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每個心中都有一份自己獨特記憶的蛋炒飯。蛋炒飯可以說是咱們自古就有的一種「特殊」食物。為什麼要說「特殊」呢?據史書記載,古代的蛋炒飯的名字叫「卵熇」。大家都知道雞蛋其實就是雞的卵,而熇的意思就是火勢猛、熱、燒。因此,專家認為古書裡記載的「卵熇」,就是古代用米飯和雞蛋加工而成的一種食物。放在當下,就成了蛋炒飯。
很多人認為要想把蛋炒飯做好,就要用剩下的米飯或者說是隔夜的米飯。其實,咱們沒那個必要。新鮮的米飯並不是不合適做蛋炒飯,而是都在煮新鮮飯了,誰還會把煮好的飯用來炒呢?單獨炒個菜豈不快哉!因此,很多人做蛋炒飯都是每次上頓剩下一點飯,用來炒。這就造成了一種誤解。
我個人認為炒好蛋炒飯所用到的米飯,其實就用長米煮出來米飯就行。另外,新鮮的米飯粘性比較大,因此,可以單獨盛出來一部分,冷卻一下,降低一下粘稠性就可以了。單純的蛋炒飯,也是最經典,蛋裡裹著飯,僅此二物而已。現在很多升級之後的蛋炒飯,往往加入了一些火腿腸、玉米、青豆等其它「亂七八糟」的食材,進行了一定的升級改版。但是我認為永恆的經典,才是真正大家喜愛的美食——蛋炒飯。那麼如何做好一份經典的蛋炒飯呢?
《蛋炒飯》
準備食材:按照人頭取適量的米飯(米飯最好是長米煮的,每次的人頭不要太多,咱們在家的話,一般最多三、四人分的米飯就差不多了,一次炒太多不太好)、根據情況準備4個或者5個鮮雞蛋、另外就是鹽、豬油(要做出美味好吃,香味誘人的蛋炒飯,那麼就必須要用豬油,豬油才是正統的做法)。食材僅此而已,不過太多了,華而不實,就不太好了。
做法:
1、先把雞蛋打入碗裡,充分的打散。取適量的米飯,如果是冷飯就加熱一下(用微波爐打,或者焯水,提前炒一下都行),如果是熱飯就放一會,冷卻一下,把粘性降低。2、起鍋,放入一塊豬油燒化開,高溫之後,把雞蛋放入鍋裡翻炒,炒散。(可以一燉亂抄,把雞蛋儘量炒碎,不要炒的太大塊了)。接著把準備好的米飯放入鍋裡一起翻炒,炒均勻。3、最後加點鹽炒勻即可出鍋。也可以適當的加一點點的蔥花。
一份經典而又美味的《蛋炒飯》就做好了。咱們喜歡用豬油炒,不僅更香,還更好吃。炒的時候,雞蛋入鍋之後,快速的炒就能炒的很散開。不需要加入其它的食材,改變原有的經典口味。有的時候適得其反,反而做得失敗了。經過歷時考證的經典的《蛋炒飯》才是最好吃的做法。
關於「卵熇」不知道大家還有什麼看法沒有呀?大家又是怎麼做出美味的蛋炒飯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記得點個讚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