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語義及文化的分歧,我們在讀一些古代作品的時候常常會被誤導,以至於出現歧義。
比如,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中,「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妻子」的意思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講的「男子的婚配對象」,而是指妻子和孩子。還有一些古文中經常出現的「或曰」也常常讓初學者犯難,其實在古代「或」就解釋為「有人」,知道了這些便更能理解作品的含義。
這種無傷大雅的誤讀沒什麼關係,然而有時,另一種別樣的誤讀便會出現另一種耐人尋味的深意了,經過口口相傳,也會將作者原本的意思完全誤解。
這首《春宵》便是最好的例子。我們先來讀一遍蘇軾的這首詩:
春宵蘇軾 (宋)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從題目看,這首詩為蘇軾在春天的夜晚所作。
春天的夜晚,花兒散發著陣陣清香,月兒灑下朦朦朧朧的月影,樹影婆娑,微風習習。在這樣舒適而美妙的環境之下,每一刻鐘都顯得無比的珍貴。不遠處的高樓裡面,笙歌燕舞,時時傳來歌舞管樂之聲,那時官宦貴族們在盡情的享受和放縱,架著鞦韆的庭院卻正浸潤在茫茫的月影之中。
詩的前兩句春夜之景,「花香」「月影」讓夜顯得無比美好而值得珍惜,但是後兩句之中,那些貴族子弟們卻趁著美好時光在縱情享樂。體現出蘇軾的心中的一種極度諷刺,諷刺這些富貴人家紙醉金迷的生活。
蘇東坡的作品一貫是給人一種豪放、奔放。通透、敞亮的感覺,但在這首詩中,他的筆法確實少見的清奇淡雅。但其中所傳遞出的溫度和感情卻絲毫不減:他用平淡的語調,在告訴人們,時光的寶貴,不說勸誡,卻有勸誡之意。
整首詩清新自然,但是卻蘊含著深刻的意蘊。尤其是「春宵一刻值千金」這一句,更是被流傳千古,為人們所熟誦。
蘇軾的本意是想告訴大家珍惜自然中美好時節,不要貪圖享樂,再往深一點,是勸誡人們珍惜當下的美好時光,這個時光更是努力學習,博取功名,建功立業的好時光,卻被後世慢慢傳為珍惜當下愛情的句子,不得不說,是辜負了蘇老前輩的一片苦心了。
但是現在所說的春宵指「新婚之夜」的說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這要講道「春宵」一詞的來源了。
在黃帝時期,皇帝在打敗蚩尤之後,便想要解決以前群婚模式帶來的弊端,於是採取了一種新的行婚制度,即一夫一妻制。規定部族首先會為相愛的男女雙方準備一個新的洞穴,然後兩人要經過一定的程序,再進去「洞房」之中,行私房之事,以此來防止以前搶婚的事件,在這一刻非常珍貴。
可蘇軾詩中「春宵一刻值千金」也絕不是這樣一種意思,只是在口口相傳以及延伸之意下,便也成了習慣。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夏熱冬冷秋蕭瑟,對大多數而言,春季便是最愛的季節。萬物復甦,陽光溫潤,不冷不燥,做起事情來也非常的舒服。因此古語中也有「一年之計在於春」之說。
春季,是溫暖,是陽光,是重生,也是希望。
如今,又是一個燦爛的春,百花齊放,萬物復甦,學生開學,工廠復工,一切又是一個新的開始。無論以前怎麼樣,成了多少敗了多少,那也都是以前了,當春天來臨,每一個人又迎來了新的希望,可以去為著新的生活而奮鬥。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出現無數次的「春光」,春光易逝更易失,不念過去,不懼未來,把握當下,才是最好的珍惜。
(全文完)
如果詩妹的文字也觸動你了,請在下面幫詩妹點個讚哦!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