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開學的日子馬上就要到了,如何幫助孩子們儘快進入學習角色,是這段時間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我們就來聊聊家長如何在開學前幫助孩子收心,讓他們提前進入學習狀態。
告別散漫,回歸規律生活
假期對大多數的孩子來說,是一場自律能力的考驗。在這期間,很多孩子晚上熬夜、睡懶覺、打遊戲、看電視......明明有一堆作業寫,卻總找藉口:"明天再說」。直到8月底才猛然醒悟假期剩下沒幾天了,於是開始奮筆疾書,草草地完成暑假作業,回到學校上課開始犯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狀態不佳。假期犯懶很正常,但是這種散漫的態度應該在開學前及時糾正過來。
開學前的這一個星期正是很好的時機,父母可以借這段時間幫孩子調整作息,規律飲食。具體的做法是:提前執行孩子在學校期間的作息時間,家庭飲食也要回歸一日三餐的規律飲食,有時間還可以適當增加點運動。好這些準備可以有效幫助孩子告別懶散,保證在開學後無障礙銜接,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去迎接新學期。如果家長不重視,指望開學後孩子自動調整過來是很難的,他們可能需要花很長一段時間去適應學校規律的生活。
減少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使用
很多孩子在漫長的假期裡,養成了依賴電子產品的習慣,有的孩子經常玩手機到深夜,導致白天注意力下降;有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孤僻,不願與外界交往;還有的孩子受一些暴力遊戲的影響,性格也變得暴躁起來......這些問題一旦帶入新學期,孩子是很難進入學習狀態的。
所以在開學前幾天,請適當減少孩子上網、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制定好規則,定好時間和頻率,告訴孩子:新學期要開始了,我們從現在開始要縮短每天玩電子產品的時間。
一開始實行起來可能會很難,但只要父母多花點心思多陪伴孩子,孩子也能在短期內調整過來。
比如和孩子一起購置新學期學習用品、鼓勵孩子與同學朋友聯繫、列舉新學期的閱讀書單等等,把孩子的注意力從電子產品轉移到學習上來,就不用擔心他開學後對手機戀戀不捨。
檢查假期作業,並制定新學期的學習計劃
暑假作業能看出孩子的學習態度,比如有的孩子沒寫完,有的孩子抄答案不動腦,還有的孩子作業在哪裡都找不到。
假期的最後一周,父母有必要主動了解孩子作業的完成情況,看看有沒有遺漏的地方,在檢查的過程中,你也能了解到孩子學習態度和水平。
完成作業不僅是為上學期的學習畫上句點,通過作業還能幫助孩子認識到在學習上的不足,總結學習上的薄弱環節,針對這些不足,制定新學期的學習計劃,學習起來也更有方向性。
有時間還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預習下新學期的知識,讓孩子提前進行預習。
讓開學來得更有儀式感一點
在英國,小學生第一天入學是特別重要的日子。這一天,孩子們會身穿校服,拿好上學的小書包,在家門口拍照留念。而在德國,孩子入學也是全家的大事之一,父母在開學典禮前,為孩子做好一個「入學禮物袋」,形似冰淇淋蛋筒,裡面裝滿了零食、玩具和文具等等。德國有一首《甜甜入學袋》的兒歌唱道:不管你願不願意,上學讀書是必須。讓這份甜甜祝願,使開學第一天甜甜蜜蜜。
這些充滿儀式感的準備,有助於增強小朋友對新環境的期待,也是在鄭重地告訴孩子:你要開始學習路上的新階段了。
國內的父母其實也可以把開學這件事準備得有儀式感一點。抓住假期的尾巴,陪著孩子準備新學期的學習用品,比如新的筆記本、筆盒、鉛筆、橡皮擦等等;也可以來個開學前家庭會議,談談新學期的感謝和計劃;領完新學期的課本,把家裡不用了的掛曆、畫報,和孩子一起製作一張張精美的書皮......小小儀式感就會讓孩子更認真地對待開學生活。
理解孩子的開學焦慮,鼓勵他們迎接新學期
臨近開學,很多孩子是很焦慮的,這種焦慮小到第一次入園的孩子,大到大學裡的大學生都會出現。他們焦慮的不僅僅是學業,還有與父母的分離、回校後的社交、害怕融入一個新的環境等等,其明顯表現為情緒上的牴觸,一想到開學了馬上要早起早睡就難受;有些孩子還會出現失眠、沒胃口等症狀。這些情緒的出現是很正常的,家長別給孩子太大壓力,要給孩子時間去適應假期到學習的變化。儘量避免一些嘮叨和批評,多鼓勵孩子,比如有的孩子作業沒完成,家長著急就一個勁地數落他,導致孩子對學習越來越焦慮和牴觸。
新學期,新氣象,暑假的結束也意味著新的開始,放棄翻舊帳式的批評,幫孩子樹立信心去迎接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