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0萬例統計研究表明:在醫生生日當天做手術,患者死亡率可能更高!

2020-12-11 前瞻網

近100萬例統計研究表明:在醫生生日當天做手術,患者死亡率可能更高!

 Evelyn Zhang • 2020-12-11 11:32:42 來源:前瞻網 E1956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在大病小病纏身的當下,不少人會選擇動身去醫院做手術、做醫療保健。但是,選完了醫院、醫生,可能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會影響你手術的結果:當天是不是手術醫生的生日!

《英國醫學雜誌》(BMJ)近日刊登的一項美國研究發現,在外科醫生生日當天接受手術的患者,其死亡率要高於在一年中的任何其他日子接受手術的患者。

研究人員說,這些發現表明,外科醫生可能會被與工作沒有直接關係的生活事件分心。這項研究讓不少人內心頓時警惕起來:別在醫生生日當天做重大手術!

實驗室實驗表明,手術室中常見的幹擾因素,如噪音、設備問題和私人談話,會對外科醫生的工作表現產生不利影響,但使用真實數據的證據還很有限。

有一種理論認為,在生日那天進行手術,外科醫生可能更容易分心、更匆忙地進行操作,以至於在手術醫生生日那天,病人手術的結局可能會有所不同。

為了驗證這一理論,研究人員使用了具有全國代表性的美國老年人口醫療保險數據,調查了65歲至99歲的患者術後30天內的死亡情況。這些患者在2011-2014年在美國醫院接受了17種常見的緊急外科手術之一。

他們綜合考慮了外科醫生的生日、病人的年齡、疾病的嚴重程度、外科醫生的專業和醫院的人員水平等因素。

他們總共分析了47,489名外科醫生進行的980,876例手術。其中2064例(0.2%)是在外科醫生生日時進行的。

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在外科醫生生日當天接受手術的患者,比在其他日子接受手術的患者表現出更高的死亡率(生日為6.9%,其他日子為5.6%)。

研究人員指出,儘管影響很大,但這個推論如果成立,其實其他一些節假日也會「躺槍」,而且影響不相上下,這包括聖誕節、新年假期和周末,這些事件被認為會影響患者得到的護理質量。

更重要的是,經過進一步的分析,結果是相似的,比如排除了病人死亡率最高的外科醫生,並根據手術時間進行調整,表明他們經得起推敲。

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發現有幾種可能的解釋:

例如,外科醫生可能會在生日當天急著趕時間完成手術,因為他們晚上可能有重要的計劃。在手術過程中,與團隊成員的生日對話,或在手機上發送生日信息也會分散注意力,導致醫療事故。

或者,與正常的晚上相比,與家人和朋友共進晚餐時,外科醫生不太可能再去醫院探看那些有惡化跡象的病人。

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因此不能確定死因,研究人員說,他們不能檢查死因或排除其他未測量因素的影響。此外,這項研究統計的是接受了17種常見緊急外科手術之一的65至99歲患者,因此研究結果並不能推廣到其他類型患者身上。

然而,研究人員說,綜合起來看,這些發現表明,外科醫生的表現可能受到與工作沒有直接關係的生活事件的影響。

他們總結說,雖然這是一種直覺,但由於缺乏可能分散單個外科醫生注意力的事件的詳細信息,這一假設很難評估。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來源:https://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12/b-pdr120920.php

https://www.bmj.com/content/371/bmj.m4381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大規模統計表明,醫生生日當天做手術,患者死亡率更高
    大規模統計表明,醫生生日當天做手術,患者死亡率更高 2020-12-11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BMJ:醫生生日當天做手術,患者死亡率更高……
    有一種說法是外科醫生在生日當天做手術,由於分心或急於完成手術,接受手術的患者預後會有所不同。在綜合考慮了諸如患者年齡、疾病嚴重程度、外科醫生專長以及醫院人員配置等因素後,統計數據表明,在外科醫生生日當天接受手術的患者術後30天死亡率為6.9%,而在其他時間接受手術的患者則為5.6%。
  • 英國研究稱不要在醫生生日做手術:死亡率更高
    一項研究表明,如果醫生當天正在慶祝生日,手術更有可能出現失誤。研究人員發現,從謀劃晚餐安排到祝賀簡訊的幹擾,都可能使主刀醫生更容易犯錯。此前的研究發現,噪音、設備問題和個人談話都會影響外科醫生的工作表現。但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的最新研究首次證明,外科醫生在生日當天會更加分心。
  • BMJ:在外科醫生生日當天做手術,患者死亡率更高,網友:醫生您今天...
    該研究發現:在外科醫生生日當天,受手術患者的死亡率會增高。    筆者想,估計是在日常的臨床手術中,醫生團隊有某種感覺,這天的手術失敗率普遍會有所升高。就像傳言中,清明節、農曆十月初一等,閻王爺在急診會更多的收人一樣。  該研究是一項回顧性觀察研究,研究對象是2011-2014年度接受了17種常見的緊急外科手術的患者。年齡區間在65至99歲。主要結果指標患者術後30天死亡率。覆蓋了47,489位外科醫生執行的980,876臺手術。
  • 美國醫生在生日當天動手術,患者死亡率更高?
    【環球時報報導記者 方晴】據日本時事通訊社13日報導,由日本慶應義塾大學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高校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分析美國醫療數據後發現,在外科醫生生日當天動手術的患者,術後死亡率比在其他日子接受手術的患者高。影響醫生手術注意力的因素有很多,研究團隊將目光聚焦在想要儘快結束手術的「生日」上。
  • 在外科醫師生日當天接受手術的患者死亡風險增加
    在外科醫師生日當天接受手術的患者死亡風險增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7 12:50:50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Yusuke Tsugawa團隊研究了在外科醫師生日當天接受手術的患者的死亡率。
  • 2020年JAMA十大醫學研究與發現|JAMA|抑鬱症|醫學|研究|患者|手術|...
    而根據2017版美國高血壓指南,僅在美國就有1200萬成年人會因舒張壓≥80 mmHg而被打上「高血壓」標籤,但他們並不能從高血壓診斷中獲益,反而可能接受不必要的治療。 雖然在傳統意義上,高血壓是老年人中較為普遍的疾病,但最近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年輕人中高血壓的發病率也在逐漸上升。
  • 你可能不知道,男性也有乳腺癌風險!死亡率更高
    《女性健康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女性乳腺癌患者超過一半是通過腫塊或其它身體症狀發現自己患病的。然而男性最常見的是,在乳頭下或周圍有一個堅硬或疼痛的腫塊,或者乳頭有分泌物。男性更可能被診斷為乳腺癌晚期,乳腺癌死亡率男性超過女性
  • 張金哲醫生,100歲生日快樂!
    他就是張金哲 幾十年來為萬餘名患兒操刀手術 今天(25日)是他100歲生日 1948年前後,全國流行產房皮下壞疽,新生兒一旦感染,兩三天內整個後背皮下化膿,死亡率幾乎是100%。 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張金哲做了一個大膽設想:如能搶在發生大面積感染前,把患處切開放出膿血,或能救人。但這一設想與傳統外科原則背道而馳,中西醫老師們均不支持手術治療。
  • 新冠肺炎男性死亡率是女性2倍,美國醫生用雌激素及孕酮治療?
    4 月 29 日,來自北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同仁醫院和華中科技大學附屬武漢協和醫院的研究人員在分析了近 2000 例患者的數據後,發現男性和女性雖然感染 COVID-19 的風險沒有顯著差異,但男性 COVID-19 患者的的死亡風險顯著高於女性,約為女性患者的 2.5 倍。
  • 38歲孕婦連做三手術逃出鬼門關 死亡率幾乎100%
    短短10天內,38歲的河南信陽女子萬順麗經歷三手術終於逃離鬼門關。  昨日上午,同濟醫院外二樓普外病房,丈夫緊緊握著萬順麗的手,向記者講述他們的「驚魂一月」——  今年初,妻子懷孕,全家人異常高興。9月9日,懷孕七個多月的妻子突然右下腹隱隱作痛,此後疼痛加劇,當地醫院懷疑有闌尾炎。
  • 這是歐洲最古老的手術室,那時的手術有300%死亡率
    一位外科醫生創造了一台歷史上著名的、也是唯一的「死亡率300%」的手術。他發明了止血鉗,是第一個在歐洲使用現代麻醉劑(乙醚)做手術的醫生(1846年)。 南丁格爾說:「很多手術的死亡率和手術持續時間成正比。而Liston的速度當時無人能敵。」——他可以在28秒卸胳膊,2分30秒卸腿(也曾誤傷睪丸,患者死亡),4分鐘切除一個45磅的陰囊腫瘤(不知後來活下來沒),腫瘤重到用手抬不動,需要用小推車推走。
  • 連續1000 例機器人輔助胸腔鏡肺部手術回顧性分析
    隨著 2002 年第一篇關於達文西機器人用於胸外科手術的報導[7],隨後的研究[8-10]均肯定了機器人手術的安全性和腫瘤學療效。作為國內完成機器人胸外科手術最多的醫學中心,本研究擬回顧性分析連續 1 000 例機器人肺部手術的近期臨床結果,並將肺葉切除部分與胸腔鏡手術做對比,總結相關經驗。
  • 突然食欲不振體重下降,不可大意,也許是死亡率排名前十的胰腺癌...
    中國死亡率排在前10位的癌症分別為:氣管、支氣管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乳腺癌,胰腺癌,其他惡性腫瘤、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癌症和前列腺癌。從數據中可以看到胰腺癌在全球死亡率排名和中國死亡率排名中均有出現。 最近,國家癌症中心發布了最新的中國癌症報告,匯總了全國368個癌症登記點的數據。2015年胰腺癌的新發病例數達到9.5萬,男性的患病機率高於女性。
  • 一臺骨科手術,耗材中的秘密只有醫生最清楚
    但如果是沒有手術價值的病人,一些醫生可能只和他們聊幾分鐘,就結束面診。 骨科中,相對來說標準化較高的耗材是關節假體,以髖關節和膝關節為主,這兩種關節在2015年進入這個省的集採中。 以膝關節置換手術為例。膝關節疼痛病人中,一部分「暫時還可以保守治療,晚半年一年做置換手術也沒關係」,這部分病人在集採前,大多被醫生勸說做手術。
  • 機器人做手術真的靠譜麼?醫生被機器取代,一年完成2萬多例
    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僅僅在2004年這一年中,用機器人做手術就已經達到了兩萬多例。從前列腺切除到心臟外科,機器人在各項醫學科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我國應用機器人做手術的發展勢頭也非常迅速,僅在2016年,全國就有五十餘家大大小小的醫院在臨床中應用機器人,其中西南醫院利用機器人完成手術近2000餘例。1、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引領醫療界進入「新微創時代」!
  • 全國2千多家醫療機構開展日間手術 當天手術當天出院
    全國2千多家醫療機構開展日間手術 當天手術當天出院 原標題: 張振忠說,開展日間手術的醫療機構,一般有比傳統大醫院更細緻的術前評估流程、更先進的手術室條件和設備、更專業和更有經驗的手術醫生和麻醉醫生、更科學的就醫流程、更完善的術後隨訪系統。  什麼樣的患者可接受日間手術?哪些醫生可做日間手術?
  • 男子減肥縮胃手術死亡,減肥手術是小手術嗎?還能不能做?
    在美國,幾種常用的減重手術方式——袖狀胃切除術、胃旁路術、及胃束帶手術後患者的30天死亡率分別為0.08%、0.14%、和0.03%。世界最胖的1000斤重男子接受減重手術所以,醫生在談話時,很少會用小手術來談及病人將要進行的手術。比如,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手術——前列腺電切,經尿道進入電切鏡切除前列腺,是一種微創手術。
  • 早期肺癌患者行達文西機器人與胸腔鏡肺癌根治術的病例對照研究
    方法 回顧性分析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甘肅省人民醫院 80 例行肺癌根治術患者的臨床數據資料,其中男 51 例、女 29 例。VATS 組 43 例,RATS 組 37 例,用 Stata v14.0 統計軟體進行數據處理。結果 RATS 組手術時間明顯較 VATS 組長(172.21 min vs. 162.20 min,P=0.018)。
  • ...手術6小時可出院?無需插管,手術當天或可出院,帶你揭秘超微創手術
    實際上,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肺癌手術已經實現微創化,甚至還有「超微創」的肺癌手術,患者無需插管,當天手術當天就能出院。 為了更了解這項治療肺癌的「黑科技」,家庭醫生在線採訪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劉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