)

昨天張文宏主任再次回應了「早餐不喝粥」的質疑,並提出喝魚湯的時候,魚渣也是要吃掉的。很多小夥伴可能會感到疑惑:「自古以來」不就是早餐配粥嗎?而且不是湯渣沒有用嗎?

作為一個非(xi)常(huan)負(ceng)責(re)任(du)的作者,今天春雨君就來跟大家引申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常見飲食習慣存在營養誤區,以及疫情防控期間怎麼吃更能增強抵抗力。

這些飲食誤區,你踩中幾個?

喝湯不吃肉,且湯越白越營養?

煲湯不管煲多久,能溶進湯裡的營養物質都是有限的。而湯裡的白色物質其實是乳化的脂肪,脂肪越多,湯顏色就越白,但裡面的營養物質並不會更多,如果湯熬得太久還會破壞食材裡溶解出來的胺基酸,反而使湯的營養價值大打折扣。

所以如果有麵館、麻辣燙等店鋪老闆跟你說他們店的原湯顏色奶白整夜熬煮營養豐富,你可以化身「槓精」去爭論一番(如果你不怕自己的湯裡被吐口水的話):湯的顏色及煲湯時長可不是湯的營養判斷標準!

(圖源:123RF)

此外,喝湯時最好連湯帶肉都吃掉,因為湯的營養成分是遠不及肉塊本身的。以雞湯為例,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中的檢測數據:瓦罐雞的雞湯中蛋白質含量(1.3%)僅為雞肉(20.9%)1/16;維生素B2的含量,雞湯只有雞肉的1/3;鈣、鐵等不溶性成分在雞湯中幾乎沒有。

(圖源:123RF)

而且,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喝湯。部分重病患者或剛做完手術的人,體質都較為虛弱,腸胃功能都有所下降,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此時適當喝湯有助於身體康復。但因湯中脂肪含量較高,對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以及高膽固醇患者來說不宜常喝;另外,由於嘌呤易溶於肉湯中, 各種肉湯中嘌呤含量極高, 因此痛風患者也應該少喝或不喝這些肉湯(包括涮肉的火鍋湯)。

長期喝粥能養胃?

粥在我國可謂是源遠流長的傳統食品,最早《周書》即有文字記載「黃帝烹谷為粥」。因其清淡溫軟、易消化的特點,成為了許多老年人及腸胃病患者的日常飲食,喝粥養胃也是一種常見的養生方法。

(圖源:123RF)

不可否認的是,相比堅硬、油膩的食物,粥可以減輕胃蠕動研磨食物的負擔,同時其溫軟的質地和易消化的特點也會給胃以舒適的感覺,因此在感冒發燒、胃腸道功能差、口腔疾病、外科手術後、食慾差等情況下,可以喝粥調節一段時間,但不建議長期喝粥養胃。

粥的含水量通常在80%以上,米含量少,熱量低,一來無法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二來也不利於腸胃功能的正常恢復,甚至還會使胃的消化功能退化或弱化。此外,對於胃食管反流的患者來說,喝粥還會加重胃食管反流。

多油多鹽菜更香?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奶奶曾告訴我們,炒菜多放油,菜才香,多放鹽,菜才入味兒。但多油多鹽的飲食習慣,對健康的損害也是非常大的。根據2012年調查顯示,我國居民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為10.5g(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值為5g);居民家庭人均每日食用油攝入量42.1g(《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標準為每天25~30g)。

(圖源:123RF)

高鹽、高脂等不健康飲食是引起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謝性疾病和腫瘤的危險因素。2016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結果顯示,飲食因素導致的疾病負擔佔到15.9%,已成為影響人群健康的重要危險因素。減少每日食用油、鹽攝入量,有助於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風險。

如果你對5g鹽、25~30g油的量沒有概念,可以準備一些能量化的油用勺、鹽匙等,定量控制更為精準。

(圖源:123RF)

隨著居民膳食營養知識的普及,許多傳統飲食的缺點都正在被彌補和糾正,對於嬰幼兒、孕產婦、慢性病患者、手術康復期患者等特殊群體,也會有不同的膳食指導建議。但對於正在流行的各種碳酸飲料、快餐食品等,則更需保持謹慎少食的態度。

疫情期間膳食注意這6點

科學合理的營養膳食能有效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在疫情防控期間,膳食營養也是極為重要的防護組成部分。根據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一般健康人群的日常膳食指導應包括以下6個方面:

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每天的膳食應有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注意選擇全穀類、雜豆類和薯類。

2.多吃蔬果、奶類、大豆。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多選深色蔬果,不以果汁代替鮮果。吃各種各樣的奶及其製品,特別是酸奶,相當於每天液態奶300克。經常吃豆製品,適量吃堅果。

3.適量吃魚、禽、蛋、瘦肉。魚、禽、蛋和瘦肉攝入要適量,少吃肥肉、煙燻和醃製肉製品。堅決杜絕食用野生動物。

(圖源:123RF)

4.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清淡飲食,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足量飲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成人如飲酒,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5.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在家也要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食不過量,不暴飲暴食,控制總能量攝入,保持能量平衡。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6.杜絕浪費,興新食尚。珍惜食物,按需備餐,提倡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選擇新鮮、安全的食物和適宜的烹調方式。食物製備生熟分開、熟食二次加熱要熱透。學會閱讀食品標籤,合理選擇食品。

總之,在健康營養的基礎上,每餐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搭配即可。比如你明天早餐想喝粥,那再搭配個雞蛋、牛奶是沒啥毛病的;你想喝個魚湯,身體情況允許的話連湯帶肉都吃了也挺好的,沒必要墨守成規過於死板。而且不單單是疫情防控期間這樣吃,平常在生活中,也應該注意膳食營養均衡。

編輯:春雨醫生

參考文獻:

[1]魚湯越白越有營養? 這些飲食誤區你該知道了[J].中國食品,2018(18):169.

[2]佘桂爵.痛風患者別陷入飲食誤區[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科普版),2017(09):57-58.

[3]本刊綜合.養胃誤區,當心「養出」胃病[J].發明與創新(大科技),2019(03):47.

[4] 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 2020-02-08,http://www.nhc.gov.cn/xcs/fkdt/202002/a69fd36d54514c5a9a3f456188cbc428.shtml

相關焦點

  • 吃桑葚的季節,千萬別錯過這杯鮮榨果汁,營養又美味
    吃桑葚的季節,千萬別錯過這杯鮮榨果汁,營養又美味夏天到了,應季的水果越來越多,雖然現在的科學技術可以讓我們經常吃到反季節水果,但是人的身體要順應天地四時,蔬菜水果還是應季的最好,不但價格便宜,而且自然生長,不用催熟,
  • 吃素到底有沒有營養,看這篇全懂了!
    目前為止最全的營養合集雙節快樂!國慶+中秋8天的假期,終於可以好好休息啦!我們的營養科普文章你都有看過嗎?如果你說太忙沒時間,別擔心,我都幫你整理好啦。每一篇都不容錯過哦!看遍這些文章,不僅可以回答身邊的人「吃素會不會營養不良」的問題,也會讓你成為一個素食營養達人啦~
  • 寶寶夜裡總醒?分享原因以及解決方法!看這篇!
    這可能和孩子脹氣、消化不良、熱、分離焦慮等心理因素有關。前半夜有 4 小時以上的長覺,後半夜一兩小時醒一次。可能是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睡眠習慣,比如不抱、不餵奶就不能入睡。這類情況比第一類常見。整夜都多。非正常覺醒的兩種情況:夜驚一般發生在晚間入睡後的 1~4 小時。噩夢一般是下半夜發生。
  • 建議答覆《關於大力推動國民營養膳食有效提升全民免疫力的建議》
    您提出「關於大力推動國民營養膳食有效提升全民免疫力的建議」收悉,現就教育部業務部分答覆如下:  一、關於從娃娃抓起
  • 【營養篇】中國兒童青少年膳食指南(二)
    中國兒童青少年膳食指南(二)吃富含鐵和維生素C的食物 本報記者 張學軍 攝  【提要】貧血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一種營養缺乏病,也是當前最為人們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兒童青少年由於生長迅速,鐵需要量增加;女孩因月經來潮後的生理性鐵丟失,更易發生貧血。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顯示,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貧血患病率都相當高。
  • 別浪費!這四種食物發芽後不僅沒毒,營養還倍增,快收藏起來看!
    總的來說土豆和紅薯這兩種蔬菜發芽後,有毒物質會增加,如果還堅持食用的話,可能會導致細胞壞,影響身體健康,但是也有幾種食物發芽後,不僅沒有毒,營養物質還會加倍。這四種食物發芽後就別再浪費扔掉了。別浪費!這四種食物發芽後不僅沒毒,營養還倍增,快收藏起來看!
  • 看準這篇
    千萬別錯過~> 其實關於輔食,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以及中國營養學會都作出了明確的建議,對於健康足月出生的寶寶,引入輔食的最佳時間為滿6個月齡。這裡也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幾點:1、優先考慮富含鐵的輔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1指出,嬰幼兒來自輔食的鐵高達99%。所以如果滿6個月以後的寶寶,家長需要關注他們是否能夠通過輔食攝取足夠的鐵。
  • 改善鼻炎喝葡萄籽檸檬茶膳食食療波菜營養肺
    改善鼻炎喝葡萄籽檸檬茶膳食食療波菜營養肺導讀:生活中常見的鼻炎是由自身體質綜合因素所致的,多數人的鼻炎經許多醫療都是無法根治的因素、鼻炎多數是先天基因導致的。又有後天體質問題等綜合導致的鼻炎疑難症狀、多數人將鼻炎進行局部手術、但鼻炎問題還是無法根源。
  • 合理膳食多補菌,均衡營養身體棒
    對於上班族來說,在外拼搏一定要照顧好自己,與其盲目跟風尋求心理安慰,不如合理膳食,吃好每一餐,營養每一天,增強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一、 倡導合理膳食,多國在行動關於合理膳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已有詳細指導,推薦每天食用300克奶和奶製品。
  • 酷暑時節健康養生與營養膳食
    人們出汗多,就容易疲勞,所以,夏季,健康養生與營養膳食顯得尤為重要。曾獲衛生部科技進步安徽省集體二等獎、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農村癲癇防治管理項目個人特殊貢獻獎,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0餘篇。曾任安徽省衛健委全科醫學省級培訓師資、安徽省預防醫學會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慢性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
  • 這6種「假牛奶」已被拉入黑名單,千萬別喝了!
    疫情期間,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中,提到—— 要保證各類人群奶類的攝入,每天 300g 奶及奶製品,以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 但是奶製品品類太多了,究竟該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牛奶呢?
  •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早餐
    營養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黃帝內經》中就已提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飲食原則,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記載中不乏飲食養生的思想,從多方面論述保持飲食平衡、維護身體健康的方法。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我國居民健康狀況和營養水平不斷改善,但《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顯示,與膳食營養相關的慢性病對我國居民健康的威脅日益凸顯。例如:攝入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形成了很多肥胖兒童,尤其貧困地區營養不良的問題依然存在合理的膳食結構至關重要。
  • 這些東西千萬別加入奶粉裡,壞了營養還可能增加寶寶身體負擔
    導讀:這些東西千萬別加入奶粉裡,壞了營養還可能增加寶寶身體負擔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些東西千萬別加入奶粉裡,壞了營養還可能增加寶寶身體負擔!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的健康狀態是吃出來的,別再盲目搭配飲食,營養膳食學起來
    這主要歸功於日本學校的午餐。日本學校的午餐注意膳食的搭配,有著嚴格的把控標準,並讓孩子參與其中,讓孩子們接觸播種,享受勞動成果。但是當我們提到學校的午餐時,很多中國孩子的第一反應都是拒絕的,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小學,在我們的認知裡,食堂與盒飯等於不好吃。
  • 超市買回來的食物,千萬看這個字!沒想到這虧吃了這麼多年
    所以,購買一定要看清楚食品標籤,選擇帶有「100%全穀物」標識的全麥麵包。2.選膳食纖維含量高的膳食纖維可以有效增強飽腹感,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美國膳食指南》指出,人每天應攝入25克膳食纖維,其中一半要來自穀物,如大麥、小麥、燕麥、蕎麥、玉米等。
  • 不,平衡膳食是關鍵
    WHO營養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FAO/WHO)營養專家組專家、亞太營養遺傳學與營養基因組學學會候任主席、亞太臨床營養學會前任主席、亞太素食聯盟前任主席、中國科協基礎營養學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保健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營養學會食物與烹飪營養分會主任委員、中國保健管理協會膳食營養健康分會會長。
  • 合理膳食 營養健康
    根據健康龍江行動、國民營養計劃和合理膳食行動省部合作協議相關要求,12月18日,寶山區開展了「健康龍江、營養健康」「合理膳食、免疫基石」主題宣傳活動。區疾控中心在八一廣場懸掛了主題條幅,以發放宣傳資料、營養健康現場諮詢、發放慰問品等形式開展宣傳活動。
  • 兒童膳食營養不均衡? 專家:合理膳食行為亟待引導
    兒童膳食營養不均衡?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常翠青介紹,根據近期對兒童青少年營養調查顯示,兒童營養過剩和微量營養素缺乏問題並存。營養過剩導致兒童肥胖,微量營養素缺乏則表現在維生素A、維生素D、膳食纖維、鈣、鐵攝入不足。在相對貧困的地區,還存在生長發育遲緩和貧血問題。  「從中國兒童營養攝入情況看,微量元素缺乏、隱形營養不良問題還是普遍存在的。」
  • 維生素軟糖不能取代膳食營養,過量食用不利於健康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4日報導,研究發現,維生素軟糖其實無法為身體提供適當的營養,甚至對身體有害。 通過研究50種不同品牌的維他命軟糖發現,80%都無法滿足膳食補充劑的標準。而咀嚼維生素軟糖也無法為身體提供適當的營養。雖然這些軟糖可能嘗起來很好吃,但市面上很多維生素軟糖所實際含有的營養素和礦物質,都超量或嚴重低於商品標籤上所標註的營養素和礦物質的量。
  • 千萬別犯這5個錯
    自懷孕以來,睡眠質量似乎直線下降~有時夜裡睡著睡著還會突然痛醒——腿肚子抽筋了。這篇文章,都告訴你了。懷孕了都要補鈣嗎?準媽媽在補鈣的同時,還要保持營養均衡,合理增重,「六高一低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進行計算,孕婦每日脂肪建議攝入量為:51.1g-76.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