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說話晚、2歲寶寶還不會說話的原因都是早期父母語言輸入不到位。大人都喜歡逗弄不會說話的嬰幼兒,摸摸他的小手小腳,抱著他舉高高,但是很少對6個月以下的寶寶說話,尤其是爸爸們。
育兒專家童曉珍認為,語言能力發展比較好的孩子,往往求知慾更旺盛,涉及的知識面也更廣,智力發展也會更好一些。越早讓嬰幼兒接觸語言,寶寶越早開口說話且說得越好。不管現階段寶寶會不會說,家長一定要堅持說。
那麼,該如何來訓練寶寶說話呢?有這5個方法。
一、父母要有耐心,多教幾遍
小孩子的智力都是等待著我們去開發的。相信很多的爸爸媽媽們都知道在教育孩子方面,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需要了解和學習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常識。這些基本的常識學習還是需要父母必備一定的耐心。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父母要用十足的耐心去陳述物品的名稱或者是一個新的名詞。孩子在聽第一遍的時候也許沒有聽懂,不過在聽第五遍的時候也許就記住了。在最開始的時候一般是教孩子對長輩的稱呼,學會叫爸爸媽媽、學會叫阿姨等。
二、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語言環境可以說是孩子說話的起跑線,如果孩子的語言環境豐富,比如爸爸媽媽經常對著寶寶說話,寶寶理解語言的速度就越快。讓孩子熟悉這個語言環境,耳濡目染就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式,平時可以在家裡放一些有聲故事,睡前給孩子讀繪本等等。
三、多鼓勵孩子
.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讚賞以及鼓勵。孩子需要學習的知識很多,這些知識的學習都是需要一定的支持和鼓勵的。孩子在學習說話的時候難免會學得很慢,剛開始也會學不好。我們要學會鼓勵孩子,讓孩子有動力去學習。
四、多對孩子提問
孩子有表達需求的欲望,但因為掌握的詞彙少,經常用動作代替語言。這時家長不要代替孩子回答,而是借這個機會問孩子想要什麼?如果孩子表達不出來,就給孩子一個選擇。比如「寶寶,你是想要玩積木還是拼圖?」,這樣不僅能增加孩子認知,還能豐富詞彙。
五、提供豐富的知識閱讀
培養閱讀興趣,不管從小月齡寶寶還是幾歲+的大寶寶,都有個重要環節,首先要按照寶寶的認知水平選擇書單,其次按照寶寶的興趣愛好選擇書單,在提高閱讀興趣之後,從而提高寶寶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