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睡得還好嗎?蘇州這些人戴上了睡眠檢測儀,結果...

2020-12-24 澎湃新聞

你是否總是輾轉反側無法入眠?

你是否在夜深人靜中驚醒?

你是否在沉睡了一夜後,白天依然困意十足?

「你有多久沒睡過好覺了?」

今天是第19個世界睡眠日

中國睡眠研究會將

今年睡眠日的主題定為「健康睡眠益智護腦」

現實中

很多人卻因為各種原因患上了「睡眠障礙」

睡 眠 障 礙

簡 單 來 說 就 是

睡不著

睡不醒

睡不好

睡好覺

似乎成了很多人一件"奢侈"的事

這些人來到科技城醫院

檢測睡眠質量

包含:腦電、心電、血氧

鼻氣流、胸腹運動、腿動等參數

簡而言之就是睡眠的好壞

你或許會說

現在還有人連覺都不會睡?

是 的!

當下不少人即使頂著壓力與焦慮

對睡眠的好壞不以為然

有辛勤工作的中年一族

有努力奮鬥的90後

有兼顧事業的寶媽

有保衛市民人身安全的民警

有守護市民身體健康的醫生

......

或多或少你能看到他們的身上你的身影

中年一族

好的睡眠是千金不換的

事業有成,45歲的薛先生也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煩惱,就是他的睡眠狀態。「每天平均下來,只睡了4、5個小時。」人到中年,各種生活壓力遠遠超過了青年時期。每一天,薛先生都在忙於工作、忙於應酬、忙於家庭的瑣事……

在白天,薛先生開車時經常打瞌睡,他苦笑道:「每次開車前都要先抽自己2巴掌。」但是,嚴重時扇自己耳光也沒用。

薛先生說,有自己也想好好的睡一覺,休息一段時間,但他並不願意這樣做,因為,清醒創造的價值遠比睡眠更高。在測試房間內,工作人員幫他戴好儀器,躺在床上不一會,就傳來鼾聲,打著打著突然沒聲響了,呼吸停頓了幾十秒又鼾聲大作。

做完檢查後,發現薛先生有睡眠呼吸暫停症狀。醫生說,睡眠呼吸暫停也叫「憋氣」,「打呼嚕伴有憋氣」是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不僅可導致或加重這些疾病,甚至可發生夜間猝死。

在離開病房前,他在床邊靜靜地坐了會。薛先生說,開始意識到賺再多錢,也許不如此刻睡一覺來得踏實。

90後群體

時間偷走了我的青春也偷走了我的睡眠

看到小陳的第一面,腦海裡沒有浮現出「90後」這個詞彙。上移的髮際線,凸顯的小肚腩,滿是疲倦的眼神,本該有的青春活力,已蕩然無存。

小陳說,記得剛剛步入社會的時候,自己充滿活力和幹勁。除了要加班工作外,與很多年輕人一樣,喜歡選擇熬夜刷劇、K歌、蹦迪、擼串來釋放壓力。很多時候,凌晨2、3點時,依然保持著非常活躍的狀態。工作四年來,小陳整整胖了25斤。

小陳說,現在感到睡眠極度缺少,只要給他一個地方,就能進入秒睡狀態。不過一場好覺對於他來說,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戴上儀器,直到躺上床的前一秒,小陳還說要表演秒睡。果不其然,躺下那一刻,小陳仿佛卸下所有防備,開始呼呼大睡。

醒來後,赤裸裸面對低質量的睡眠結果,醫生建議,多運動,放下手機。

寶媽一族

每一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是「天使寶寶」

新時代的女性,在家庭與工作之間努力做著權衡。燕子是新晉寶媽,談起孩子一臉溫馨幸福。當話鋒演變到睡眠狀態,她思索了下說,當媽的都這樣,習慣習慣就好。常常晚上睡1~2個小時就醒來一次,給寶寶換尿布之類的,經常加起來才睡3~4個小時。

日復一日的照顧家庭與處理工作讓她變得焦慮,空閒的時候,即使困意十足,卻怎麼也入睡不了。每個夜晚,躺在床上都感覺到鐘錶的聲音被靜夜顯微數十倍,清清脆脆地鞭撻著她的聽覺。

通過檢測,她覺得寶寶大點就會好了,沒想到卻已經是中度失眠。她看著窗外,淡淡地說,我們寶媽圈有一句說是,羨慕家有一覺睡到天亮的「天使寶寶」。

公安幹警一族

職責所在 熬夜也得扛

陳主任因為負責派出所的巡邏防控和勤務指揮工作,經常在腦子裡盤算哪個時間段、哪個地區發案多,該怎麼去應對。有時,進入睡眠狀態也在想這些事情。值班巡邏時,更加是睡不好覺,會和巡邏隊員一起在外面巡邏、盤查。

比如2018年底,凌晨12點半,在大陽山救助了一位老人。當天回到所裡已經是凌晨四點半,給老人準備好熱飲和食物後,又開始聯繫老人的親人,直到老人順利和家人匯合後,他終於放下心來。

通過監測,陳主任的睡眠時相嚴重後移。他總覺得,空得時候補補覺,就能把「失去」的睡眠時間補回來。沒想到,自己的睡眠狀態如此不好。難怪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做過好夢了~

醫護人員一族

從沒想過自己就是個睡眠患者

婦產科的陶冶主任,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緊急和突發狀況。而對於婦產科醫生來說,加班加點、隨叫隨到更是家常便飯。每一次治療和接產,尤其是高危孕產婦的接產,精神更需要保持高度集中。

陶主任的一直被睡眠問題困擾著,常常遇到入睡困難的問題。工作強度特別大的幾天,這種現象就特別明顯。

除了治療病人外,她沒想過自己就是個睡眠患者。「醫生要24小時待命,因為意外隨時都可能發生」,陶冶說。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

經常會失眠

那麼失眠有哪些危害呢?

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蔡增林說

1、失眠可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

2、失眠可導致生理功能減退

3、失眠會影響青少年生長發育

除了失眠以外, 不少人睡覺都會打呼

有些甚至會呼吸暫停

比如說薛總就是典型的例子

呼吸內科主任醫師楊朝說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有七大危害

一、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如高血壓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率失常

二、對腎臟的損害

三、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四、對精神的影響

如認知功能障礙、精神障礙

五、對血液系統的影響

六、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

七、對性功能的影響

怎樣能擁有一個好睡眠?

專家給出如下建議

1、睡眠用具:床墊相對堅實,不要過度鬆軟塌陷;基於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個舒適的枕頭,枕高約10cm為宜。

2、睡眠姿勢:以右側臥位睡眠為宜;四肢有疼痛處的,應避免壓迫痛處而臥。

3、睡眠時間:一般維持7~8個小時,但應視個體差異而定。

4、睡眠環境:臥室光線宜暗,建議拉上窗簾;臥室宜涼爽,但不要寒冷,對大部分人來說,18.3℃是理想溫度。

5、自我訓練,實現規律作息:無論前一晚睡了多久,儘可能在基本固定的時間起床,不要賴床或睡回籠覺,周末也不要相差過大;只需睡到第二天能恢復精力即可,不要過多強求睡眠時間的長短;白天可以休息,但不要躺下或打瞌睡。

6、建立臥室/床與睡眠的強有力聯繫:不要躺在床上看電視、玩手機;只有感到明顯睏倦後才上床休息;如果睡不著就起來,去另一個房間。

7、避免就寢前的過度刺激:試圖躺下入睡至少1小時之前,停止活躍的腦力活動;考慮學習一套放鬆方法,晚上躺下入睡前加以練習。

睡眠有多遠

只等一個晚安的距離

相關焦點

  • 睡眠不好怎麼辦?MIT用無線信號+AI算法讓你睡得更香
    你是否常常被失眠所困擾呢?要知道,包括帕金森和阿爾茨海默在內的疾病也同樣會擾亂人的睡眠。但診斷和監測睡眠狀態通常需要將電極和各種其他傳感器連接到患者身上,但這樣往往會讓患者睡得更不安穩。現在,科學家們研究出了新的無線睡眠檢測儀,或許能幫助你不再失眠。
  • 疫情期間平均睡眠超8小時 @揚州人 你睡得還好嗎?
    近日,由中國睡眠協會發起調研的《2020全民宅家期間中國居民睡眠白皮書》在北京發布。《白皮書》顯示,疫情期間,全國居民的平均睡眠時間超過8個小時。昨天,記者調查發現,揚州居民睡眠時間也遠超8小時。全國居民平均睡眠超8小時《睡眠白皮書》這份《白皮書》通過頭條指數洞察和隨機問卷抽樣兩種方式,調查了全國19歲至80歲用戶從今年1月1日至2月29日的睡眠行為發現,全國居民的平均睡眠時間超過8個小時。
  • 深度睡眠VS淺睡眠 做到這些可能會睡得好一點
    睡覺是我們每個人必要做的事,它使你工作一天的身體得到休息。由於休閒方式的多樣化、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增大等問題,現代人的睡眠時間、休息時間其實已經被壓縮地很可憐了,但即使是這段睡眠時間裡,很多人的睡眠狀態也並不理想。
  • 比手機app更靈敏 這款睡眠質量檢測儀
    科學家研究證明,成人一天睡眠達到8小時(  青少年更多)有助於身體健康,集中精力工作、學習,記憶力也更好。獲得適當的睡眠似乎有助於我們的免疫系統發揮最佳功能。    日本一家公司推出一款幫助睡覺並監測睡眠質量的產品,該產品類似於手環但戴在手指上即可進行數據監測和採集。    休眠跟蹤器功能將在判斷為身體進入了睡眠狀態之後打盹時間。
  • 睡得少影響健康,也影響好身材,給睡眠質量差的你支幾招
    健身的人都知道,睡眠對於健身效果的影響可是很大的。雖然人每天都會睡覺,但你覺得自己的睡眠質量真的好嗎?千萬不要小瞧睡眠,它可能就是你增肌減脂的關鍵因素。除了每天的睡覺時間之外,很多人都不知道還有什麼方法能夠改善睡眠,提高健身效率。
  • 睡眠是最好的補藥?長期失眠,多吃這些便宜貨,讓你晚上睡得香
    睡眠在24小時中,能夠佔到1/3的概率,在這個時候我們的意識會不清晰,只是躺在床上讓身體部分器官進行休息,其實充足的睡眠更有助於身體健康。根據相關睡眠調查數據報告顯示,我國有60%左右甚至超過這個概率的人都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晚上入睡的時間太晚,其實這樣往往也會引發身體疲憊。僅剩30%左右的人群,是存在睡眠質量問題的,這些不良的因素影響之下幾點,你平時有個良好的飲食習慣,還要注意運動,身體才會越來越健康。
  • 戴上眼罩睡覺,真的能改善睡眠嗎?
    成年人的困擾,除了窮,大概就是困了~成人的建議睡眠時間為每晚7小時,但根據數據分析,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明確表示,沒有持續獲得足夠的睡眠。也並不全是沒有足夠的睡覺時間,而是睡不著,不想浪費漫漫長夜,即使睡了,睡眠質量也不高!但,養生君發現有一些證據表明,眼罩確實可以幫助改善睡眠問題。眼罩的這些好處,你知道嗎?
  • 心理聊吧 | 長假過半,你的睡眠還好嗎?
    可是,很多人發現,工作日早晨困得睡眼惺忪的自己,不僅一到假期早早就醒了,晚上入睡也愈加困難,這種特殊的「假期綜合症」是生理問題還是心理問題?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睿工作日睡不醒,一放假睡不著?回答之前,先問自己幾個問題:這幾天三餐定時嗎?有沒有吃夜宵?
  • 失眠症的福音:多功能檢測儀Sense助你改善睡眠質量
    Sense是一款外形美觀的床頭藝術品,但實際上它擁有一顆高科技的芯,可以改善人的睡眠質量。Sense的強大之處在於,它可以將人的睡眠數據和室內環境數據結合起來分析,從而找到影響睡眠質量的關鍵所在,從而找到改善計劃。
  • 睡眠中長身體,孩子睡得越多、長得越好嗎?最佳睡眠時間是這個數
    小嬰兒每天的睡眠時間達到18小時以上,青少年的睡眠時間也應當做到不低於8~9小時,關於睡眠的時間,好像總是多多益善。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孩子睡得過多,反而可能會影響身體發育,建議的睡眠時間既有上限,也有下限。
  • 45歲以上的人,每天睡幾個小時合適?你的睡眠還好嗎?
    一種「恬靜的生活」,一套「健康的法則」,一些「養生的細節」,都離不開「睡眠」這件事的強大貢獻。人生「四件大事」,吃得好、睡得好、動得好且心情好,「良好的睡眠」是身體健康的加速器,而「睡夠時間」則是優質睡眠的第一要素。睡幾個小時算合理?通過此文,只想教您好好睡覺。
  • 這些紅外體溫檢測儀你都認識嗎?
    全國人民抗「疫」進入關鍵期,如果您最近有外出,可能會被社區工作人員拿著外形像「槍」一樣的設備對著額頭掃,這是額溫槍或著者手持式紅外體溫檢測儀器,理論上它們可以不接觸人體即可快速、較為精準地測量出體溫。
  • 快來看看你的覺睡飽了沒?這些問題都屬於睡眠障礙
    對號入座 「宅」家的你睡得還好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很多人「宅」家中 睡眠時長急速上升。但也有些人每天癱在床上刷手機,晚上不捨得睡,白天叫不起來。原本就是「夜貓子」的人更是徹底放飛自我,熬成黑白顛倒的「夜行動物」。還有些原本睡眠正常的人,由於作息改變、心理因素等,出現睡眠問題。夜深人靜,變換72般睡姿都還沒睡著,早上起來哈欠連天……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的專家提醒你,你可能遇到了睡眠障礙。
  • 「白天熬一熬晚上睡得香」?這些寶寶睡眠誤區,看你中了幾個
    記得樂樂幾個月大的時候,到了傍晚快五點總是犯困打呵欠,這時我想要把樂樂哄睡然後放床上。樂樂奶奶總是說,這時候可不能讓他睡,等他睡了這一覺晚上就不困了。白天讓他熬一熬晚上他會睡得更香。於是樂樂奶奶會又逗又抱,非要把樂樂從瞌睡狀態給逗得「嗨」起來。
  • 睡眠時間會影響視力嗎?睡得久的人視力會比較好嗎?
    在一些統計學的調查數據上,是有發現睡眠時間與視力存在相關性的。如:2016年,Jee等醫生通過對3625名12-19歲韓國青少年的研究,發現睡眠時間與近視呈現負相關聯繫,睡得越少,越容易近視,平均每減少1小時睡眠,近視度數增加10度。
  • 七款儀器檢測結果「打架」 網購檢測儀測甲醛靠譜嗎?
    一時間甲醛檢測再度成為關注熱點,不少市民紛紛網購甲醛檢測儀對自家的房子進行檢測。不過,北京青年報「財經實驗室」欄目通過對七款網購甲醛儀的試驗發現,這些檢測儀無法提供精確的甲醛數值。相關專業人士也指出,網購的可攜式甲醛檢測儀很多只是電子元件的簡單拼湊,測出的結果基本上不靠譜。  近日,自如被曝出將剛裝修好的房子迅速出租,房屋甲醛超標,有租戶出現頭暈、皮膚過敏、喉嚨腫痛等身體不適。
  • 研究表明,孩子身高30%取決於睡眠?!睡得好真的就長得高嗎?
    營養、運動和睡眠被認為是與孩子身高息息相關的3大外因,其中營養和運動受到廣泛的認同,然而睡眠與身高在科學界卻關係曖昧,睡得好真的就長得高嗎?一、科學認識睡眠與身高的關係為什麼我們會把睡眠與身高緊密聯繫起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與身高有直接關係的生長激素。
  • 能連續血氧監測的OPPO 睡眠手環 是年輕人第一款「健鬥力」檢測儀
    小時候看過《龍珠》後,很多人就對鳥山明筆下的「戰鬥力檢測儀」牽腸掛肚,一方面它著實硬核科幻,滿足了小孩子對未來世界的幻想;另一方面它也足夠簡單粗暴,即便是剛剛學過加減法的小學生也能用它來計算角色戰力強弱。現實生活中會有這樣兩全其美的產品麼?
  • 世界睡眠日丨睡得時間長≠睡得好 補覺≠補回睡眠
    原標題:昨夜,您睡得好嗎?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今年是第20個世界睡眠日,宣傳主題是「良好睡眠 健康中國」。  睡眠是人體的一種主動過程,可以恢復精神和解除疲勞。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
  • 睡多長時間才算是睡得太多?超過10個小時需要看醫生-睡覺,睡眠...
    據國外媒體報導,圍繞著睡眠已經發展出了一整個產業,各種各樣的代言人、播客和暢銷書,摻雜著種種謬誤或真知灼見的觀點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不過,大多數這些東西所傳遞的信息是:睡眠是好的,你應該每天晚上睡上7到8個小時。屏幕前的你很可能每天都睡不到7、8個小時,或許也不會太在意這一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