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布
話說,咱們中華文明可謂源遠流長。而且,中華文明更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時至今日未曾出現過文明傳承「斷層」的文明古國。
正因為如此,中華文明在現代的國際社會中,無論是在科技發達的西方世界,還是在東方世界中,都成為了各個國家「文化階層」的對象,中華數千年的文明是現今任何一個其他種族文明都無法比擬的。
說到這裡,小編給大家講一個有趣兒的事,是關於抗戰時期日本人用漢字取名的笑話。漢字大家都知道,文化底蘊極其深厚,下面,咱們就從「姓氏」開始說起。
在中華文明文化傳承中,「姓」、「名」是分開的,它們各自都有各自的意義。「姓」就要追溯到母系氏族社會了,在我國的上古時期,咱們最古老的「八大姓氏」全都帶有女字的偏旁。
古人群居,以部落為基準單位,每個部落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圖騰,還有信奉的守護神,可以說最早的姓,就是源於各個部落的圖騰,不是單個人使用,而是整個部落集體使用。
而「名」的起源就要比「姓」晚的很多了,在最開始的時候,人們是為了在深夜中區分他人,才使用的,曾經姓、名一直被混淆使用,直到秦漢時期才再次被分開。
《通志·氏族略》中有所記載:秦滅六國後,子孫改為民庶,或以國姓為姓,或以姓為氏,就這樣姓與氏就開始混淆了。
中華博大精深的姓氏文化,可不是外族人能輕易理解的。侵華戰爭始於「九一八事變」,這是一個開端,但具體來說,日本人早在很久就已經開始為侵華做準備了。
追溯到1912年,時任關東東都督府參謀的日本人小磯國昭,受命于田中義一來到我國東北,此次任務的目的就是考察東北的局勢,以及盤踞東北的各方勢力之間的利益糾葛,為日本侵華做好充足的情報工作。
小磯國昭來到中國後,徹底被中國積澱千年的文化所震撼,他想像一個中國人生活,同時為做好間諜工作進行偽裝,於是就想給自己取個中國名。
他經過各種研究後,為自己找了一個姓——「葛」姓。在《風俗通》中有所記載:遠古時期,有個部落居於葛,以居邑的名定為部族的姓氏,於是就稱為葛天氏。
「葛」姓也就起源於此,也可以說葛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這也是小磯國昭此姓的重要原因。
姓選完了,取名讓他甚是頭痛,他又費盡苦心研究。最終,他確定以富士山的「山」為自己的名字,而且他還看重了「杉」字,就這樣「葛山杉」就出來了,原本這三個字分開來看,都很不錯。
可是,將他們組合到一起時,就顯得非常奇怪了,但外族人就是外族人,小磯國昭以此為豪,有了中國名字,於是他就開始找人到處宣揚。
要說這個葛山杉的名字還算不錯,下面這幾位小鬼子的將領給自己起的中國名字就太搞笑了。
關東軍中有個叫做「山本健」的軍官,他也跟風給自己起了個中國名,叫做「範統」,而且他還主動給自己的弟弟起了名,叫做「範健」。不過話說回來,飯桶、犯賤這兩個名放在他們的身上也倒是非常貼切。
再說其他的,還有諸多令人不忍直視的名字,更是數不勝數,小編就不列舉了,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自行網上搜索一下資料。
想想在那個時候,這些日本人天天和中國人打交道,每次見面都要這麼叫,真是太好笑了!
本文參考資料:《中國抗日戰爭全紀錄1931-1945》,《侵華戰爭》,《日本關東軍紀實》,《百度百科相關詞條——抗日戰爭,關東軍,中華姓氏,小磯國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