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心理學:談談那位認為環境決定一切的華生同學

2020-12-16 一心論心

今天,我們要談的主角你們應該已經很清楚了。當然了,此華生非彼華生,人家可不是夏洛克的「基友」喲!

華生——美國心理學家,是心理學流派中行為主義的創始人。

上一篇我們聊了精神分析醫生埃裡克森有關發展心理學的一些觀點。今天,我們就來探尋一下上面這位華生大帥哥在發展心理學中的故事吧!

既然作為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那麼華生面對心理學到底該研究什麼的問題的回答:。華生將心理和意識都歸為行為的一方,認為各種心理現象都是行為產生的組成元素或方面。對此,他的研究以及觀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環境決定論

華生在心理發展問題上的突出觀點是環境決定論,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否認遺傳的作用否認遺傳的作用是華生環境決定論的基本要點之一。華生明確指出:心理學不再需要本能的概念了。

對此,華生得出遺傳不再重要的理由可能有三點。首先,我們產生行為反應是由刺激導致的,而刺激是來自客觀世界不是遺傳,因此刺激不可能取決於遺傳。其次,生理上的遺傳機制並不會導致機能(及心理)的遺傳,華生承認有機體在身體構造上的差異來自遺傳,但是身體不代表心理,技能的差異還是來自外界刺激的。最後,華生的心理學是以控制為主的,而遺傳不能控制。

2.誇大環境和教育的作用

這裡講一個聞名於世的論斷就可以很形象地描述了

華生提出教育萬能說:「請給我十幾個健康而沒有缺陷的嬰兒,讓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養,那麼我可以擔保,在這十幾個嬰兒之中,我隨便拿出一個來,都可以訓練他成為任何一個專家——無論他的能力、嗜好、趨向、才能、職業及種族是怎樣的,我都可以訓練他成為一個醫生,或一個律師,或一個藝術家,或一個商界首領,或者甚至也可以訓練他成為一個乞丐或竊賊。」

我們在這裡暫且不談論他的這段話中的道德或是實際操作問題,又或是正確與否,但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華生將環境和教育的作用極度擴大了。他十分重視學習,認為它可以決定我們的以後,無論遺傳的作用。

對兒童情緒發展的研究

華生對心理發展的研究還主要集中在情緒發展的課題上。在這裡,他主要研究了對兒童怕、怒、愛的分析,對此是通過對情緒發展所進行的一系列實驗研究。這些實驗,在心理學史上被譽為「經典實驗」。其中,就有影響最廣也是最「臭名昭著」的「小阿爾伯特實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喲!

阿爾伯特

嗯嗯,總結一下。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的一門學科,由於心裡是一種極其複雜和神秘的東西,

所以在很多的研究中得出的結論並非一定是正確或一定可以應用於所有人的。

所以,當你學習心理學時,要記住,沒有正確答案。

你可以對於權威提出異議,你可以對老師的解讀存在懷疑,只要你有充足的觀點及證據。

這,就是心理學

相關焦點

  • 【發展心理學】華生的行為主義
    提起華生,大家應該多少聽說過他,他是心理學最主要的兩大流派之一的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華生有一句名言,給我一打嬰兒,我能把他們變成任何你想要的樣子,科學家、警察、小偷……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華生的心理學觀點,他是名副其實的環境決定論者,認為人格全部是由於環境造成的。
  • 「從問題少年」,到「一代宗師」,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立者—華生
    社會的進步促使心理學發展,1913年華生在《心理學評論》上發表論文《行為主義心目中的心理學》,成為行為主義心理學誕生的標誌。此後50年,心理學一直是行為主義的天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立者——華生。
  • 2016年考研心理學:心理發展的基本理論(二)
    心理發展的主要理論(二)      ▶行為主義的心理發展觀   (1)華生:①華生認為,心理的本質是行為。各種心理現象只是行為的組成因素,都可用客觀的S-R公式來論證。②華生是名副其實的環境決定論者,主要體現在:否認遺傳的作用,誇大環境和教育的作用,認為學習包括情緒的基礎都是條件反射。③華生進行了一項臭名昭著的小阿爾伯特實驗,為其觀點提供依據。在小阿爾伯特與小動物玩耍時,華生會製造一聲巨響的聲音,經過多次匹配,導致小阿爾伯特對小動物甚至帶毛的物品都產生了恐懼。   (2)斯金納: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強調塑造、強化與消退、及時強化等原則。
  • 【心理學】行為主義心理學
    它強調科學心理學所研究者只是能夠由別人客觀觀察和測量的外顯行為;主張構成行為基礎者是個體的反應,集多個反應即可知行為的整體;堅持個體行為不是與生俱來的,不是由遺傳決定的,而是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被動學習的;認為經由對動物和兒童實驗研究所得到的行為的原理原則,即可推論解釋一般人的同類行為。像此種純粹以「客觀的客觀」為標準的行為主義取向,也被人稱為激進行為主義。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
    ①片面強調遺傳在心理發展中的作用,認為心理發展是由先天、不變的遺傳所決定;②心理發展是這些先天遺傳自我發展和自我暴露的過程,與外界影響、教育無關;③外界影響和教育即使對心理發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進或延緩素質的自我發展和自我暴露,不能改變它的本質。
  • 普通心理學 | 心理學主要流派
    機能主義主張研究意識,但是它認為意識是連續的整體。在他們看來,意識是個人的,永遠變化的,連續的和有選擇性的。意識的作用是使有機體適應環境。(構造主義是研究意識,重視內省,主張將內省與實驗相結合)        行為心理主張「環境決定論」,認為個體的行為完全由環境控制和決定。認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
  • 考研心理學衝刺複習:西方心理學必背考點
    但他實際上並未能脫離傳統心理學所討論的各種問題,把一切對傳統心理學的革命降格為文字遊戲。可見,由於偏激造成了華生的革命,而恰好因為革命的偏激致使他不能清醒地應用理論,導致了一些徒勞無效的過激行為。   2、關於遺傳與環境的關係   環境決定論。否認遺傳的本能行為,認為人的行為類型完全是由於環境造成的。
  • 從心理學的發展理論來看兒童教育這件事,有趣極了
    認為逐漸形成的自我在人的發展中起主要作用。華生,在心理發展這一塊比較有代表的人物除了華生之外,還有斯金納和班杜拉。1.華生華生是一位環境決定論者,否認遺傳的作用,他的理論誇大了環境和教育的作用。2.斯金納斯金納提出了操作性行為,強調塑造、強化與消退、及時強化等原則。
  • 行為主義—華生
    教師招聘考試中,行為主義的創始人—華生,一直是一個常考考點,今天我們著重了解他。華生是怎樣形成他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呢?首先,他是要取消一切具有主觀性的心理學術語,而用客觀的行為來替代。他把刺激(S)和反應(R)的聯結作為行為的基本單位,一切複雜的行為都是些基本單位聯結成的。
  • 心理基礎學之心理學發展簡史
    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孟子說:「人都是性善的」,荀子說:「人都是性惡的」,世碩說:「人性有惡有善」,告子則主張:「人性無惡無善」,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對人的心理發展影響的爭論上,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在西方,兩千多年前,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拉底就把人分為種類型: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鬱質,並解釋說這四種類型是由人體液體所佔的比例不同造成。
  • 行為主義心理學衰落的真正原因
    行為主義心理學誕生在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直到50年代整整30年在美國心理學界都處於主導地位,在世界心理學史上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學派。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貢獻是使心理學真正擺脫了哲學,成為一門客觀的實驗心理學,它推動心理學向成熟的科學方向發展邁出重要的一步。行為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是華生和斯金納。華生1915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有人評價華生是20世紀上半葉心理學思想史上僅次於弗洛伊德的人物。
  • 華生入列歐美人最討厭之一,源於他的「哭聲免疫法」咱就別嘗試了
    課上100多個同學不假思索、異口同聲地說:「不能!」,這樣的回答效果明顯讓老師鬆了一口氣,也讓我認為哭聲免疫法早就已經被摒棄,畢竟我身邊除了幾個上了年紀的老太太依然堅持孩子哭不能抱之外,沒再聽哪個年輕的媽媽堅信「哭聲免疫法」。萬萬沒想到,這兩天居然有一個媽媽因堅信「哭聲免疫法」看著一個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幾個月的孩子活生生被悶死。
  • 現代心理學研究的方向之行為主義心理學
    1908年,華生離開芝加哥大學,前往霍布金斯大學擔任教授的職務,他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體系,就是他在這個大學任教的期間開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1912年,華生在他發表的一些公開演說中,初步表露了他的行為主義的心理學觀點。1913年,他在美國的《心理學評論》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一個行為主義者所認為的心理學》的論文,他的這篇論文乃是行為主義心理學正式成立的一個宣言。
  • 個體身心發展—外鑠論
    個體身心發展是指作為複雜整體的個體在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結束的全部人生過程中,不斷發生的變化過程,特別是指個體的身心特點向積極方面變化的過程。這是人的各方面的潛在素質不斷轉化為現實個性的過程。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有內發論(遺傳決定論)、外鑠論(環境決定論)、多因素相互作用論(共同作用論)。今天我們主要來看看外鑠論的幾大代表人物及他們各自的觀點。
  • 心理學「江湖」之三大門派(中)-行為主義心理學
    背景:科學心理學建立以後,出現了現代心理學的十個主要學派,其中行為主義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和人本心理學逐漸發展壯大,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被稱為「西方心理學的三大勢力掌門:華生約翰·華生(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
  • 【直播回顧】光光老師:華生的激情人生
    他認為心理學研究必須拋棄「內省法」,而應採用自然科學常用的實驗法和觀察法,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不是意識而是行為。華生在使心理學客觀化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求學經歷】華生家裡有六個孩子,他排行第四。華生有個嚴厲的媽媽,還有一個不靠譜的爸爸。華生中學時代雖然叛逆、墮落,但還是順利進入大學。
  • 殘忍的「阿爾伯特」心理學實驗證明,永遠不要因為學習對孩子發火
    「阿爾伯特實驗(Albert experiment)」的背景華生(Watson)是行為主義學派的創始人,行為主義學派正式創立的標誌是1913年華生發表在《心理學評論》上的演講稿《行為主義者心目中的心理學》。
  • 西方心理學兩千多年的發展歷程
    亞里斯多德有一部著作《論靈魂》,在這部書中,他對感覺、記憶、回想、睡眠和清醒等與現代西方心理學相通的課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但後來由於基督教的崛起,人們便唯心的認為,一切內在心理變化活動,都是完全受神的旨意安排支配,從而使科學的心理學理論,逐漸被唯心的基督教思想所取代,並在很大的一段時間內銷聲匿跡,直到十七世紀工業革命,近代科學發展起來以後,心理學才從基督教的思維方式中脫離出來,確定了科學的理論。
  • 《人類發展心理學》課程回顧|從心理學視角探索人類發展軌跡!
    主要研究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數學問題解決、學習動機與自我調控學習、學習質量評估與促進、有效教學等。課程開始,李曉東教授先向同學們拋出了一個問題:發展心理學是研究什麼的?人類心理學是研究人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整個生命全程中,心理發生、發展變化的學科。發展心理學幫助自我認識(過去、現在、未來),促進個體健康發展。
  • 20201考研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之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強調客觀研究,創始人是著名心理學家華生,在心理發展這一塊比較有代表的人物除了華生之外,還有斯金納和班杜拉。   華生   華生是一位環境決定論者,否認遺傳的作用,他的理論誇大了環境和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