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技能」辯論賽主題活動支持幼小銜接

2020-11-05 學前教育雜誌社

北京市通州區大方居幼兒園 葉宇

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幼兒人生中的轉折點,幼小銜接也因此成為幼兒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辯論賽是圍繞某一問題而展開的相關知識競賽,是思維反應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綜合能力的競賽。將辯論賽與幼小銜接相結合,是支持幼兒自主學習,順利平穩地進行幼小銜接的好方法。


大班下學期正值幼小銜接的關鍵期,也是發展幼兒語言理解能力、綜合表達能力的關鍵期。班中經常有幼兒因為某一件事情或問題進行激烈的討論,比如該不該吃肯德基麥當勞、把古詩改成小笑話的行為是不是正確的……也不時有幼兒 談論到小學,提起對小學的憧憬。當一些幼兒提到想上小學時,另一些幼兒提出還是想留在幼兒園,大家各執己見,爭得不可開交。因此,我們結合幼兒興趣,採用辯論賽的形式,以「幼兒園好還是小學好」為主題開展了幼小銜接活動。

要做好辯論賽,首先,幼兒需要對幼兒園及小學有充分的了解;其次,辯論賽要求每一方發表觀點的時間為1分鐘,所以幼兒需要了解1分鐘有多長,掌握看鐘表的方法;同時,在收集辯論賽材料的過程中,幼兒需要學會製作表格、用表格記錄以及前書寫等。可見,辯論賽活動的開展能夠調動幼兒多種經驗,激發他們主動了解小學的意願,這是幼小銜接的基礎和前提。


多種方式收集資料,發現小學特點

辯論賽中,辯論雙方都要有自己的觀點,雙方辯手通過闡述論據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論據是什麼?就需要幼兒自己去尋找了。認為小學好的幼兒需要去尋找小學哪裡好;認為幼兒園好的幼兒更要仔細地去了解小學,才能進行對比,說出幼兒園的好。辯論賽前期準備論據的環節,幼兒自主探索,通過詢問、調查、參觀等多種形式尋找小學的特點。教師還為幼兒提供了記錄表,幼兒在探索後以文字、繪畫等多種形式記錄論據並分組進行匯總、分享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發現了小學的多種特點,對小學更加了解了,萌生了入學願望。

區域中探索,感受小學生活

根據主題的需要及幼兒興趣科學合理地投放材料,也是讓幼兒對入學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的重要方法。首先,在家庭區,根據辯論賽主題為幼兒提供了小學 生的紅領巾、小黃帽、校服等小學生的生活材料,讓幼兒對小學生的標誌性著裝有充分感受。材料投放後,我們發現,幼兒對於角色扮演遊戲的材料選擇,逐漸不再是單一的不同民族服裝、配飾,他們對於有關小學生的材料更感興趣,遊戲的內容也由「家裡來客人」等轉變成了「我上小學」的角色扮演遊戲。在角色扮演中,幼兒感受著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在回顧環節他們會說出小學與幼兒園不同的地方,並總結為自己的論據。


其次是圖書區,幼兒在辯論賽前期材料準備的過程中,經常會提到要用筆寫字、畫表格等。所以根據主題需要以及幼小銜接的活動目的,我們提供了尺子、橡皮、鉛筆等。目的是讓幼兒在操作中感受小學與幼兒園學習用具的區別,在日常運用中逐漸學會並熟練使用這些學習用具。標準的拿筆姿勢是什麼樣的,橡皮擦怎麼用才能擦得很乾淨,怎麼用尺子輔助把直線畫直,幼兒在操作中探索著這些小學生必備學習用具。除了學習用具,在圖書方面提供了涉及主題活動的《我不敢說,我怕被罵》《輕聲說話的微樂》等圖書,也提供了帶有拼音的故事書以及文字多於圖的科學類圖書。目的一是為了主題需要,讓幼兒在閱讀中學會大膽表達自己,二是幫助幼兒在閱讀中對小學書籍的轉變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最後是積木區和玩具區,大班幼兒搭建能力很強,會自發地搭建較為複雜的房子。結合主題,我們提供了不同種類的幼兒園及小學的建築照片,目的是讓幼兒在搭建的過程中感受幼兒園和小學建築結構的不同,更加憧憬小學。幼兒搭建後,分享環節還會鼓勵他們說說幼兒園及小學建築的不同。

遊戲中學習,體會學習的樂趣

幼兒對於時間的概念還比較模糊,辯論賽中不能很好地控制發言時間,同時,發展幼兒的時間概念也是幼小銜接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通過過渡環節、小組 活動、戶外活動時間玩「1分鐘停」「噹噹當,時間到」等遊戲,讓幼兒感受1分鐘、2分鐘、10分鐘等時間的長短。小組活動和區域活動中,也引導幼兒自己看鐘表來開始和結束活動,從認整點時間開始,慢慢認識半點、分鐘,如從「鐘錶長針指到幾收玩具」到「幾點幾分收 玩具」等。幼兒在遊戲中感受時間、了解時間、認識鐘錶。因為有在辯論賽中控制發言時間的需求,孩子們對認識鐘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的願望非常強烈。


在辯論賽活動中幼兒需要繪製並填寫記錄表,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進一步鞏固了對於表格結構等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掌握辯論賽表格的基礎上繪製了畢業倒 計時錶、我的出勤表、小苗生長記錄表等。在記錄的過程中,經常有幼兒說「老師我不會寫字,但是我就想用字來記錄」,他們有認字、寫字的需求。由此,我們延伸出「我喜歡的漢字」「漢字的演變」等活動,引導幼兒探索文字。幼兒從書中、牆面上等任何地方,尋找著自己需要的漢字,進行臨摹畫字,完成自己的記錄。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對漢字更加了解,小肌肉也得到了鍛鍊。


大班下學期,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迅速發展,辯論賽正是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好途徑,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在小組內分享、匯總觀點,除了口語表達能力,傾聽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因為,幼兒只有認真傾聽小組內其他人的觀點,才能提出疑問、匯總小組觀點。這也與當下小學的課堂要求——認真傾聽、積極表達相呼應。


幼兒在辯論賽主題活動中自主學習,發現學習的樂趣,通過完成辯論賽達到幼小銜接的目的。

幼小銜接的重點是讓幼兒能夠在幼兒園和小學間良好過渡,順利從幼兒園畢業,開心進入小學生活。在辯論賽中,幼兒搜集觀點、繪製填寫記錄表、傾聽他人發言、匯總材料、大膽表達想法,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地探索小學、感受小學、接納小學,這才是真正以幼兒興趣為出發點的幼小銜接。


註:本文為北京市學前教育宣傳月優秀徵文。


版權聲明:本文為《學前教育》原創稿件,版權歸本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長沙雨花區教育局幼教集團:共研空間位置 同促幼小銜接
    同促幼小銜接」主題研討活動。2020年6月11日上午,長沙市雨花區教育局19所公辦幼兒園教師代表相聚雨花區教育局第一幼兒園,共同研討幼小銜接數學教學相關內容。本次活動深入探討大班幼兒與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及幼兒園與小學數學課程目標與內容和數學教學方式的銜接,旨在加強幼兒園和小學教師「兒童數學學習生活化」的意識。
  • 幼小銜接|如何避免幼教「揠苗助長」
    如何避免幼教「揠苗助長」幼小銜接≠學小學課本在幼兒園把小學課本提前學完後,上小學時,孩子興趣會大大的降低,「我都會了,為什麼還要學?」幼教就像優迪爾機器人課程一樣,由淺入深的學習,培養的不只是完成機器人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能力。不能重知識而輕能力。"幼小銜接"究竟要銜接什麼?
  • 「全國幼小銜接指導師」職業技能培訓成功閉幕
    繼2020年1月成功啟動年度首屆「兒童啟蒙指導師」職業技能培訓項目以來,2020年5月,學齊智學前啟蒙「全國幼小銜接指導師」職業技能認證培訓再次成功舉辦。   參加培訓的人員包括了來自幼小銜接教育領域相關的從業人員和跨界人士,大家認可並重視幼小銜接教育領域的剛需,希望解決和梳理在幼小銜接操作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掌握更多幼小銜接指導的系列理論知識和實用技能……通過學習並通過考核後
  • 倍思樂幼小銜接課程介紹
    一般而言,幼小銜接課程的設置是從鍛鍊孩子的思維習慣,與督促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兩方面出發的。
  • 國外幼小銜接特點對我國學前教育的啟示
    雖然我國對於幼小銜接出臺了一定的法規保障,但在具體實施策略、教學目標及內容等方面依然不明確,缺乏法律、法規的支持和引導。而且在實際教學中,《綱要》的理念並沒有得到完全的貫徹和實施,許多地區流於形式。因此,我們認為國家應加大執法力度,確立明確、詳細、全面的法律法規來加強立法保障,以推進幼小銜接的實施。
  • ...實驗幼兒園羅雲名師工作室成功舉辦「幼小銜接」主題家庭教育沙龍
    本報訊(記者杜培清 通訊員餘璐)「幼小銜接家長需要準備什麼?」12月24日下午,在以幼小銜接為主題的家庭教育沙龍活動中,主持人開場問題讓參加參加家庭教育沙龍活動的家長代表們陷入了沉思。一段律動熱身操,讓家長們緊張、焦慮的情緒有所緩解。
  • 卓越巧問教育發布幼小銜接白皮書2.0,深度探究幼小銜接行業趨勢
    2019年10月26日,在近400位海內外行業專家、幼教從業者與權威媒體的共同見證下,卓越巧問教育再次聯合亞洲幼教年會發布《2019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下簡稱白皮書2.0),並與現場的行業同仁分享優秀教育成果,深度探討新形勢下幼小銜接的機遇和挑戰。
  • ...注意力問題,卓越巧問教育發布2020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
    因此,12月6日卓越巧問教育與中國教育智庫網以及亞洲幼教年會三方聯合發布《2020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3.0),在數百位行業專家、幼教從業者與權威媒體的共同見證下,卓越巧問教育公開了中國首份「4-5歲兒童注意力發展研究報告」(下簡稱「斑馬塗色實驗」),與學前教育同行共同探討中國4-5歲兒童的注意力現狀。
  • 直面兒童注意力問題,卓越巧問教育發布2020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調研...
    因此,12月6日卓越巧問教育與中國教育智庫網以及亞洲幼教年會三方聯合發布《2020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3.0),在數百位行業專家、幼教從業者與權威媒體的共同見證下,卓越巧問教育公開了中國首份「4-5歲兒童注意力發展研究報告」(下簡稱「斑馬塗色實驗」),與學前教育同行共同探討中國4-5歲兒童的注意力現狀。
  • 廣州耀華探討幼小銜接究竟應該銜接什麼?突擊行不行?
    幼小銜接到底銜接什麼呢?暑期要不要報個班學學算術……」耀華重慶融科園內,一位大班家長急切地向園長王之玉諮詢。「現在家長對幼小銜接的焦慮,很普遍。」王之玉坦言,一些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內容,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幼兒園家長們,反而開始擔心,自己的娃在知識的起跑線上會不會被落下。
  • 巧問教育受邀出席亞洲幼教年會,即將發布《2019中國幼小銜接行業...
    作為世界級學前教育行業交流的盛會,亞洲幼教年會(簡稱APEAC)每年都有逾萬人的專家、學者、品牌、園長參與,共同探討教育新風向,推動行業的發展前行。今年10月25日,卓越巧問教育作為深耕幼教行業多年的教育品牌,也受邀參展,並繼續發布—— 《2019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2.0)。
  • 系統鋪墊構建幼小銜接新樣態
    為破解此類難題,我們從2013年開始組建研究小組,從構建區域性幼小銜接課程體系、完善區域性學段銜接機制等著手,開展系列活動,有效地改善了幼小銜接教育生態。三是強化教師和家長的專項技能培訓:提供幼小銜接課程理解和執行、幼小銜接期環境建構、兒童入學水平評估、銜接工作評估等專門培訓,組織小學教師到幼兒園參觀,請幼兒園教師指導小學教師布置教室和活動區域,著力提升小學教師設計和指導遊戲的能力、家長和教師觀察評估兒童發展需求的能力。
  • 歡樂娃彰藝幼兒園幼小銜接主題活動——參觀小學
    為認真貫徹落實《指南》精神,以「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發展需要」為研究的基本原則,以「如何解決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問題
  • 溫江區金馬中心幼兒園開展幼小銜接體驗活動
    「雲遊小學」之準備這天,一場關於幼小銜接的辯論賽正在火熱進行。在「雲遊小學」之前,大班組的孩子們全都拿上調查單,通過不同的途徑去了解小學。對於小學的暢想可謂是千奇百怪的。孩子們既有對幼兒園生活的不舍,又有對小學生活的憧憬,關於想不想上小學的問題,孩子們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辯論賽。正方隊員說:「去小學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
  • 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長沙首個幼小銜接教研基地掛牌
    華聲在線7月15日訊 「幼小銜接到底是什麼?」「幼小銜接有必要嗎?」「該如何給孩子做幼小銜接?」……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可謂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為了不讓孩子輸在第一起跑線上,不少家長往往會在暑假給孩子報各種「幼小銜接班」,那麼,是否應該進行幼小銜接?
  • 海星幼教走進楓葉國小l幼小銜接
    2017年5月17日,海星幼教組織其旗下的三家幼兒園:海星幼兒園、海鷹幼兒園、芙蓉國幼兒園,來到海南楓葉國小,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參觀校園
  • 「夏之初,相約EISEN銜接學院」五月幼小銜接課程記實
    】一直在成長今日主題Eisen幼小銜接專業課程重點培養幼兒入學前的五大習慣和八大能力【EISEN銜接學院——習慣培養】銜接一:生活習慣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播種行為,就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因此Eisen的小值日生上線啦爭做小值日生可不是那麼容易哦要學會自我管理、合理安排班級小任務每周的大清潔都讓孩子們參與勞動學會簡單的生活技能
  • 愛爾蘭幼小銜接的政策、實踐與啟示
    積極的幼小銜接經驗是幼兒未來在社會性、情感和學業方面獲得成功的預測性指標之一,它可以幫助幼兒形成對小學的正向態度,提升幼兒在學校活動中的參與度,並將早期教育獲得的益處延續到小學之後,而消極的幼小銜接經驗則會影響到幼兒長遠的學習和發展。本文將梳理愛爾蘭在幼小銜接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為我國幼小銜接政策及實踐的發展提供借鑑。
  • 幼小銜接,經合組織國家在行動
    美國專門出臺針對幼小銜接階段的「K學段」指南,從兒童發展、學習環境、成人與兒童互動、課程、教學實踐、一日活動、學校—家庭—社區聯繫、評價、銜接和教師專業發展各個方面提出指導意見。教學綱要強調遊戲、自理能力和早期書寫能力的重要性,尤其重視遊戲和基本能力的培養。還有一些國家在課程中納入最新科技發展趨勢,如信息通信技能。
  • 摩比推出《家長手冊》 幫孩子備戰幼小銜接
    國內首部針對家長的幼小銜接實用手冊——《家長手冊:幼小銜接你準備好了嗎》近期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作為國內首部幼小銜接實用手冊,《家長手冊:幼小銜接你準備好了嗎》為家長們提供了全方位的幼小銜接指導。本書以時間為線索,把幼小銜接分為了入學前一年、入學前一月、入學前一周、開學第一月、開學第二月、開學第三月6個時間節點,提供了共60個技能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