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人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三番五次拜訪客戶卻始終被拒,反覆溝通仍然無法籤單,核心客戶被競爭對手搶走,銷售業績無法達成。。。這些銷售頻發的問題,銷售高手是如何應對的呢?
1、銷售不一定要能說。
決定銷售成敗的不是銷售員是不是能說,而是雙方有沒有建立有效溝通。如果只靠銷售員單方面來說,那這個銷售註定是失敗的。因為客戶不開口,就意味著他無法了解到對方真實的需求。只有做到有效溝通,挖掘客戶真正需求,幫客戶解決關心的問題,才能贏得客戶的信任。
另外,「少說多聽」在銷售中,還有一定好處。這樣做,不會讓客戶感覺對方太強勢,可以有效減少客戶的緊張感和被壓迫感;讓客戶自己挑選商品,遇到問題再諮詢銷售人員,會讓他們感覺自己掌握著購買的主動權。
國際知名銷售大師博恩·崔西曾說:「75%的頂尖銷售人員,在心理測試中被認為是個性內向。頂尖銷售人員,都善於運用70∶30法則,即用30%甚至更少的時間來說話和詢問客戶問題,其餘70%或者更多的時間用來傾聽客戶。」
2、專業知識一定要過硬。
怎麼樣的專業知識才叫過硬,頂級銷售人員要具備那些專業知識?梳理下自己:你了解自己銷售的產品知識嗎?了解客戶、了解競爭對手嗎?了解這個行業的知識嗎?了解頂尖銷售方法和技巧嗎?了解法律、票據的一般常識嗎?等等,如果這些你了解得不夠多,不夠深,就要每天花一兩個小時來充電
3、個人情緒要飽滿。
做銷售最忌諱「一臉死相!」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傳達給對方一種積極上進的情緒,臉上永遠洋溢著激昂。讓人感覺到踏實,跟你買東西不用擔心質量問題。
4、永遠誠信且為他人著想。
做生意,誠信走遍天下,長久的生意更是如此,如果你立志要做一個好銷售,那就一定要有這樣的覺悟。誠信且為他人著想,並非是要答應客戶的無理要求,而是時刻站在客戶的角度為他多考慮,方便客戶,承諾給客戶的事情也一定打做到做好,不可因為任何原因而辜負承諾。
5、把目標分解成每天的行動。
如果你感覺自己每天做事都很盲目,沒有行動力,那就嘗試把目標拆解到每天的行動中,讓目標變得可量化。比如,你的目標時5年後,買一套120萬的房子,30萬的車,累計收入是150萬。那每年就是30萬,每個月是2.5萬。如果佣金是5%,那就要實現50萬的銷售額。假設每個客戶的成交額是5萬,那你需要成交10個客戶。如果5個意向客戶,才能變成1個成交客戶,那你每個月就需要發展50個意向客戶,才能達成最後的150萬。如果只有目標,沒有計劃,那就是空想。正確的做法就是把目標拆解到每天要做什麼,並且立刻著手去做。
6、如何找客戶?
1)不管什麼產品,百度、阿里巴巴、慧聰、行業網站、論壇都是不錯的搜索平臺。
2)利用上下遊供應商,比如,和一些銷售群、採購群裡,加工、運營推廣群交換客戶資源。
3)向老業務員請教,或查下公司合同,看下公司產品銷售排名前三的都是哪幾個行業,然後,優先從這三個行業開拓客戶。用已經籤約的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做背書,對同行業的其他家來說,會具有較大的示範作用。
4)調查競爭對手的客戶群。最常見的做法是,自己偽裝客戶或採購,打電話到競品的銷售那裡,諮詢他們的產品,以及使用客戶群,年採購量等等。
7、初次見面,先拉近關係,不要急於推銷。
初次見面,稍微聊下產品就好,不要喋喋不休的不停講產品。可以先和客戶問好,拉下家常,或者,如果看客戶穿著打扮很講究,那就誇她有品位,業餘生活一定很棒,然後詢問他們生活中喜歡做什麼等等,總之,要先從客戶入手,儘量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對方興趣點。等客戶放鬆下來,再轉向業務方面。
8、多次拜訪。
第一次拜訪之後,要記下客戶的穿著、喜好,甚至家庭信息。然後在下次拜訪的時候,可以有所準備。多次拜訪,可以從客戶穿著或者精神面貌入手。如果擔心冷場,就可以提前準備個大眾話題,比如,男人喜歡軍事、體育、行業趨勢,女人喜歡保養、孩子、娛樂八卦,老人對健康、養生更幹興趣。
對於難搞的客戶,就是從一次次拜訪中,聊天中,一次次摸索客戶的喜好,以及個人、家庭等各種信息,然後在一次次關心中,升級和客戶的關係。
9、客戶已經有了固定的供應商,怎麼切入?
先摸清他們合作供應商的情況。比如:競品質量,價格,回款,售後等等,然後找出對方產品的弱點,並和自己的產品做對比。放大競品的弱點,多強調自己產品的優點。
如果客戶不想輕易捨棄原來合作的供應商,可以先爭取少量的供貨。讓客戶先用起來,把兩家產品做對比,並且讓客戶拿我們的產品跟競對對手磨價,威脅競對說,如果對方不降價,就採用我們的產品。
與此同時,我們要用自己產品質量,售後服務等優勢方面,去打動客戶,爭取以後更大的合作。當然,還要繼續維護客情關係。
10、自家產品價格太高,沒競爭力怎麼辦?
一般情況下,成交的核心是性價比、服務和客情關係。如果我們價格不佔優勢,那就不要和客戶糾結價格,而是要和他討論價值。
把我們產品優勢一項項拆開,給對方說清楚產品會給對方帶來什麼好處,最好附帶一些對比數據,或者詳細資料,這比空口白牙的說,會更有說服力。另外,價格通常是浮動的,比如,客戶採購量大、回款期短,那價格就可以隨之調整。當然,這裡還是強調,客情關係很重要,時時維護。
11、顧客要的不是便宜,而是感覺佔到了便宜。
1)組合銷售,或給顧客贈送禮品:當顧客自認為自己花了最少的錢買到了最便宜的產品後,如果銷售員能夠給顧客贈送一個小禮品。注意,即使是公司免費送顧客的,也要讓顧客覺得送他禮品完全就是因為人情。
2)幫客戶算收益。讓顧客感覺,買你的產品,他是賺的。
3)給客戶增值。比如,告訴客戶購買公司產品,可以獲贈一套精緻茶具,這個不是每個客戶都能享受到的,是限量的,只有優質客戶才能獲得。而且告訴對方,因為你和客戶關係好,去跟領導特批申請,有意抬高客戶身價,會讓他覺得你重視他。
12、跟客戶殺價的五大原則:
1)絕不先報價,誰先報誰先死;
2)絕不接受對方的起始條件,誰接受誰吃虧;
3)殺價必須低於對方預期目標,不殺是傻子;
4)聞之色變法,讓對方感到他的要價太嚇人了;
5)選擇隨時準備走人,逼迫對方倉促下決定。
13、如果客戶討價還價,說明他有需求了。
討價還價,就說明他是有需求了。這個時候,我們又可以做一個溝通,就是跟他討論我們的產品的價值,讓對方認可,把競爭對手PK掉。
14、我還要和老總商量一下。
假如客戶說:「我還跟我們的董事長商量、匯報一下。董事長這幾天出差去了。我們今天聊的挺好了,等董事長回來,我們再一起聊一下,看看怎麼樣」。
這個時候,你不要說「噢,那好吧」,而是追問一句「您覺得怎麼樣,如果是您,您會選哪一家呢?」這樣追問,來了解更多細節。如果客戶說「如果是我的話,雖然你們產品稍微貴了點,但是我覺得值這個價,我會傾向選你們」。你要繼續問「如果是董事長來決定,您覺得他會選擇哪一家呢?」接著,從客戶反饋的信息,判斷董事長是聽取他的意見,還是會更關心其他因素。以此,來判斷真正決策人是誰,決策人關心的點是什麼?
15、「我考慮一下」
如果客戶說,我考慮一下,那你不要回應說「哦好的」,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而是要追問對方「您是要考慮什麼呢」聽起來有點衝,還可以補充一句「您既然在考慮,肯定是有顧慮。那您是在擔憂什麼嗎?還有什麼地方不明白嗎?能不能我們現在就拿出來討論一下?今天還有這麼多時間,我們可以來了解一些事情。」
16、不能碰的禁忌話語。
一句話能成事也能壞事,也許有些話我們是出於好心,但是到客戶那就變味了。有哪些話是大忌呢?
1)「這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會讓客戶非常不爽,因為聽起來像是在暗示客戶自己無法做出最好的決定,甚至決定你在貶低他。
2)「怎麼可能呢?」,這種表達方式會讓顧客下不了臺面。推銷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氣,不要擺出一副盛氣凌人的姿態。
3)「您懂了嗎?」「您懂了嗎?」「我之前都跟您說了這款產品是環保的嗎」等等,語氣過於強烈,容易給客戶造成壓迫感的話,都要避免。
17、嚴格守時。
對於銷售來說,不和客戶會面,銷售工作便無以開展。因此,嚴格遵守和客戶約定的時間,是最基本的要求。和客戶見面,總是提前大約十分鐘到達約定地點。約會遲到當然是不對的,但過早也會讓對方感到不便,所以最好的做法是提前幾分鐘到目的地。
在等待見面的時間裡,可在頭腦裡先推敲一下如何開口和對方談,或者打開筆記本確認事先搜集到的相關信息。另外還要留心觀察進出公司員工們的精神狀態,看員工是否有活力,還有大門周圍是井然有序還是雜亂無章,據此來觀察這家公司的狀況。和快到約定時間才慌慌張張出門,且沒有任何準備相比,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的訪問效果會截然不同的 。
18、隨時記筆記狂魔。
銷售高手還有一個普遍習慣,就是勤記筆記。筆記內容,可以是約見時間地點、日程安排,客戶的要求等重要事項;也可以是自己還有點疑問的問題;或者是在街上走時注意到的現象,顯眼的色彩,甚至銷售員之間聊天時印象深刻的話語,以及電車平面廣告中引人注意的詞句等等任何事情。
通過記筆記,不僅能讓信息通過眼睛,還通過寫字的手進入到大腦中,讓自己更加理解用戶深層次的需求,進而獲得成單。
19、做好客戶分類。
在走訪的過程中,必須弄清客戶的購買意向,也就是所謂的「ABC分析」。
A意向=可能在三個月內購買本公司商品的顧客;
B意向=可能在半年內購買本公司商品的顧客;
C意向=可能在一年以上時間內購買本公司商品的顧客。
對有A意向的顧客提高訪問頻次,對有C意向顧客則推遲訪問。根據不同的等級採取不同的走訪頻次,重點培養有A意向客戶,同時保證花費一定的時間,通過電話和新客戶進行接觸。
20、恭維競爭對手。
初次向客戶兜售商品時,經常會發現對方已經在代銷我們競爭對手的商品或服務。這時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貶低競爭對手的商品或服務,而是去恭維對方。
客戶進貨時,必定貨比三家,進行過調查研究,就進貨者本人來說,可能還對自己選貨的眼力有著某種自信。當你讚揚對方時,他可能會變得謙遜。比如,你說「他們的產品應該耐用吧」,對方倒可能會對你吐槽一下競對產品如何損耗嚴重。
也就是說,恭維的時候,必須恭維「競對產品中容易暴露不足的地方」。
21、總結和復盤。
沒有誰能夠一次就成功,也沒有誰剛開始就是高手,任何人的成功與進步都是在不斷失敗的基礎上總結而來。特別是對於經常被拒絕的銷售而言,可能前面99次都是失敗,只有最後那一次才成功。當你堅持復盤和數據分析的時候,目標才會離你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