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不懂漢字,抗戰前期他們給自己瞎取中文名字,令人笑掉大牙

2020-12-14 紀布說文化

文/紀布

話說,咱們中華文明可謂源遠流長。而且,中華文明更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時至今日未曾出現過文明傳承「斷層」的文明古國。

正因為如此,中華文明在現代的國際社會中,無論是在科技發達的西方世界,還是在東方世界中,都成為了各個國家「文化階層」的對象,中華數千年的文明是現今任何一個其他種族文明都無法比擬的。

說到這裡,小編給大家講一個有趣兒的事,是關於抗戰時期日本人用漢字取名的笑話。漢字大家都知道,文化底蘊極其深厚,下面,咱們就從「姓氏」開始說起。

秦始皇

在中華文明文化傳承中,「姓」、「名」是分開的,它們各自都有各自的意義。「姓」就要追溯到母系氏族社會了,在我國的上古時期,咱們最古老的「八大姓氏」全都帶有女字的偏旁。

古人群居,以部落為基準單位,每個部落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圖騰,還有信奉的守護神,可以說最早的姓,就是源於各個部落的圖騰,不是單個人使用,而是整個部落集體使用。

而「名」的起源就要比「姓」晚的很多了,在最開始的時候,人們是為了在深夜中區分他人,才使用的,曾經姓、名一直被混淆使用,直到秦漢時期才再次被分開。

小鬼子

《通志·氏族略》中有所記載:秦滅六國後,子孫改為民庶,或以國姓為姓,或以姓為氏,就這樣姓與氏就開始混淆了。

中華博大精深的姓氏文化,可不是外族人能輕易理解的。侵華戰爭始於「九一八事變」,這是一個開端,但具體來說,日本人早在很久就已經開始為侵華做準備了。

追溯到1912年,時任關東東都督府參謀的日本人小磯國昭,受命于田中義一來到我國東北,此次任務的目的就是考察東北的局勢,以及盤踞東北的各方勢力之間的利益糾葛,為日本侵華做好充足的情報工作。

侵華日軍

小磯國昭來到中國後,徹底被中國積澱千年的文化所震撼,他想像一個中國人生活,同時為做好間諜工作進行偽裝,於是就想給自己取個中國名。

他經過各種研究後,為自己找了一個姓——「葛」姓。在《風俗通》中有所記載:遠古時期,有個部落居於葛,以居邑的名定為部族的姓氏,於是就稱為葛天氏。

「葛」姓也就起源於此,也可以說葛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這也是小磯國昭此姓的重要原因。

姓選完了,取名讓他甚是頭痛,他又費盡苦心研究。最終,他確定以富士山的「山」為自己的名字,而且他還看重了「杉」字,就這樣「葛山杉」就出來了,原本這三個字分開來看,都很不錯。

可是,將他們組合到一起時,就顯得非常奇怪了,但外族人就是外族人,小磯國昭以此為豪,有了中國名字,於是他就開始找人到處宣揚。

要說這個葛山杉的名字還算不錯,下面這幾位小鬼子的將領給自己起的中國名字就太搞笑了。

日本高層

關東軍中有個叫做「山本健」的軍官,他也跟風給自己起了個中國名,叫做「範統」,而且他還主動給自己的弟弟起了名,叫做「範健」。不過話說回來,飯桶、犯賤這兩個名放在他們的身上也倒是非常貼切。

再說其他的,還有諸多令人不忍直視的名字,更是數不勝數,小編就不列舉了,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自行網上搜索一下資料。

想想在那個時候,這些日本人天天和中國人打交道,每次見面都要這麼叫,真是太好笑了!

小鬼子

本文參考資料:《中國抗日戰爭全紀錄1931-1945》,《侵華戰爭》,《日本關東軍紀實》,《百度百科相關詞條——抗日戰爭,關東軍,中華姓氏,小磯國昭等》

相關焦點

  • 抗戰時期,日本間諜不懂中文,給自己瞎取中國名字,讓人笑掉大牙
    而姓名也是唯一從出生到死亡,陪伴人一生的東西。漢字千變萬化,也讓姓名也變得多姿多彩,中國人姓名的魅力,也讓很多老外也躍躍欲試。 基本上來華的外國人,為了方便工作生活,都會給自己取一個中文名字。而這些名字往往有固定的套路,一般是隨便加個中文姓氏,再配上自己本名的漢語音譯。
  • 日本人不懂中文,給自己胡亂取的中國名字,讓人笑掉大牙
    而姓名也是唯一從出生到死亡,陪伴人一生的東西。漢字千變萬化,也讓姓名也變得多姿多彩,中國人姓名的魅力,也讓很多老外也躍躍欲試。 基本上來華的外國人,為了方便工作生活,都會給自己取一個中文名字。而這些名字往往有固定的套路,一般是隨便加個中文姓氏,再配上自己本名的漢語音譯。
  • 當年日本人不懂漢字,胡亂給自己取中文名字,翻譯後讓人笑掉大牙
    而到了別的國家之後,首先就是了解當地的文化,而取一個當地語言的名字,這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各國的文化不同,如果大家不了解的話,那麼可能就會鬧出笑話來了。當年日本人不懂漢字,胡亂給自己取中文名字,翻譯後讓人笑掉大牙!
  • 日本人不懂漢字,亂給自己取中文名字,翻譯後是什麼樣?
    日本人不懂漢字,亂給自己取中文名字,翻譯後讓人哭笑不得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如今各國之間的交流也變得越來越頻繁,而到其他國家旅遊和留學,如今也是再常見不過的事。一般到了一個新的國家,首先就是要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學會當地的語言,因為每個國家的文化不同,如果什麼都不懂的話,溝通起來就非常困難,甚至還會讓人笑掉大牙。就好比當年日本人不懂漢字,非要用中文給自己取名字,結果翻譯後讓人哭笑不得。
  • 日本人不懂漢字,亂給自己取中文名字,翻譯後讓人哭笑不得
    一般到了一個新的國家,首先就是要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學會當地的語言,因為每個國家的文化不同,如果什麼都不懂的話,溝通起來就非常困難,甚至還會讓人笑掉大牙。就好比當年日本人不懂漢字,非要用中文給自己取名字,結果翻譯後讓人哭笑不得。
  • 日本鬼子因不懂漢字,給自己取了中文名字,結果一個比一個搞笑!
    ——雅斯貝爾斯 大家都知道特務和間諜都非常擅長偽裝自己。在戰爭時期,許多侵華的列強都會給自己取一個中國名字,方便在中國行事。其中日本人尤為甚,因為都是亞洲人,膚色五官都基本相同,所以,只要起一個中國名字,裝成中國人基本滴水不漏。憑著都是黃種人的外貌,脫下和服穿上長袍馬褂,裝扮的與中國人無異。
  • 日本人裝模作樣,給自己取了中文名字,卻讓人發笑!
    當初因為中國地大物博,吸引了島國日本的很多人來到中國,但是他們的到來卻不是為了中日友好的和交流,而是為了打探中國的國情和軍情,方便日本以後侵略中國的計劃。這些被提前安排來到中國的人就是日本探子,他們為了方便在中國辦事、行走,很多人就會取一個中文名字。
  • 侵華戰爭時期,日本人給自己取中文名,聽到讓人笑掉大牙
    導語:侵華戰爭時期,日本人給自己取中文名,聽到讓人笑掉大牙我們都知道,取名也是一個技術活,如果比較講究的話,對選字相當重要。有的地方還要按照輩分來,所以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取到好聽名字的可能性。如今有很多家庭已經不貫徹這些習俗了,哪個名字好聽就用哪一個,沒有什麼講究的東西。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入鄉隨俗,也給自己取名字,結果讓人笑掉大牙。
  • 二戰日本人不懂漢字,給自己瞎取中文名字,翻譯後讓人捧腹大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侵略者的大肆破壞,使得我們的國家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抗日戰爭結束我們很多人還是食不飽,饑荒時有發生。而這樣的情況在我們進行了改革開放以及經濟全球化之後得到了改變,最終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家快速提高,也使得外來的外國友人大量了湧入我們的國家,接觸我們的文化,還有些外國人取了中國名字。
  • 日本人不懂中文,抗戰期間日軍瞎給自己取中文名,讓人笑掉大牙!
    但是名的起源要晚很多,最初發明的人是為了在夜晚的時候將人區分開才使用的,曾經被混淆使用,到了秦漢的時候才被再次分開,據《通志·氏族略》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
  • 日本女子不懂中文,胡亂取中文名,譯成中文後,網友:讓人臉紅
    中國在發展漢字當中也是影響了周邊國家,日本就是其中之一,日本的漢字被稱為「和製漢字」,在日文《諸橋大漢和辭典》當中記載了將近5萬個漢字,在日本最古老的《日本書紀》中記載:「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貴賤老少,口口相傳。」
  • 外國展示的中文標語,中國看後笑掉大牙:用谷歌機翻的嗎?
    由于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出國旅遊,因此在外國也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中文標語,有的在指示牌上,有的在菜單上,還有的甚至還在廁所上。雖然可以看出這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中國遊客帶來的商機,為了方便中國遊客,而開始大量使用漢字,但是很多中文標語其實在中國遊客看來是非常滑稽的,有的甚至會笑掉大牙,有網友還問到:都是用谷歌機翻的嗎?注意上圖第二道菜:清蒸醬油。其它的菜名都很好理解,就是「清蒸醬油」到底是個什麼菜就真的是一臉懵了,黑暗料理嗎?反而還給人一種想點但又不敢點的感覺。
  • 麥當勞預算樣表讓人笑掉大牙
    麥當勞預算樣表讓人笑掉大牙 ○博主 喬丹·威絲曼 ○譯者 小河 《 青年參考 》( 2013年07月24日   41 版)
  • 星級賓館靠「在線翻譯」 翻譯指示牌讓人笑掉大牙
    星級賓館靠「在線翻譯」 翻譯指示牌讓人笑掉大牙   我市某賓館指示牌翻譯出錯遭網友笑話廣告製作商普遍依靠的「在線翻譯」並不靠譜  最近,人民公園附近一星級賓館出了「糗」,讓網友們笑掉大牙,竟將「小心地滑」翻譯成了「Carefullyslide」。
  • ZQ日本留學:笑死人不償命的日本人的中文翻譯
    在古代,中日文化的交流主要是中國文化的輸出,然而現代,主要是日本文化對中國的輸出。隨著文化交流的加強和加深,中國每年去日本旅遊的人數只增不減,因為有漢字的優勢,即使不懂日語也可以憑漢字猜出意思;同時,日本的餐館等公共場所也會貼心的配有中文翻譯,不過有些翻譯真的是笑掉大牙的。今天ZQ君就帶大家看下日本有哪些雷人的翻譯。
  • 星級賓館靠"在線翻譯" 翻譯指示牌讓人笑掉大牙
    「在線翻譯」雷人星級賓館笑人   我市某賓館指示牌翻譯出錯遭網友笑話廣告製作商普遍依靠的「在線翻譯」並不靠譜   最近,人民公園附近一星級賓館出了「糗」,讓網友們笑掉大牙,竟將「小心地滑」翻譯成了「Carefully slide」。
  • 日本人不懂漢字,胡亂給自己取中文名字,結果一個比一個搞笑
    小編以前看到過一個笑話,說的是一位荷蘭人來到了中國,他的名字叫Kenzo Oijevaar,為了入鄉隨俗,就請中國朋友幫他取個中文名,朋友根據他名字的發音,定下了他的中文名——「熬夜娃兒·啃粥」 ,外國人他也聽不太懂,樂呵呵地接受了,逗得朋友哈哈大笑。
  • 抗戰時期,日本鬼子不懂中文,給自己瞎取漢字名字,讓人捧腹大笑
    基本上來中國旅居的外國人,為了方便工作生活,都會給自己取一個中文名字。而這些名字往往有固定的套路,一般是隨便加個中文姓氏,再配上自己本名的漢語音譯。譬如,一個叫查理的外國人,他的中文名可能就是曹查理,李查理等等。不過對於日本人來說就不一樣,畢竟現代日語還是有漢語的影子在的,所以日本人取中文名就不會太隨意。
  • 抗戰時期,日本士兵冒充中國人,結果卻因為取的中文名字露出馬腳
    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其中的漢字是古代從中國傳過去的,大部分沒有太大的寫法上的改動,沒有日語學習經驗的中國人,也能看懂一部分那是肯定的。在公元3世紀前,日本沒有自己的文字,只有語言。如今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在那個年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使用刻木結繩的方法記事。而那個時候的中國呢?
  • 日本人不懂漢字,給自己取了中文名字,一個比一個搞笑
    大家應該對間諜都有一定的了解吧,他們善於偽裝,通過容貌和服裝的變化掩飾自己,當然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將自己的名字改一下,使之與被潛入國家的名字類似。在侵華戰爭期間,有很多日本人裝扮成中國人到中國的各個城市或者村子打探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