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些人可能不了解在高校教師隊伍中也存在評職稱,職稱對於高校教師而言就像是在事業單位中的人評職稱一樣重要。因為不同的職稱就意味著教師水平能力的不同,說得更淺顯一點,職稱越高每個月的工資就越高。而評職稱卻是並不簡單的,可能有的教師覺得自己現在的教學能力很強,但是每年評職稱的時候卻很難。
有多少老師經過多年的奮鬥才能評上副高的職稱呢?而評上副高就意味著教師職業這個崗位已經到達了一定的天花板,想要在評上正高就必須得付出加倍的努力與汗水才行。接下來就說一說在教師這個職業中,副高和正高究竟是什麼呢?
教師才進入教師行業之中的時候每評一個職稱都很艱難,才進入行業之中職稱為初級教師。然後向上提升為中級職稱,每年中級教師想要評上副高都得經過很多認證才行。主要包括自己申報,學校初審後成功再向上推薦,然後專家組在評審你的申報資格之後,認定你有資格評審為高級職稱,才能認定你成為高級教師。
在評「副高」職稱的時候需要注意:
1、獲得優秀證書
在從事教師行業任職以來,需要獲得一個在職的優秀證書。因為這項證書中能夠證明你任職以來的教學水平和能力。
2、獲得認可的公開課
每一個中級教師想要評副高,就必須向大家證明自己有這個教學實力。而公開課水平一直以來都是向眾人展示自己教學水平教學實力的重要標準,所以中級教師必須在參與評副高之前就參與縣級或者區級的大型公開課比賽,並且需要在這種比賽裡面獲得二等獎以上的獎狀。這個獎狀才具有足夠高的含金量,為各位中級教師以後在競爭評副高的時候提供一定的競爭優勢。
3、具有一定的論文或者課題研究成果
一直以來,課題研究成果就代表著一個教師的學術研究成果。因此如果中級教師想要評副高的職稱,需要在自己任教以來的幾年時間內,發表一定的專業性論文,這種論文最好是在省級以上的正規刊物上發表,因為在這種具有一定含金量的刊物發表的論文本身就具有不錯的水平。而每一年想要評副高職稱的教師確實不少,但是能夠真正拿出課題研究成果的教師卻並沒有那麼多。所以如果你能在眾人之中拿出屬於自己的課題研究成果,會為你評副高的職稱帶來更多的優勢。
而正高職稱作為副高職稱的上一級,不僅僅是在職稱上面顯得更高級一些。說得更實際一點,正高職稱的教師每個月拿到工資比副高職稱的教師要多1000左右。因此很多教師都想要獲得正高的職稱,可是正高的職稱比副高職稱更難評,並且競爭壓力更加激烈。
在評「正高」職稱的時候需要注意:
1、任職年限的要求
如果是本科生畢業的任職教師,必須得具備20年以上的教齡,另外你評上副高的時間必須滿6年及以上才行。不是說你只要評上副高,就一定能夠很快評上正高職稱。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副高職稱算得上是教師職稱上的一個天花板。
2、教學經歷豐富
首先你得保證在過去的十年間曾經擔任過班主任管理工作,並且擔任這一崗位的時間必須得滿5年及以上才行。同時需要保證每一年教學的課時必須多於320個課時,在近5年以來教學方面有一定的成果,並且曾經獲得兩次以上的優秀獎。
3、業績達標
在教師中也存在業績這一說,也就是指想要能夠成功評上正高職稱,你必須得參與市級及其以上的教育部門組織的公開課或者教研課,並且在參與課程或者專題講座的時候獲得一定的名次。平時也能在核心刊物上發表自己的論文和研究成果,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你自身就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
總結
經過以上的描述,相信大家都應該知道,在高校教師中副高和正高兩個職稱是多麼的重要和難以評上了吧。但是相信各位教師只要在自己的教師職業中多多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實力和教學水平,只要做到終身學習,就一定能在未來提高自己的職稱。雖然正高的職稱的確很難以評上,但是副高的職稱還是有較大希望的,最後祝各位教師桃李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