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3 15:11 |浙江新聞客戶端 上虞區融媒體中心 通訊員 夏垚瑤
上虞區教體局駐校機關幹部金一鋒的駐校防疫日記從3月記到了4月,從春寒料峭記到了花枝滿頭,在小越中學駐校服務的日子裡,一本工作日誌記錄了他和金堅強在指導學校開學前後疫情防控工作的點滴細節,也見證了小越中學一千餘名師生安全順利返崗復學的全過程。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浙江省得到有效控制,社會發展重新按下了啟動鍵,各行各業都開啟了新一年的篇章,學校復學工作也在不斷向好的形勢下提上議程。不同於往年,今年的復學工作還多了一重防疫壓力,如何保障眾多師生安全返崗返校?學校在開學前應準備哪些防疫物資?校園環境、食堂和宿舍管理在疫情期間又有哪些新的要求?今年的複課復學工作不僅在於規範學校的常態化管理體制,更是對學校應急管理體制的一次檢驗。為確保全區193所學校和幼兒園順利復學,區教體局在前期對全區各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進行集中督查指導的基礎上,要求全體機關幹部下沉一線,進駐校園開展「蹲點式」服務,在駐校周期內對學校開學前進行疫情防控組織制度、預案建設、物資準備、各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等方面檢查,以及開學後的入校管理、日常管控、身心健康指導等方面的規範。
築牢安全防線,做好安全「督查員」
3月30日,金一鋒和金堅強走進了小越中學,「能來到小越中學指導工作也是緣分,因為老科長胡科長工作調整,臨時把我抽調到了高中駐點工作組。看到偌大的高中校園,看到登記在冊的一千多名師生,我們感到責任重大。」金一鋒說到。作為第一批開學複課的普通高中,小越中學在區教體局要求下提前制定好了「二案九制」,嚴格按照規定準備好了防疫物資,在校園設立了教學區和宿舍區的臨時隔離點。進駐校園後,兩位駐校機關幹部認真翻看學校擬定的各項防疫制度,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實地檢查防疫物資配備情況;走進教室、寢室,細緻地詢問學生在校上課、就寢時突發事件處理方案;走進食堂後廚,仔細查看食堂工作人員返崗健康登記情況,檢查食堂衛生環境,強調在食品運輸、製作和餐具消毒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防止病從口入。
雖然距離開學還有近半個月時間,但區教體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組工作在前,要求各個駐校機關幹部熟悉疫情防控業務,了解學校各類方案、制度制定和落實情況,督查復學工作籌備情況。安全線出身的金一鋒表示:安全工作很大,大到學校頂層制度是否設計完備、校園是否安全潔淨、管理是否有序妥當;安全工作也很小,小到洗手龍頭是否按班分配、排隊一米線是否粘貼到位、師生一表一碼是否比對存檔。安全無小事,責任大於天。作為區教體局派出各學校駐點幹部的他們深知在開學前做好復學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開學前的蹲點駐守過程中,他們扮演著安全「監督員」的角色,要求學校嚴格按照上級最新部署要求,落細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精益求精做好教育防疫教學工作,確保開學複課有序順利。
深入校園一線,做好復學「參與者」
「機關幹部深入一線指導復學防疫工作絕不能紙上談兵,只有深入參與每一個工作細節才有發言權。」在小越中學駐點的日子裡,駐校機關幹部在學校裡一待就是一整天,從早上迎著晨曦踏進校門到深夜踏著星辰回家。小越中學一個多月的復學籌備工作,他們是見證者,更是參與者。
校門口的紅外線測溫棚從最開始的藍色篷布棚,到迎接高三學子返校時的紅色篷布棚,再到高一高二同學們返校時堅固的移動板房,雖然在外人看來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測溫大棚,但對於學校防疫卻是一道至關重要的安全卡口;雖然進出學校的人員每天都會經過這道卡口,但很少有人知道這背後的曲折故事。4月12日,學校為了給即將返校的高三學生營造一種更喜悅的開學氛圍,特意在原來的藍色大棚上增加了三個紅色大棚。然而12日晚,狂風驟起,吹翻了所有測溫大棚,學校後勤人員連夜重新搭建大棚,才確保了第二天學生報到測溫工作的順利進行。針對小越風大大棚易吹走的情況,兩位駐校機關幹部指導學校重新擬定方案,用更加穩固的移動板房作為測溫點,幫忙聯繫廠家,全程參與大棚的搭建過程。4月20日,看到高一高二學生們踏進牢固的測溫通道那一刻,兩位駐校機關幹部和學校領導們懸著的心總算落了下來。
疫情給學校往常的教學管理工作都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隨著全校九百多名學生返校復學,學生在學校學得如何?吃得如何?住得如何?駐校期間,我們常常能夠看到這個戴著鴨舌帽的身影穿梭在大快朵頤享受美食的學生們中間,親切地詢問大家飯菜是否可口;這個身影還出現在晚上熄燈鈴響之際的寢室樓裡,看著一間間寢室把燈熄滅,同學們酣然入睡。他們用行動印證著自己那一句「深入參與每一個工作細節才有發言權」,可以說小越中學的復學防疫工作裡,駐校機關幹部不僅是上級單位的指導者、督查者,更是實實在在的「參與者」。
158762587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