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前(患病、請假等)工資未正常發放,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0-12-10 每天懂點勞動用工知識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三款規定: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以上規定了經濟補償的計算標準,按照離職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應得工資、如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工作年限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但法律總是存在局限性的:

實務當中還存在特殊情形,當勞動者離職前12個月之中,往往因各種原因存在工資未正常發放的月份的情形:病假、企業停工停產、事假等

比如病假(安徽按照當地最低工資80%,其他地區請確認當地標準)、用人單位停工停產非第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比如安徽為最低工資70%),特別之前疫情期間,大部分公司員工工資都並非正常發放,那麼離職前12個月內,存在未正常發放的月份,計算經濟補償金時是否應當剔除非正常發放的月份呢?

實務當中一般存在兩種觀點:

一、認為應當剔除非正常發放月份的地區

1、勞動部規定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1994〕481號(已於2017年11月24日被廢止)

第十一條本辦法中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

2、東莞的規定

《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東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裁審銜接工作座談會議紀要》

在計算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基數(即勞動者離職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時:(1)對勞動者非正常出勤月份的工資一般予以剔除。正常出勤月份是指當月正常工作時間滿勤,且對勞動者非正常出勤一般不區分原因。

3、浙江省規定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二)

浙高法民一〔2014〕7號

十一、勞動者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包含醫療期等非正常工作期間,且在該期間內用人單位未支付正常工作工資的,經濟補償基數應如何確定?

答:《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的「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應理解為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勞動者正常工作狀態下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不包括醫療期等非正常工作期間。」

比如在江蘇(2019)蘇11民終199號案件中,法院認為:

因王某解除勞動合同前領取的是病假和待崗工資,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關於對計算經濟補償金月工資的規定,應理解為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勞動者正常工作狀態下十二個月的平均應發工資,不包括醫療期等非正常工作期間。

二、認為不應當剔除非正常發放月份的地區

重慶高院《法律適用問題專題座談會紀要(三)》(2017年12月28日)

五、停工留薪期工資、鑑定期間生活津貼等是否作為平均工資的計算基數的問題予以答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之規定,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為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根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因患病、工傷、產假、婚喪假、事假、探親假等原因,用人單位按一定比例或者標準支付的工資,屬於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因此,用人單位按月向工傷職工支付的停工留薪期工資、鑑定期間生活津貼等屬於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應當作為平均工資的計算基數。」

比如在北京(2019京03民終12545號案件中,法院認為:

2015年5月26日至2016年11月28日期間,宋某休病假,2016年12月12日公司解除與宋某的勞動關係,解除勞動關係前十二個月中的部分月份宋某的工資低於正常出勤期間工資,系因宋某休病假導致,公司對此並無過錯,故一審法院根據解除勞動關係前十二個月宋某的平均工資核算的月工資符合法律規定,本院對此予以確認。

相關焦點

  • 勞動法規定:離職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怎麼計算
    最容易忽略掉的,是季度獎、年終獎之類,這些獎金是不定時發放的,並非每個月都有,但只要是在你離職前12個月內發放的,都要計算在內。其實,最簡單的算法,就是把離職前12個月公司給你發放的所有收入(稅前)加在一起,不管是固定工資,還是任何特別獎勵,統統羅列出來加一遍,得出這12個月的收入總額,最後除以12。
  • 6種情形下離職有錢拿!3分鐘教會你計算離職經濟補償金!
    「鐵打的公司流水的員工」,不管是主動離職還是被動辭退,很多人離開東家時礙於情面並不會主張甚至壓根都不知道自己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金!究竟勞動者在什麼情形下可以獲得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發放標準和計算方式又是什麼?快來和找法網小編一起看看吧!
  • 離職後哪些情況可得到經濟補償,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離職後哪些情況可得到經濟補償,如何計算經濟補償?最近有網友留言問,離職後哪些情況可得到經濟補償,如何計算經濟補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本人離職,只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的六種情形,解除勞動合同才能得到經濟補償。除此之外,因為勞動者的原因而主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一般用人單位不會給予經濟補償。第一,勞動者主動離職後,用人單位需要給予經濟補償的情形。《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對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六種情形進行了規定。
  • 2019版:離職經濟補償金計算方式一覽表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正當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及其他的法律法規對員工的離職補償金進行了相關的規定,匯總如下表:《員工離職補償匯總計算表》模式提出方經濟補償適用範圍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此處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 廣西貴港律師┃2020年離職經濟補償金計算方式一覽表,來看看你能拿...
    因為新冠疫情的緣故,儘管各地企業都開始復工復產,但裁員、辭職仍然處於小高峰,很多小夥伴在離職的時候,並不懂得如何計算自己應得的經濟賠償金,又或者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金! 那麼究竟在什麼情況下,員工可以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發放標準和計算方式又是什麼?
  • 常見的12種辭退、離職情形 工資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計算
    發生勞動爭議後且不說對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信譽有多大影響,單從不同方式離職的工資、經濟補償、賠償金的就有很大的差別。用人單位以這些理由辭退員工,屬於合法解除,不應承擔經濟賠償。那麼除去這六種情形,單位解除員工,工資、經濟補償金、賠償金等應該如何支付呢?1、單位依照法定情形合法解除員工,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但不能扣發員工工資。如果因員工個人原因給單位造成了損失,可以要求賠償,不能直接從工資裡扣除。
  • 離職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情形、計算方式和個稅繳納方式
    屆時研發項目完成後勞動合同到期終止,員工離職時公司需要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二、 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算呢?劃重點:經濟補償金= 在職年限 × 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月工資當員工月工資高於公司所在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就按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數額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12年。
  • 主動離職,也能拿到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正常解除勞動關係應該承擔的法定義務,一般分為合同解除、合同終止兩種情況,具有補償形式。經濟賠償金能拿多少呢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和月工資支付。勞動者在該公司工作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工作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公司要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 9天年假未休 高管獲賠4萬 未休年假該如何計算補償?
    被炒掉的阿才和該公司年度績效獎金問題、經濟補償金的賠償問題未能達成一致。並且阿才想起,他在該公司工作一年多時間,還有國家法定的年假未休,因此申請仲裁,要求該公司支付還沒給的年假賠償金和個人績效獎金。由於對仲裁的結果未達成一致,阿才將原來的東家告上了順德法院。  焦點一 未休的年假補償標準該如何認定?
  • 醫療補助費如何算?疫情期間被辭退、停發工資怎麼辦?
    1.醫療補助費該如何計算?網友:你好,患重疾,和工作單位解除合同,單位應該給的醫療補助金是6個月補償金,重疾另外增加50%,即醫療補助金這塊,應該補償9個月的工資嗎?用人單位依據前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除依法支付經濟補償外,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您可按照此條規定,根據具體情形計算醫療補助費。2.辭退員工該如何補償?
  • 疫情期間公司拖欠工資,員工能否離職要求補償,領取失業金?
    企業停產、員工患病、被隔離、不能返崗等情況下工資如何支付?對新冠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用人單位應當視同提供正常勞動並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時間工資。
  • 計算經濟補償的「月工資」要扣除個人承擔的社保費?法院說NO
    【案件簡介】本文略去與主題無關的案件事實部分邵建華於2007年6月至常新公司工作,2019年6月27日,邵建華向常新公司郵寄了《通知》,以常新公司未按時發放工資、未完全繳納社會保險、拖欠工資為由,向常新公司提出解除勞動關係。常新公司於2019年6月28日籤收,雙方的勞動關係於2019年6月28日解除。
  • 科菲特原總經理助理請假被辭退 要求補償年薪20%增幅
    自2016年10月20日起,薛某某因私事三次向公司請假,均通過公司OA系統審批,請假期至2016年11月6日。2016年11月21日,科菲特向薛某某發出《通知函》要求其於2016年11月23日之前來公司辦理離職手續,否則自2016年11月24日起公司將按自動離職方式處理。
  • 2020,經濟補償金計算規則匯總(全國版)
    月1日,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後解除或者終止,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的最高年限應如何認定?如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惡意將本應計入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項目計入加班工資,以達到減少正常工作時間工資和經濟補償金計算標準的,則應將該部分「加班工資」計入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
  • 離職協議協商解除改為自願離職 就沒有經濟補償金了?
    一方面是因為秋後算帳,在職期間所積累的糾紛在離職期間爆發。還有就是解除的原因、過程及經濟補償金未達成一致。勞動合同解除可分為單方解除和協商解除,雙方協商解除、合同到期或是公司裁員等情況下,單位需要給員工支付一定的經濟補償金。在員工沒有違反制度和法律規定的情形下,單位單方解除,屬於違法解除,需要則支付員工違法解除賠償金。
  • 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是否包括加班工資?兩地法院判決不同
    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是否包括加班工資?這個問題有爭議嗎?還真有爭議。根據法律規定,經濟補償金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但該些費用系正常工作時間內的收入,不包括加班工資,故應當認定月平均工資為3841.30元。
  • 完美世界回應裁員 員工離職工資怎麼結算?離職N+1補償金是什麼意思
    但是,申請N+1離職或者不再加班都沒有獲得批准,反而被安排到一個曾是吸菸室的地方,與公司環境隔離,單獨高強度工作,病情加重申請病假,但被算為曠工並扣工資,無奈投訴到勞動監察大隊並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12月16日晚,完美世界回應稱,目前雙方已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對於離職員工,公司的員工基金仍將提供有效的關懷與幫助。員工離職工資是怎麼結算的?
  • 「19歲女教師請假被痛罵」 離職後能得到經濟補償嗎?
    最近有一則新聞上了熱搜:「19歲女教師請假被痛罵」,大概講的是西安一名大二學生欣欣(化名)在一家舞蹈培訓機構兼職任教已有兩年。某日被臨時通知加班,因為有事需要請假,然後在微信群裡被校長罵的體無完膚。1.欣欣與培訓學校提出離職後能得到經濟補償嗎?雖然欣欣是主動提出離職,但在《勞動合同法》中第三十八條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規定的情形下,員工單方解除也是可以獲得經濟補償的。但是上述中欣欣的情況為在校大學生兼職,不適用勞動合同法規定,無法獲得經濟補償。
  • 因父病危請假被拒員工辭職索要補償法院判決員工勝訴是道德綁架嗎
    公司則認為,其只要求段琬玲如期返崗完善請假手續,並未逼她解除勞動關係。 一審法院認定公司這樣做是對員工的苛求,並判令公司向段琬玲支付離職經濟補償,屬於道德綁架。公司上訴稱,段琬玲請假陪護父親,其已批准5天事假,盡到了一般道德義務。而公司成立的目的是經營獲取利潤,段琬玲長時間休假勢必會耽誤經營,讓其返崗並無不當。
  • 最全月工資計算方法:入離職、請假、轉正、調薪工資計算!
    二、入離職薪資、請假的薪資計算大家都知道,月薪計薪天數是21.75,但每個月其實的實際計薪天數都是整數,不可能是小數。那麼計算時,是數出勤天數,還是扣減缺勤天數,就勢必會導致兩個數據不一致。即我們常說的正算法和反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