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小說是人們非常喜愛的文學作品之一,雖然是虛構的,卻依然給人真實的感覺,既能反映社會現象,也能抒發作者情懷,在我們的讀物中小說戰了大部分,而且小說給讀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國的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都是小說題材,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人人都能入小說,事事都能寫成小說,而作為讀寫人家自媒體平臺的學生作者陳奕凡最近完成了小說醫者仁心寫作,獨家授權通過讀寫人家發布,希望大家喜歡,並能提出寶貴意見。
前言
「噢!是誰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是誰每天對病人無微不至地關懷?那就是我們的白衣天使——醫生!」
其實,我開始寫這部小說的時候也不知從何著筆。因為我不是醫生,我不懂那麼多的醫學術語,我只是一名學生,對醫學也只是略懂一二。但是我的夢想就是能夠成為一名醫生,一直都是。
處於現代社會,我們目睹了太多的降生與死亡,目睹了太多醫患關係,其實這些都不是單面性的,當我們處於患者或是家屬的角度去考慮,我們的確有時不能夠理解醫生,因為我們不懂醫學;當我們處於醫生的角度去考慮,他們的確做了太多,但是他們都無怨無悔,問心無愧。當然,這是很多醫生都能夠做到的。雖然我不是醫生,但是我認為:作為一名醫生首先要有德,才能有術,之後才可成為良醫。
來說說小說吧!這部小說以主人公葉靜和卜東以及其他醫護人員的工作和生活展開敘述,體現了他們對醫生這份工作的喜愛和負責和對愛情的期待,對家人的愧疚。儘管他們面對多大的困難,多麼不理解他們的患者和家屬甚至一些與他們作對的同事。他們依然堅守著那一顆執著的,熾熱的,負責的心。為患者的幸福和利益考慮。他們是真正做到了問心無愧。當然,他們有時也會犯錯誤,但是醫生是人不是神,人人都會犯錯誤。或許他們會因為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案而爭吵,但他們都是在為患者考慮,都是在用心對待病人。我們誰都不能說兩種治療方案必定有一個錯誤,面對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或是多種治療方案可選擇,而每一位醫生提出的都是為患者有利的方案。
我記得我曾經在電視節目《人間世》上聽到過一句話「醫學,不是萬能的,有些結果都無法避免,但至少,可以選擇堅持。」這句話不論是處於醫生,家屬還是患者的角度上都是有道理的。醫生可以在家屬同意的情況下堅持一條充滿無數風險的治療方案,家屬和患者可以在僅有的,哪怕是那百分之十存活的可能性下堅持照顧他,給他或自己希望。
我在寫這部小說的過程中,曾因種種情節所感動,當我寫到一些地方時,我也會有遺憾,傷心,高興,喜悅……那是非常滿足的一種感覺,就仿佛我在演繹著這個故事,我也會身處其中,有時甚至都遺憾到,傷心到拿不起筆,敲不動鍵盤。是的,每個人都有情感,我們會因別人的故事而流淚而歡笑。所以我也很期待將來的自己也會有一個那樣的人生。
我寫這部小說,一是對自己美好道路的期待;二是希望現代社會中的醫患關係能夠得到緩解。家屬們,患者們:就像我前面說的那樣,醫生是人不是神,他們也不忍心看到任何一個人死去,他們是醫生,他們的職業就是治病救人,但有些結果是無法避免的,他們不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他們能做到的,只是盡力地挽救。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理解醫生們,他們都是保持著同樣的心態看待每一位患者,他們是在用自己陪伴家人的時間來工作的。他們把青春獻給了醫療事業,他們是無愧的真英雄!
「雪一般的衣裳,有著雪一般溫柔的內心,比雲朵更聖潔,比火焰更熾熱,在寒風中飛翔,
在黑夜裡燃燒。他們就是我們心目中的『白衣天使』。」
作者:陳奕凡,2004年生,筆名半夏。就讀於甘肅省天水市橋南聯中。愛好唱歌,跳舞,古箏,寫作,秦腔,繪畫等。性格開朗,樂於助人,品學兼優,是一位生活中的快樂小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