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的潛能自查表:孩子隱藏了什麼天賦?無數父母忽略的3點

2020-10-03 引領右腦

孩子的天賦和才華,其實遠不止我們看到的那樣。如何挖掘,今天這篇文章值得好好看看。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天賦,比如有的孩子唱歌很好聽,語言表達能力強等等。

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的天賦都很突出,這是因為他們的天賦可能還沒被發現,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了。

美國耶魯大學羅伯特·斯滕伯格教授曾做過一種「多方面」的測驗,通過研究得出一份潛能自測表

這份自測表在發現孩子天賦方面有很高的的參考價值。

羅伯特·斯滕伯格 Robert J. Sternberg

現任美國耶魯大學心理系教授

美國心理學會普通心理分會和教育心理學分會主席

兼任《心理學學報》、《美國心理學雜誌》、《教育心理學雜誌》、《人類智力國際通訊》等刊物的編輯。

這自測表可以給父母做些參考,尤其是不知道該培養孩子什麼興趣和特長的時候。

而更重要的是,家長要在日常中有意對孩子的觀察和引導。

那麼,如何挖掘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呢?

這裡,我們結合自測表和孩子平時的特質,就和大家聊聊開發孩子天賦的事兒。

希望這些方法能夠給家長一些幫助,找到孩子感興趣的領域,激發孩子的潛能,引導孩子更快樂的學習!

你發現孩子隱藏的東西了麼?

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有某種特別突出的行為、特點,尤其是「缺點」,家長千萬別陷入焦慮,甚至 「一竿子打死」。

我們要做的是,先觀察,分析孩子這類行為背後的本質。

觀察,聽起來是個很簡單的詞語,但客觀地說,能夠充分踐行這個詞語的父母並不太多。

通俗的解釋,「觀察」就是「看」,但這裡的看並不單純是用眼去看,而是要用心,從知識、意識層面細緻深入地觀察,了解孩子的特徵、需求與興趣。

多與孩子接觸聊天、真正用心陪伴、對孩子深入探求與引導,才是關鍵!

前幾年一部很棒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給了我很大觸動。

曾是摔跤手的父親讓女兒從小學習摔跤,這在男尊女卑又保守落後的地方可是先例啊!

村民們都認為這位父親「瘋了」,除了譏諷就是嘲笑;媽媽埋怨,女兒以後該怎麼出嫁?

其實,父親這麼做也是有原因的!

一次意外,父親聽說女兒和男孩打架很厲害,不但沒受傷,還把兩個男孩打趴下了。

父親不但不生氣,還問女兒是怎麼打的!

女兒講述了事情的經過並演示打架的動作給父親看,這讓父親感到很驚喜,這就是摔跤的天賦啊!

細心的家長有沒有發現,原來孩子的天賦就藏在孩子擅長的那部分事情中!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應該在每個孩子身上找到他們獨有的、與眾不同的能力,並開發它、孕育它、培養它,使之充分顯露出來。」

每個孩子都有天賦,只是有些比較顯性,而大部分比較隱性。

家長通過觀察和多方面測試,了解了孩子擅長的,再對孩子進行培養,這樣,孩子會學的開心,將來也更容易成功。

被允許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一個跟蹤拍攝12年的央視紀錄片《零零後》裡面,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北京一所幼兒園,「孩子王」池亦洋身披紅披風,手裡拿著棍子揮舞指揮著,天天帶領一群男孩子演習打仗,訓練,唱歌……

用導演的話,「想在幼兒園看不到池亦洋?太難了,所有地方都有他。」

上學後的池亦洋,成了班裡成績最差的孩子,經常被老師批評,看不到希望。

池亦洋的父母認為,成績不代表一切,他們決定,讓孩子去體驗和嘗試感興趣的事情。

倆人商量:「多給他做一些事情的機會,讓他體驗,讓他自己從裡頭選。」

有了父母的允許,池亦洋接觸到了橄欖球,最終選擇了它作為自己的「最愛」。

對池亦洋來說,這個選擇就像人生的一束光,從此他的心中有了奮鬥目標。

15歲的池亦洋代表國家隊參加了世界橄欖球錦標賽,比賽現場,他莊嚴地唱起國歌,這正是他在幼兒園時常常帶領男孩們唱的歌。

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說:

「每一個孩子都是潛在的天才,只是表現出的方向不同,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智能優勢,才能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適應社會發展的人」。

天賦的開發需要父母多一些允許,多一些引導,孩子才有機會去體驗和嘗試,成就自我。

每個孩子都有專屬的閃光點,作為孩子領路人的父母,讓孩子的天賦才華真正的發揮出來,怎麼少得了你們的鼓勵和支持呢!

如何成就孩子的天賦呢?

臺灣「音樂神童」馮弈,從小具有異於同齡人的音樂天賦,11歲可以自創曲目,還可以熟練演奏5種樂器。

就是這樣的神童,一開始對練琴這種枯燥的事情也難以堅持下去!

剛開始學琴時,小馮弈對枯燥的音階練習異常討厭,爸爸就想了個辦法:陪伴孩子一起練!

起初,爸爸陪孩子每天練琴5分鐘,10分鐘,後來時間慢慢拉長,這樣過了一個月,爸爸發現效果還是不明顯。

馮爸爸想,不能放棄!

為了喚醒孩子的潛能和學習的動力,爸爸又想出了一個辦法,他鼓勵孩子,「你彈多久,我就陪你玩多久樂高。」因為小馮弈最喜歡玩樂高!

後來,家裡堆滿了樂高,小馮弈也越練越喜歡,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大家公認的神童演奏家,還拿了多個全國大賽的冠軍和大獎。

採訪中,他說,「我覺得自己不是天才,沒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勵,我今天就不會站在這個舞臺上」。

一位教育家說:「所謂的教育,其實就是想盡方法,發現孩子心中潛藏的興趣,然後拼盡全力讓他擁有持續一生的熱情,做到這些,教育就完成了。」

每個孩子的智力發展不同,當然擅長的方向也各不相同。

父母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勢,然後因材培養,讓天賦真正成為孩子未來發展的本領,成就不同領域的優秀人才。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找到心中所愛,讓自己的天賦才華散發光芒!

引領右腦國際連鎖教育品牌,以腦力開發為核心,個性化定製培養方案為特色,用科學的方法、自主研發的教具培養孩子的才能,為全球家庭提供先進的教育方式。

相關焦點

  • 耶魯大學潛能自查表:孩子隱藏了什麼天賦?無數父母忽略了這3點
    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的天賦都很突出,這是因為他們的天賦可能還沒被發現,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了。美國耶魯大學羅伯特·斯滕伯格教授曾做過一種「多方面」的測驗,通過研究得出一份潛能自測表。這份自測表在發現孩子天賦方面有很高的的參考價值。
  • 耶魯大學研究:《孩子潛能自查表》,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
    每個孩子的成長不同環境,並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我們認為這些長處就是孩子的各自的天賦。那多大可以看出孩子在哪些方面有潛能呢?01一、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潛能」會表現得越來越明顯3歲是孩子潛能開發的關鍵期,在0至3歲之間,隨著年齡的增長潛能也會表現的越來越明顯
  • 耶魯大學研究:《孩子潛能自查表》,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
    每個孩子的成長不同環境,並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我們認為這些長處就是孩子的各自的天賦。那多大可以看出孩子在哪些方面有潛能呢?3歲是孩子潛能開發的關鍵期,在0至3歲之間,隨著年齡的增長潛能也會表現的越來越明顯。
  • 耶魯大學兒童潛能測試!你的孩子都有什麼隱藏天賦?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藝,再不濟也一定要有一技之長,但你知道你的孩子適合學什麼嗎?孩子都有什麼隱藏的潛力呢?今天聞達君為家長們送上一份兒童潛能自測表,這張表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的斯滕伯格博士,十分具有權威性喲!
  • 耶魯大學潛力自查表:孩子潛能在哪裡?別埋沒了孩子的天賦
    在娃還小的時候,如果寶媽寶爸知道孩子擅長什麼、興趣愛好是什麼,對大人和小孩來說,是件非常幸運的事。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來自耶魯大學給家長做的孩子潛力自測表。通過這份自測表,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孩子的潛能在什麼地方,往哪個方向培養孩子。
  • 耶魯大學研究成果:孩子潛能自查表丨3分鐘找到孩子天賦
    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於他人的特點。作為父母,我們要善於從孩子的日常行為中,推測天賦所在,並為他們提供寬鬆愉悅的成長氛圍,有意識地培養和挖掘孩子的興趣特長。耶魯大學通過多年研究得出一份「孩子潛能自查表」。父母可以通過簡單的20個問題,評測出孩子在哪方面具有天賦!
  • 耶魯大學《孩子潛能自查表》:爸媽認真對照看,每個孩子都有潛能
    耶魯大學曾發布一張《孩子潛能自查表》,上面羅列了孩子20種日常行為習慣,家長們可以通過這張自查表,推測孩子的天賦所在。人民日報前不久也轉載過,我還對著看,我家倆孩子的行為潛能,是否有未發掘和被激活的可能性。
  • 想知道孩子哪方面有天賦?看看來自耶魯大學的《孩子潛能自查表》
    美國耶魯大學羅伯特·斯騰伯格博士有一項研究,孩子的行為表現,能體現他的潛力和天賦。他梳理了20個兒童天賦表現,家長通過自查,就可以提早發現孩子的天賦在哪裡。他把這些表現總結成一張《孩子潛能自查表》。一、 語言天賦;1.他在背詩和有韻律的句子時很出色2.你如果用詞用錯了,他會糾正你3.他能精彩的講故事語言天賦有什麼作用呢?
  • 如何挖掘孩子過人的天賦?| 耶魯大學這份潛力自查表幫助很大
    每個孩子都有著他們獨特的天賦,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清楚我的孩子到底擅長什麼,興趣愛好有哪些,了解孩子的天生所長,在培養孩子的路上才會更有方向感,早早地因材施教,孩子學得開心,也更容易獲得成功。今天Q學姐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來自耶魯大學心理系教授羅伯特·斯騰伯格給家長做的——孩子潛力自測表。
  • 孩子的天賦到底在哪?收好這份耶魯大學的潛力自查表測一下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來自耶魯大學心理系教授羅伯特·斯騰伯格給家長做的孩子潛力自測表。通過這份自測表,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寶寶的潛能在什麼地方,對往哪個方向培養孩子,能夠心中有數。2、有音樂天賦的孩子這類孩子在很小的時候(2、3歲)就特別留意傾聽有規律的聲音,只要有音樂呈現,他就會瞪大眼睛專注地傾聽。唱歌時音階很準,喜歡聽各種樂器,並能辨別它們的聲音。這表明他在音樂方面潛能極大。
  • 兒童潛力自查表:發現孩子某方面的天賦,父母能做些什麼?
    因為只有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天生所長,我們在培養孩子的路上才會更有方向感,早早地因材施教,孩子學得開心,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比如說,孩子愛玩角色扮演、孩子喜歡跟著音樂搖擺、孩子對教的兒歌記得很牢、孩子很容易覺察到別人的情緒……這些分別代表娃有什麼天賦?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來自耶魯大學心理系教授羅伯特·斯騰伯格給家長做的孩子潛力自測表。
  • 人民日報發布《孩子潛能自查表》:別埋沒了你家孩子的天賦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過,孩子的潛能是個巨大的寶庫,要仔細觀察和發現,懂得開發。每個孩子都擁有自己的特長,可是很多父母卻少了一那雙善於挖掘的眼睛。 以至於一些孩子一生都沒有尋找到自己的熱愛,不知道自己的潛能在哪裡,活成了沒有任何光環加身的普通人。 人民日報發布了一張《孩子潛能自查表》,從細節上幫你尋找並喚醒孩子的天賦。
  • 尋找孩子的天賦不能靠幾張測試表,九成父母都做錯了
    俗話說「人定勝天」,我想很多父母不會認命,也不會屈服,想著法的也要提高孩子的智商。 去搜索一下「孩子天賦潛能」,會有1億多相關內容。各種標題都在撩動為人父母的心弦,「發現孩子天賦潛能,讓孩子少走90%的彎路」、「你家孩子有什麼天賦潛能?
  • 父母怎樣發現孩子潛能和天賦,中國版安徒生是如何誕生的:鄭淵潔
    有這樣一個男孩,從小調就皮搗蛋,在他四年級的時候,因為在課堂上不服氣老師的管教,差點就用小炮把講臺給點了,毫無疑問被學校開除。失了學,男孩的父親決定自己在家教育管教這個淘氣兒子。在教授的過程中,父親發現兒子雖然淘氣,但想像力卻十足。愛看書,也很有見解。父親認為兒子可能有搞文學創作的潛能。於是在父親的鼓勵下,男孩開始文學創作。
  • 孩子的天賦到底在哪裡?耶魯大學這份潛力自查表,直接幫助很大
    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天生所長,我們在培養孩子的路上會更有方向感,早早地因材施教,孩子學得開心,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來自耶魯大學心理系教授羅伯特·斯騰伯格給家長做的孩子潛力自測表。通過這份自測表,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孩子的潛能在什麼地方,對往哪個方向培養孩子,能夠心中有數。
  • 天賦自查表:你的孩子具備什麼天賦?
    我們經常說,要注意培養孩子。可是怎麼培養?首先就得明白:您的孩子具備什麼天賦?只有了解了孩子具備什麼天賦,再因材施「培」,才能事半功倍。那麼如何知道孩子具備什麼天賦呢?那就是根據孩子平時的一些具體表現,進行綜合評定。
  • 這份《孩子潛能自查表》,家長趕緊收好,別再對娃的天賦視而不見
    生活中,很多家長喜歡用成人的視角去看和衡量一個孩子,當孩子出現看似霸道、調皮、喜歡搞破壞的行為時,家長就會搖頭不認可孩子。實際上,有些在家長們看來頭疼的「壞習慣」,並不一定是孩子的缺陷,它們很有可能是孩子的某種優勢和天賦。
  • 不知道如何挖掘孩子的潛能?「天賦自測表」助你養出牛娃!
    在娃還小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孩子擅長什麼、興趣愛好是什麼,對大人和小孩來說,是件非常幸運的事。因為只有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天生所長,我們在培養孩子的路上才會更有方向感,早早地因材施教,孩子學得開心,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 不知道如何挖掘孩子的潛能?「天賦自測表」助你養出牛娃
    娃還小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孩子擅長什麼、興趣愛好是什麼,對大人和小孩來說,是件非常幸運的事。因為只有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天生所長,我們在培養孩子的路上才會更有方向感,早早地因材施教,孩子學得開心,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比如說,孩子愛玩角色扮演、孩子喜歡跟著音樂搖擺、孩子對教的兒歌記得很牢、孩子很容易覺察到別人的情緒……這些分別代表娃有什麼天賦?
  • 媽媽必讀《孩子潛能自查表》,人民日報權威發布:別埋沒了你家孩子...
    其實,每個孩子都擁有自己的特長,可是很多父母卻少了一那雙善於挖掘的眼睛。以至於不少孩子一生都沒有尋找到自己的熱愛,不知道自己的潛能在哪裡,最終活成了芸芸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