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2020-12-15 白衣居士念佛

金剛經的偉大之處,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金剛經承認一個真理,一個至道,並不認為一切宗教的的教化僅限於勸人為善而已。

金剛經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句子,幾乎都是重點,都是精華,都能啟迪人的智慧,有許多人明白了金剛經中一句話就能夠悟道,就像禪宗六祖,因為聽五祖講解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徹大悟,曰:

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這就是金剛經的魅力之處,讀懂了一句,就會破除我們的無明,了達生命的本相,睹見本來面目,徹見萬法根源。佛在金剛經中曰: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能明白這句話的真義嗎?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什麼意思?

我們的心念如同流水,一刻也不會停留,我們的妄心妄念方生方滅,當你覺察到有心念時,它已經跑掉了,成為過去式;我們的心,永遠不會停留,永遠把握不住,它來時沒有方向,去時沒有蹤影,好像來了卻又找不到,這就是「如來」。

人生就是時間的過程,昨天的事到了今天就是前塵舊夢,變得模糊不再真實,這就是「過去心不可得」,今天的事到了明天,同樣變得虛幻,甚至上一秒的事到了下一秒就會變去了,這就是「現在心不可得」,我們都會說未來,幾十年過去了,我們握在手中的也不過是一片虛無,這就是「未來心不可得」。

人生的一切感覺,知覺,見聞覺知,理想和夢,都是如露亦如電,如夢亦如幻,來時並不是沒有並不是空,去時卻會把一切都帶走,不會留下什麼;可是眾生愚痴,總想著能夠得到什麼留住什麼,都最後卻會發現人生就是空空如也,赤裸裸來去無牽掛,什麼也得不到。

人生的真相就是不可得,永遠只有當下這一念。

《心經》中說: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佛在金剛經中説: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可見人生的真相就是三心不可得,永遠只有當下這一念。

懂得三心不可得,就能夠修道了,人生無論高興還是快樂,痛苦還是煩惱都是不可得,都是自己的一心一念所造,所以不執著就會放下,看得破就要忍得過,人生就是不可得,哪裡會有成功失敗,哪裡會有得意失意,一但時間過去,人生一切都成空。

人間的功名利祿,財色名利,每個人都會汲汲而求,不肯放過,得到了高興得意,得不到痛苦煩惱,心有不甘,只是人生到最後兩眼一閉,兩手一攤,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什麼你的我的?人生的一切,只不過都是暫時的擁有,得之何幸,失之又有什麼不幸?人之所以痛苦煩惱,往往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把虛妄不實的東西當做人生的真實。

整日吃飯留不住一粒米,整日穿衣掛不住一根線,人生的真相就是不可得,我們的真心只有當下這一念,人生就是「一念之起」,而有千念萬念,有了形形色色的人生萬象,到最後卻發現:人生卻是無所得。

學佛修道,要明白我們的真心就是「無所得」,我們往往都是以有所得之心,求無所得之果,結果背道而馳,南轅北轍,永遠不會成功。

我是白衣居士念佛,感恩閱讀與分享!

念一句佛號,結一世佛緣!祝願大家六時吉祥,一切如意!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金剛經》中「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金剛經青龍疏抄》。」「那我考你一個《金剛經》的問題,如果答得上來,點心免費供養。」「請說來聽聽!」德山滿腹信心地答應。「《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大德要吃點心,點的是哪裡個心?」
  • 讀《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佛陀跟須菩提說起如來有五眼,其實就是告訴他:眾生一切見,如來皆見;眾生所有心,如來皆知。如來五眼和眾生五眼的區別就在於:如來徹底覺悟,五眼全部睜開,而眾生五眼,則是隨緣有開有合,故而如來能見眾生之見,而眾生不能見如來之見,就好比醒著的人能看見閉眼的人,而閉眼的人卻看不見醒著的人。繼續讀第十八品 《金剛經·一體同現分》。
  •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佛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佛說的就是忘。忘,亡心也。亡,古讀作「無」,也是「無」的意思。所以「忘」就是亡心,「亡心」就是無心,「無心」就是心不在焉。無論何時何地何人,心不在這裡就是忘。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可得自然就沒有,所以心不可得,就是忘。過去的事是你的嗎?你有的只是回憶。未來的事是你的嗎?你有的只是憧憬或者擔優。所以只有此時此刻才屬於你。可是此時此刻又在哪裡?就在你說此時此刻的時候,那一個此時此刻已經屬於過去。
  • 佛陀為什麼在金剛經中說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要正確的理解佛陀在金剛經中所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們就必須要牢記,金剛經的主旨是要實現正等正覺。如果脫離了正等正覺,偏離了正等正覺,我們就無法理解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什麼我們還要談...
    問:師父,既然《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什麼我們還要談「心」? 慧廣法師:這裡的「不可得」有兩重含義:第一是不要執著;第二是「心」並非實有的存在,你只管讓它來者自來,去者自去,不要在乎。整句話的意思是:不要執著過去,不要執著現在,也不要執著未來,要「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是說壓根就沒有「心」。
  •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古德禪寺在諸多的經律中,他尤其精通《金剛經》。上人為了理解其義,更是熟讀了千遍經文。上人甚至可以倒背經文,沒有錯誤。上人經常給眾人講解金剛經,義理通達人稱為周金剛。上人回答說:《金剛經》。婆婆說:我有疑問請教大師。大師如果答對,東西分文不要。如果答錯,請到別處去買。婆婆說:《金剛經》: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均不可得,不知道大師要點是哪個心?
  • 《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注釋(1)「須菩提。於意云何。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到底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三個「不可得」,真實地闡述了事物的空性。有人說,這種「不可得」是因為事物本來沒有的緣故,也就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得到,所以才是空。再加上我們看到的事物,都是因緣化合,所以也都是空,最後歸於虛空,就都不存在了。很多人都對事物都持這種態度。
  • 心不可得——《金剛經》
    《金剛經》裡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句話怎麼理解?在哲學上講,過去心屬於過去時,過去的時間已經過去如流水,是不可挽回的,現在的心叫現在時,也就是現在發生的,現在發生的的事情給你造成假相,你以為一切都是真的,實際上,它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就像時間一樣,你根本留不住,現在時不可得未來時也是剎那幻滅的。
  • 《金剛經》:什麼是「三心不可得」?
    導語:《金剛經》中有許多的經典名句,千百年來流傳甚廣。人們在其中反覆揣摩,反覆研究。有些人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有些人則不能。對於很多致力與修行的人來說,弄懂其中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因為這部佛經,就是讓人修行的。
  • 《金剛經》說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那什麼心可得?
    覺我們這個常是不可得,覺是這個世界是流動變化、因緣和合而成,遷流變化的,沒有一刻停止,而我們的心常常是停滯的。《金剛經》裡面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那什麼心可得?這句話當中有很多簡略詞。所以執著過去的心,那顆心應該放下,執著未來的心,未來的執著要放下,當下這個執著也要放下。
  • 淺釋《金剛經》中「三心不可得」的含義
    也是分享給和我一樣從來沒有接觸佛法,最多知道世間有佛這個概念,最多知道有一本書,名叫《金剛經》的人。當他們開始讀誦此經時,這些或許有所幫助。《金剛經》裡,「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句話怎麼理解?這句話有三個要素。「過去、現在、未來」,「心」,「不可得」。我們分開來看。第一,什麼是「心」?
  • 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難以自拔,甚至影響到現在的生活,就需要引起注意了,下面我們來一起聆聽shri mataji是如何解讀「過去」的?」中文版「過去」已經結束,而「未來」是不存在的。甚至當你的丈夫開始說話,你只需停下來,告訴他,「我們現在活在當下,不要告訴我們你的過去,過去是用來被遺忘的。現在請活在當下吧。」因為只有在當下裡才存在實相。而實相是快樂的海洋(931228)當你達到某個確定的階段時,你不應該允許任何過去的發生的事情再回來。你必須與過去做鬥爭,因為過去,不是任何事情,它就像這樣,已經結束。
  • 為什麼佛說「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都不可得?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如來這裡所說的這一切心啊!全都不是世間人都理解的那個心,只是現在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心;所以者何?之所以這樣說;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須菩提,因為世間人所理解成的那個心,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是不可得的。
  • 《金剛經》說「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用意就這四個字
    佛說「修佛就是修心」,心是人的最根本,眾生沉溺苦海皆因執著妄想,故而,《金剛經》說「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其用意就這四個字:放下我執。若能放下,離成佛也就不遠了。01「三心」不可得,是說過去、現在、未來都在變化當中要想徹底明白「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這句話的要義,首先就先得明白這「三心」代表了什麼
  • 金剛經: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都是些什麼心?
    《金剛經》上佛告訴須菩提:「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佛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三際求心,為什麼會皆不可得呢?就像二祖慧可求達摩祖師為其「安心」,最後找來找去,也沒找到,「覓心,了不可得」,佛祖早知道你找不到,要不然怎麼會作出如此英明的決斷:「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講到這裡,又想到一個公案,真人真事。
  • 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皆不可得,那我們的「心」該放哪?
    有世界的動力造就了萬有世界的種種,如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等等,這個動力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形成了眾生的共業,這一面其實就是我們的過去心、現在心、和未來心,針對這三心,《金剛經》裡曾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什麼?經裡要我們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金剛經裡這句話所蘊含的真實意義。
  • 《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
    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佛陀告訴須菩提,在你想像的到的那麼多的國土裡的所有眾生,他們的各種各樣的心思,我都知道。我們每一個人,乃至豬狗牛羊,蒼蠅蚊子,還有地獄眾生在想什麼,佛陀是全部清清楚楚的。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什麼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 金剛經第二十一: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三心皆不可得
    01《紅塵說禪》系列第396篇今天咱們繼續來分享《金剛經》,這一篇輪到第十八品「一體同觀分」的後半部分,上一篇我們聊了「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這五眼,這次繼續聊後面的「過去心,現在心和未來心」這三心。
  • 《金剛經》淺釋:三際求心不可得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裡說:眾生的攀緣妄念心,是沒有一個可以真實得到的。為什麼說眾生的心【即為非心】呢?因為眾生的心是個妄想心,這個妄想心,他念念不停,輪轉於過去、現在、未來,念念分別這三個時際。但在這三個時際中,要去找這個眾生的分別心,他真正停留的處所是找不到的。因此才說:【三際求心,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