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沉迷於手機一直是考研人前進路上最大的阻礙之一。試想一下下面場景:在你做閱讀的時候發現了一個不認識的單詞「narrow」,於是你打開手機,連接WiFi開始查詢。好巧不巧的是等你查完單詞又來了知乎的日常推送,於是你點進了知乎,劃拉了半天突然想起來還有閱讀沒有做完。
當你再次拿起真題準備開始做的時候,時間已經不知不覺過去了二十多分鐘,那個生詞的意思還是沒有查到。一上午複習時間就這樣被完美地錯過了。
這麼看來過度使用手機就成了備戰考研路上最大的障礙,那麼除了把手機鎖進柜子、換成功能機之外,還有什麼戒掉手機的好辦法嗎?下面我就為大家分享幾個戒掉手機的小技巧。
我為什麼會放不下手中的手機?
想要找到戒掉手機成癮的實現路徑,必須對手機成癮的底層邏輯有充分的了解,至少,我們需要知道為什麼會對手機上癮。
美國學者麥可·戈德海伯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其文章中提出了「注意力經濟」這一概念。戈德海伯認為,在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的信息社會中,當人們面對浩如煙海的信息時,信息已經不再是一種稀缺的資源,而是一種相對的過剩,因此在這種語境下,稀缺的是人們的注意力。
在這樣一種邏輯之下,網際網路時代用戶的注意力就成了各大服務提供者們爭相搶奪的對象。就像上面提到了「下滑刷新」機制亦是如此,將用戶的注意力牢牢地禁錮在面前的那塊玻璃面板裡。
1.打造專注環境
造成注意力分散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學習環境中存在的大量幹擾源,手機則是最為主要的幹擾源。在圖書館or自習室學習過程中,可以試著將手機調整至勿擾模式,並將手機靜音後放在較遠處。
2.調整心態 積極面對
在學習過程中難免遇到棘手的問題難以解決。這時候處在焦慮狀態下的我們會選擇用玩手機等方法來轉移焦慮,延遲問題的解決。因此,在解決難題的過程中要試著擺正心態,嘗試著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較少焦慮感進而不再過度沉迷於使用手機。
改變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不嘗試永遠不可能改變。
你不能指望做和過去一樣的事,卻得到一個更好的自己,想要讓自己越來越好,就要不斷去做一些有挑戰,不敢嘗試的事情。
當你覺得手機已經嚴重影響到你的生活和工作時,就不妨試試上面這些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