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談的主角你們應該已經很清楚了。當然了,此華生非彼華生,人家可不是夏洛克的「基友」喲!
華生——美國心理學家,是心理學流派中行為主義的創始人。
上一篇我們聊了精神分析醫生埃裡克森有關發展心理學的一些觀點。今天,我們就來探尋一下上面這位華生大帥哥在發展心理學中的故事吧!
既然作為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那麼華生面對心理學到底該研究什麼的問題的回答:行為。華生將心理和意識都歸為行為的一方,認為各種心理現象都是行為產生的組成元素或方面。對此,他的研究以及觀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環境決定論
華生在心理發展問題上的突出觀點是環境決定論,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否認遺傳的作用否認遺傳的作用是華生環境決定論的基本要點之一。華生明確指出:心理學不再需要本能的概念了。
對此,華生得出遺傳不再重要的理由可能有三點。首先,我們產生行為反應是由刺激導致的,而刺激是來自客觀世界不是遺傳,因此刺激不可能取決於遺傳。其次,生理上的遺傳機制並不會導致機能(及心理)的遺傳,華生承認有機體在身體構造上的差異來自遺傳,但是身體不代表心理,技能的差異還是來自外界刺激的。最後,華生的心理學是以控制為主的,而遺傳不能控制。
2.誇大環境和教育的作用
這裡講一個聞名於世的論斷就可以很形象地描述了
華生提出教育萬能說:「請給我十幾個健康而沒有缺陷的嬰兒,讓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養,那麼我可以擔保,在這十幾個嬰兒之中,我隨便拿出一個來,都可以訓練他成為任何一個專家——無論他的能力、嗜好、趨向、才能、職業及種族是怎樣的,我都可以訓練他成為一個醫生,或一個律師,或一個藝術家,或一個商界首領,或者甚至也可以訓練他成為一個乞丐或竊賊。」
我們在這裡暫且不談論他的這段話中的道德或是實際操作問題,又或是正確與否,但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華生將環境和教育的作用極度擴大了。他十分重視學習,認為它可以決定我們的以後,無論遺傳的作用。
對兒童情緒發展的研究
華生對心理發展的研究還主要集中在情緒發展的課題上。在這裡,他主要研究了對兒童怕、怒、愛的分析,對此是通過對情緒發展所進行的一系列實驗研究。這些實驗,在心理學史上被譽為「經典實驗」。其中,就有影響最廣也是最「臭名昭著」的「小阿爾伯特實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喲!
嗯嗯,總結一下。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的一門學科,由於心裡是一種極其複雜和神秘的東西,
所以在很多的研究中得出的結論並非一定是正確或一定可以應用於所有人的。
所以,當你學習心理學時,要記住,沒有正確答案。
你可以對於權威提出異議,你可以對老師的解讀存在懷疑,只要你有充足的觀點及證據。
這,就是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