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小俊 趙子龍:下班準備給家人做個紅燒肉,可菜和肉都還沒買,咋辦?不用擔心,你可以白天抽空在手機上下單買菜,等你下班時,菜品已經躺在小區的電子菜箱裡等你了。這種賣菜方式目前在我市悄然興起。
詳見《安陽晚報》或安陽網
「網上選材下單,專業準點配送,小區櫥櫃保鮮自取,既方便又快捷。」昨日(3月29日),在市朝陽路與富泉街交叉口一小區,市民張先生說起他的「買菜經」頭頭是道,因為家裡有老人,但最近老人身體不適,上下樓不方便,張先生便開始搜索有沒有網上賣菜的平臺。巧合的是,近幾天一群年輕人在小區內擺攤賣起生鮮食品,買菜方式就是在網上下單,然後送貨到家。這讓張先生十分興奮。
張先生給記者展示了這個買菜平臺。關注菜商的微信公眾號,進入網上超市,醒目的界面裡有生鮮蔬菜、熟食、水果、糧油調料、日用百貨等,只要點擊商品,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和家庭住址,半天內就可送貨到家。
在我市興起的賣菜平臺中,就有一批青年農民。李亮是安陽縣一位地地道道的青年農民。去年3月,他與我市幾家蔬菜種植戶合作,自己在網絡上建立微商城,通過網上銀行收款、轉帳在微信、QQ等社交平臺推介生鮮農產品。實現網上訂貨電子商務,網下送貨人工服務。
其實,李亮早在兩年前就了解到電子商務賣菜,看到我市還處於市場空白區,便著手做起賣菜平臺。李亮告訴記者,電子商城節省了中間的流通環節,直接簡略到從田間到餐桌,而且食品可以溯源,質量有保證,確保了食品安全。
下單後不久,張先生就接到送貨員的電話,說1小時內即可送達。打開菜箱,張先生發現裡面有茄子、西紅柿、山藥和土豆等。「網上買來的蔬菜吃起來很新鮮,價格和超市裡差不多,有些菜品的菜價甚至還要低一些。每天還有特價菜,所以這個平臺還是挺吸引人的。」張先生說。
對於「網上買菜」這種生活方式,受訪的年輕人多表示聽說過,稱可以接受並願意嘗試,但中老年人的認可度則較低。
60多歲的王大娘告訴記者,她不會在網上買菜,操作太複雜。「我的手機還是只能接打電話的老式手機,平時連簡訊都不會看,別說上網購物了。」剛剛買菜回來的王大娘對此搖了搖頭。
雖然網上賣菜在我市剛剛興起,但記者了解到,不少原本對其前景充滿信心的賣菜電商平臺上線不久就「歇菜」,銷聲匿跡了。
一位名叫「天亮」的「90後」小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僅僅依靠網上向市民賣菜,生意很難維持下去。「幹了1年,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賠了十幾萬元。」他的店今年年初已經關門。
究其原因,「天亮」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市傳統家庭中,買菜做飯的大部分還是中老年人,他們習慣到傳統的菜市場去,可砍價、可挑揀。不過,「天亮」還表示,網上賣菜這條路子有前景有希望,也很艱難。
昨日,記者登錄我市兩家熱門網上賣菜平臺,發現網絡菜場可供選擇的菜品種類很多,涵蓋了蔬菜、水果、肉類、水產、禽蛋類、豆製品、乳製品、糧油、速凍食品等,但銷售量卻不甚樂觀。
網上賣菜開頭發展艱難,但市場發展前景樂觀。今年3月23日,在全市工業經濟暨對外開放大會上,我市設立10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電商發展。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網上電子平臺屬於此次專項資金扶持範圍,但是需要逐級申請,得到電商企業認定後,即可享受政策扶持。
來源/安陽網微信公眾號(anyangnet)
統籌/李中華 編輯/許美美
安陽日報新媒體包括安陽網、河南手機報安陽版(大鼎手機報)、安陽日報微博、安陽網微博、安陽日報微信公眾號、安陽網微信公眾號等媒介平臺。
安陽日報報業集團網絡傳媒中心
ayrbwww@126.com 0372-2561290
猜你喜歡
•又是一年瓜熟季 觀光採摘兩不誤
•農民網上「點菜」 政府「按單送餐」
•菜價無波動新鮮蔬菜一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