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白天網上買菜 下班電子菜箱取貨 網上賣菜在安陽悄然興起

2021-02-13 安陽網


記者張小俊 趙子龍:下班準備給家人做個紅燒肉,可菜和肉都還沒買,咋辦?不用擔心,你可以白天抽空在手機上下單買菜,等你下班時,菜品已經躺在小區的電子菜箱裡等你了。這種賣菜方式目前在我市悄然興起。

詳見《安陽晚報》或安陽網


「網上選材下單,專業準點配送,小區櫥櫃保鮮自取,既方便又快捷。」昨日(3月29日),在市朝陽路與富泉街交叉口一小區,市民張先生說起他的「買菜經」頭頭是道,因為家裡有老人,但最近老人身體不適,上下樓不方便,張先生便開始搜索有沒有網上賣菜的平臺。巧合的是,近幾天一群年輕人在小區內擺攤賣起生鮮食品,買菜方式就是在網上下單,然後送貨到家。這讓張先生十分興奮。

張先生給記者展示了這個買菜平臺。關注菜商的微信公眾號,進入網上超市,醒目的界面裡有生鮮蔬菜、熟食、水果、糧油調料、日用百貨等,只要點擊商品,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和家庭住址,半天內就可送貨到家。

在我市興起的賣菜平臺中,就有一批青年農民。李亮是安陽縣一位地地道道的青年農民。去年3月,他與我市幾家蔬菜種植戶合作,自己在網絡上建立微商城,通過網上銀行收款、轉帳在微信、QQ等社交平臺推介生鮮農產品。實現網上訂貨電子商務,網下送貨人工服務。

其實,李亮早在兩年前就了解到電子商務賣菜,看到我市還處於市場空白區,便著手做起賣菜平臺。李亮告訴記者,電子商城節省了中間的流通環節,直接簡略到從田間到餐桌,而且食品可以溯源,質量有保證,確保了食品安全。

下單後不久,張先生就接到送貨員的電話,說1小時內即可送達。打開菜箱,張先生發現裡面有茄子、西紅柿、山藥和土豆等。「網上買來的蔬菜吃起來很新鮮,價格和超市裡差不多,有些菜品的菜價甚至還要低一些。每天還有特價菜,所以這個平臺還是挺吸引人的。」張先生說。

對於「網上買菜」這種生活方式,受訪的年輕人多表示聽說過,稱可以接受並願意嘗試,但中老年人的認可度則較低。

60多歲的王大娘告訴記者,她不會在網上買菜,操作太複雜。「我的手機還是只能接打電話的老式手機,平時連簡訊都不會看,別說上網購物了。」剛剛買菜回來的王大娘對此搖了搖頭。

雖然網上賣菜在我市剛剛興起,但記者了解到,不少原本對其前景充滿信心的賣菜電商平臺上線不久就「歇菜」,銷聲匿跡了。

一位名叫「天亮」的「90後」小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僅僅依靠網上向市民賣菜,生意很難維持下去。「幹了1年,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賠了十幾萬元。」他的店今年年初已經關門。

究其原因,「天亮」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市傳統家庭中,買菜做飯的大部分還是中老年人,他們習慣到傳統的菜市場去,可砍價、可挑揀。不過,「天亮」還表示,網上賣菜這條路子有前景有希望,也很艱難。

昨日,記者登錄我市兩家熱門網上賣菜平臺,發現網絡菜場可供選擇的菜品種類很多,涵蓋了蔬菜、水果、肉類、水產、禽蛋類、豆製品、乳製品、糧油、速凍食品等,但銷售量卻不甚樂觀。

網上賣菜開頭發展艱難,但市場發展前景樂觀。今年3月23日,在全市工業經濟暨對外開放大會上,我市設立10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電商發展。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網上電子平臺屬於此次專項資金扶持範圍,但是需要逐級申請,得到電商企業認定後,即可享受政策扶持。

來源/安陽網微信公眾號(anyangnet)

統籌/李中華 編輯/許美美

安陽日報新媒體包括安陽網、河南手機報安陽版(大鼎手機報)、安陽日報微博、安陽網微博、安陽日報微信公眾號、安陽網微信公眾號等媒介平臺。

安陽日報報業集團網絡傳媒中心

ayrbwww@126.com 0372-2561290

猜你喜歡

•又是一年瓜熟季 觀光採摘兩不誤

•農民網上「點菜」 政府「按單送餐」

•菜價無波動新鮮蔬菜一應俱全

相關焦點

  • 「第九街市」的網上賣菜經
    網上賣菜並不是一件新鮮事,廣州的第一批賣菜網站如好幫手、廣州買菜網等興起於2008年,但真正能堅持到今天的卻寥寥無幾。那麼,這家公司是如何做到的呢?  網上的菜賣給白領?錯  今年33歲的趙仕碩,創業前在一家IT公司做財經軟體開發,收入相當不錯。
  • 三個大學生當上網上「賣菜郎」
    南昌市某機關的公務員陳建輝這兩天上網閒逛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個賣菜的網站。這讓陳建輝很新奇:如今在網上購物早已不是新鮮事,可賣菜的網站他還是第一次見到。至今還單身的陳建輝每天下班回家,最希望能吃上一頓熱乎飯,可在政府機關每天都要按部就班,「每次下班之後再去菜市場買菜,基本上都買不到什麼新鮮菜了」。
  • 全新的經營理念 「網上賣菜」叫好難叫座
    ◆核心提示  近兩年,「賣菜網」這一新名詞逐漸進入百姓生活,只要打開網頁輕點滑鼠,新鮮的蔬菜就會被送上門來。如今,在上海、深圳等城市「賣菜網」已經非常普及,青島目前也有「青島生活客」和「幸福老家」兩家農貿食品銷售網站開始嘗試網上賣菜。
  • 網上買菜比市價便宜兩成
    長江消息 本報訊(記者 常燕)「電子菜箱」進社區、小區,讓江城市民不用出門,就能買到便宜又新鮮的菜!昨日,武漢家事易生鮮速遞服務平臺獲得武漢市信息產業辦頒發的「智慧城市建設示範項目」稱號,並由此啟動武漢市「菜聯網」工程。每天有3500個家庭網上買菜家事易首創的「電子菜箱」無人交付網上買菜模式,正加速發展。
  • 網上賣菜有發財的有歇菜的 平臺選擇至關重要
    現如今,姜波的生意做到了大江南北甚至國外,大棚裡的菜剛剛發芽,日本客商的訂單就來了,姜波花錢請來一名電腦技術人員,白天幹農活,晚上學技術。隨後幾年裡,姜波又建立了自己的網站,為周邊菜農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和財富。姜波說,沒想到一臺小小的電腦,竟然如此神奇,而那時的姜波是青島第一批用上寬帶網絡的農民之一,第一年通過網絡賣菜就超過了千噸。
  • 網上買菜很方便 動動手指,肉菜送上門
    江門日報訊 (記者/陸沿任) 疫情防控期間,市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少出門、不出門,催生了新的買菜方式——網上買菜。
  • 合肥周谷堆10月份可網上買菜 便宜又方便
    合肥周谷堆10月份可網上買菜 便宜又方便 資訊標籤: 周谷堆 網上 買菜 電子商務
  • 說說網上買菜那些事
    網上買菜的不斷拓展方便了不少市民,但在使用服務的過程中,市民也發現存在不少問題。  品質參差不齊  家住河西區的馮女士經常使用網上買菜、送菜到家等服務,用她的話說,網上買菜節省了買菜時間,下班時下個單,到家就有新鮮的蔬菜送上門,很是方便。
  • 網上買菜火爆,但行業危機已悄悄來臨
    2020年春節期間,受疫情因素影響,大多數人都開啟了網上買菜模式,有熱心網友還根據搶菜時間、配送時長、價格、菜品等維度製作出了網上「搶菜指南」。生鮮電商行業再次爆發。QuestMobile公布的數據顯示,生鮮電商App的使用時長2020年春節後兩周比平日增長96.4%。
  • 東方網開通"網上菜場" 買菜可以不用擠菜場
    東方網記者趙小磊11月28日報導:平日買菜,質量、價格,安全性、便利性,這些都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現在,點點滑鼠就可以辦到——東方網的「網上菜場」上線了,「質優、安全、方便」正是這個平臺服務的宗旨。
  • 網上買菜,當真的物美價廉嗎?
    網上買菜,當真的物美價廉嗎?文/孫新合不知道怎麼回事,最近總是收到不同網絡平臺推送的相同信息,那就是網絡買菜。著實讓人厭煩。我這人本身就不喜歡網絡購物,至於讓買菜,更加不可能。我始終認為,到菜市場能隨便直觀挑選,質量有保證,能大模大樣的和攤主討價還價,還能順便閒逛,比較有趣。網絡買菜呢,你看到的圖片都是精心做出來的,和實物有可能存在著很大的區別。送上門發現有問題,怎麼辦?是的,可以申請退貨,但是很鬧心啊。如果再等著下鍋,更是極度窩火。
  • 悄然興起的買菜APP你用過嗎?是否和我一樣擔憂巨頭壟斷菜市場?
    廊坊悄然興起的買菜APP你用過嗎?是否和我一樣擔憂巨頭壟斷菜市場?最近被一類新奇的東西,成功的吸引了注意,那就是網上買菜軟體。買菜既方便又便宜。可是之後的一則新聞卻讓我有了不好的聯想。大家看看我想的對嗎?如果同意我的想法請關注我一下。
  • 瀋陽:網上買菜 方便便宜受歡迎
    新華網瀋陽4月15日專電(記者李克瑤)「4.2元/斤的西紅柿在買菜網上3.5元/斤;3元/斤的芹菜在買菜網上2.5元/斤;買菜網上的椰菜花4.5元/斤,也要比市場上每斤便宜0.9元。」近年來,在南方很多城市興起的買菜網也現身沈城,由於價錢比市場還便宜,省時省心,很受人們歡迎。
  • 網上買菜要燒錢的節奏?我不看好!
    現在外賣市場趨於平靜,他們得找新的出路啊,估計就想到反正有這麼大的配送隊伍,買菜上門試試看,反正順便的事情。結果網上買菜這個模式最近就開始火了。前幾天,在小區偶然就碰到幾個網上買菜的地推人員,好像在那裡無所事事,也沒什麼人去圍觀。拍了張照片,我笑了,我看這個商業模式又要涼涼。為什麼這麼說呢?
  • 網上買菜,真的便宜了嗎?
    我這人本身就不喜歡網絡購物,至於讓買菜,更加不可能。我始終認為,到菜市場能隨便直觀挑選,新鮮有保證,能實際地了解到菜價,還能順便閒逛,比較有趣。然而網絡買菜呢,你看到的圖片都是一群年輕人精心做出來的,和實物有可能存在著很大的區別。至於這些菜是從哪裡來的,我們消費者還真的不得而知。
  • 線上買菜,線上賣菜 能否繼續火爆?
    沒想到的是,這樣的焦慮根本沒有持續幾天,很快,她的微信開始響個不停──不知怎的,像是一瞬間就加進了好幾個「買菜群」:「有的是鄰居介紹的,有的是看見小區門口擺攤送菜好奇加進去的,還有的是門口便利店老闆推薦的……」這些「買菜群」好不熱鬧!群主在群裡隨時更新著新到的蔬菜、水果、肉蛋奶,一張張圖片令人愛不釋手;群成員你要三斤,他要二斤,有時幾十斤一大箱的菜品,一轉身的工夫就「搶」沒了。
  • 武漢網上買菜電商平臺增至23家 社區團購佔比過半
    2月9日和2月10日,武漢市商務局(武漢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武漢市招商局) 微信公眾號「招商武漢」發布的《線上買菜攻略來了,武漢市民請查收》和《再添6家!最新最全武漢網上買菜攻略》,介紹了一批網上買菜平臺,如今這份名單再添8家。
  • 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網際網路賣菜,除了批評還有啥?
    從今年6月起,滴滴的「橙心優選」、美團的「美團優選」、拼多多的「多多買菜」、阿里的「盒馬優選」等陸續上線。有消息稱,「京東優選」「今日買菜」也即將上線。一時間,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爭相投資的「香餑餑」。美團的王興,更是指出:社區團購這個賽道我們輸不起。要把社區團購作為公司戰略級的根本目標。」
  • 買菜都是論斤買,網上賣菜卻論克賣!商家都把客戶當傻子?
    但不知從何時開始,這市民天天要買的菜也開始論克賣了!這個蔬菜論克賣,大概是從網絡大咖們參入賣菜開始的吧。因為本人轉行擺地攤,有幸「入股」了阿里拼多多美團等大佬們開的網絡「買菜館」。這些大佬們剛剛進入這個買菜的行業,就開始打價格戰,競爭的不亦樂乎。
  • 線上賣菜,真是一本萬利嗎
    早在四五年前,一位朋友向我描述過她理想的買菜場景,用手機下單,她下班到家,菜也到家。朋友家附近原來有一個早市,後來城市清理整頓給取消了,買菜變成一個難題。白天工作忙沒有時間買,晚上下班要繞路去買。當時,她特別希望能在網上實現買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