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為什麼在金剛經中說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2020-12-15 以智見佛

要正確的理解佛陀在金剛經中所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們就必須要牢記,金剛經的主旨是要實現正等正覺。

如果脫離了正等正覺,偏離了正等正覺,我們就無法理解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更不能明白佛陀,為什麼要這麼樣,對須菩提長老說。

整部金剛經,都是佛陀在回答須菩提長老,如何才能實現正等正覺。要實現正等正覺,一個禪修者,應該如何來降伏自己的心?如何來安住自己的心?我們要讀懂金剛經,要理解金剛經,就必須牢記正等正覺這個主旨,這個宗旨。

佛陀在金剛經裡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是在幫助在指引,須菩提長老,以及今天的我們,如何來實現正等正覺。所以,對金剛經裡面的每一句話,每一句偈語,我們都要站在正等正覺的角度,才能正確地理解,才能完整地理解。否則,我們就會理解偏了,甚至完全錯誤。

相關焦點

  • 讀《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佛陀問道:「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就如恆河中所有的沙,佛陀說它們是沙嗎?」「是的,世尊,如來說是沙。」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陀繼續說:「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呢?就如一條恆河中的所有沙子,如果有所有沙子那麼多的恆河,每條恆河裡又有所有沙數的佛世界,你說這樣的佛世界多不多呢?」
  • 《金剛經》中「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金剛經青龍疏抄》。」「那我考你一個《金剛經》的問題,如果答得上來,點心免費供養。」「請說來聽聽!」德山滿腹信心地答應。「《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大德要吃點心,點的是哪裡個心?」
  • 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金剛經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句子,幾乎都是重點,都是精華,都能啟迪人的智慧,有許多人明白了金剛經中一句話就能夠悟道,就像禪宗六祖,因為聽五祖講解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徹大悟,曰: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到底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三個「不可得」,真實地闡述了事物的空性。有人說,這種「不可得」是因為事物本來沒有的緣故,也就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得到,所以才是空。再加上我們看到的事物,都是因緣化合,所以也都是空,最後歸於虛空,就都不存在了。很多人都對事物都持這種態度。
  • 《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佛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佛說的就是忘。忘,亡心也。亡,古讀作「無」,也是「無」的意思。所以「忘」就是亡心,「亡心」就是無心,「無心」就是心不在焉。無論何時何地何人,心不在這裡就是忘。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可得自然就沒有,所以心不可得,就是忘。過去的事是你的嗎?你有的只是回憶。未來的事是你的嗎?你有的只是憧憬或者擔優。所以只有此時此刻才屬於你。可是此時此刻又在哪裡?就在你說此時此刻的時候,那一個此時此刻已經屬於過去。
  •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什麼我們還要談...
    問:師父,既然《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什麼我們還要談「心」? 慧廣法師:這裡的「不可得」有兩重含義:第一是不要執著;第二是「心」並非實有的存在,你只管讓它來者自來,去者自去,不要在乎。整句話的意思是:不要執著過去,不要執著現在,也不要執著未來,要「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是說壓根就沒有「心」。
  • 《金剛經》說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那什麼心可得?
    覺我們這個常是不可得,覺是這個世界是流動變化、因緣和合而成,遷流變化的,沒有一刻停止,而我們的心常常是停滯的。《金剛經》裡面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那什麼心可得?這句話當中有很多簡略詞。所以執著過去的心,那顆心應該放下,執著未來的心,未來的執著要放下,當下這個執著也要放下。
  • 金剛經: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都是些什麼心?
    《金剛經》上佛告訴須菩提:「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佛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三際求心,為什麼會皆不可得呢?就像二祖慧可求達摩祖師為其「安心」,最後找來找去,也沒找到,「覓心,了不可得」,佛祖早知道你找不到,要不然怎麼會作出如此英明的決斷:「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講到這裡,又想到一個公案,真人真事。
  •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古德禪寺在諸多的經律中,他尤其精通《金剛經》。上人為了理解其義,更是熟讀了千遍經文。上人甚至可以倒背經文,沒有錯誤。上人經常給眾人講解金剛經,義理通達人稱為周金剛。開餅店的婆婆說;上人帶著什麼經書?上人回答說:《金剛經》。婆婆說:我有疑問請教大師。大師如果答對,東西分文不要。如果答錯,請到別處去買。婆婆說:《金剛經》: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均不可得,不知道大師要點是哪個心?
  • 為什麼佛說「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都不可得?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什麼呢?是什麼原因呢?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如來這裡所說的這一切心啊!全都不是世間人都理解的那個心,只是現在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心;所以者何?之所以這樣說;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須菩提,因為世間人所理解成的那個心,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是不可得的。
  • 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皆不可得,那我們的「心」該放哪?
    有世界的動力造就了萬有世界的種種,如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等等,這個動力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形成了眾生的共業,這一面其實就是我們的過去心、現在心、和未來心,針對這三心,《金剛經》裡曾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什麼?經裡要我們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金剛經裡這句話所蘊含的真實意義。
  • 《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
    這段文字好明白的,師徒兩個討論佛陀的五中眼睛,介紹佛陀的神通。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遇昏暗,遇阻礙,就不能見;天眼是天人的眼,遠近晝夜,都能得見;慧眼是聲聞的眼,能看破假相,識得真空;法眼是菩薩的眼,能澈了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法門;佛眼是如來的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的四種眼,能無事不知,無事不見,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 心不可得——《金剛經》
    《金剛經》裡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句話怎麼理解?在哲學上講,過去心屬於過去時,過去的時間已經過去如流水,是不可挽回的,現在的心叫現在時,也就是現在發生的,現在發生的的事情給你造成假相,你以為一切都是真的,實際上,它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就像時間一樣,你根本留不住,現在時不可得未來時也是剎那幻滅的。
  • 金剛經第二十一: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三心皆不可得
    ,這一篇輪到第十八品「一體同觀分」的後半部分,上一篇我們聊了「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這五眼,這次繼續聊後面的「過去心,現在心和未來心」這三心。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譯文:須菩提,你覺得恆河中所有的沙子,佛認為是沙子嗎?是的,世尊,如來說是沙子。
  • 《金剛經》說「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用意就這四個字
    佛說「修佛就是修心」,心是人的最根本,眾生沉溺苦海皆因執著妄想,故而,《金剛經》說「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其用意就這四個字:放下我執。若能放下,離成佛也就不遠了。01「三心」不可得,是說過去、現在、未來都在變化當中要想徹底明白「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這句話的要義,首先就先得明白這「三心」代表了什麼
  • 淺釋《金剛經》中「三心不可得」的含義
    也是分享給和我一樣從來沒有接觸佛法,最多知道世間有佛這個概念,最多知道有一本書,名叫《金剛經》的人。當他們開始讀誦此經時,這些或許有所幫助。《金剛經》裡,「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句話怎麼理解?這句話有三個要素。「過去、現在、未來」,「心」,「不可得」。我們分開來看。第一,什麼是「心」?
  • 在金剛經中,佛陀為什麼會說,他知道天下每個人的心
    天下的眾生有什麼,我佛陀都知道。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須菩提,你認為怎樣?如恆河中的所有沙子,佛陀我說是沙子不?佛陀,你說的是沙子。
  • 《金剛經》:什麼是「三心不可得」?
    導語:《金剛經》中有許多的經典名句,千百年來流傳甚廣。人們在其中反覆揣摩,反覆研究。有些人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有些人則不能。對於很多致力與修行的人來說,弄懂其中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因為這部佛經,就是讓人修行的。
  • 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所以你應該享受「當下」,這就是實相(980321);過去是用來被遺忘的。忘記過去是非常重要的。不用解釋你的父親,你的母親,那些已經發生的事情,現在你屬於這個家庭,這是一個充滿聖人的神聖家族。你正在「他們」中間坐著(850901)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不應該談論你的過去。因為過去已經結束。現在你是霎哈嘉瑜伽士,你是自覺的靈。所以你不需要說你過去的任何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