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你考這幾分,對不對得起我和你爸?你對得起我們花的錢嗎?」
剛站到閨蜜家的門口,就聽到閨蜜阿呆歇斯底裡地怒吼。
這是繼上次半夜打我電話訴苦後,第N次發瘋了。
我敲開門進去後,就看到小旭一臉冷漠地站在牆角。我跟小盒使了個眼色,小盒趕緊拉著哥哥的手進了臥室。
我屁股還沒坐到沙發上,閨蜜就抖著成績單,激動地跟我說:
「你看看這個孩子,給他上了一年的英語培訓班,他就給我考了這幾分。
英語口語在班裡竟然倒著數,我的媽呀,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閨蜜氣的把成績單一下子拍到桌子上:
「光上英語培訓班就花了好幾萬,這錢打水漂還能聽個響呢!花他身上,屁用沒有!
天天寫個作業也磨磨唧唧的,罵2個小時,只寫5分鐘……」
看到閨蜜因生氣漲紅的臉,再看看她穿了好幾年的衣服,我心裡有點酸。
當媽的不捨得給自己花200塊錢的衣服,但是卻捨得給孩子掏2萬。
但我也心疼小旭,畢竟沒有哪個孩子願意當一個差生。
他們也不是沒有努力過,只是因為努力後沒有效果,所以就灰心了。
孩子踏入學校後,分數好像就成了衡量他們好壞的唯一標準了。
只要分數高,你在老師家長的眼裡就是好孩子;
只要分數低,不管做什麼,都遮掩不住你學習不好的大汙點。
但我想說的是:
「每個孩子都是太陽,
如果他沒有發出光芒,
只是暫時被擋住了。」
當我們對孩子不放棄希望時,以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也才不會消沉於暫時的失敗中,他會有極大的勇氣去奮力追趕。
像小旭也就才剛開始上小學,其實不難追趕上來。
最怕的還是努力錯了方向。
那今天,我就以閨蜜在英語中的思維誤區,跟大家分享:如何正確地給0-8歲的孩子做英語啟蒙?
在這個英語兒歌已經爛大街的年代,兒歌啟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閨蜜當初也把兒歌當作背景音樂,只要孩子醒著的時候就開著,認為就是「磨耳朵」了,其實這樣做,就是把播放器磨壞了都磨不出來「語感」。
兒歌啟蒙的原則:
1. 讓孩子理解兒歌的意思,不用逐字逐句的翻譯,但要理解大意;
2. 有意識地聽,創造情景,這個最重要;
3. 重複、重複、再重複!
為什麼說,情境學習那麼重要呢?
嬰幼兒咿呀學語時,他們聽到每個詞、每一句話,也總是伴隨著情境。
詞句和情境都是深刻相連接,才會印在孩子的大腦中。
我以常青藤爸爸的「語感啟蒙/情境英語課」給大家舉例子。
比如在學《To the zoo》時,一定要先把孩子們拉到動物園裡,不要只是單純的聽英文歌算了。
只有在「動物園」這個場景中,孩子們才有代入感,去看大象甩動鼻子吸花生、大黑熊發脾氣等。
這樣,孩子不僅可以很快理解意思,更能觸類旁通,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等下次你帶孩子去動物園的時候,曾經學過的《To the zoo》,就會一下子映到孩子的大腦中。
所以,孩子12歲前的英語學習,是一定要放到特定的情境下學習。
我跟小盒一起學兒歌時,我除了會跟孩子一起看兒歌的動畫或者繪本,還會把兒歌「演」出來。
這也是情境式學習。
比如在看常青藤爸爸的情境英語課《Animals》中,我會把小盒化成小老虎。
走出誤區:
磨耳朵固然重要,但正因為重要才不能「隨便」。
家長所選擇的磨耳朵資源,不僅要發音標準,還要有豐富和系統的情境。
英文學習最終是要落在閱讀、寫作和口語表達上的,這一切都需要讓孩子在8歲前,就接觸到專業的規劃和指引。
之前閨蜜一直覺得,讓孩子掌握自然拼讀,了解常用詞,孩子的英語學習自然就高枕無憂了。
可現實是孩子能讀懂每一個單詞,可是串聯成句子,孩子就不懂了。
孩子不明白句子,怎麼開口講英語?
所以,小旭口語不好,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了。
怎麼引導孩子去理解句子,願意開口說呢?
舉個慄子,常爸情境英語大動畫的第一個主題是《Animals》,講述的是一群小朋友在電視上看到寵物狗,就特別想要一隻屬於自己的寵物。
在這部動畫中:
沒有複雜的長句子,孩子很容易理解、跟讀;
語速適中,內容密度合理,孩子不覺得有負擔;
關鍵詞和重點句型會反覆出現,孩子自然而然就學會了;
這部動畫,重點句式是「what is this」、「I want」等,重點詞彙是「cow、pig、sheep」等會反覆出現幾十次,這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就不怕孩子學不會了!
當孩子能夠靈活地使用英語表達自己,形成本能的、條件反射式的思維方式,就漸漸形成了英語思維,這也是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維能力。
走出誤區:
英文啟蒙到底要啟蒙啥?
不單單是詞彙,還要熟練掌握句式,調動孩子學英語的熱情,也要靈活應用單詞。
通過情景式學習,讓孩子去享受一種欲罷不能的學習樂趣,並記住情節、句型、單詞,最最重要的,是要形成英!語!思!維!
有人問我,小盒平時是怎麼學英語的?
很簡單,小盒每天自己會主動地聽英語1個小時,看英文動畫20分鐘,點讀英文繪本20分鐘。還有每周四節線下課程,兩節線上外教課程。
為什麼讓他在英語中花如此大的代價?
因為我期望小盒能夠像黃多多一樣,可以用英語寫劇本,用英語寫詩,用英語演講,翻譯書籍……
這種能力,就不是單純會講英語就可以有的,而是具備了英文的思維能力。
也不要覺得累著孩子,當孩子把英語當成漢語學的時候,自然也會形成「母語思維」。
當然這就需要將英文學習拓展到數學、科學、藝術、社會學等多種學科知識。
走出誤區:
最好的教育,應該著眼於孩子的未來。
所以英語教育,我們不能單單滿足於孩子會說一門外語,而是需要讓他們具備一種能力。
這樣才有可能幫助孩子們,更好地適應未知的世界。
最後,給大家強烈推薦常青藤爸爸出品的「情境英語課」。
這套課程,除了常規句型、詞語、漂亮的畫面外,還會將學習拓展到自然拼讀、數學、科學、藝術、社會學等30類學科知識。
這樣除了保證了每一個場景的學習效果最大化,還會幫助孩子形成英語思維,使孩子的英語學習不單單停留在語言上,而是拓寬領域,豐富了孩子的知識體系。
同時,這套課程也很好地避開了以上的三個誤區,給孩子更科學地英語啟蒙。
掃描下方二維碼
根據引導進群
即可加入常青藤爸爸情境英語系統課Level 1
——7天限時免費集訓營!
▼▼▼
雖然強烈推薦,還是得給大家一個溫馨提示,別急著下單!
趁著常爸現在有免費試聽活動,可以先進行7天免費試聽。
掃描下方二維碼
根據引導進群
即可加入常青藤爸爸情境英語系統課Level 1
——7天限時免費集訓營!
▼▼▼
現在買課,就送價值500元的課程實體大禮包,相當划算!
前5單元禮包下單後72小時內發貨,後5個單元禮包將在第6單元開課前郵寄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