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和父母交流怎麼辦?想要走進孩子的心扉,父母做法很關鍵

2020-10-11 文竹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發現隨著孩子的年齡越長越大,和自己的溝通交流也越來越少,自己似乎不再是孩子願意分享的朋友了。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父母交流了呢?不少父母為了尋求原因和改變現狀絞盡了腦汁,卻還是無法成為孩子的傾訴對象。

為何走進孩子的心扉越來越難?父母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夠重新成為孩子的信任對象呢?


孩子越大越不願意和父母說話

小悅是一名初二的女孩,原本以為是爸爸媽媽的貼心小棉襖,現在卻和父母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每當放學回家以後,小悅回到家裡就徑直走進自己的房間,房門一關,等到吃飯的時候才出來。

在餐桌上和父母的交流也十分稀少,通常都是父母問一句,她答一句,這讓有意向要關心孩子的父母無奈極了。

在小悅還小的時候,每天都會主動去跟爸爸媽媽聊在學校裡發生的開心事還有煩惱的問題,可是隨著年齡漸漸長大,孩子不願意再開口和父母交流這方面的問題,每次說話的時候都能夠感覺到女兒眼底的不耐煩。

小悅的父母很納悶,為什么女兒不再願意和自己傾訴自己的心事,越來越把自己封閉起來呢?

為此他們專門去請教了一名研究孩子心理問題的一名專家,想要解決自己的困惑。


專家只問了他們幾個問題,就讓他們明白了癥結所在。


「以前你們女兒和你們分享的時候,你們是在專心聽孩子說話還是態度敷衍?」

「分享之後有沒有給女兒總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你們有沒有主動和孩子溝通過呢?」


聽了這幾個問題,小悅父母回想起以前女兒興衝衝地跑來和自己說話的時候,自己不是在忙著加班就是在忙著其他事情,的確看起來沒有很認真地在聽女兒傾訴。往往要女兒說上好幾遍,才知道女兒遇到了什麼問題或是開心事。

而且女兒傾訴完畢之後,每次問爸爸媽媽自己應該怎麼辦的時候,自己給出的建議都是牛頭不對馬嘴,一看就十分敷衍。

而在平時,自己還真沒有主動和孩子溝通過,如今想要重建溝通橋梁,怕是難上加難。

其實,很多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都會進入這些誤區,導致孩子不再願意和父母分享心事,親子之間樹起了厚厚的隔膜。

如果父母不能夠在孩子小的時候,和孩子進行良性的溝通,在孩子長大以後,再想成為孩子的知心好友,簡直是異想天開。


為什麼有的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呢?

①孩子的話語沒有得到父母的重視

有的時候孩子在和父母傾訴自己的心事的時候,父母並沒有對此加以重視,甚至沒有把孩子的話放在心上。

這就導致孩子覺得自己得到的是父母的敷衍了事,而不是真正地把自己的話放在了心上。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喪失與父母溝通的欲望,不願意再和父母傾訴心事。

②無法為其提供正確的情緒反饋

很多孩子在和父母溝通交流的時候,主要是想得到父母的幫助或是安慰,疏解自己心中的壓力。

但是有的父母並沒有把孩子的話放在心上,更別提花時間去安慰孩子。孩子無法得到正確的情緒反饋,久而久之,孩子就不願意和父母溝通了。


孩子不願溝通,會造成什麼問題?

①父母不懂孩子的心

如果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在和父母說話的時候只是敷衍的草草了事,不愛父母,了解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會導致父母不懂孩子的心。

長此以往,親子關係會出現隔閡。當父母發現這一問題的時候,已經很難跨越這一道溝通的鴻溝了。


②孩子出了問題父母意識不到

如果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把自己的煩惱和問題直白地呈現在父母的眼前,這就會導致父母無法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

孩子出了問題的時候,父母無法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沒有及時地引導孩子去處理解決,導致問題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孩子很有可能因此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③親子關係遭到破壞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也是孩子曾經最為信任的人。但是如果父母不重視與孩子的溝通,不把孩子的話放在心上,這會導致親子之間的關係遭到破壞。

孩子不願意再和父母傾訴心事,更不願意把自己的問題呈現在父母的眼前,一切都自己一個人扛情況只會導致父母和孩子的心離得越來越遠。


父母如何成為孩子的信任傾訴對象?

①做親子溝通的主動引導者

父母從小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要成為溝通的主動引導者。讓孩子把與父母溝通這一件事情當做是一件十分平常,而且正確的事情。只有這樣做,孩子才會凡事都和父母商量,不會自己一個人傻傻地做決定。

②溝通過程中要保持耐心與平和

有的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不僅態度敷衍,而且有時候還很不耐煩,認為孩子找自己溝通這件事情影響到了自己的工作安排,這會導致孩子不願再與父母進行溝通。

作為一名合格的父母,在和孩子的溝通過程中,要保持耐心與平和,真正做到把孩子的話聽在耳裡,記在心上。

只有孩子在溝通過程中獲得良好的回饋,他才更加願意與父母進行心的交流,讓父母走進自己的心扉,成為孩子的傾訴對象。


和你說句貼心話

溝通是建立人與人之間信任的重要橋梁,父母只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能夠真正成為孩子信任並依賴的人。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平時會和你訴說他的心事嗎?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不願和父母交流怎麼辦?想要走進孩子的內心,父母做法是關鍵
    孩子成長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變得不愛與父母溝通,想要成為孩子的傾訴對象,首先父母要走進孩子的心扉。只有了解孩子的內心,取得孩子的信任,才能跟孩子建立溝通交流的橋梁。這幾點很關鍵,父母認真看。孩子越大越不願和父母說話。很多父母發現,自家孩子年紀是長上去了,但卻越來越不願和自己溝通交流。已經上初中的孩子,回家徑直回到自己的房間,房門一鎖,也隔斷了與父母的交流。
  •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願和你袒露心扉?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疑惑:孩子小的時候,與自己親密無間,什麼事兒都願意跟自己分享。長大後,他們的表達能力更強了,反而與父母疏遠了,甚至刻意隱瞞一些事。其實問題,很有可能出在溝通、交流的方式上。想一想,自己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是不是經常性「把天聊死」?
  • 孩子不願交流沒有自信心怎麼辦
    伯爵書院_孩子不願交流沒有自信心怎麼辦?孩子不願和家長溝通交流的原因:理由1 不關心我內心的想法我真的不明白爸爸媽媽為什麼不了解我真正在想什麼,為什麼他們要幹涉我的思維,總是要我順著他們指好的路往下走?我不是軀殼,我有靈魂我也有我的思想,我有大腦我也會自己思考。
  • 中學孩子為何不願與父母溝通
    現在,一些家庭裡,孩子上了中學好像和父母形同路人,彼此很少溝通。父母納悶和孩子感情咋就那麼淡了。 初中的孩子正處於生理和心理的發育時期。在心理上自主意識在不斷增強,自我表現也日益突出。隨著知識的增加,眼界的開闊,思維的完善。這種自我意識就更強烈,他們強調自己已經長大了,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不再依賴父母,喜歡和同齡人交流。有了困惑,更願意求助朋友、同學,而不願和父母交流,解決問題。
  •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父母交流?父母怎樣做,孩子才願意和父母溝通
    一、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父母交流?1.價值觀的衝突:父母不理解孩子在乎的價值,強迫孩子接受父母在乎的價值。2.代溝:人生經歷不同,內在經驗不同,父母不理解孩子言行背後的感受和需求。3.強迫的愛:父母把自己認為好的強加給孩子,孩子不接受,父母就不高興。4.堅持「我是對的」:父母不肯認錯和改變,讓孩子心裡不服,卻不好說什麼。
  • 孩子越大越不和父母說話:不懂溝通的父母,永遠打不開孩子的內心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願和父母說話?」鄰居的感嘆中滿含無奈和困惑。真的是孩子長大了的原因嗎?其實未必,面對這樣的困惑,家長應該先從自身找問題。在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時,是否得到父母的理解,父母是否給了孩子說話溝通的機會,才是問題的關鍵。
  • 有些孩子不願去上學,怎麼辦?
    如果父母一直對孩子的意見表示尊重,可以讓他暢所欲言,孩子在家裡十分有安全感的話,即使在學校遇到什麼問題也會樂於和家長溝通,在家長的幫助下及時把問題解決掉。 應該說,在如今不願上學的孩子當中,多半是因為從小缺乏父母的用心陪伴,且父母難得傾聽並尊重孩子的想法,還有就是父母經常爭吵,或者對孩子動輒打罵。
  • 奇點大學—家長錦囊|孩子青春期不願和父母溝通,如何打開心扉?
    我發覺我越來越不了解他了,就好比養了個陌生人一樣,還是挺心寒的,請問怎樣才能讓孩子像小的時候一樣願意和我溝通呢?1.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越來越不願意和父母溝通,其實與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機制有著密切的聯繫,人和人之間的溝通是雙向流動性的,如果沒有保持好良好的能量流動,溝通必然會越發不順。
  • 怎樣理解孩子不願與同學交流,父母不善於交流,孩子也就比較內向
    首先當孩子不願意與同學交流時如何說?怎樣理解孩子不願與同學交流,往往父母不善於交流,孩子也就比較內向,不願與人交往。這樣的孩子在學校裡也許會受到同學的歡迎,因為他們有主見,又善於合作。如果孩子不願與別人交流,也許他會認為自己能力上較弱,如運動差,又無特長。另外,孩子也許不能忍受別人的玩笑,他們對別人的話很敏感。
  • 當孩子不願意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時,父母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這個時候,家長要和孩子多多溝通,並且鼓勵孩子。家長對孩子的鼓勵會化作孩子的動力,讓孩子勇敢地邁出交友的第一步,讓他敞開心扉和小朋友一起玩。2、 引導孩子要如何與小朋友交流孩子有的時候只是因為不知道要和孩子如何交流,所以才不願意交朋友,不願意敞開心扉。
  • 孩子不願學習怎麼辦?父母正確引導很關鍵,培養好學寶寶不是問題
    寶媽很心急,私信詢問我,到底怎麼樣才能夠讓孩子能夠主動學習,主動完成自己的作業呢?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會遇到過孩子不願意去學習的情況,這個時候找到孩子不願學習的原因,糾正孩子錯誤的心態,正確引導孩子十分關鍵,父母一定要多加注意。
  • 作為父母,我們如何跟孩子交流
    這個話題在這幾天集中爆發,是因為我家孩子的初三開學月考和周考都考的很差。作為父母,我和先生跟孩子有幾次談話。談話的結果不知道,但有幾點感受很明顯。因此,想問問自己,也想問問一直苦於無法跟孩子交流的父母們。怎麼跟孩子交流呢?
  • 感覺和孩子越來越沒話可說?父母臉上有笑容,孩子才願意敞開心扉
    文 | 草堂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代溝才使得雙方無話可說?實際上是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方式,以及面對孩子時的表情,沒有笑容的父母,孩子根本不願意敞開心扉,更不願意和其主動交流。
  • 怎樣和孩子敞開心扉的交流?
    如何能讓孩子敞開心扉和我們交流?解析……這位家長提的問題也是大部分家長都關心的問題,孩子玩遊戲、厭學已經是非常普遍的話題了,但眾說紛紜,各有利弊,今天我也從個人的角度來回答這幾個問題,僅供各位家長參考。怎麼讓孩子愛上學習?
  • 父母想促進孩子的大腦成長,發展注意力、親子聯結、交流是關鍵!
    每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聰慧的大腦以及美好的未來。當孩子「呱呱」落地,父母們除了正常的哺育孩子,給孩子生活上的照顧。一定也在思考如何才能讓孩子的大腦得到充分的發展:要不要讀書給孩子聽?什麼階段需要買什麼樣的玩具?我應該怎樣和自己的孩子交流?孩子什麼時候開始接受早期的教育?等等這些問題越來越得到父母們的關注。
  • 「美的交流」給孩子帶來幸福感,父母和家庭,要營造良好交流氛圍
    父母和家庭,應該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交流氛圍。表姐家的孩子原本是一個活潑、愛笑的女孩子,學習成績也一直比較穩定。但在小學升初中的考試中,孩子由於發揮不好,沒有能夠考上市裡的重點初中,從此以後便變得不愛說話,整個人很明顯的低沉了下去。
  • 孩子「叛逆」怎麼辦?讓相互信賴,成為父母和孩子良好關係的橋梁
    若是一些一直叛逆不聽話的孩子,父母或許多少已經有所習慣,並且會努力去尋求解決辦法。然而,若是一個向來聽話的孩子,突然做出令父母措手不及的叛逆之事,那又應該怎麼辦呢?一般來說,這樣家庭的孩子都比較早熟,懂得體恤父母的辛苦,而小劉也幾乎就是這樣的人。直到有一天,小劉突然給父母說,他不想讀書,想要去做網絡直播掙錢,給父母用,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剛開始的時候,父母以為小劉只是心血來潮地說說而已,誰曾想,小劉竟是當了真,主動給班主任說要退學。
  • 父母苦惱:孩子為啥不願和我說話?原因可能是:你聽不懂孩子說話
    我們從這個角度來想一想:孩子是遭遇到了多大的困難和痛苦,才會在不知「愁滋味」的年齡去選擇結束生命?他們為何不去向最親近、最信任的父母開口訴說和求助呢?理由大多是:孩子不願或不敢。為何不願,不敢?是什麼阻斷了孩子主動找父母溝通、交流、求助的路呢?
  • 孩子喜歡捉弄別人怎麼辦?父母正確引導,走進孩子的內心
    孩子喜歡捉弄別人怎麼辦?父母正確引導,走進孩子的內心很多的人都說孩子小時候很調皮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當孩子過分的調皮,從而導致孩子喜歡捉弄別人就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這個時候需要父母正確引導,走進孩子真實的內心世界。
  • 不能很好和孩子交流的父母,可能有一天再也無法和孩子交心
    父母的思想也會隨著時代改變,看看現在很多老年人也很潮,但即使如此,年輕人也願意或者嘗試和老人交流的時候,自己從內心裡卻做不到真正的敞開心扉。為什麼呢?,就學會和孩子交流、心靈上的交流,不然,等孩子長大了,也不會和父母進行心靈上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