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超級網綜激活後,中國偶像產業走向何方?

2021-02-18 看電視

「回聲室效應」是傳播學中的概念,諸如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個性化閱讀推薦,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閱讀習慣和信息獲取方式。

然而,個性化推薦,在有效降低讀者閱讀成本的同時,亦可能使讀者畫地為牢,甚至還會形成一種「回聲室效應」——我們所獲取的一切信息都在支持已有的知識與觀點。

那麼,內容獲取便不再作開拓視野之用,你我反而會在汲取內容的爽感之中,收窄眼界,固步自封。

 

如果說早期的綜藝市場是模仿與借鑑的複合體,那麼2014年可以說是網絡綜藝揚帆起航的一年,隨著網際網路的洶湧發展,網絡綜藝終於找到自我,開始探索新興的綜藝模式。

在舶來品大勢擁擠的綜藝市場領域,2014年的《奇葩說》,無疑是「原創困境中長出的一朵奇葩」,持續的創意能力,不斷吸睛的爆點,很快開啟了網生內容的閥門。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得網絡平臺成為新的強勢內容傳播和共享端。隨著網絡用戶數量的持續增長和網際網路的滲透率增強,部分人群更加偏愛通過網絡平臺觀看視頻,這在很大程度上給網綜發展提供了土壤。

 

根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網絡綜藝市場調查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顯示,2014年,網綜數量從13年的29檔上升到47檔,市場規模逐漸顯現。到2015年,網絡綜藝進入「迭代之年」,這一年,網綜在數量上穩步增長的同時,開始從「重量」轉向「求質」發展。

2016年,網絡綜藝進入快車道,節目品牌與影響力大幅提升,引來了海量關注,讓網綜擁有了和傳統電視綜藝相匹敵的姿態,同時大製作平臺也紛紛開始布局,進入白熱化競爭狀態。

(數據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短暫的發展與過渡,從2014年的初具雛形到2017年進入超級網綜時代,市場規模的擴展,付費模式的成熟,大體量大成本製作的高投入等等,反映了網綜綜藝再次迎來新時代。

從小虎隊到快男超女,從TFBOYS、NINE PERCENT到偶像練習生、超級女團,近三十年來,偶像市場一方面反映大眾審美的變化,另一方面也記錄著中國偶像模式的迭代進程,網生內容的出現激活了中國偶像產業的「造血系統」。

 

根據藝恩發布《2018中國偶像產業迭代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偶像產業歷經30年的發展演變,從最初的個人粉絲行為逐漸向系統粉絲經濟轉化,偶像選拔也從「草根化」轉向「練習生」體系。

《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迅速點燃團體偶像的熱度,爆款頻頻,在這兩檔節目中突出的是團體的競爭,弱化了個人,「這標誌著中國的偶像經濟市場正在走向工業化的藝人培養系統。」

  

2016年前火爆的是各類音樂節目,滿屏的「好聲音」、「好歌曲」之類,還有「爸爸」第X季,「奇葩」第Y季,「跑男」第「Z」季,歸結起來,趨勢顯眼,橫向的同類節目大肆流行,縱向的綜N代已經後裔豐滿。

 

進入2017年,《中國有嘻哈》《明日之子》,音樂類節目從規規矩矩的演唱模式,轉向邊跳邊唱。

到2018年的《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偶像從單邊作戰轉向團體作戰,養成型陪伴方式這一新型星粉關係初具雛形。

  

養成類綜藝的興起絕非偶然,參照「韓團」與「日團」的發展,國內偶像養成類綜藝節目中的養成模式其實是在二者基礎上的本土化借鑑融合。

造星模式已然從經紀公司助推轉向網際網路養成,用戶成為造星主導。真人秀式的直接檢驗,大平臺持續的曝光渠道,2018年成了當之無愧的「偶像元年」。

2014-2018年,中國綜藝市場規模從133億發展到2018年市場總規模達到331億,從2015年30%的增長率到現在21%的增長率,這一龐大的市場對於受眾而言僅僅只是一個數據,而對於市場背後的製作方來說,沒有人不想從中分一杯羹。

 

根據藝恩諮詢:《2018年中國偶像產業迭代研究報告》顯示,造星市場未來將呈現三大趨勢:


一是造星模式將走向工業化,深度挖掘產業鏈的粉絲經濟將逐漸成熟;

二是偶像養成周期將隨著質量的提升而拉長;

三是「偶像雲」養成將佔主要模式。

重金製作將偶像推向銀幕,剩下的都交給粉絲。傳統的藝人孵化過程中,經紀公司佔據主導地位,粉絲只是在製片方引導下的跟隨者。

近期火爆的兩款養成型節目,則是以「全民製作人」為概念,將男團、女團成員的晉級都交到觀眾手上,粉絲們在微博上呼號「救救孩子」「pick王菊」爭取票數,引發全民打榜、投票。

線上的互動,線下的粉絲見面會,頻繁關愛等等,直接抓住了觀眾親手「培育」偶像的成就感。

 

網綜在短短的幾年發展中,可以說是各類題材逐步引爆。從親子類節目火爆熒幕,再到音樂類節目出現,看似百變的類型卻緊緊圍繞著同樣的模式轉圈。

「偶像養成」模式剛剛進入發展元年雖然已經風生水起,後續的發展有待繼續探究。

 

人人都在喊創新,創新才能發展,而創新卻陷入死循環,玩得風起雲誦的「偶像」養成如同個性化定製的「算法推薦」。在中國這個龐大的受眾體系下,每個題材拿出來好好玩都能玩出新意,熱上好一陣子。

然而延續周期的時長卻十分令人唏噓,炒熱度永不過時,觀眾的記憶也十分有限,被塑造得越來越短的觀眾記憶與衰竭的節目熱度一起,將整個市場演繹得栩栩如生。

相關焦點

  • 愛奇藝首創「偶像養成模式」 超級網綜《偶像練習生》19日正式上線
    1月19日,由愛奇藝出品、魚子醬聯合製作的中國首檔偶像男團競演養成類真人秀《偶像練習生》正式上線。作為愛奇藝推出的又一檔超級網綜,《偶像練習生》通過配備業內頂尖製作團隊,以「越努力,越幸運」為節目slogan,旨在以全新的「偶像養成」模式為市場選拔有力量、有能力的偶像新星。
  • 優酷超級網綜《美少年學社》:用創新輸出最本土的偶像養成
    如今社交媒體不斷發展,觀眾的口味也在不斷變化,粉絲們不再滿足於對偶像的遠遠觀看,而是想參與到偶像的成長中去,他們希望偶像既是可見的,也是可摸的。SNH48組合的劇場模式能夠讓粉絲體驗「面對面的偶像」,從而給了粉絲繼續支持的動力。網際網路的出現讓參與明星生產成為可能,支持偶像的方式也從單純的消費變成了「養成」。
  • 中國水產種苗行業將走向何方,聽聽專家怎麼說
    中國水產種苗行業將走向何方,聽聽專家怎麼說2016-03-29 15:5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通心粉社區我國的海、淡水養殖經歷了天然採苗——人工育苗——全人工育種——現代化水產種業幾個階段後,才使魚類養殖業得以健康、快速、持續發展。繁殖健康苗種、創製優良種質、實現良種產業化和不斷提高良種養殖的覆蓋率,是未來魚類養殖發展的大目標。如何破解當前我國種苗行業存在的問題?今後行業發展趨勢如何?這些問題值得業內人士共同思考。
  • 《創造101》之後,資本入局,偶像產業迎來春天?
    編者按今年以來,前有養成系男團出道的《偶像練習生》,後有養成系女團的《創造101》,兩檔爆款節目創造的巨大影響力讓一批明星經紀公司湧到臺前,而這些經紀公司背後,同樣離不開資本的推動力量。偶像產業千億規模引資本入場中泰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預計到2020年偶像市場總規模可達1000億元人民幣。
  • 全球科技格局洗牌,中國半導體將走向何方?
    當今全球科技領域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擺在半導體行業研究的一個根本問題,中國半導體將走向何方?
  • 一窩蜂式的「繁榮」下 網絡文學IP轉化將走向何方?
    一窩蜂式的「繁榮」下 網絡文學IP轉化將走向何方?歷經20年演變,中國網絡文學市場早已不再只是「販賣」網絡文字的天地。如今,網絡文學與遊戲、影視等其他文化娛樂產業進行深度融合,這也讓如今的網絡文學市場越來越繞不開IP化了。8月11日,在首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上,發力IP顯然已經成為企業共識。閱文集團、阿里文學紛紛表示未來將更大力度開發轉化網絡文學IP。
  • 盲盒之後,國產潮玩走向何方?
    潮流玩具為何能從小眾文化走向大眾視野?沒有故事的IP生命周期有多長?試圖回答這些問題,或許能夠幫助我們了解盲盒經濟走紅背後的原因,以及中國Z世代的消費邏輯。盲盒為什麼能「出圈」?盲盒的概念起源來自於日本上個世紀流行的福袋,類似的扭蛋、盲盒產品都是如今動漫影視周邊、或者設計師玩具銷售的重要形式之一。
  • 線上讀書會|「後安倍時代」的日本走向何方?
    漢字解讀的新思路——《漢字》讀書分享會時間:10月2日(周五)14:30-16:30地點:騰訊會議主講人:吳昊陽(譯者)中國學者研究漢字,集中於文字本身的字形結構、流傳過程「後安倍時代」的日本走向何方?
  • 9月新刊搶先看 | 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將走向何方?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邀請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投資系副教授馮曉琦、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業模式研究所副所長龍煦霏博士,剖析在疫情期間在線教育企業的創新策略以及後疫情時代的商業發展路徑;同時走訪了全國多地多間教育頭部企業包括英孚教育、
  • 中國式偶像養成優酷網綜《美少年學社》上線:偶像養成溫情模式
    發布會上張一蓓這麼玩笑道,跳出傳統衛視體制後的她顯然更加灑脫與自如。在很早之前張一蓓就嘗試過偶像養成題材的綜藝節目。還在湖南衛視之時,張一蓓製作過《少年進化論》《向上吧少年》等多檔偶像養成性質的節目,並打造了國內的青少年組合RTA。但湖南衛視體制中張一蓓自由發揮、大膽嘗試的空間並不多。
  • 川普來了美國教育將走向何方? "共同核心"面臨挑戰
    川普來了美國教育將走向何方?> 2017年01月11日 08:47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秦琳 字號 內容摘要:但隨著川普內閣教育部長人選的確定,其教育政策的基本路線逐漸顯現,結合美國當前教育政策討論中的若干核心議題以及兩黨傳統的政策偏好,可以對川普政府未來的教育政策走向進行前瞻
  • 七田真:「20」後寶寶降世,未來育兒走向何方?
    >七田真:「20」後寶寶降世,未來育兒走向何方?2020-12-23 18:34:4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間,第一批90後已經進入「奔三」的年紀。  智慧未來,教育面對未知挑戰  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進化,專家預測:10年後,50%的人類工作將被AI取代,未來社會中的重要職業大部分可能都還沒有出現。人類,需要解決更多從未面對過的問題;世界,從未如此強調獨特性、合作性、多元性、創造性,以及責任和貢獻。如此多元的世界,寶寶們該如何面對?
  • 《美少年學社》養成偶像 打造下一個「張藝興」
    偶像養成已經成為娛樂圈走紅的新通道,鹿晗,吳亦凡、張藝興等都是在經歷「練習生」生涯之後才晉升為備受粉絲矚目的愛豆。然而走紅的第一步,入選成為一名練習生也並不容易,張藝興17歲就出國當練習生,每天除了睡覺就是練舞,他的腰傷就是因為綁著沙袋練舞導致的。古有少林寺和尚綁沙袋習武,今有張藝興綁沙袋練舞,我藝興真是厲害咯!
  • 投票過億的《偶像練習生》,背後最大贏家是農夫山泉?
    4月6日晚上的新浪微博熱搜榜,屬於95後追星女孩熱捧的《偶像練習生》。據愛奇藝指數顯示,95後觀眾佔比達到73%,成為絕對的收視主力。截止目前,《偶像練習生》相關微博熱門話題閱讀量已超過125億。有業內人士感慨,《偶像練習生》的熱播意味著中國迎來了偶像團體元年。
  • 「無敵」的「衡水中學」模式,全國都在效仿,教育將走向何方?
    衡水中學,在河北省乃至全國,堪稱「無敵」般的存在,該校是中國百強中學、十大名牌中學,還經常超越人大附中排名全國第一,每年的高分層佔據了河北省的大半壁江山,而且一本率還出奇的高。但是,衡水中學的辦學模式,也被無數人詬病,比如高考加工廠、匯聚全省優質生源、打壓學生自由的天性等等。
  • 200多所師範學院將走向何方 - ::新華網::北京頻道
    200多所師範學院將走向何方   新華網北京頻道9月4日電 (記者劉江 李江濤 萬一)幾乎每一位北師大的幹部和教師都非常擔心,北師大的改革會簡單化地在全國200多所師範院校中演變為「跟風」和「冒進」。
  • 比起日本,為什麼韓國偶像組合更容易走向國際?
    這一節目在當時人氣極高,中國和日本等國的公司也紛紛基於韓國的模式開始製作類似的真人秀,一時掀起了一股女團熱潮。《乘風破浪的姐姐》與《PRODUCE 101》其實不只是女團選拔真人秀,從 「少女時代」、 twice到「防彈少年團」,韓國的女團男團可以說早已火遍全球,海外人氣高漲,唱片銷量名列前茅。
  • 分享:人工智慧算法將帶領機器人走向何方
    什麼是機器人機器人是一個實體,依靠內置的程序進行設定好的內容交流或者是服務。更低成本——推動機器人走向產業化人工智慧除了賦予機器人無限場景、功能、提升操控體驗之外,還能滿足各種個性化的需求,推動智慧機器人產業鏈的形成,走向產業化。通常,人工智慧都會涉及一定程度的機器學習,其中算法通過使用已知的輸入和輸出,以某種方式「訓練」,對特定輸入進行快速響應。
  • 「『在家留學』猶如花巨款上函授」後疫情時代留學教育走向何方?
    面對交納高額留學費用卻在線學習的留學困境,許多中國留學生開玩笑說,「像花巨款在國內半夜上函授學校。」大量留學生的入學、籤證、上課、畢業乃至就業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中國在海外有大量留學生,還有許多學子準備踏上留學之路。後疫情時代,留學教育之路要走向何方?
  • 大選後的美國金融監管走向何方
    大選後的美國金融監管走向何方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