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晚、說不清怎麼辦?掌握這5個方法,比做啥都管用

2020-09-10 崔玉濤育學園

「嬰」聲「嬰」語的軟萌可愛,最能消弭家長的「戾氣」,甭管剛剛被娃折磨的多「咬牙切齒」,此音一起必如沐春風、立地成佛。

這不,咱們的小小崔同學也進入了每日「神聊」階段,什麼「誒呀」,「不不不」,「嗡嗡嗡」之類的高深密語層出不窮。而且一提「出去玩」三個字,小傢伙立刻笑成一朵花,可見是明白話裡的意思了,這可樂壞了家裡的大人。

在語言發育上,小小崔同學算是按部就班,暫時不用擔心了。不過萬一寶寶說話遲人一步,該怎麼辦呢?為什麼會出現語言落後的情況?這些疑問,咱們今天就來盤它。

01語言發育的規律

寶寶的語言發育和身高體重增長一樣,有它的特定規律,美國兒科學會給出過相關參照(如下表):

家長可據此初步判斷一下,自己寶寶的語言發育情況如何。當然,如果你能堅持用成長測評來評估會更準確。除了順應大的規律,寶寶也有自己的個體發育特性,所以實際情況和參考數據略有不同的話,也並不表示一定有問題。

但如果差異很大,比如1歲多了還完全不能開口,或者2歲了依然只能說簡單的單音節字等等,這就有必要引起家長的重視了。除了帶寶寶進行必要的檢查,排除疾病原因以外,還應該根據家庭情況,分析一下造成寶寶語言發育落後的環境因素。

02如何造就「能說會道」的寶寶

「你說,所以我說」

想寶寶早早學會說話,家長卻惜字如金,那肯定沒戲。語言是一種溝通工具,它需要在反覆運用中,被深深烙印在大腦裡。要讓寶寶開口,就得讓他有足夠的吸收和積累,這些從哪裡來呢?當然得靠家長的「輸出」,所謂的「磨耳朵」也就是這個目的。

大量的繪本、兒歌、日常對話都是需要的,但得提醒大家,磨耳朵的工作可不能全都依賴機器完成。可能你會覺得用早教機給寶寶聽兒歌、聽故事,不也一樣是在語言浸泡麼?可別忘了,寶寶和成人不同,他們對語言沒有任何概念,在接受聲音刺激的同時,還需要通過大人的表情、動作以及其他畫面,來輔助理解語言的含義,這些可是機器做不到的。

所以我們建議家長儘可能多親自和寶寶交流,而讓工具僅僅作為一種輔助和補充。

多給有效輸入

雖然量變最終會導致質變,但對寶寶來說,如果語言輸入能夠更容易理解、接受,掌握起來會更容易,這樣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自然也就短的多。那怎麼才能讓語言輸入更有效呢?

拿育學園教育設計的遊戲課內容來打比方,遊戲名叫《這是什麼味道》,遊戲中會提醒家長,當寶寶拿起一塊食物或是其他東西放進嘴裡時,可以同時告訴他們:「這是蘋果/梨,甜甜的」或是「這是餅乾,脆脆的」。

當動作、畫面和語言能夠結合起來時,這種語言輸入就是有效的。憑空對寶寶說花是紅的,寶寶很難理解,什麼是花?哪樣叫紅?理解不了自然也就談不上運用了。

如果大家還是感覺,自己不知道該如何讓語言輸入有效,可以在育學園APP中的育學園教育板塊,搜索了解一下成長遊戲課和親子溝通術的課程,說不定可以有更多收穫。

儘量做到「兩給兩少」

啥是兩給?就是給時間、給機會。

試想如果你太善解人意,僅僅通過寶寶的一個眼神或者一聲哼哼,就已經心領神會他的意思,立刻把他伺候的妥妥噹噹,那語言對寶寶還有什麼用呢?沒有語言也能生活的舒適愜意,誰還耐煩學它。

所以要多創造機會,讓寶寶有說話的需求。比如裝裝傻,表示不懂他的意思,引導他用嘴說出來,或者誇獎他說的某句話特別好,讓他教自己等等。

那兩少又是什麼呢?就是少打斷、少糾正

寶寶從無到有,對語言的認知和熟練是需要有一個過程的。他可能說的很慢、很不清楚,可能講了半天你也沒明白他說些什麼,但這恰恰是語言鍛鍊的必經之路。

寶寶說話的時候,家長儘量耐心聽,即使用詞出現錯誤也不要馬上打斷他。可以在寶寶說完後,用正確方法再說一次給他聽。

比如寶寶說「一個花花」,家長可以在他說完後,語速清晰緩慢的和他互動一下,「哦,寶寶說一朵花花呀,是很好看呢。」這樣多次以後,寶寶慢慢就會記住正確的搭配了。不必非要生硬刻板的去糾正「你說錯了,要說一朵花」,這容易打擊寶寶的積極性,讓他變得不愛開口。

你說我答才有趣

讓你一個人自言自語,你能堅持說話多久?肯定很快就覺得沒意思了,寶寶也一樣。好不容易努力說了半天,鮮花掌聲沒有就算了,連個回應都捨不得給,寶寶就不要面子了嗎?下次再想聽寶寶說話,金口難開四個字自己拿回去消化一下吧。

在寶寶的世界裡,以自我為中心是普遍法則,這是由他們所處的心理髮育階段決定的,因此他們需要更多的鼓勵、表揚去實現自我滿足和肯定。在語言發育上同樣如此,家長越是熱烈的誇獎,寶寶越是有激情去嘗試,這樣的良性循環才能讓說話變成樂趣,最終水到渠成。

搞好說話的「基建工程」

口、舌、口周肌肉、氣息使用,這些基礎工程的好壞,同樣會干擾寶寶的語言功能。

加強寶寶的咀嚼能力,不光是為了吃得好長得好,也是在為說話做準備。咀嚼能讓寶寶的口周肌肉得到充分鍛鍊,舌頭也會更靈活,有助於發音吐字的清晰。所以家長應該注意給寶寶提供適合他咀嚼能力的食物,並逐漸把食物性狀加粗加稠,大一點的寶寶也可以多吃手指食物,或更大的塊狀食物,直至大顆蘋果、玉米段這樣的完整食物。

你還可以和寶寶多做一些面部遊戲,像模仿表情啦、做鬼臉啦、用嘴吹紙片啦等等。

語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論是認知學習、情感交流還是社交融入,都離不開語言的助力。所以在耐心等待寶寶開口的同時,不要忘記稍稍提供一些有利條件,去幫助寶寶哦。

好啦,今天的小小崔就到這裡啦,對於語言發育大家還有什麼疑問,可以到評論區一起討論,咱們下期再見哦。

相關焦點

  • 寶寶說話晚?說不清?怎麼辦
    說話晚?說不清?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很多,通常影響孩子說話的有聽力障礙、發音器官異常、認知缺陷、語言環境、心理問題等因素。如何培養寶寶說話?1.和孩子說話時語言要簡潔,語速要慢,重點突出,不要複雜,每一個字都要說清楚。2.家長多做示範,可以用實物、圖片、動作、表情、文字來引導孩子說話。
  • 寶寶不說話、說話晚、說不清?家長一定要學會這6招!
    不同寶寶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寶寶語言發育早或晚3個月以內是正常現象,寶寶的語言發育落後超過6個月,家長則需要重視。《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寶寶出現以下情況,提醒家長「寶寶語言發育遲緩」了。國內外的研究表明:在2歲左右,有1/5的寶寶都有語言發育遲緩的跡象,但大多數寶寶能在未來幾年趕上來。單純的語言發育遲緩不會影響寶寶未來的心理和行為發展,少數有負面影響的情況,也是家長忽視或錯誤幹預的結果。
  • 孩子很聰明,就是說話晚、說不清?其實,「元兇」可能是家長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尷尬」:感覺自己家孩子挺聰明的,學什麼都挺快,可就是說話晚,有時候連爸爸媽媽都說不清。別人家孩子已經能熟練「清點」家裡的親戚了,自家寶寶剛開始叫爺爺奶奶;別人家孩子已經可以讀故事了,自家寶寶說一句完整話都很難。
  • 說話晚、說不清,別等
    研究證實,大部分「開口晚」的寶寶,語言能力在 3~4 歲都會達到正常水平,詞彙的發展也會增長到正常範圍。推遲的時間小於6個月,問題不大,但要是超過這個時限,就要引起注意了。那在接近這個時限之前,爸媽該怎麼辦呢?跟科大大往下看!24大坑別踩!
  • 寶寶說話晚、說不清?不要埋怨寶寶笨,家長可能是真正的"元兇"
    不知道各位爸爸媽媽都是幾歲開始教寶寶說話的,反正諾媽現在正投身於教諾諾學說話中。還是因為以前沒注意諾諾說話的練習,導致說話晚,詞彙量不夠,只能抓緊時間惡補。通過諾媽親身經歷的這件事,諾媽想跟大家聊一下孩子說話晚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以及用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 寶寶說話晚、說不清,怎麼辦?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一般來講,孩子從幾個月開始會說話是正常的? 答:不同的孩子開始說話的時間、會說話的程度都不一樣。比如,有的孩子10個月只會說「嗯、啊、哈」這樣簡單的語氣詞,有的同月齡的孩子可能已經會說「baba、mama」這樣的詞語了。
  • 寶寶說話晚、說不清,多半是父母種下的因,幾種錯誤行為儘早糾正
    但其實有時候他們不開口說話或說話晚,並不是孩子笨,而是家長沒給孩子機會說。的問題,認為是「貴人遲語」,是好現象,智商高的表現,但其中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反而有時造成娃說話晚,說不清的原因可能就在家長的身上。
  • 寶寶不說話、說話晚怎麼辦?
    、說話晚是什麼原因?微:所以我覺得家長朋友一定要提前儲備一些專業的知識,這些孩子發育,某個階段,孩子在這個階段應該達到哪個程度,都應該有一個系統的知識儲備,聽到楊醫師給我們的講解,我希望遇到了這類問題的家長一定引起重視,儲備好這類知識,出現問題要及時帶寶寶就醫。但是楊醫師,有很多患者想了解一下,為什麼患兒會發生語遲這個現象呢?請楊醫師再給我們講解一下。
  • 孩子說話晚,家長應該怎麼辦?原因有這5點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再大點就自然會說了,但是很多孩子到了3、4歲還是不能夠表達自己一些簡單的需求,吐字不清晰,可能是因為寶媽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錯誤的行為造成的。跟著育兒助手敬邦手推車一起來了解一下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吧。
  • 寶寶開口「晚」,可不是啥貴人語遲,而是父母做了娃說話的攔路虎
    2歲了,每次說話不超過5個字菲菲的兒子2歲了,但說話還是一個字二個字的往外蹦兒。這讓菲菲很是著急,但菲菲的婆婆和媽媽都說,男孩兒說話都晚,而且老人說了「貴人語遲」。一開始菲菲還聽媽媽和婆婆的,但一天在小區內的體育器材處,碰到了一個抱著孩子的女士,菲菲本來沒在意。
  • 說話晚、說不清?學會這4個方法,教你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反之,如果一個孩子說話晚、說不清,就會難免顯得有一些笨拙,所以家長應該在幼兒時期注重孩子語言能力的培養,有意識地去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這不禁讓小劉夫婦有些擔憂,覺得孩子是不是出現了一些健康問題,所以才在語言能力的發展上不如同齡人。在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測之後,醫生給出的結論是孩子非常健康,但是由於父母都不愛說話,所以缺少和孩子的交流,導致孩子沒有受到正確的引導,不懂得如何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建議小劉夫婦有意識地多與孩子進行交流,幫助孩子學會如何表達。
  • 教寶寶說話時,掌握這5個方法,孩子「能言善辯」不是夢
    1歲寶寶說話晚、2歲寶寶還不會說話的原因都是早期父母語言輸入不到位。大人都喜歡逗弄不會說話的嬰幼兒,摸摸他的小手小腳,抱著他舉高高,但是很少對6個月以下的寶寶說話,尤其是爸爸們。越早讓嬰幼兒接觸語言,寶寶越早開口說話且說得越好。不管現階段寶寶會不會說,家長一定要堅持說。
  • 孩子說話晚?說不清?抓住語言發育黃金期,做對6件事
    我家寶寶都1歲了,也不會說話……我家寶寶10個月了,什麼都明白,就是不說話,正常嗎?小孩子說話晚,那是貴人語遲!我兒子都快三歲了,說話還是不清楚怎麼辦啊?長大就好了,男孩說話都不如女孩早,老話說的好貴人語遲呀!
  • 孩子說話晚?說不清?抓住語言發育黃金期,做對6件事!美嬰教育
    我家寶寶都1歲了,也不會說話……我家寶寶10個月了,什麼都明白,就是不說話,正常嗎?小孩子說話晚,那是貴人語遲!我家寶寶2歲了,只會叫爸爸媽媽,怎麼辦?好事兒!貴人遲語啊,孩子將來肯定是又聰明又富貴……同齡的孩子都說話了,我家孩子還不開口,是智商低的表現嗎?我兒子都快三歲了,說話還是不清楚怎麼辦啊?
  • 寶寶說話晚、說不清,背後的原因你知道嗎?
    影響寶寶語言發展的原因,就是從這些你看似不以為然、不當回事的「小事」引起的: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去表達,讓他自己說清楚想要什麼、想做什麼。和孩子說話時,要對事物的描述清晰、準確,比如,你教孩子「球」,可以細化到足球、籃球、桌球。甚至可以逐步地告訴孩子一些動詞、或名詞:踢足球、1個籃球、打籃球、玩桌球,而不是用「球球」來代替。
  • 寶寶說話晚、說不清,可能是因為你沒做這件事
    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寶寶說話的問題!每個媽媽都覺得自己的寶寶是最可愛的,當寶寶發出「錯誤的怪音」時,總會忍俊不禁,笑TA、甚至模仿TA,讓寶寶覺得這是一種鼓勵和喜愛,就強化了這種異常的說話方式,導致寶寶無法學習用正確方式說話。4、你說話太快,寶寶跟不上!
  • 寶寶很聰明,就是說話晚、說不清?講真,「元兇」可能是家長
    寶寶說話晚,大部分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輔食過於精細,咀嚼功能練習不夠大人總是擔心孩子吃的食物太硬,不利於消化和吸收,就會把輔食做得很精細。但這樣寶寶的咀嚼功能就得不到很好的鍛鍊,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口腔肌肉的發育,進而影響到語言發育,出現說話晚、發音不準的問題。
  • 2歲寶寶說話晚怎麼辦 ?
    2歲寶寶說話晚怎麼辦?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發音,即學習正確的發音和稱呼;理解詞語意味著感覺或理解,並且能夠將他人的話語與真實的事物或行為聯繫起來,表達意味著用你自己的話說出你的想法。因此,兒童的語言發展是從發音到理解,再從理解到表達的過程。接下來醫生就來講講孩子說話晚怎麼辦。
  • 寶寶說話晚,這幾種情況要注意,輔食和電視都上榜
    >19~24個月:寶寶可以用簡單的語句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或者回答大人的一些問題,還可以唱幾句兒歌;25~30個月:寶寶的詞彙量大增,大概掌握了300個,學會用你、我、他這類人稱代詞,知道常見日用品的名稱,還可以用簡單的複合句敘述一件事情,兒歌儲備量也增加至8~10首。
  • 老人常說貴人語遲,孩子說話晚或說不清,其實是因父母的4個行為
    中國老人遇到孩子說話晚說話不清楚的時候,總會說:「貴人語遲,孩子說話晚是大富大貴的體現,長大點就好了。」那麼老人常說的貴人語遲,真是這樣嗎?孩子說話晚或說不清,多和父母有關「貴人語遲」這句話,當然只是以前迷信老人自我安慰的話語而已,並不具備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