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女性在生理期開始的前一周,大都會出現一些現象:情緒容易失控、體重無端增加...
而在生理期本身情緒就容易失控,再加上體重增加更令人崩潰。但體重微微增加,是非常正常的。
事實上,在生理期增加的體重,大都是因為水腫,而且這只是暫時的。
生理期體重增加多少算是正常?
不管是否在生理期,體重變化都是很正常的,一般成人每天的體重浮動最多到2.5公斤,在這個範圍內都屬正常。
不過,生理期的經前症候群,會讓你更容易體重變重。生理期體重增加和水腫,是經前症候群相關生理症狀。
所以到底在生理期體重變胖多少是正常的呢?多數女性通常落在0.8-2.4公斤,不過因人而異。
如果突然在生理期體重急速或持續增胖,最好向醫師確認是否有經期以外的因素。一旦覺得經前症候群嚴重幹擾到生活,一定要去看醫生。
五大生理期體重增加的原因
生理期增加體重並不是因為水腫,或許是真胖。知道原因,也能應對策略。
1. 都是荷爾蒙的錯
女性雌激素的分泌會在月經周期的最後達到頂峰,也就是月經報到之前。
醫學博士/耶魯醫學院婦產科、生殖科學臨床教授Mary Jane Minkin表示:
這會間接造成身體儲存液體,讓你覺得自己變腫了,或是在生理期間感到體重上升。
好消息是:生理期開始後雌激素就會下降,所以你會獲得些微的舒緩,接著可能就是經痛要報到了。
另外一種也會影響的激素是黃體素,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醫學博士/婦科學家Natasha Johnson表示:
「黃體素在周期的後半段達到高峰,造成水分儲存、胸部腫脹,這時候生理期體重增加大多為水的重量。」
2. 嘴饞亂吃東西
隨便猜測:生理期大概不會讓你突然很想吃蔬菜,你滿腦子想的一定是比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或者甜食。
而這些食物會導致生理期體重上升,為什麼?因為這些碳水化合物,會讓身體儲存水分,導致增加額外的水分重量。
如果想要減重或是減緩水腫,請隨時補充水分、攝取精益蛋白質(例:酸奶、奶酪)、注意飲食。不過,生理期體重暫時增胖,所以不需要過度憂慮。
3. 你完全不想「動」
生理期你覺得很累、很煩躁—我懂。,所以一下班就想躺著。但事實上適當運動流點汗,對身體是非常有幫助的。
流汗能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此外,腦內啡可以抑制經痛。不過,如果真的完全不想運動,休息個一天也無妨。
4. 腸胃不順
嘴饞會讓你多吃東西,但這並不是造成浮腫的唯一原因。
黃體素在生理期報到前升高,會舒松肌肉,減緩消化道蠕動,所以你可能會覺得腸胃有點緊繃不順。
黃體素會減緩正常腸胃運作,導致便秘。如果經期有持續在對抗GI值升高,可以服用益生菌。
假如你在生理期碰到的是完全相反的問題(比如腹瀉 ),益生菌對你會很有幫助。
5. 咖啡因攝取過量
生理期間容易覺得疲倦,所以會特別想喝含咖啡因飲料。但是突然攝取太多咖啡會造成一些...呃...腸胃的問題—浮腫或是腸胃不適。
但咖啡並不是唯一的兇手,只要是含咖啡因的飲料都會有影響— 碳酸飲料甚至加倍。
碳酸飲料中通常含有大量糖分與人工香料,讓生理期體重上升、身體腫脹更加嚴重。
有什麼方式可以擊退生理期水腫嗎?
記住一件事:生理期體重上升,並沒有真正增加脂肪,通常都只是增加水的重量。
不過,你應該還是不太想要痴痴等待5~7天,靜待體重回歸正常。
你可以嘗試以下的做法,至少能將水腫減到最小:
多喝水:每天至少喝8杯水(大約2升)。多喝水有助於抵抗水分儲存,雖然聽起來有點矛盾。
多動:如果可以的話,即使經痛或是覺得疲累,儘量維持原有的運動習慣。「至少每天運動30分鐘,結合重訓和有氧運動,有助於分泌腦內啡,抵抗生理期引起的荷爾蒙作用。」。
考慮服用補品:通過服用如維生素B,有利於緩解經前症候群—抵抗荷爾蒙—以及對心情、皮膚造成的副作用。
多吃一些富含鎂的食物:鎂能夠促進胃酸分泌,進而減緩水腫。胃酸量低時,會增加水腫與胃脹氣的機會。可以選擇補劑片,或是飲食中加入富含鎂的食物,例如菠菜。
避免攝取過多鹽分:鹽分攝入過多,會造成鈉水瀦留,繼而造成水分儲存,造成水腫。生理期控制好鹽類攝取,能減輕胃的不適感。而且要注意一些食物中的鈉,比如醬油、醃製類食物等,注意攝入量。
有什麼方式能夠完全避免生理期體重增加嗎?
說實話,沒有什麼方式可以完全避免在生理期體重發生變化,不過可以減緩。
改善的方法之一就是生理期與非生理期都做好飲食控管。除了生理期間要吃的健康,非生理期間的飲食更不容忽視。
是受到荷爾蒙波動影響,再加上身體不舒服,容易運動量減少、嘴饞吃甜食、或是咖啡因攝取過量,不過增胖2 ~6磅內都是正常範圍,且大多是屬於水的重量。
生理期結束立刻就會消退, 期間多喝水、多運動、多攝取鎂(例:菠菜)或減少鹽分攝取,有助於舒緩水腫;
平時多吃蔬菜水果、瘦肉,或是「少量多餐」也能改善增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