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願意跟父母傾訴

2020-11-04 南京海之聲兒童中心

教育孩子的第一步就是願意聆聽孩子的心聲,在跟孩子的交流過程中我們可以更好的明白孩子的的所思所想,然後有針對性給予關心和幫助,這樣子既可以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還有利於親子關係的經營。

願意跟父母傾訴的孩子心理上會更加積極,因為不管是快樂還是悲傷,他們都願意跟父母分享,積極的情緒有利於變革現實,而消極情緒如果能夠及早的化解,不會對健康心理的建立造成影響,也有利於順利的實施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

那麼如何正確的對待孩子們的傾訴呢,以下幾個小技巧希望年輕的父母都能夠了解。

第一、善於引導孩子的傾訴

當我們細微的感受到孩子情緒變化的時候,其實要做的是事情就是引導孩子們能夠將內心的感受傾訴出來而不是急於哄他們開心卻忽略了孩子不開心的根本,凡事不能夠憋在心裏面,因為孩子們還沒有長大,他們可能無法很好地排解掉負面的心理情緒。

第二、耐心的傾聽孩子訴說

當孩子能夠願意跟父母傾訴的時候,其實父母是應該感到開心的,因為說明孩子是信任自己的,而我們不能夠辜負這份信任,當孩子在傾訴的時候父母要做好一名好聽眾,不要表露出任何不耐煩的情緒,因為孩子能夠很敏感的感受到父母心不在焉或是其他等等。

第三、對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

孩子們其實不太懂得掩藏情緒,只要細心的觀察就能夠從他們的面部表情,動作等方面都可以了解其內心情緒的變化,當孩子跟父母體傾訴的時候,父母要對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這樣子孩子是會感覺很安慰的,之後再給他們進行開解,效果會事半功倍。

總結:為了讓孩子能夠有傾訴的習慣,爸爸媽媽們也要注意多給孩子一些互動,給孩子保持一個親密,信任的親子關係,如此才可以讓孩子願意跟父母傾訴。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遇到事情都不願意或者不敢跟父母傾訴了呢?
    大多數父母都會這樣跟自己的孩子說:不用怕,就算天塌下來,我們都幫你扛著。孩子有什麼事要跟爸爸媽媽說呀。 然而孩子有什麼事情都不願意跟自己的父母說。有天我家大寶放學後,發現他的褲子膝蓋部分破了一個大洞,於是,他爸爸便問他怎麼弄的?好好的褲子怎麼會破一個大洞呢?語氣中帶著責怪。孩子開始有點怕怕了,很小聲回答說是在上體育課時不小心弄破了。
  • 父母願意傾聽,孩子才會傾訴
    在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比如,上班遇到一件煩心事,下了班找到一位好朋友想傾訴一番。你話還沒說完,她就立即打斷,嚴肅地告訴你這麼想不對,然後開始說她的觀點,還給出很多建議。我想這時候你的心情恐怕更糟,並暗暗後悔告訴她這件事了!
  • 孩子對父母傾訴時,優秀父母巧應對,否則孩子覺得不被重視
    同樣的道理,父母在和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要學會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覺得自己被父母重視了,自然就會更加親近父母。 孩子對父母傾訴時,優秀父母巧應對,否則孩子覺得不被重視一位教育家曾經表達過這樣的結論:要想和孩子進行溝通,首先要做到耐心傾聽,傾聽是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前提。
  • 教孩子學會傾訴委屈
    有些孩子在學校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向父母傾訴,然後埋在心裡,時間長了,就容易變成內向的孩子了。有些孩子無論大小事情都喜歡向父母傾訴,懇求父母岀主意。為什麼有些孩子就願意與別人一起分擔憂愁,分享快樂。為什麼有些孩子寧願放在心上,也不願意向家人訴說。其實都與孩子的性格有關,孩子的性格就直接與家庭教育相關聯。
  • 四川14歲少女墜亡背後,父母應該思考,如何引導孩子學會傾訴
    不要認為孩子小不會有心事,即使有也會和你事無巨細的和你說,這樣你就想錯了。特別是青春期這個特殊時期的孩子,生理心理上的變化讓他們不知道怎麼做會讓事情變得更好,不知道應該向誰傾訴,尤其一些情緒表達障礙的男孩子和心思敏感的女孩子。為什麼孩子有心事時不願意向爸爸媽媽談,或者是老師談談呢?你有沒有想過孩子不願意和你談心,是你把他往外推走的呢?
  • 一位女生的傾訴:那些沒有被父母正確對待的孩子,長大都怎麼樣了
    如果媽媽的人格發展不健全,那麼她靠近孩子,可能是在和孩子謀求共生,或者在孩子的關係上,去追求絕對的控制。這一點,在小A後續的傾訴中得到了驗證。她想要反抗,掙脫,嘗試跟媽媽表達自己的感受,傾訴自己的想法,但是這場主權的爭奪,從沒有贏過。小A覺得憤怒、委屈:我是一個有主見的人,但是我已經提不起勁去生活了。我感覺我的人生已經被規劃好,我只要照著他們給我畫好的路線去走就好了。
  • 孩子總是不想跟你聊天?巧用「門把手語言」,讓孩子願意表達
    一、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想跟你聊天?在湖南衛視的一檔節目少年說中,一位初二女生站上了講臺,對自己的媽媽喊話。她說她曾經站上了自家樓上的天台,想要從那裡跳下去。幸好當時有電話打進來,不然後果真的是無法想像的。
  • 情感傾訴平臺:跟朋友傾訴反而增添煩惱,不如跟陌生人說說心事!
    其實,就算一個人多麼內向怯場,也總會有幾個交好的朋友、同學吧,為什麼生活的苦惱、心事不能與好友說、不能傾訴呢?這就是社交恐懼問題的所在:跟好友傾訴,有時並不能讓自己疏壓減負,反而增添新的煩惱。前段時間,我跟交往了3年的男朋友分了手。
  • 真正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願意跟你好好說話
    唉,又沒辦法跟人解釋,我只是尊重女兒的選擇,這是教育工作者應該做的……」他認真的可憐樣兒把女兒逗笑了。後來女兒說,覺得自己的父母很牛。她同桌也跟父母說過要自殺,父母發瘋似地罵他,他媽邊哭邊打了她一個耳光。他女兒現18歲,跟他無話不談。
  • 父母如何跟孩子做朋友呢?
    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小孩平時跟父母處的都挺好的,就是一到讀書寫字上面就會鬧矛盾了。孩子本身的天性就是玩,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這個是對他的一種滿足,誰都喜歡的,每個孩子都喜歡一些遊戲一起玩。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他為什麼會有牴觸。是不是在他寫錯字或者答錯題的時候你沒有給予足夠的耐心呢?甚至還會發火,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其實也就是考驗我們耐心的時候。
  • 孩子需要父母傾聽他們的想法,3個要點讓孩子願意溝通
    每次孩子這麼講話,都會讓她又難堪又尷尬,恨不得好好打她一頓。你看兩個人矛盾升級,誰都不願意退讓一步。,沒有傾聽到孩子內心世界的聲音,沒有體會到她的委屈和著急,而是否定了孩子的情緒,並且用質問責怪的方式回應了孩子的傾訴。
  • 鼓勵孩子的傾訴
    我和孩子共同營造了屬於他們青春的紀念冊。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鼓勵孩子的傾訴。孩子進入青春期其實會出現迷茫和困惑,這些迷茫和困惑來自於孩子生理和心理意識的成長。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傾訴對象本應該是父母或老師,而當孩子向父母或老師談起自己的困惑、感受或遭遇的時候,父母或老師一定要心平氣和地傾聽孩子的訴說。
  • 孩子不願和父母交流怎麼辦?想要走進孩子的心扉,父母做法很關鍵
    很多父母發現隨著孩子的年齡越長越大,和自己的溝通交流也越來越少,自己似乎不再是孩子願意分享的朋友了。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父母交流了呢?不少父母為了尋求原因和改變現狀絞盡了腦汁,卻還是無法成為孩子的傾訴對象。
  •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跟父母說話?原因和解決方法來了
    經常有家長前來諮詢,說自己家的孩子在家根本不願意和他們交流。具體是什麼樣的呢?隨著孩子的長大,我們發現孩子越來越不願意跟自己分享他們的生活,問多了,孩子敷衍了事,甚至惱怒發火一:不要逼孩子孩子不願意跟你溝通,不願意說一些事情,肯定是有原因的。但他們不說,或不願意跟你說,也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你現在或許不清楚,但無論怎樣,不要逼孩子。   你越是逼著孩子讓孩子和你交流,孩子可能會越抗拒。
  • 為什麼孩子受傷了,卻不願意向父母求助?背後的原因值得思考
    執筆:曉陽定稿:西西父母本該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當孩子在外面被人欺負,或者受了委屈時,孩子第一時間就會找父母傾訴。有父母在,孩子會覺得就算「天塌下來都有爸媽頂著」,有父母在,孩子就有了安全感。她的父母急忙把她送到醫院,結果發現這顆鋼釘離心臟的距離只有二十六毫米。這件事不由得讓我們為小女孩捏了一把冷汗,這小女孩是忍受了多大的痛楚,都不願意將自己受傷的事告訴父母。類似這樣的新聞數不勝數,父母本該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為什麼孩子受傷了,寧願強忍著,也不願意向父母求助?背後的原因很現實。
  • 平等的姿態孩子更願意傾訴
    學立佳認為,教育孩子首先要願意傾聽孩子的心聲,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然後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既能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又有利於處理親子關係。首要的一條是父母要善於給孩子以啟發和引導。有的家長過分寵愛孩子,把孩子照顧得很好,讓孩子在沒有表達自己需求的情況下就得到滿足,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有的家長對孩子要求過高,使孩子產生畏懼和膽怯心理,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尤其是對一些性格內向的孩子。對於孩子來說,能夠在準確把握自己情緒的同時,又能將情緒準確傳達給他人,對於他們的「情商」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 黃磊大女兒願意跟媽媽做朋友:父母跟孩子能成為朋友嗎?
    孩子是經由父母才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是孩子的守護神,但是更應該尊重孩子,能夠跟孩子做朋友的父母,才會是孩子心中的好父母。 這樣的口吻是不是像極了大部分父母說話的樣子?父母們總是抱著為孩子好的目的,或者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逼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 當孩子不願意的時候,父母要麼搬出大道理來說服孩子,要麼直接強硬地替孩子做主,不給孩子任何反對的餘地,孩子只能低頭順從。
  • 父母如何做,青春期孩子才更願意說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有些家長發現,孩子願意跟我們講的話逐漸減少。這雖然和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追求獨立自由有一定關係,但也跟家長沒有與孩子建立良好通暢的溝通習慣有很大關係。孩子說的越來越少,大人卻越發掏心掏肝、慌不擇路希望孩子能多說一些,卻又讓孩子更不願多聊、避之不及,這樣的狀態讓很多家長很苦惱。
  • 孩子不願和父母交流怎麼辦?想要走進孩子的內心,父母做法是關鍵
    明明的媽媽最近很惆悵,問起她原因,她說,"明明最近一回家就躲在屋子裡玩遊戲,也不愛出來跟大人交流。即使我們想跟他聊天,他也對我們愛答不理的。"明明的媽媽覺得隨著自己孩子年紀的增長,反而越來越不愛跟父母溝通、交流。對此,她既覺得無奈又覺得難過,感到自己跟孩子之間有距離感了。其實,這是大部分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
  • 孩子不願意跟你溝通,父母請思考自己的問題。辦法有…
    ,對孩子的耐心也有限,很多原因會造成孩子不願意與父母溝通。父母工作太忙,沒有時間跟孩子溝通,不關心孩子的學習,只要不給自己惹事就行。,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欣賞孩子,鼓勵孩子,這才是跟孩子好好溝通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