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的時間,對瞬息萬變的商業零售界而言,已發生太多變化。例如,人們開始接受和適應疫情催生的「雲生活」;直播帶貨成為一場全民活動;地攤經濟翻紅,擺攤賣什麼貨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從爆火到停牌,瑞幸跌下王座原來也僅需要半年...
2020上半年都發生了哪些值得關注的商業事件?這些事件背後傳遞出怎樣的變化與趨勢?銳裘綜合上半年發生的新聞事件,梳理出能幫助洞察商業趨勢的10大關鍵詞。
01關鍵詞:直播帶貨
2020上半年,直播無疑是最熱的詞,甚至一度成為一項全民參與的活動。據《2020中國直播電商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 GMV 預計達 6000 億元,市場滲透率將超過5.5%。
直播電商飛速發展,各大商業品牌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個絕佳的帶貨機會。3月26日,LV 和 Nike 分別在小紅書和淘寶開啟直播;4月15日,麥當勞在B站開啟直播首秀;6月4日,Gucci 推出視頻服務 Gucci Live,讓員工在線與購物者交流。
事實證明,處於風口的直播帶貨確實能為品牌帶來更多曝光,甚至成為未來品牌主流營銷手段之一。但直播帶貨是否適宜於每一個品牌?部分品牌直播翻車案例在前,就是在告誡我們,不要湊熱鬧式玩直播。品牌真正需要思考的,是這一新興方式對自身而言,究竟是長期渠道還是短期救火,不同的戰略角度需要有不同的策略。
02關鍵詞:雲生活
疫情讓所有實體商業幾乎停擺,人們只能宅在家裡,生活方式自然也會發生變化。此時,疫情催生的「雲生活」,給了品牌商們一個很好的方向標。
2月23日,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國內8大知名博物館在淘寶組織了一場「博物館雲春遊」,當天觀看人數超150萬。一時間,雲旅遊、雲蹦迪、雲飲酒...各類雲生活變得熱鬧起來,品牌商們順勢也推出了「雲逛街」。
3月24日,首個雲上時裝周開幕,100+品牌在線上發布。隨後,Dior 妝將旗艦店幾乎完整地複製到了線上,開出一家3D精品店;上月,Prada 推出虛擬實境項目,讓消費者在家也能享受店內購物的體驗;618期間,宜家上線首個線上3D樣板間,提供雲逛宜家的服務。
雲生活的走紅,加速了品牌商數位化的進程。但3D技術、虛擬實境...這些前沿技術的運用,最終是否轉化成了實際銷售,是否能成為未來長期運營的渠道,品牌還應從商業本質出發,思考數位化的價值和必要性。
03關鍵詞:復甦,地攤經濟
擺攤,可能是今年6月人們最常聊起的話題。6月1日,李總理在考察山東煙臺時表示:「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新政策對地攤和小店經濟的包容,讓其一夜之間迅速走紅。
緊接著,蘇寧推出「夜逛合伙人」地攤夜市扶持計劃,京東、騰訊、美團、阿里也紛紛公布對地攤經濟、小店經濟的扶持措施;上海啟動首屆夜生活節,安義夜巷裡有40餘攤位可供挑選;各大媒體網站湧入大量帖子,探討擺攤該賣什麼。
地攤經濟一定是2020下半年的熱點,但抓住熱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購物中心如何結合地攤經濟?品牌和地攤又能有什麼樣的聯動?對於城市而言如何管好地攤經濟,避免令人詬病的髒亂差現象出現?著眼長遠,科學規劃是品牌、商城與城市管理者需要共同考慮的事情。
04關鍵詞:餐飲寒冬
用寒冬來形容2020上半年的餐飲行業並不為過,先是門店因疫情不得不關閉,後是恢復營業後因漲價被抨擊。
據悉,2020年1-2月,全國餐飲收入4194億元,同比下降43.1%。2月初,海底撈日虧8000萬,西貝現金流撐不過3個月的消息在餐飲界不脛而走。隨後,百勝宣布已經在全球暫時關閉了7000家餐廳,許留山多個城市店鋪均不再對外營業。直至4月,餐飲品牌開始恢復營業,但又陷入了漲價風波。4月6日,海底撈、西貝、喜茶被曝漲價,熱搜上眾人議論紛紛。隨後,海底撈和西貝紛紛對漲價道歉並選擇恢復原價。
儘管2020上半年餐飲界經受了不小的打擊,但這同樣也推動了餐飲線上業務、無接觸點餐、預包裝產品等新產物,屢上熱搜的螺獅粉更是成為現象級網紅食品,餐飲界得以探索線下門店外的各類新形勢,從而實現轉型。
05關鍵詞:購物節
4月初,商業環境開始復甦,此時該如何重振消費信心?聯合品牌和購物中心重點打造的購物節,成為解決方案之一。
5月4日,上海市政府推出「五五購物節」,超10萬商家參與線下活動。6月18日至27日,中國首個大型線下藝術節在上海新天地如期而至。此外,618網絡購物節開始,京東、天貓、拼多多、蘇寧等為代表的幾大電商平臺成交量再創新高。這樣看來,2020下半年的購物節同樣值得期待,說不定會迎來新一波的報復性消費。
06關鍵詞:瑞幸
2020年年初,瑞幸咖啡還是備受資本青睞的存在。1月初,瑞幸和路易達孚合資興建咖啡烘培工廠。隨後,推出兩款無人零售機:「瑞即購」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增發可轉債募資規模超11億元。
但1月底美國做空機構渾水公司發布的一份做空報告,讓瑞幸徹底跌落王座。該報告曝光,瑞幸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存在財務和運營數據造假等行為。
消息傳出,瑞幸方先是極力否認,又於2個月後自爆 COO 劉劍涉嫌財務造假22億元,讓公眾信任值直線下降。隨後,瑞幸高層 COO 被辭退,CEO 離職,大面積門店關閉,至6月29日瑞幸咖啡正式停牌,這場鬧劇也算是進入尾聲。
瑞幸事件,給所有品牌敲響了警鐘,高速的發展和資本的青睞固然重要,但如果是建立在虛假之上,終究是泡沫一戳就破。
07關鍵詞:中國品牌
5月18日,故宮旗下品牌故宮文具正式入駐拼多多國潮上新板塊;6月,國貨美妝品牌完美日記首次登上《中國時尚零售企業百強榜》;618期間,天貓上線「新國貨」頻道,巴拉巴拉的大鬧天宮IP款童裝,SuaMoment和999感冒靈、馬應龍等推出的聯名T恤在天貓618熱賣。
隨著新一代消費者文化自信的提升,越來越多人更傾向於選擇中國品牌。5月10日開幕的雲上中國品牌日,更是向消費者們展現了國貨的性價比。提高內需一定是未來商業的發展趨勢之一。國產品牌需要提高競爭力,在這場國潮趨勢中才能迎風而起。商場未來是否該引入更多中國品牌,同樣值得思考。
08關鍵詞:新零售空間
對於零售企業而言,2020上半年是探索空間多樣性的時期。
近幾年,在電商及新零售的衝擊下,線下零售門店或多或少都面臨不小的壓力。2018年,永輝超市、盒馬生鮮紛紛推出mini店,成功的經驗為零售商們提供了一條轉型新思路:可以嘗試開闢新的零售空間。
2月下旬,《第三隻眼看零售》稱大潤發計劃開出新店型:大潤發mini,門店面積約為500-1000平方米;3月,星巴克日本宣布將開設全新概念店 Smart Lounge,引進商務辦公空間;4月下旬,全球首座優衣庫公園在日本橫濱開業,其中還設有全球首家優衣庫花店;5月,家樂福精品超市新業態「家樂福精選」在重慶開業;7月中國首家宜家小型商場將落地於上海市楊浦區國華廣場。未來是否會有更多新零售空間,我們拭目以待。
09關鍵詞:虛擬偶像
△日本CG公司Modeling Café在2018年推出的仿真偶像Imma
隨著技術的發展,虛擬和現實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外表與真人極為相似的仿真虛擬偶像成為了流行。2018年,日本CG公司Modeling Café推出了仿真偶像Imma,她皮膚白皙,擁有一頭粉色短髮。2020年3月,「Imma醬」成為中國服裝品牌樂町春夏新款的模特。
2月初引爆網絡的227事件,對選擇肖戰代言的品牌商們造成了巨大衝擊。隨著真人偶像產業連續爆雷,虛擬偶像市場成為了從業者們的新選擇。可是,虛擬人真的能替代真人嗎?也許,虛擬偶像產業的邊界和規則仍需要進一步的探索,虛擬人的價值觀和個性同樣需要打磨。
10關鍵詞:新基建
本文最後一個關鍵詞要留給今年被列入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新基建」。4月20日,國家發改委明確了新基建的概念,新型基礎建設將包括三個方面:
建立以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
深度應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
建立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做到創新基礎設施
6月下旬,創業家&i黑馬聯合《證券日報》、新浪財經、財聯社旗下科創板日報等多家媒體評選出「新基建產業獨角獸TOP100」,這些企業主要分布在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非上市的「新基建」企業。
其實,無論是後續品牌或是購物中心的數位化轉型還是未來新零售空間的探索,新基建都將是一切的基石。未來的城市空間和產業格局必然會因為新基建而改變,新基建產業中的獨角獸公司和行業動態都值得持續關注。
11小結:
今天是2020下半年的第一天。
年初,疫情讓中國經濟猝不及防的陷入停滯,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到如今,復工復產已駛入正軌,各項經濟數據回升,GDP有望第二季度增長6%。經濟回暖,讓2020年的下半年值得期待。
誠然,上半年的危機影響到了各行各業。作為提供服務的商業零售,首當其衝遭受重創。但這同樣是一次空前的機會,直播、虛擬實境、3D線上店、預包裝產品、地攤經濟、新基建...抓住機會的品牌能夠藉此脫穎而出,走入大眾視野。
2020下半年即將開始,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