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婆婆自己做了豆腐乳,平時吃飯的時候,總是會拿出一點佐味,只是前幾天有朋友來做客,看到我們吃的腐乳大吃一驚,說經常吃這種東西對身體不好,可能會致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腐乳到底是什麼樣的物質,如果長期吃,會對身體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腐乳到底是怎麼做成的?
腐乳其實就是用我們平時所常見的豆腐發酵而成的,在發酵的過程中,不僅不會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相反,還會在豆腐原有營養的基礎上,產生多種有機酸和胺基酸,原本豆腐中所含有的鐵元素和鋅元素,在進入人體後吸收率很低,但是發酵為腐乳後,大大提高了鐵和鋅等多種礦物質的吸收率,所以我們可以說腐乳的營養價值更高。
長期吃腐乳,會對身體產生怎樣的後果?看看就知道了
1,促消化,健脾胃
腐乳經過發酵之後,所含的蛋白質是豆腐中的2倍之多,且所含的蛋白質會分解為多種胺基酸,分子顆粒更小,更易被人體所吸收。
同時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酵母,可以起到促進消化,增加食慾,健脾養胃的效果。
2,預防老年痴呆
豆腐在發酵成為豆腐乳之後,所含的鋅元素和維生素都很豐富,特別是維生素B族,中老年人堅持經常吃上一點腐乳,有助於補充體內的維生素B12,有效的防止老年痴呆的發生。
3,降低膽固醇
很多人都把豆腐乳當做是醃製的食品,但其實它是發酵食物,有「東方乳酪」的美稱,所用的原材料是大豆,所含的優質的蛋白質能夠幫助我們人體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從而起到保護心腦血管的作用。
腐乳雖好,切莫貪多,且這2類人最好少吃
高血壓患者
雖然腐乳有那麼多的好處,但是在製作的過程中還是會加入大量的鹽,所以本身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腎病的患者最好是少吃或者是不吃。
痛風患者
腐乳所含有的嘌呤量也很高,因此痛風患者也是最好少吃,不要讓腐乳成為美味的「負擔」。
其實腐乳因為製作成本較低,口味適應性廣而深受老百姓的喜愛,而且在國外也是很受歡迎,但是再好的東西也要懂得適可而止,就算是健康的人在食用腐乳的時候也要少量,每次1-2小塊就可以,切忌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