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畫裡悽美愛情故事-七夕節

2020-12-19 老趙說製造

關於中國七夕傳說的類型,學者趙仲邑在《牛郎織女故事的演變》一文中,將流傳在中國的七夕傳說分成了三個類型,第一種《荊楚歲時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哀其獨處,許配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衽。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第二種與梁山伯、祝英臺傳說相結合的。第三種與女鳥型(天鵝處女型)故事合流的。

牛郎織女傳說最早源於古人的星辰崇拜,是人們把天上的星宿神話與人格化的結果。牛郎 和織 女 傳 說 中,主要 人 物 牛 郎和 織 女 的 原 型 是周人 的祖 先 叔 均 和秦 人的 先 祖 女 修。 周秦 文 化 的 交融 造就了 這 一流 傳 千古 、 膾炙 人 口的民 間 傳說。牛郎星位於銀河東,織女星在銀河西,兩星隔河相望,使人們產生了美好的遐想,並創造出許多悽美的愛情傳說。

到了 秦漢 以 後 , 對相 隔銀 河 的 織 女星 和 牽 牛 星 , 人們附 會了 不 少 神 話傳 說, 產 生 了 許多 與之 有 關 的 民間 故事, 給 這節 日 的風 俗 增添 了 很多新 的 內容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瑤池盜衣是非常戲劇的場面,把少男少女的互相愛慕之情通過蓮池窺浴表現,由羨生愛,漸生情愫。 從想像出發,充滿著濃厚的浪漫氣息。

在西漢時期 ,織女、牽牛已經被傳為兩位神人,而且有了塑像,面面相對。漢武帝劉徹命人於京都長安開鑿昆明池,並於池的兩側擺放牽牛,織女石像。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作為 帶 有農 耕文 明 和 家 庭手 工業文 明象 徵 的 兩 個星 宿出 現, 至 漢末 ,牛 郎 和 織 女的 故事形 成 基本 情 節,並 奠定 了 悲劇的 基 調。從此,牛郎 和 織 女,一個在 天上,一個在地 下,眉 目 傳 情 ,牛郎 盼 著織 女 下凡,織女 盼 著牛郎 快 去與 自 己團聚 。

王母娘娘也並非鐵石心腸,見此情此景,也稍稍被牛郎織女的堅貞愛情所感動,於是便同意讓牛郎和織女每七日相會一次,並令喜鵲王傳達懿旨。可是,這喜鵲王實在是太老了,有些耳聾,將「每七日相會一次」說成「每年七月初七相會一次」。王母娘娘甚為惱怒,罰喜鵲王率它的徒子徒孫們搭鵲橋讓牛郎織女相會,名叫「鵲橋渡」。

從那以後,每年的七月七,千萬隻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牛郎織女從喜鵲頭上踩過,踩掉了喜鵲頭上的毛,所以一到秋天喜鵲就成了禿頭。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曲折跌宕,但是,有情人終能有每年七夕相會的機會,這也表達了人們期待幸福、圓滿生活的強烈願望。

從七夕節的產生、形成和發展來看,其文化內涵既是對傳統的男耕女織生產模式的神化和讚頌,也是勞動人民對男女愛情堅貞信念的祈禱和嚮往。特別是通過乞巧這種含蓄的表達方式,充分再現了一種特定意義上的精神寄託。

相關焦點

  • 今天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是怎麼形成的
    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七夕節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隨著時間的演變流逝,七夕節現已成為中國的情人節。
  • 這一首詩歌講到了十大悽美愛情故事,七夕節猜民間故事,憑詩你能猜...
    七夕節始於中國漢朝,後來日漸成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是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的這一天。一直來,很多人認為七夕節本源來自於愛情故事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其實不然,其起源真正來自古代勞動人民崇拜於自然及古代婦女跪拜織女星穿針引線以此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精湛的技術活。
  • 七夕節:一對農人悲愴的愛情故事
    文:劉向譚圖:來自網絡七夕,只是一個夢幻般美麗的名字,近年來又被貼上「中國情人節」的牌子。從歷朝歷代來說,七夕節都是個美麗的傳說,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有些人一說到就被感動。其實,七夕並不美。牛郎是一個放牛的小子,織女是個織布縫衣、相夫教子持家的農家女子,從這個角度看,氣息就是一場農人悲愴的愛情往事,有著深深的傷痛,這種傷痛一直持續到今天。
  • 七夕節的來歷和傳說故事介紹 牛郎織女是幾月幾日相會的日子?
    在說起七夕節的時候,人們可能不會覺得陌生,這個節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且在這個節日當中也流傳著一些故事,那麼七夕歷史故事是什麼呢?關於七夕來歷典故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七夕節思念戀人,秦觀的《纖雲弄巧》感人肺腑,揭示了愛情真諦
    每逢七夕節,文人墨客們總會填詞作詩。世人詠嘆七夕,大都述說離人的相思之苦。宋代詞人秦觀思念戀人,他的詞作《纖雲弄巧》同樣述說合少離多之恨,卻又能化腐朽為神奇,揭示情長不在朝暮的愛情真諦,更加感人肺腑。提到秦觀,繞不開蘇軾。
  • 七夕節的來歷的小故事 七夕節的美麗傳說小故事
    七夕節的來歷的小故事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七夕節就是其中一個,它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每一個節日都有其特殊的含義,七夕節也被我們稱為「中國情人節」,七夕節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七夕節的由來是什麼?七夕節有哪些故事和傳說呢?
  • 其實七夕節與愛情並無關係
    如果提起中國情人節,我相信很多人腦子裡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七夕。但是在古代,七夕和愛情並無關係。而乞巧節也不是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而是紀念織女這個人。在當時,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民間將其稱之為「七姐」。乞巧節這天晚上,女子聚集在一起穿針引線,共同向織女乞求智慧和巧藝。所以準確來說,七夕節是女子祈福的日子,真真正正的女兒節,至於祈求姻緣,只是這個節日的副產品。
  • 七夕節丨藝術與愛情最相配
    七夕節,其實書畫與愛情故事最相配!清陳枚桐蔭乞巧37×31.8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說說中國畫裡的「情人節」■王一舸(作家、編劇、藝術策展人)七夕是中國傳統重要節日,現在逐漸演變成「中國的情人節」。在國畫裡,這個節日也相當有體現。以前關於七夕的畫,主要可以分為兩個大類:一類,表現現實的。
  • 「七夕」到博物館裡文化約會,聽金婚夫婦講愛情故事
    愛滿京城、相約幸福……8月25日,北京市民用各種浪漫的方式度過傳統七夕佳節。民俗博物館裡感受傳統七夕北京民俗博物館舉辦「愛滿京城·相約幸福」系列文化活動,通過線上直播與線下觀眾體驗,展現獨特的中國民間傳統習俗和手工技藝。
  • 七夕節來了!我們要摒棄西洋節,真正過好中國人的情人節!
    佳節是七夕,又是七月七,牛郎會織女,情深意綿綿,鵲伴相依間。今天是8月25日,農曆七月初七,是咱中國人的七夕節,更是中國人傳統的情人節。因為,在中國的歷史上一直傳頌著牛郎會織女的故事,昭示著中國人堅貞不渝的愛情。一些有志之士已經把七月初七定義為中國人的情人節!
  •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 七夕節傳說故事簡短點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  七夕」這個詞語應該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因為七與期同音,還待予厚望。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七夕節的來歷由來50字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乞巧節、雙七、七姐誕等,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 2020年七夕節是哪一天 星期幾 要上班嗎?
    2020七夕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2020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公曆8月25日。這天是星期五,所以有點小遺憾,各位還是要去上班的。在民間,七夕節既是情人慶祝的節日,也是少女祈求姻緣、智慧的好日子,具有著祈福、拜神、聽悄悄話、觀星的民俗活動。每一年人們都要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七夕節,少女們也在這一天為自己祈福。
  • 七夕習俗:古人不但悽美浪漫,還曬書曬褲,甚至曬肚!
    七夕習俗:古人不但悽美浪漫,還曬書曬褲,甚至曬肚! ——枯木 七夕節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最早源自先秦時期人們對未知的天象崇拜,結合牽牛星和織女星的外形進行想像,逐漸演繹成神話傳說,於是成為今天的「七夕節」
  • 傳統的七夕節並不是情人節,那都有哪些習俗呢
    眾所周知,傳統的七夕節也叫乞巧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自古有之。而準確記載這一節日在農曆七月七日的,是在東漢學者崔寔編寫的《四民月令》一書裡。當時七月七日只是一個農時節日,後來經過古代勞動人民的各種演變,變成了女子乞巧、祝福的節日。
  • 電影《愛情故事》主題曲《Love Story》悽美感人
    一個富家子弟,一個麵包師的女兒,一段發生在校園的現代灰姑娘的故事成就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這部轟動一時、清新動人的電影《愛情故事》(Love Story)。《愛情故事》中富家子弟奧利弗(瑞安·奧尼爾飾)和平民女生詹妮弗(艾麗·麥古奧飾),他們的愛情在法國作曲家弗朗西斯·萊因的配樂裡更加悽美感人。《愛情故事》曾給弗朗西斯·萊因的職業生涯帶來巨大成功,悽美的鋼琴伴隨著弦樂漸次進入,敘事詩一樣地把故事緩緩道來。
  • 七夕,送你最美的情詩,在古詩詞裡遇見最美的愛情
    過幾天就是七夕了,作為中國人自己的情人節,這是所有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晴朗的夜晚,滿天繁星,牽牛星和織女星隔著茫茫銀河遙遙相望,據說只有七夕這一天,兩顆星才能相會,牛郎織女才能相見。因為這個悽美而浪漫的故事,因為牛郎織女真摯感人的愛情,七夕這個節日變得神秘而深情。在七夕來臨之際,小編帶著大家一起欣賞五首經典詩詞,在古詩詞裡遇到最美的愛情。鵲橋仙 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 七夕節吉祥——關於七夕節老話題
    以一首七言絕句詩詞《七夕譜》來開篇,道出七夕節這個古老話題,此時三伏剛剛過去,如今正是七夕,相比之下七夕節這個話題更好一些吧。《百度百科》對「七夕節」是這樣描述的:「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簡短50字100字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 中國郵政首套七夕節「愛情郵票」發行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8月24日訊 七夕節,表達的是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今年的七夕節,中國郵政首套七夕節「愛情郵票」將在全國發行。該套郵票每套售價48元,淄博發行200套。
  • 即話七夕之七夕的由來
    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我國民間有「乞巧」的習俗,故七夕又稱「乞巧節」。「七夕節」是由我國古代「牛郎織女」的故事傳說演變而來的。「牛郎織女」、「嫦娥奔月」、「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合稱中國古代四大悽美、真誠的愛情故事。 「七夕」民間傳說好幾個版本。今天簡要講一下我們學過的:相傳七夕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據說,牛郎是南陽城牛家莊的一個孤兒,依哥嫂過活。嫂子馬氏為人刻薄,經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來,靠一頭老牛自耕自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