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但每個人的困境並不相同

2021-02-17 單讀

2020 年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與世界、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也迫使我們重新梳理生活與工作。我們打破過去按照文體分類的方式,選擇「世界——自我——附近」三組關鍵詞,將來自世界各地的文章組織起來,便是這本《單讀 25 · 爭奪記憶》。

2021 年的到來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打醒那些過早歡呼、諂媚、幸災樂禍的人。今天,我們摘選出書中部分段落,這些彼時彼刻彼處的記錄,仿佛又回到此時此刻此處。

《單讀 25 · 爭奪記憶》

吳琦 主編

單讀丨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

2020-12

(點擊封面購買此書)

 爭奪記憶 

超過七十天裡,你身邊只有妻子。而後你在休斯敦市中心,身邊有六萬人。你們陪著喬治·弗洛伊德的家人從探索綠色公園走到市政廳。儘管你有潔癖,還極其害怕生病,你還是繼續遊行。你的家族就是為此才來到美國,為了你可以行使這些權利。雖然你怒火中燒,但你看到身邊的人都把怒火變成了光亮。無處不見光。而在某一個瞬間,所有充滿了嘈雜聲的瞬間行為,化為了一場遊行,朝著永恆打開了(珍妮·奧德爾可能會這麼說吧)。現在是 2020 年。1 月底武漢封城的消息,日本媒體報導得也不少,但那次疫情對當時的很多日本人來說宛如隔岸觀火,東京藥妝店門口堆著盒裝口罩,還打折。不過即便如此,有一些朋友還是感到不安。2 月上旬,我和五十多歲的日本朋友吃飯聊天,他批評我們的政府竟然還「放任」中國遊客在日本自由行,他很擔心這會引起病毒的擴散,也謙虛地表現出他對中國的牴觸。我跟他說,「也許吧,這說明我們政府的措施有問題」,然後繼續吃炸醬麵。那天我們約的是在皇居附近的一家川味餐館,口碑非常好,吧檯後面清一色的男服務生,聽口音應該是四川人。和我一起吃麵的這位朋友是個「吃貨」,這家餐館也是他介紹的,我們排了十分鐘的隊才入店。對很多日本人來說,中國和中國菜是分開的,對前者的看法並不影響菜的味道。封鎖的頭幾個月裡,我覺得我很容易就能做到不去想這種缺失;關於新冠的科學研究如此撲朔迷離,這樣也更安全。但現在有些時候,我發現自己在仔細記錄一切隨意的接觸——和朋友、家人,有時是同事——恰當的接觸(我們都同意沒人會懷念不當接觸)——我想著所有這些被迫暫停的交流,感到很難過。手搭在你的背上,你們一起穿過門廊。朋友側身擁抱,就像在說一切都好,你也很好!騎自行車路過的陌生人與你舉手擊掌——嘿,為什麼不呢?別人給了你一個出其不意的擁抱,而他們沒意識到自己是你生活的一部分——直到他們從你的生活裡消失,然後重新出現。這是一個像是對感情或善意投降的擁抱。有兩三個人,他們不是你的伴侶,但摸你的頭卻不會讓你感到冒犯,他們能親吻你的太陽穴。大多數的碰觸都停止了,即便不是全部。我怎麼可能像不關注棒球那樣不在意這件事呢。我在醫院裡,一個眼科診所。這個診所是多年前由傳教士建造的,又因慈善家和宗教狂熱分子的捐贈而維繫下來。這裡非常實惠,不太容易找到。我是一個失業的大二學生,我不得不找到它。這裡充滿了同樣有經濟壓力的人。為了眼科檢查,我被做了散瞳,所以大張著雙眼感覺十分痛苦。我記得我的朋友張開雙臂,沒有問任何問題,讓我把頭搭在她的腿上休息。這個記憶今天湧上心頭,讓我意識到,在那個時刻我們是無比親近的朋友,比我們長大成人、殊途陌路後更親近;當時我們所有的就只是嘈雜的診所裡的一個長凳。兩名邊防士兵坐在柏油路面上支起的一張小桌子旁。他們有摺疊椅。還有一間看上去像是臨時搭建的小木屋。沒有路障或者其他任何東西。一切看來都很隨意。那個邊境警衛氣喘籲籲地來到車窗旁,命令我們靠邊停車。這個汗流浹背的傢伙穿著他那皺巴巴的制服,在這裡已經待得煩透了,他代表著一條並非正式存在的邊境線,即將向我們揭示真相。 他看到我們似乎很驚訝,告訴我們邊境已經關閉了。我們告訴他,我們在他的國家擁有一座房子——因此我們相信我們能夠越過邊境。他不知道那個地方。他索要一些能證明我們所有權的證據。我打開後備廂,在一個袋子裡翻了半天,找出了法律文件,我希望這些就足夠讓他滿意了。我的一個朋友,也是在我們要去的那個國家的鄰居,告訴我應該帶上它。這很幸運,因為如果沒有它的話,我們顯然會被趕回去。即使有了它,似乎還是有些疑問。警衛看了看文件,然後拿給他的同事,他仍然坐在他們擺在柏油路上的桌子邊,抽著煙,可能只是為了打發時間。兩個警衛交談時,我們緊張地等待著,因為他們離得太遠,我們聽不清他們在說什麼,而且我們也聽不懂他們的語言。他穿的制服看上去太熱了,戴著一頂很大的制服帽子,屁股上沉沉地掛著一把槍。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我記不清自己聽過多少次這樣的陳述:「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但我們並不都在同一條船上。即使承認大多數人(如果不是所有人的話)都面臨著一定的困難,每個人的困境也都並不相同,因個人的處境、資源和應對方法而異。我是個獨居的單身女子,要解決寂寞和孤獨的問題。跟我隔了幾個街區的已婚朋友們,則因為跟年幼的孩子關在一起,需要艱難地應付幽閉恐懼症以及缺乏隱私的挑戰。聲稱我能完全理解他們那種難處未免可笑。同理,我也覺得他們說理解我的處境是在屈尊俯就。但是我們在這裡,像人們所說那樣,與其餘近 80 億人坐到了「同一條船上」,試著共同渡過新冠疫情的難關。疫情使我質疑自己對共情的理解,質疑我在人際和創作兩方面上與人共情的方式。如果所有我與他人建立共情的嘗試都被瓊·狄迪恩所說的「無法消除的『我』」過濾了(事實似乎也是如此),那麼,每次我把他人的聲音挪用到自己故事裡的時候,我的聲音都會滲進去這一點也就並不奇怪了。我 96 歲的祖母,我在這世上還活著的最後一位祖輩,在馬來西亞因年老去世。我們是一個大家庭,許多人都被困在海外,無法飛回去參加葬禮。在馬來西亞,一次只能允許五個人同時出現在屋子裡,瞻仰祖母的遺容。那天下午,我們有機會在 Zoom 上和她告別。祖母躺在棺材裡,一臺 iPhone 對準她的臉,這樣她就成為了 Zoom 會議的參與者。我們尷尬地、難為情地說著再見, 然後退出了會議室。我們在 Zoom 網站上,舉辦了超過一天半的葬禮相關活動。一名身穿棕色僧袍的僧侶搖響鈴鐺,引領著禱告者。我站在電腦前,別人鞠躬時我也鞠躬,別人下跪時我也下跪。棺材被放在一輛白色的麵包車裡。當貨車沿著街道行駛時,我的親戚們跟在後面。一個堂兄鑽進一輛車,把他的手機放在儀錶盤上,這樣我們就能看著他開車去墓葬地點。天空很藍。葬禮後,我的親戚們傳閱他們拍的雲朵的照片。我們辨認出那是兩隻鳳凰飛過天空。新聞說國慶期間有六點幾億人出遊。不知中間有沒有被重複計算的,比如一個人去兩個景點,會不會算兩個人頭?但無論如何,新發地之後反而給北京乃至全國帶來一種事事可控的信心。又或者也不是信心,只是人性僥倖的天性使然。大街上戴口罩的人越來越少。看外國疫情再度肆虐的新聞,大部分人都有點事不關己的樣子。還有些留學生沒回國,或者上不成學。我不認識開跨國公司的人,不知他們對疫情怎麼看。網上還是隨時能海淘到想要的產品,說明在我們不了解的地方,各種大小交易仍然高效有序地進行著。這種遙遠的想像給人帶來安慰。在三裡屯太古裡看到許多年輕人吃飯,泡吧,在露臺抽菸,故宮無數人預約打卡蘇東坡和紫禁城六百年,國慶在香山香爐峰看到一堆人照相,這一切都讓人滿意。至少比看到空蕩陰森的北京南站要高興得多。這大概也是疫情帶來的後遺症:我似乎更喜歡人了。

相關焦點

  • be in the same boat,在同一條船上
    be in the same boat 字面意思」在同一條船上「,跟中文的表述」在同一條繩子上的螞蚱「非常吻合,通常用來指與他人處於一樣的某個特定的情況,可以意為」在同一條船上;處境相同,面臨同樣的困境「,寓意:
  • 「in the same boat」是指「在同一條船上」嗎?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in the same boat, 這個短語的本身含義是「在同一條船上」,但是它還有其他的含義比較常用:in the same boat 在同一艘船上;處境相同,面臨同樣的困境
  • 每日一句,英語口語,我們是一條船上的螞蚱
    意思是:我們在同一條船。這樣翻譯其實也對,但是,為了讓它聽起來更有味道,可以這樣翻譯:我們正處在相同的情況(We are in the same position)。用我們的方言還可以說,我們是一條船上的螞蚱。same是相同的意思,boat是船的意思。
  • 是:我們在一條船上?
    我們在一條船上???Not exactly!!!In the same boat指與他人處在類似環境中,或共同經歷某些特定經歷等這裡引申為:一條繩上的螞蚱If I don’t study harder, I』ll be in the same boat as you to fail in
  • 蔡英文會見臺"友邦"官員 諂媚稱"我們在一條船上"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資料圖)海外網11月6日電 剛剛結束對三個南太平洋「友邦」的出訪,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又會見了臺灣所謂「友邦」吉里巴斯國會議長萬伊一行,其為臺灣所謂「國際空間」忙得可謂不亦樂乎。6日下午,蔡英文接見吉里巴斯國會議長萬伊(Tebuai Uaai)夫婦一行時稱,我們共同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太平洋當中,沒有一個島嶼會被孤立起來,蔡英文還諂媚稱「我們都會在同一條船上」。據臺灣親綠媒體消息,蔡英文在致辭時宣稱,從2018年開始,臺灣將在太平洋6個「友邦」增加18個獎學金名額,「鼓勵吉裡巴斯的年輕人踴躍申請」。
  • 海上鋼琴師:每個人都有一條永遠下不了的船
    而1900在與發明爵士樂的傳奇鋼琴手傑利同船競技鋼琴琴藝之後,聲勢更是如日中天。但儘管馬克斯再三鼓勵1900下船去向全世界展露他的天賦,1900卻始終未曾踏足陸地一步。直到他在為唱片公司錄製個人專輯時,意外見到船艙之外清秀動人的女孩,並在感動之餘創作了《1900's Theme》。隨著女孩的下船離去,1900的心開始波動 。
  • 我們不一樣,每個人有不同的境遇 我們都一樣,都有說不出的感慨
    大家都共同困擾的,就是在異地他鄉的孤獨難以擺脫。也許90後的我們,朋友兩三,小酒幾杯,共度今宵,這是大家都嚮往的日子。在通訊方式越來越發達的環境中,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在人來人往的喧囂城市中,想找個朋友聊聊,不是什麼大事,就是單純的聊聊,發現通訊錄裡並找不到一個可以如此的朋友。
  • 同一條船上,誰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整個行程大約2小時,一般天氣好的時候,人們都喜歡在甲板上吹吹風,或者等著看附近有沒有鯨魚出沒。但也有些經常坐此輪渡的人對沿途風光已經無所謂了。就踏實在客艙裡坐著,忙些自己的事情。不同的人,來自不同的地方,要去往不同的目的地,也似乎都各懷心事。短短的行程,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許這就是西方人性格外向所致,一切都寫在臉上…
  • 我們的身份證號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每個人的都不相同?
    比如範冰冰的戶口在山東省煙臺市的芝罘區,我們可以查到山東省隸屬於編碼為三的華東地區,而山東的區內編碼為七,所以範冰冰的身份證開頭的兩位數字就是三七,身份證的第三、四位是市級區域代碼。煙臺市的編碼是零六。第五、六位是縣級代碼,芝罘區的對應代碼為零二,這些都是網上的公開信息,大家都可以查到。
  • 《我的祖國》的情感來源: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條大河」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昀瀟 通訊員 劉雲 陳施敏「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熟悉的旋律響起,往往能勾起許多人的回憶,六十多年來這首《我的祖國》在每一代中國人的心底傳唱,像一條生生不息的大河,流淌在每個中華兒女身上。
  • 「處境相同」用英語怎麼說?
    她總是抱怨沒有足夠的錢,但我們處境相同。But have you ever stopped to think that we as the human race are all in the same boat?但你是否曾經停下來想過,我們人類都在同一條船上?
  • 《易經》坎卦智慧:同樣是面對困境,為什麼每個人的結局大不一樣
    同樣是面對困境,為什麼每個人的結局都不一樣?對於這個問題,相信許多人都會有各自不同的答案,也會從各自不同的立場去分析其不同之處在什麼地方,因此自然也就難以找到一個共同的答案。在《易經》坎卦之中,先賢們也為我們從另一個維度講解了在面對困境之時,每個人因為時機、地位、環境的不同,所得到的不同結局的智慧,如果能夠真正的理解了其中的智慧與道理,那我們無論碰到何種困境,都可以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洞見力,不會再被困境所困住,從而使自己的心境變得平和起來,並知道正確的應對之道是什麼。
  • 豆瓣9.3《海上鋼琴師》:我們和1900之間,隔著一條舷梯
    ,船上的人換了一波又一波,他們熙熙攘攘,各懷心思,卻每個人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趕著奔向自己的遠方。遠方在哪裡,每個人心裡都有屬於自己的定義,去遠方做什麼,目的也都各有不同。1900一直待在船上,他用鋼琴聲陪伴著每一位乘船的旅客,去到了他們想去的遠方,而他自己活動的範圍,不過是船頭到船尾的距離。
  • 為什麼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就算同一個人的十個指紋也不相同?
    每個人的手指上,都有花紋各異的「圖案」,這就是指紋。指紋分為三類:一種是鬥型,由許多同心圓或螺旋形紋線組成;一種箕形,紋線類似於畚箕,一邊開口;另一種是弓形。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世界上還找不出指紋完全相同的兩個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聊聊基督徒的困境:我們的生命不成長,誰也幫不了我們
    所以這些基本功,如果是可行的,那麼我們去行了嗎?如果我們真的相信上帝可以滿足我們的心靈,我們去尋求了嗎?我們可以在這個世界生活,並且我們可以做一個勤奮、自律、出色的人,這些都沒有問題,也是很好的,但我們的愛如果不在基督那裡,我們很難在萬事萬物中找到滿足的。
  • 照顧好自己,每個人都是平凡世界裡那個不平凡的人
    每個人都在拼盡全力,讓自己變好。過去的事再苦再難已經過去了,未來是什麼樣子誰也不清楚。能付出努力,開始行動的只有當下。那麼就不再去對過去的悔恨、懊惱、遺憾耿耿於懷,也不要給自己的未來過多否定、消極或者悲觀,做好現在手邊的每件事就好,照顧好現在的自己。每個時代都有那個時代獨有的困境,每個人也都有屬於自己的難題。
  • 職場的心酸:我們每個人都是餘歡水
    01從餘歡水身上看到自己最近熱播的「我是餘歡水」真是把職場上的許多人都看哭了。為什麼?因為看著看著,就看到了自己。就算有高血壓高脂肪也姑且挺著,必須裝著仍然年輕有朝氣的樣子,再窩囊再委屈,也要被嚴嚴實實的包裹在堅硬的盔甲裡,不能外露,也不敢聲張,悄悄地把生活過成一本難念的經。每個中年人的職場都是一個故事,大多數都是「我是餘歡水」的前6集,糟心的要命。
  • 為啥每個品牌都不相同
    我們在街上會看到大眾或奧迪車型尾部會標有230、280、45、50等數字,豐田尾部的D-4T、2.0G、2.5Q等字母數字組合更是看的人眼花。和懂車的朋友走在一起看到個外觀平平的汽車,但是湊近看到車尾一些特殊字母後又會引來一聲低沉的「握草」!
  • 世界海員日2019主題「船上工作性別平等」(I Am On Board with...
    交通部數據表明截止2019年4月,海事系統共註冊有女性船員41115人,其中持有效適任證書的女性船長和高級船員423人。張興芝輪機長姐姐船員現狀據不完整統計,中國船員總數已達一百五十多萬人,船員總量居世界第一,成為世界公認的船員大國。
  • 一條船上有75頭牛,34頭羊,問船長几歲?
    近日,一道小學數學題突然火了起來,一條船上有75頭牛,34頭羊,問船長几歲?不知道看到這種題目大家有什麼反應?從小便被作業折磨,很多人熬到畢業、工作、結婚、生娃,以為不用再重溫放學做作業的日子,真是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