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那些動不動就哭的人,都是高危的潛在抑鬱症患者

2020-12-15 騰訊網

即使沒有遇到難事也會傷感,即使沒有原因也會自發難過,即使沒有不順也會痛哭流涕。

你自己或者周圍的人有這樣的時候嗎?

以上這些現象即使不是抑鬱患者,也是高危的潛在抑鬱症患者。

為什麼有的人會動不動就哭?

說到動不動就哭,更多的人認為只有女性才會這樣,實則不然。

男性也會有動不動就哭的時候。

雖然在情感上,女性多是感性超越理性,男性是理性勝過感性。但當壓力到來的時候,不管是女性還是男性都會有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這時候哭對於處在壓力中的他們是一個很好的宣洩方式。

動不動就哭的人,不能夠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候情緒上來了不自覺的就流露出來。

由於抑鬱情緒的人會動不動就哭,但這其實也是一種暗示,暗示有這種情況的人可能是高危的潛在抑鬱症患者。

高危的潛在抑鬱症患者存在哪些症狀?

1、 莫名感到悲傷

有抑鬱情緒的人總會莫名感到傷感。

如果遭遇不好的事情,縱使自己並沒有做錯事情,也會認為是自己的過失。

他們喜歡通過壓抑自己來消除抑鬱,這是一種自我心理防禦。

但試圖壓抑抑鬱情緒而不允許消極情緒呈現出來是不利於心理健康的,因為抑鬱情緒未得到充分釋放,越是壓抑負面情緒就會越發多。

2、 生活失去興趣

很多潛在抑鬱症患者對生活都失去興趣,不管幹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致。

就像平時喜歡看電影的人突然對看電影不感興趣;喜歡去逛街買買買的人突然對購物喪失了興趣;喜歡四處旅遊的人突然哪裡也不想去。

這些種種跡象都暗示這個人可能遭受了什麼,對生活都失去了興趣。

對生活失去興趣的表現是大多高危潛在抑鬱症患者會出現的情況。

3、 失眠或者嗜睡

通常有心理壓力的人在夜晚容易失眠,白天容易嗜睡。

對於這種心理生理性失眠,只有當自己的心理壓力徹底釋放才能避免失眠和嗜睡。

如果感到自己失眠或嗜睡,又剛好最近倍感壓力,就需要注意了,是不是潛在的抑鬱情緒在作祟。

4、 無法集中注意力

如果記憶經常斷斷續續、無法記住不久之前的事情,日常中難以靜坐,思考問題思路不清晰,無法集中精力容易粗心犯錯。

這很可能是潛在的抑鬱情緒引發的注意力難以集中。

因為集中注意力需要大量的精神能量,而抑鬱情緒會奪走精神能量,有時他們會將注意力集中在負面的思想上,引起負面情緒,當陷入這種抑鬱情緒時,很難集中注意力。

如何預防抑鬱情緒?

1、 及時肯定自己

不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做好,即使前方的道路很難,也要擁有百分百的自信,時刻鼓勵自己、肯定自己。

任何時候都不要否定自己,這只會助長抑鬱因子在心理擴散,想要預防抑鬱情緒就要做到及時的肯定自己。

2、 充實生活

為了避免內心的胡思亂想,在生活中要找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閱讀喜歡的書籍,製作喜歡的甜點,欣賞喜歡的電影,去想去的地方旅行等等。

除了學習工作外,找尋自己所感興趣的事情充實生活,對於預防抑鬱症是非常重要的。

3、 與人溝通交流

抑鬱情緒的人往往是缺乏溝通的,他們缺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可以通過多交朋友來改善這個問題,廣交益友有助於他們預防抑鬱情緒。

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通過向朋友傾訴,與朋友溝通交流來緩解內心的焦慮,讓自己的抑鬱情隨之消散。

任何時候有任何想不通的事情都可以通過溝通交流,畢竟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橋梁。

- The End -

作者 | 翩鴻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相關焦點

  • 朋友圈的3種人都是「潛在抑鬱症患者」
    從全球範圍來講,抑鬱症患者的群體正在不斷壯大。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到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的第二大疾病。中國抑鬱症的患病率為6.1%,發病率在近年來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國內抑鬱症患者已達到9000萬+,但抑鬱症的治療率竟然不到10%。
  • 潛在抑鬱症在生活中的表現有哪些呢?加油!抑鬱症患者
    早醒 失眠不一定是抑鬱症,但是早醒多半是潛在的抑鬱症。比如說晚上12點入睡,凌晨三、四點就清醒並且再也睡不著,很有可能是潛在抑鬱。 2. 莫名的焦慮 經常會有焦慮感,坐立不安等。就算沒有繁忙的工作也很焦灼,沒有辦法集中精力去做某一件事情,這種情況也很有可能是潛在抑鬱。
  • 如果你很喜歡哭,說明你有潛在的抑鬱
    為什麼有些人不動時會哭泣?提到哭泣,每個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女孩會莫名其妙地哭泣,並且無法停止哭泣。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男人有時會哭。例如,在工作中,男人很容易因錯誤或拒絕領導而哭泣,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 讓抑鬱症患者和折磨抑鬱症患者的患者都顛倒三觀的《多餘的話》
    心理學讀書會發起人,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人之將走,其言也善。我不能講太多,因為有良知的先知者、又懂心理學的人,還有反詐騙能力的人會被人嫉妒恨,不能在公眾範圍內說太多。前面我講了許多對抑鬱症患者(考拉)說的話,連結在這裡:病急亂投醫的抑鬱症朋友多保重!
  • 身邊的朋友為什麼都在遠離抑鬱症患者?
    但是日子長了,我發現身邊的人都開始有些遠離她,其中也包括我。但是我知道,抑鬱症是一種心理病,只要積極治療,是有機會痊癒的。只是需要時間,也需要親人朋友們的關心和幫助。但是有時候也確實是受不了她,特別是跟她在一起的時候,感覺特別壓抑。跟她說話聊天都必須一再斟酌,生怕自己說的某一句話挑起了她敏感的神經。她是那麼脆弱,動不動就會哭的特別傷心。身上充滿了負能量,極度厭世,頹廢。
  • 抑鬱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看完我哭了
    《哈利波特》之母J·K羅琳曾說過:「對於那些沒有患過抑鬱症的人來說很多人都覺得抑鬱症是不開心,可事實上抑鬱症的對面不是「快樂」,就像我並沒有不快樂。抑鬱症痛苦到讓人甚至下床都覺得煩,一點小事都讓我心煩。
  • 心理學:你有沒有發現?大多數抑鬱症患者都很成功?
    文/老K著名心理學家森田正馬曾說過:「患上神經症的人,大多數都是聰明的人,甚至有些還很成功」。我們熟知的梵谷以及邱吉爾都是著名的抑鬱症成功者,尤其在《邱吉爾的黑狗》這本書裡,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其實歷史上的很多大人物都有抑鬱症,但抑鬱症沒有限制他們的成功,反倒激發了他們的潛能。回首我們當代,我們熟知的那些網際網路大佬也都爆料自己有抑鬱歷史。
  • 什麼性格的人最容易患上抑鬱症?|心理學解析:反芻思維
    抑鬱症的發病率早已經超出我們的想像,它不分年齡,每個人都有可能遊走在抑鬱症的邊緣,被扼住生活的脈搏。刻板印象抑鬱症已經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人們對抑鬱症有著很深的誤解,認為只有那些矯情、抗壓能力差的人才會得此病。
  • 什麼性格的人最容易患上抑鬱症?| 心理學解析:反芻思維
    抑鬱症的發病率早已經超出我們的想像,它不分年齡,每個人都有可能遊走在抑鬱症的邊緣,被扼住生活的脈搏。,人們對抑鬱症有著很深的誤解,認為只有那些矯情、抗壓能力差的人才會得此病。但其實,每個人都可能與抑鬱症打交道,正因為這種錯誤觀念的存在,導致社會對抑鬱症患者始終留有不正確的刻板印象。真正的抑鬱症患者害怕被他人嘲笑,只能默默隱忍內心的情緒,也不敢向外界尋求幫助,最終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
  • 抑鬱症患者都仇恨父母?心理學:原生家庭是抑鬱的根源
    可媽媽卻想讓孩子是極其完美的人,最後巨大的內心衝突下,孩子招架不住,抑鬱症緊隨而來。童年創傷對一個人影響巨大產生抑鬱症的因素當下很多人認為是腦神經遞質這樣的生理假說,的確沒錯,可別忘了,抑鬱症還有心理成因。
  • 同性戀者、同妻是抑鬱症的高危人群,卻很少被關注!
    我要做一個純粹的利他主義者,致力於心理學讀書公益和關愛抑鬱症公益。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帶你從小白到達人,三年讀完心理系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昨日我寫了關於中國第一個患抑鬱症而死的歷史名人屈原的故事,也提到了他有可能是一位同性戀者,他的死除了國恨家仇的悲憤抑鬱之外,或許也和他的同性情結的愛恨交織有關。
  • 那些從抑鬱症走出來的人,都有這2個特徵
    但如果一些病友既希望康復又不願意付出應該有的努力,這個時間可能是一年以上,也可能是兩年甚至更久,這種例子真是太多太多了,從那些反覆發作的抑鬱症患者身上就能察覺到,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滿腦子的負面思維,想好又不去行動,每天做著思想的巨人和行動的矮子。
  • 抑鬱症患者為何會傷人?聽聽專家怎麼說
    實際上除了自殺,抑鬱症患者,還會有傷人的傾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 袁勇貴:這叫擴大性自殺,抑鬱症的患者最終死於自殺的大概有15%或者25%這樣一個概率,有自殺念頭的大概40%左右,10%的人他是有擴大性自殺。
  • 抑鬱症,不是每一個抑鬱症都有原因,70%的抑鬱患者都能好轉
    患抑鬱症的病人70%以上都有自殺行為或想法,而且有三大徵兆。留意你身邊的人,不要等悲劇發生後才追悔莫及!抑鬱就像黑洞,一不留神就會把自己吸進去。這是許多抑鬱症患者的切身感受。抑鬱症就是一場「心靈感冒」,不僅會讓人心情低落,還會與身體疾病伴發,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 抑鬱症:那些反反覆覆不好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
    文/阿秋抑鬱症患者在療愈期間,有意識、有行動地去自律起來,比那些每天只躺著睡覺或者玩手機、玩遊戲的患者恢復的速度要快很多,可以說那些只躺著、整天玩遊戲、玩手機的人,他們能不能恢復還是一個未知數,至少在我看來這類患者好起來的難度會大很多,不僅僅會大很多
  • 一名抑鬱症患者,寫給抑鬱症患者的6句話
    文/老K抑鬱症有多痛苦,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最近看到一個帖子是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寫給其他病友的五句話,每句話都非常真誠,而且還很勵志。希望分享給大家可以讓深處抑鬱的人有所啟發:不要把抑鬱症當作病來看待很多人感覺抑鬱症是一種很難受的問題,但殊不知抑鬱症雖然是疾病,可如果你以疾病態度來對待它。那麼你永遠都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問題的人。
  •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對它的不了解比它帶來的症狀更危險
    或許有些人已經知道我在說的是什麼病了,那就是--抑鬱症。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無知比恐懼更危險    但是即使有如此嚴重的疾病,甚至每隔幾周就上一次熱搜榜,但大多大多數人仍然認為抑鬱症這個與我無關。
  • 抑鬱症患者全球累計超3.5億人 大多人都有這3個誤解
    原標題:抑鬱症患者全球累計超3.5億人,大多人都有這三個誤解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快速轉型期,人們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競爭壓力不斷加劇,職場人士已成為心理、精神問題的高發人群,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 哪些話不宜對抑鬱症患者說?我們又該如何去幫助患者?
    最近有很多患者家屬問如何幫助患者,對此我說說我的想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家屬,如果感覺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分析出去讓很多的人受益。我們不宜說那些話給抑鬱症患者聽?指責:「別人都沒什麼,為什麼你就抑鬱呢?」抱怨:「你再這樣下去,我都要崩潰了。」評價:「你這樣就是矯情。」
  • 微笑抑鬱症患者
    我想很多很多的人, 對於抑鬱症患者,都有著偏見和誤解:有的人覺得,不就是得了抑鬱嗎,有什麼大不了的,又不是癌症,死不了人的事有啥可說的。 也有的人覺得他們(抑鬱症患者)在無病呻吟,在裝腔作勢,吸取同情。 有的人口裡說著我不是歧視,卻依然覺得抑鬱症是嬌氣、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看到過這樣一個視頻,視頻講述的是,正常的人一心裝著自己得了抑鬱症來獲取同情,減少工作,而抑鬱症的人卻強撐著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