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過南極到過北極走過七大洲,在可可西裡曾險些命喪熊口

2020-12-13 跟子衛趣旅行

原創/驢叔

野生動物不會說話,但好在,還有像顧瑩這樣的「瘋子」,用鏡頭為它們代言。

有這樣一位「瘋魔」的超酷姑娘:她走過七大洲闖過食人族的雨林穿過暴風雪的南極蹲過零下40℃的北極在可可西裡一待就是3年還險些命喪熊口……而此般拼命行走,只為用鏡頭為野生動物們「發聲」。

她叫顧瑩,個子不高,留著一頭烏黑的長髮。但這個看起來嬌小文弱的女子,卻有一個霸氣的外號,叫「荒野女獵人」。她是可可西裡全球唯一的特邀攝影師,拍過上千種鳥類,作品錄入《世界鳥類手冊》,獲得過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最高獎「攝影奧斯卡」世界最佳自然攝影大獎……

在斬獲各類大獎的同時,質疑也隨之而來。有人說她獲獎,無非是攝影設備好,有錢有閒;也有人說她運氣好,能碰上這麼好的拍攝場景;但這些精彩照片背後的辛酸苦辣,遠遠超乎許多人的想像。

△《北極熊和幼崽》獲2017世界最佳自然攝影大獎

認識顧瑩的人,說她是個「瘋子」,別人是玩攝影,她攝影是「玩命」!為拍攝極其難得一見的紅胸角雉,她曾隻身一人駕車前往西藏,每天凌晨3點,就背著器械爬上高山蹲守,忍受饑寒交迫,一待就是一整天;

為拍攝到珍奇的「天堂鳥」,她不惜以身犯險,前往治安混亂的巴布亞紐幾內亞,獨闖生活著「食人族」的原始叢林21天;

她還曾深入過南極大陸,在暴風雪裡堅守了18 天,只為捕捉帝企鵝不為人知的一面;

而在零下40℃的加拿大北極地區,她在冰天雪地中守候了9天,才拍攝到北極熊帶著幼崽出洞穴的珍貴畫面……

而這一切,只因為心中那團燃燒的火:對大自然的敬愛,和對攝影的熱愛。

獲獎無數的顧瑩,其實是個半路出家的攝影師。出生於空軍家庭的顧瑩,從小就對藍天和飛行,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嚮往。

長大後,顧瑩成為了一名滑翔傘運動員。她曾先後4次獲得「全國滑翔傘女子冠軍」,是第一位創造中國女子滑翔傘,點對點直線越野百公裡紀錄者,也是唯一一位駕馭滑翔傘,兩次降落明思克航母上的飛行員。顧瑩很享受這種翱翔藍天的感覺,那時候,她覺得自己,就是一隻飛翔的「鳥兒」。

但一場意外,讓她的職業生涯戛然而止,卻也開啟了她生命中的另一種可能。

2009年,顧瑩在備戰世界盃集訓時,意外墜落,險些癱瘓。並且,醫生告訴她,她需要暫停滑翔傘運動一至兩年,以免留下後遺症。而這意味著,顧瑩很可能會錯過自己運動員生涯的「黃金期」。

而在休養期間,顧瑩偶然拍到了瀕危的黑臉琵鷺起飛,那一瞬間她渴望飛翔的情感,一下子被釋放了,她找到了「翱翔藍天」的另一種方式。從此她的人生軌跡拐了個彎,走上了攝影的不歸路。

一開始,顧瑩也像大多數的新手一樣,在成熟的拍攝地點,拍拍鳥類唯美的樣子。但很快她就發覺,這並不是她想要的「攝影」。「拍攝野生動物一定以拍攝到動物的真實生存狀態為主,不要一味追求它們的『美』。否則,動物攝影就會被誤讀。」

於是,顧瑩成為了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做一名野生攝影師,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術,足夠的膽識,還要耐得住寂寞,享受得了孤獨。想要拍到好照片,最重要的是一個字是——「對於野生動物攝影而言,拍攝方法只有一個——「偷窺」!因為愛護動物、尊重野生生命,首要的前提就是,儘量不去驚擾它們的正常生活。」

對於顧瑩來說,風餐露宿,吃沒有味道的食物,長時間在帳篷裡,無聲無息地等待著拍攝目標出現,甚至幾天幾夜不休息……都是家常便飯。但顧瑩很享受這等待的孤獨。大部分時間我都是一個人靜靜地守候在那裡,有時雖然沒有看到它們,但是我知道它們就在身邊,我享受這份孤獨。」

為了拍攝野生動物,顧瑩經常玩命地遊走在世界各地。但即便是在寒冷的南北極蹲守拍攝,對顧瑩來說,都還只是「玩」,於她而言,真正的挑戰,是可可西裡的拍攝。

2016年,為完成「地球三極」題材,顧瑩第一次前往可可西裡,記錄青藏高原上藏羚羊的生存現狀。而沒想到的是,在這裡,顧瑩一待就是三年。

可可西裡,可以說是所有野生動物攝影師最嚮往的地方之一了。但受惡劣環境和禁區管理的限制,能在可可西裡常年堅持拍下去的人很少,能拍出高質量作品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顧瑩,首先要克服的第一道坎就是高反。儘管吃了很多抗高反的藥,但一進入海拔5000米的可可西裡,顧瑩就嘔吐不止,直到第四天才好轉。而現在,多次進入可可西裡的顧瑩,完全沒有高反了。

克服了高反,顧瑩還要適應這裡險象環生的複雜環境。有一次,由於太想拍熊頭部的特寫,顧瑩竟然進入了棕熊的覓食地,結果遭到了熊的攻擊,命懸一線。萬幸的是,在千鈞一髮之際,地上有根鐵絲攔住了棕熊。憤怒的棕熊轉而拍打錄製的機器,顧瑩才有機會逃離,撿了條命。

而這一次,也更堅定了她的想法:在拍野生動物的時候,一定要牢記它們的習性。在青藏高原的時候,顧瑩除了去可可西裡拍攝,剩下的時間,就用來做功課,了解可可西裡動物們的習性。這是為了不打擾到動物們的正常生活,也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

野生動物是極為敏感的,一點風吹草動都會驚擾他們。所以,顧瑩採用「偷窺」的拍攝方式。她在藏羚羊活動區搭一個帳篷,每天早上5點半,進帳篷安好攝影器材,晚上9點離開時,又把攝影器材帶走。因為氣味可能會吸引棕熊,她帶的食物都是沒有任何氣味的,有時候她一連十幾天吃的都是八寶粥。她還會攜帶一個可以用來「方便」的小桶,而為減少上廁所的次數,她甚至不敢喝水。

而正是因為有了這份堅守與熱愛,顧瑩用鏡頭記錄下了可可西裡大量的珍貴、震撼的場景。有些珍貴畫面,甚至連保護區工作人員都未曾見過。在她的鏡頭下,有正在分娩中的藏羚羊產婦,

也有教育驢孩子的藏野驢媽媽

有角逐中的雄性藏羚羊

也有叼著雄性藏羚羊頭的狼

有準備起飛的獵隼

也有路過的猞猁……

而這些珍貴的照片,一經展出,便引起了轟動。她的攝影展《角落裡的生命——生息在地球三極》,也斬獲了2016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最高獎評審委員會大獎。

但聲名大噪的顧瑩,並沒有選擇趁機大賺一筆,而是選擇回到了可可西裡。她受邀成為可可西裡全球唯一的申遺特邀攝影師,無償為可可西裡及三江源野生動植物保護提供影像資料。

2017年7月7日,可可西裡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而顧瑩拍攝的素材,也將整理成紀錄片,讓更多的人看到可可西裡的脆弱與美麗。

7年漫漫時光,顧瑩就在這種拍攝的孤獨與驚喜中度過。而在這個過程中,顧瑩也對人與自然的相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她如饑似渴地拍攝著,野生動物世界裡發生的種種故事。青藏高原上的棕熊三口——孩子可能是充話費送的。

患了白內障的滇金絲猴

捕獵的勝利者和它的獵物

無人區腹地,一具藏野驢的屍骨

一場暴風雪過後,雪地上滿是帝企鵝幼雛的屍體,它們來不及長大,就匆匆結束了一生。

溫馨的畫面也好,弱肉強食的廝殺也好,殘酷的死亡也好,這些在顧瑩眼裡, 都是最真實的存在。「自然界的生存是殘酷的,很多時候野生動物並不美,但這才是客觀事實,是它們生命的一部分。」

在攝影過程中,真正讓顧瑩感慨萬千的是,人類活動對野生動物造成的幹擾、傷害。藏羚羊的棲息地,聳立著的高壓輸電設備。

一地的累累白骨,控訴著20年前,大規模殺害藏羚羊的盜獵者的罪惡。

每年藏羚羊遷徙的季節,為了保證它們能順利過馬路,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每天都要攔截過往車輛。但即便如此,仍有藏羚羊被撞死、撞傷。

過馬路的藏羚羊,與大卡車擦肩而過。

被車撞傷、奄奄一息的藏羚羊

而通過青藏鐵路,對它們來說也是一個大難題。正在從鐵路底下通過的藏羚羊群。

野生動物不會說話,但慶幸,還有像顧瑩這樣的人,用鏡頭為它們代言。

顧瑩說,我們為什麼拍野生動物?

「不是為了得到一張好看的照片、一段優美的視頻,每個物種都有它存在的道理,都與我們息息相關。了解身邊的物種,了解它們和人的關係,其實是讓我們能更了解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歸根結底,記錄本身就是為了保護。保護生物多樣性,也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相關焦點

  • 77歲上海阿姨走遍七大洲,她去過了哪些地方?
    曾有女教師辭去教師編制的金飯碗,就只為去旅遊,她的辭職書是這樣子寫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出去看看。」旅遊真的有那麼大的魅力嗎?是的,對於很對人來說,旅遊就是追求人生的意義、就是一次生命的旅行。 走遍七大洲的77歲上海阿姨莊雅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對於她來說,旅遊就是一場生命的旅行,是嚮往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 蘇州72歲老人追逐夢想 3年走過四大洋七大洲
    蘇州72歲老人追逐夢想 3年走過四大洋七大洲 2017年12月08日 10:17   來源:揚子晚報
  • 77歲上海阿姨走遍七大洲 在南極徒步在好望角吹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77歲上海阿姨走遍七大洲 在南極徒步在好望角吹風 頭像是遛豹子,朋友圈裡是世界各地的風光照,在南極雪山徒步,在好望角吹風,在貝加爾湖看冰裂一個登山包,一雙登山鞋,她走過全球七大洲,嚮往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 中國漁民跑馬拉松跑遍七大洲 曾在南極跑200裡
    從浙江台州的一個小島漁村起跑,陳盆濱已跑步登上了勃朗峰、徵服了亞馬遜、經歷了撒哈拉的地獄之旅、創造了南極100公裡跑的傳奇……這位37歲的漁民,用雙腳在地球的七大洲完成了屬於他的「中國夢」,也跑出了一條有別於任何傳統中國式體育明星的成名之路。  15年前,他還是世人眼中的「瘋子」。
  • 為什麼南極有企鵝,北極卻沒有?這其中原因讓人警醒
    北極為什麼沒有企鵝,南極還存在?背後的原因讓人類自覺慚愧!地球分為七大洲四大洋,而在這七大洲之中,卻有著兩片大陸,很少被人類所踏足,這就是北極與南極。我們都知道南極有企鵝,而北極卻有著北極熊與海豹等生物。
  • 把企鵝送到北極會怎麼樣?真的有人實驗過,結果很意外
    當然,還有人說,北極熊生活在北極,而企鵝不是生活在南極就是生活在赤道,兩者終其一生也無法相遇,那麼有人會疑問,同樣是極地,北極為什麼沒有企鵝,南極為什麼沒有北極熊呢?僅從氣候和緯度位置來看,地球南北兩極相差不大,既然如此,那麼南北極不應該北極熊,企鵝都應該存在嗎?這個原因還要從地球七大洲的前世說起。
  • 同在兩極、同是冰天雪地,為什麼南極比北極冷這麼多?
    地球自轉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稱為「地極」,在北半球的稱為「北極」,在南半球的稱為「南極」。南極和北極都是地球上非常冷的地方,一年到頭都是寒風呼嘯,氣溫很低,以致那裡冰天雪地,成為一個銀白色的世界。南極的氣候特點是酷寒、烈風和乾燥。全洲年平均氣溫為-25℃,內陸高原平均氣溫為-52℃左右,極端最低氣溫曾達-89.2℃。而北極地區1月份的平均氣溫介於-20—-40℃。而最暖月8月的平均氣溫也只達到-8℃。同是極地,為什麼南極比北極冷這麼多?一是南極洲是陸地,北極則是海洋——北冰洋。
  • 科普:究竟是南極冷還是北極冷?最低零下多少攝氏度?
    究竟是南極冷還是北極冷?大家都知道兩極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可朋友們知道究竟是南極冷還是北極了嗎?北極是四周被大陸包圍的海洋,中間是北冰洋,只有夏冬兩個季節,冬季極夜一片漆黑,整個冬天沒有白天,最低溫度達到零下60攝氏度。
  • 世界陸地劃分花樣多:三大洲、四大洲、五大洲、六大洲、七大洲
    
  • 旅美華人熱愛馬拉松 三年「跑」遍七大洲(圖)
    據美國《僑報》報導,美籍華人李西貝是一位馬拉松愛好者,從零開始練習的三年內,跑遍了包括南極在內的七大洲馬拉松比賽。從一個曾經跑一千米都吐血的文弱男孩,蛻變成挑戰極地的男子漢。而支持他不斷挑戰的原因,不僅是為了更好的自己,更是將對逝去母親的思念,以及希望幫助到有需要人的熱情融入其中。他講述了他的「跑步」經歷。
  • 南極看企鵝,北極看北極熊!87歲「傳奇奶奶」火了
    南極是 2016 年 11 月去的,當時,她跟著一個 45 人的團,開啟了一趟南美、南極 19 天的旅行。在這 19 天裡,她換乘 14 次飛機,飛了 5.5 萬多公裡,一路上遊玩了聖保羅、瑪瑙斯、裡約、伊瓜蘇、烏斯懷亞、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城市和南極大陸。
  • 「雪龍2」剛完成南極首航,又去北極考察,這次目標直指北極資源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雪龍2」剛完成南極首航,又去北極考察,這次目標直指北極資源據報導,在順利完成了南極首航後在南極科考的過程中,「雪龍2」順利完成了認識南極、保護南極、利用南極等一系列科考任務,並且通過分析對南極的氣候環境變化、生物多樣性等一系列變化,對南極有了詳細的認識,分析了南極對於全球變暖的影響,以及未來南極的氣候走向。那麼,這次北極科考的任務又有哪些呢?
  • 女大學生可可西裡遇難,她的家人還好嗎?她的同學怎麼看?
    自7月13日17時07分,黃雨蒙的身份信息出現在青藏線南山口後,她就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再也沒有出現。黃雨蒙是在7月3日因畢業延期,問題,心情壓抑,獨自登上開往青海格爾木的列車旅遊散心。7月7日,黃雨蒙在格爾木市租了一輛車,與司機約好,將她送到到可可西裡。但是黃雨蒙並沒有與司機約定返程時間。
  • 地球的南極和北極這兩個地方,哪兒更寒冷?
    如果北極和南極地區來對比,那麼南極地區的氣溫更低,為什麼南極會更冷呢?首先,南極地處南極洲,而北極地處北冰洋,地處陸地的南極地區比熱更小,冬季降溫更快,氣溫更低。其次,南極地區地處高原,南極擁有全球最厚的冰川,使得南極地區平均海拔為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海拔高大氣層稀薄,對於地面輻射的吸收作用較弱,也使得南極氣溫偏低。
  • 南極北極在哪裡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許多個極,但是如果按照地理地貌來說,人們習慣說地球有三個極,那就是地球的南極、北極和峰極。所謂峰極,就是指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那麼,地球的南極北極又在哪裡呢?  也許很多人會很輕鬆地說,南極北極不就是地球的南北兩端麼?這種說法當然沒有錯,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這樣的說法卻又不是十分準確的。
  • 七大洲馬拉松跑者俱樂部開啟!
    但,所有過往,皆為序章,我們期待、我們也相信,讓奔跑的足跡遍及七大洲,是我們埋下的那顆種子,終將在某一時刻破土而出,花繁葉茂。 為此,知行合逸特別推出「 WE RUN 7 CONTINENTS CLUB」 七大洲馬拉松跑者俱樂部,歡迎跑者們趁著疫情期間無法越山向海的閒暇時間,整理自己的馬拉松足跡,加入到七大洲俱樂部中來。
  • 遛豹子、在南極徒步,77歲上海阿姨逛遍七大洲
    頭像是遛豹子,朋友圈裡是世界各地的風光照,在南極雪山徒步,在好望角吹風,在貝加爾湖看冰裂……一個登山包,一雙登山鞋,她走過全球七大洲,嚮往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不認識莊雅珍的人可能以為她是一名年輕的旅遊博主。即便見了面,一頭黑髮,腰板挺直,滿面笑容,聊天時還會蹦出「人品爆棚」之類的詞,也很難讓人猜到她的年齡。
  • 話說,南極和北極那個更冷……
    你是否有想過同樣地處「兩極」南極和北極誰更冷地球的南極和北極都常年覆蓋冰雪,天氣異常寒冷,那麼,南極和北極哪個更冷一些呢?其實,南極相對更冷一些,南極的平均氣溫只有約零下48.9攝氏度,比北極的平均氣溫低1.7攝氏度。
  • 外媒:七大洲都有青蛙 南極洲曾是青蛙家園
    參考消息網4月27日報導外媒稱,古生物學家託馬斯·默斯透過顯微鏡對出土於南極半島北端附近西摩島的有4000萬年歷史的化石進行分類時,意外發現了青蛙的髖骨和頭骨。我先看到了髖骨,當即意識到我發現了一隻南極青蛙——第一隻……這太令人激動了。」報導稱,這一發現說明,南極洲在變成今天我們熟知的為冰雪覆蓋的荒原的600萬年前,曾遍布森林、河流和池塘,充滿生機。默斯說:「它告訴我們,整個生態系統可能因全球氣候變化而消失,且消失的速度可能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