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辦公有不少優點。但遇到熊孩子或任性的家畜幹擾時,想要靜下心來的確很難。
這周,我躲在昏暗的車庫裡工作,在車上耗了快一早上。現在芝加哥仍是冬季,可這裡沒有燈,也沒有暖氣。我要錄製一段播客,可是兩個孩子都在家,我怕他們打攪我,迫於無奈,只能到這裡來。
我知道我不是唯一一個選擇在家辦公,想要擺脫辦公室間諜式監管的人。羅伯特·凱利(Robert Kelly)是一位居住在韓國釜山的美國籍政治學教授、國際關係專家。近日,他接受了BBC新聞的連線直播採訪,正在嚴肅談論韓國總統的彈劾問題時,不幸被家裡的孩子打擾了。
像無數遠程辦公的人一樣,我和凱利有一個共同點——我們都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和電腦來遠程工作。可是就算有專門的辦公室,也不能保證通話時絕對安靜。
妨礙到我們的不止是熊孩子。克裡斯汀·本頓(Christine Benton)是博雅公共關係公司(Burson Marsteller)的高級主管。她向我們講述了另一種幹擾:開電話會議的時候,家裡的馬想要引起本頓的注意,一直在辦公室的窗戶外面嘶叫。她只好把電腦攝像頭對著養在院子裡的可可,向對話人道歉。這種糗事短時間內大概是不會被忘掉了。
本頓說:「只要你跟客戶講起,他們都會記起這件事。」她過去的13年都是在家辦公,住在加州靠近聖地牙哥的郊區。她說,可可的確讓她出名了,這倒是非常有助於和客戶拉近關係。
儘管如此,有些幹擾還是會加劇緊張,造成窘況。近日,凱利在首爾家中接受BBC新聞採訪時,他的兩個孩子闖進了鏡頭裡,視頻瞬間紅遍網絡。社交媒體上的大多數評論都感同身受。世界各地的父母都表示遇到過這種窘況,並討論他們會如何處理。有人覺得凱利面對孩子的打擾時太過嚴厲了。
看起來遠程辦公似乎壓力更輕。不需要通勤,不會受到同事們的幹擾,也不用聽到咖啡機的嗡嗡聲。但歐洲改善生活和工作條件基金會(Eurofound)和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的聯合報告顯示,遠程工作員工中有41%的人抱怨壓力很大,而在辦公室員工中,這一比例僅為25%。
生活中,很少有人會遇到凱利那般在直播時受幹擾的情況。不過為了避免尷尬,經驗豐富的遠程工作者建議,可以事先提醒同事們注意潛在的幹擾。馬克·奧澤(Mark Oser)長居紐約,是安特裡斯諮詢公司(Anteris Consulting Group)的創始人。他會在通話的開頭就向客戶說明,家裡有孩子在,這會讓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幹擾沒那麼突兀。
工作時,奧澤有時也會允許兩個學齡期的孩子進來,但只有在和熟悉的合作人談話時才可以。和新客戶商談時他會讓孩子們保持安靜,不要進屋。不過他承認,這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他說:「如果我正在做陳述時,孩子們打起架來了,我就會按下靜音鍵,說聲『抱歉』,然後迅速把孩子們帶出去,打開電視給他們看。」
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沃基市全球人力資源諮詢公司萬寶盛華的總經理克裡斯·林頓(Chris Layton)稱,為了留住人才,尤其是年輕員工,很多公司都在逐漸理解遠程辦公模式下可能會發生的狀況。他認為,接納在家辦公,跟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事,是一樣的道理。他說:「傳統模式正在改變。」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在家辦公的幹擾,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助理教授琳恩·吳(Lynn Wu)提醒道。她在研究中發現,沒有子女的年輕員工可能會認為工作時受孩子幹擾是非常不專業的行為。「有子女的員工更能理解這種處境,但年輕一代的員工卻不能理解。」 她說,「他們會認為『你一邊照看孩子一邊工作,是非常不專業的』。」
原文選自:BBC
譯者:周靜 編輯:欽君
閱讀更多文章,請關注「文談」公眾號:cdwe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