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提速,伊利推3款巴氏奶新品

2020-12-19 新京報貝殼財經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12月6日,伊利集團金山分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伊利好鮮奶」發布3款低溫鮮牛奶(巴氏奶)新品。業內認為,這意味著伊利在低溫鮮奶領域布局提速。

公號信息顯示,伊利此次推出的3款巴氏奶新品分別為 「金典鮮牛奶」(780ml,塑裝)、「牧場清晨鮮牛奶」(950ml,盒裝)和「伊利鮮牛奶」(950ml,盒裝)。其中,「金典鮮牛奶」的特點是「含有3.8g/100ml原生乳蛋白,保留更多鮮活營養」;「牧場清晨鮮牛奶」主打奶源牌,「優選牧場採用科學餵養方案,新鮮奶源2小時直達工廠」;「伊利鮮牛奶」則主打「奧運品質」,強調從奶牛健康、巴氏殺菌工藝到無菌灌裝的品質保證。

新京報記者在「伊利好鮮奶」公眾號發現,伊利2018年1月就推出了巴氏奶產品,名為「百格特」,且採用訂奶入戶模式。而公開信息顯示,伊利「百格特」主要在哈爾濱運營。

伊利方面此前透露,伊利將在12月17日召開經銷商大會並推出多款新品,其中就包括這3款巴氏奶和嬰幼兒配方羊奶粉。業內認為,伊利在低溫鮮奶領域的布局將提速。

對於此次3款巴氏奶新品的投放渠道以及未來巴氏奶的戰略布局等問題,截至發稿時,伊利方面尚未回復。

新京報記者 郭鐵 圖片來源 官微截圖

編輯 李嚴 校對 危卓

相關焦點

  • 乳業巨頭關於巴氏奶的戰爭,誰是贏家?
    巴氏奶在市場上「逐年升溫」,無論是伊利、蒙牛等乳業巨頭,還是新希望、光明等區域性企業,或是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巨頭,紛紛布局巴氏奶市場。「子彈財經」撰文解讀了這場巴氏奶戰爭。受限冷鏈等運輸限制,巴氏奶原本是盤踞區域發展,拐點出現在2018年。2017年5月,蒙牛成立鮮奶部。2018年1月,蒙牛正式入局巴氏奶,一年內一口氣推出了17個鮮奶單品。2019年底,阿里火線入股蒙牛訂奶平臺「天鮮配」支持冷鏈入戶。今年4月,可口可樂中國與蒙牛新設合營企業落定,主攻低溫奶產品。
  • 伊利蒙牛光明巴氏奶全線促銷 你會pick誰?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隨著伊利、蒙牛、光明等幾大巨頭布局的加深,巴氏奶(低溫鮮奶)市場越來越熱鬧。近日,中國商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巴氏奶迎來了一波打折促銷的浪潮,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品牌幾乎全線「參戰」,他們為何在此時展開競爭?幾大龍頭的巴氏奶你又會pick(選擇)誰?
  • 併購加速,爭推超巴產品,巴氏奶市場「卡位」戰術升級
    以此為起點,光明乳業欲將巴氏奶版圖延伸到蘇皖魯等地,而助推其搶佔二三線市場的一大「神器」,正是超巴長保產品。在業內看來,以巨頭跑馬圈地、長保超巴產品湧現、生產工藝不斷提升為三大特徵,巴氏奶市場「卡位戰」已悄然進入白熱化階段。無論在巴氏奶存量市場還是增量市場上,各乳企都在竭力突破銷售半徑,搶佔消費者心智,否則很可能失去競爭機會。
  • 伊利跨界賣面,國內首款火麻奶即將面世,娃哈哈連推20+新品…|一周...
    伊利舒化聯名知嘛健康,推草本養生現制奶 4、聯合日本拉麵大師,伊利新食機開始賣面 5、從冰淇淋拓展到速凍食品,中街1946推多款餃子、湯圓新品 6、連推20+新品,娃哈哈明年布局出爐 7、薄荷健康推芝士雞肉條新品,用混搭引領高蛋白零食新食尚
  • 低溫乳品「軍備賽」開始,巨頭加入或改寫巴氏奶格局
    6月16日晚,新希望乳業董事長席剛在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後接受媒體群訪時表示,巨頭布局巴氏奶(鮮奶)市場有助於將品類做大,新希望有自己的競爭優勢。此番回應背後,是蒙牛、伊利、光明及恆天然、優諾、明治等國內外巨頭在中國巴氏奶市場的深入布局,蒙牛總裁盧敏放不久前還公開表示,蒙牛的目標是做鮮奶市場「老大」。
  • 市場競爭白熱化,巴氏奶的風口真的來了嗎
    2020年巴氏奶成了各乳企盯緊的風口。隨著常溫奶業務增速放緩,越來越多的乳企開始進入巴氏奶業務,這其中也包括了伊利、蒙牛等巨頭,今年以來巴氏奶市場產品大量湧入,競爭面臨白熱化,但對於巴氏奶行業而言,到底是水大魚大,還是貼身肉搏的淘汰賽?
  • 百億市場規模,乳企巨頭紛紛入局,巴氏奶之爭誰是贏家?
    隨著巴氏奶在市場上「逐年升溫」,無論是伊利、蒙牛等乳業巨頭,還是新希望、光明等區域性企業,或是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巨頭,紛紛布局巴氏奶市場,一時間巴氏奶領域硝煙四起。1、乳企巨頭髮力巴氏奶巴氏奶行業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
  • 蒙牛轉型常溫奶巨頭涉足巴氏奶勝算幾何?
    據悉,普通常溫奶的利潤已經低至近乎「賤賣」,乳企除了扎堆發力高端市場以外,還將目光投向近年增勢喜人的巴氏奶。巴氏奶有望成為中國乳業「新十年」的主戰場。近兩年,蒙牛、伊利進軍巴氏奶的消息不絕於耳,但兩公司每次都予以否認。直到今年初,蒙牛在杭州一口氣推出三個鮮奶子品牌,正式宣布入局,但這一切都進行得十分低調。
  • 巴氏奶市場潛力巨大,75度殺菌能否引領低溫趨勢
    開啟75℃巴氏殺菌鮮奶時代2019年可以說是屬於巴氏奶的一年,光明、君樂寶、伊利、衛崗等各大乳企不斷推出巴氏鮮牛奶新品。在市場競爭中,各大乳企就巴氏奶的口感、營養、加工工藝、灌裝技術等全方位進行研發和創新。
  • 恆天然發力自有品牌布局巴氏奶 安佳推「鮮牛乳」鎖定年輕消費群體
    4月15日,恆天然旗下品牌安佳正式推出一款名為「鮮牛乳」的巴氏鮮奶,這款產品所用奶源為安佳品牌首次採用中國本土奶源。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為全球原料供應商的恆天然,中國市場是其最大的市場,近年來,恆天然一直走轉型之路,推出組合拳來應對行業的變化效果顯著。
  • 爭飲低溫奶 乳企打響奶源爭奪戰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光明乳業在全國巴氏奶市場份額近40%,位列第一。其他巴氏奶品牌主要分散在各區域,如四川新希望、北京三元、遼寧輝山、黑龍江完達山等。  除了各大區域乳企,以常溫奶為首的乳業雙巨頭伊利和蒙牛在低溫奶領域也蓄勢待發。
  • 競相購買牧場、推新品鮮奶,乳企大公司都打的什麼算盤?
    例如便利店品牌便利蜂就在今年增加了20多款的鮮奶產品,下列是部分近期鮮牛奶新品,伊利很早就引進延世鮮牛奶,因而不計入最近的新品:蒙牛:2018年1月,蒙牛剛成立1年的鮮奶事業部推出3個新品牌,鮮奶入戶渠道品牌「蒙牛·新鮮嚴選」、高端鮮奶品牌「每日鮮語」,以及主打新鮮的「新鮮工廠」;君樂寶:2019年11月,首次推出面向全國市場的鮮奶新品
  • 安慕希正式登陸東南亞市場 伊利全球市場布局再提速
    本次面向東南亞市場推出的安慕希包含3種包裝類型的原味、藍莓、草莓、黃桃燕麥、芒果百香果5種風味的產品。安慕希在東南亞市場的正式上市,標誌著伊利集團開拓國際市場又進一步,將開啟全球業績增長的新引擎。銀行證券研究員指出,伊利今年第一二季度淨利潤增速穩定,重點產品和新品收入快速增長,渠道份額穩步提升。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伊利再次展現出穩健的增長勢頭,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潛力,行業龍頭穩定增長優勢凸顯。
  • 伊利植選首推燕麥奶和植物基酸奶,可口可樂推氣泡果醋飲,雀巢首款...
    」 文:Foodaily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新產品 1、伊利植選首次推出燕麥奶新品和椰漿發酵型植物酸奶,素營養無負擔
  • 伊利、蒙牛先後收購大牧場,究竟為何?
    例如便利店品牌便利蜂就在今年增加了20多款的鮮奶產品,下列是部分近期鮮牛奶新品,伊利很早就引進延世鮮牛奶,因而不計入最近的新品: 蒙牛:2018年1月,蒙牛剛成立1年的鮮奶事業部推出3個新品牌,鮮奶入戶渠道品牌「蒙牛·新鮮嚴選」、高端鮮奶品牌「每日鮮語」,以及主打新鮮的「新鮮工廠」; 君樂寶:2019年11月,首次推出面向全國市場的鮮奶新品「悅鮮活」;
  • 伊利股份深度解析:看懂伊利空間的三個層次
    低溫奶在渠道運輸、商品庫存和終端銷售等各方面與常溫奶均有較大差別,常溫乳企目前布局低溫巴氏奶,主要打造靠近奶源基地,重點市場周邊產能布局,儘量縮短配送半徑,如伊利依託華北牧場資源,在北京布局巴氏奶新品。2) 工藝改良+主推酸奶,延長保質期。
  • 伊利植選推出新品高蛋白豆乳,植物奶或是乳業發展新方向
    如果按照ProVeg既定的50%的市場目標計算,截止2040年,中國植物奶市場至少還有1,000億人民幣的增長空間。除了,椰樹椰汁、六個核桃、露露杏仁露、銀鷺花生奶等老牌的植物蛋白飲料企業,越來越多飲料及乳品大佬都已經開始布局,競相爭奪1,000億級的植物奶市場。
  • 推新品、換包裝……伊利、飛鶴、蒙牛、君樂寶、惠氏很活躍!
    但是在2020年快要結束時,我們發現,今年的乳企非常活躍,推新品、換包裝、奶源升級、配方升級等舉措更是頻頻出現。動作頻頻在疫情下保持強有力輸出從今年奶粉市場的表現來看,無論是中資乳企還是外資乳企都在根據疫情做出一些新的戰略調整。
  • 「原創」巴氏鮮奶臨全國性競爭格局 光明「華東奶霸」地位或將不保?
    然而,「莫斯利安」卻在之後的一年走了下坡路:隨著伊利和蒙牛攜「安慕希」、「純甄」進入常溫酸奶市場,光明的市場份額受到強大的衝擊。據尼爾森監測數字,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2月這段期間內,伊利安慕希連續3個月銷售額超過了光明莫斯利安。
  • 2019液態奶競爭主題詞:「鮮」
    營銷專家路勝貞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液態奶板塊,高端產品依然是2019年蒙牛和伊利布局和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特別是高端有機奶。在CIC灼識諮詢執行董事朱悅看來,與競爭對手相比,蒙牛一直缺少一款主打有機牛奶的明星品牌,聖牧在下遊液態奶方面的主營產品為全程有機奶,若蒙牛將聖牧成功納入麾下,其有機奶以及高端液態奶產品線將會被進一步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