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雙全者曹參:上馬提劍上陣平天下,下馬執筆拜相安天下

2020-12-15 我還是喜歡一個人

自古至今,我泱泱華夏人才濟濟,有文能治國者無數,武能安邦者不計,然而若論文武皆備者卻是如鳳毛麟角般稀缺,在秦末漢初那個盪氣迴腸英雄無數的年代,湧現出了一大批梟雄豪傑,但有這麼一個人,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他就是西漢開國功臣曹參。

曹參的名聲雖不如漢初三傑那般響亮,但他的能力與之相比卻是毫不遜色,蕭何的治理能力有目共睹,韓信的領兵打仗的本事也毋庸置疑,他們都是在一個領域達到了巔峰,曹參雖不如他們專精,但卻能做到兩者兼得,並且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實屬不易,曹參在劉邦集團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有人可能會說楚漢時期那麼多英雄豪傑,為何獨獨說曹參是真正的文武雙全呢?

上馬就可橫掃天下,建不世之功,下馬就能入朝為相,安天下太平,在那個時代唯獨曹參可以做到,《漢書》中對曹參的出生記載只有一句話,「曹參,沛人也,秦時為獄掾,而蕭何為主吏,居縣為豪吏矣」,曹參出身沛縣和劉邦是同鄉,早年是大秦帝國的一位刀筆小吏,雖已官職不如蕭何,但卻能被稱為豪吏,足以看出曹參在當地的影響力。

起初的曹參看劉邦並不順眼,因為劉邦在當時就是個混混頭子,整日遊手好閒不說還經常惹是生非,一次劉邦帶著一幫人和雍齒打了一架,在回來的路上被曹參碰到,當時的曹參就相當於縣裡的派出所所長,碰到這種事自然要管,對著劉邦就是一通「教育」,後來因蕭何的關係才慢慢與劉邦結為朋友,後劉邦芒碭山起義,他能看清當下形勢,果斷扔掉公務員身份,跟隨劉邦加入伐秦的洪流。

期間對劉邦一直忠心耿耿,任勞任怨,無論是在伐秦還是在楚漢戰爭中都曾立下赫赫軍功,後來劉邦稱帝論功行賞,曹參功居第二,被封平陽侯,出任齊國丞相,蕭何死後曹參回歸中央,繼任為大漢第二位相國,在位期間秉承著讓民休養生息的原則為文景之治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和理論基礎,楚漢時期英才無數,但只有曹參能文能武最為全面。

首先說軍事方面,曹參常常被人誤解名不符實,認為他的那些輝煌戰績都是靠著大將軍韓信才建立的,但其實不然,曹參在滅秦時期就已經立下了赫赫戰功,而此時的韓信還未入劉邦陣營,在《漢書》中對曹參軍功的記載非常詳細,伐秦時期曹參的軍功足以媲美劉邦帳下的頭號武將周勃,小編統計了一下,文中出現「破之」八次,「取之」兩次,足以證明曹參的強悍,曹參的輝煌戰績還遠沒有結束。

在楚漢之爭中,曹參也有著非常亮眼的表現,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破之、大破之、盡破之」,據統計曹參有著攻下兩國122個縣,俘王二人、相三人、將軍六人的輝煌戰績,雖說比不過當代那幾位名將,但在當時放眼天下,曹參的軍事才能也絕對算得上是佼佼者了

再說曹參的文治本領,曹參開始從文是從齊國的丞相做起的,當時的齊國是劉邦賜給長子劉肥的封地,天下初定百廢俱興,況且齊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所以很難治理,於是曹參便邀請大臣們商議,試圖制定一個合理的治理方案,但眾說紛紜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好的辦法。

這時曹參得知在齊國膠西地區有位大才人稱蓋公,精通黃老之術,善於治國,於是曹參禮賢下士花費大力氣將這位大才請了過來,並向其虛心請教,學習治國之才,曹參在齊國擔任丞相不過九年,便將齊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從開始的百廢俱興變成了海清河晏,更為主要的是人們居然也都紛紛稱讚曹參為賢相,由此可以看出曹參的治國之能。

後來蕭何死後,曹參便入主中央,繼任大漢帝國丞相一職,曹參當上宰相後每天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幾乎是不理朝政,每日上朝也是極少覲言,他做了三年宰相喝了三年,但是他卻在歷史上獲得了很高的名譽,還被譽為千古賢相。

很多人會說曹參主要是依靠蕭何安排下來的政策才能得此殊榮,但理論和現實的差別還是很大的,蕭何是留下了制度基礎,但真正將其發揮出成效的是曹參,曹參從治理齊國的經驗上看準了當時天下最需要的東西,那就是休養生息,秦朝賦稅徭役沉重,百姓們本就苦不堪言,後又連年戰亂,更是讓百姓們不堪重負,曹參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決定將蕭何留下的規劃繼續執行下去,而不是一味的講究大治,故而曹參的所謂蕭規曹隨其實也是曹參自身政治能力的體現之一。

並且他非常重視官員素質,所提拔的官員都是質樸忠厚之人,摒棄那些華而不實沽名釣譽之徒,為大漢王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生活上的醉酒並沒有掩蓋曹參政治上的清醒,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每個人都有推陳出新施展才能的願望,但曹參卻能認清當下形勢,選擇了蕭何留下的政治規劃,並能夠堅定地將之執行下去,事實證明曹參的無為而治是正確的,讓大漢的國力進一步得到了增強,曹參之大才也是毋庸置疑的,以上便是關於曹參的文治武功傳奇。

總的來說,曹參與歷史中那些文治武功都特別突出的傑出人物們相比自是不如,但至少在那個年代曹參所取得的成就足以令人矚目,從一開始的刀筆小吏成長為縱橫天下的一代悍將,為大漢的建立立下了赫赫軍功,而後又下馬放下刀劍,提筆上任文官,卻一樣是非常優秀,治理齊國不到九年變人人稱賢,成為帝國丞相之後又能看準當時實際情況,正確的選擇了蕭規曹隨的政治規劃,為漢初國力的迅速恢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為文景之治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和理論基礎。

論文治曹參比不上蕭何,論軍事曹參更比不上韓信,但曹參卻能兼得其二人的優秀之處也真是難得可貴,我們都知道劉邦手下英才無數,但有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實,那就是追隨劉邦的沛縣集團一個個到後期都成為了響噹噹的人物,其中要數這五位最為耀眼,文字能力一絕的蕭何,漢軍中真正的柱國虎臣周勃,勇猛無畏的步戰悍將樊噲,車戰中的不世奇才夏侯嬰,文武雙全的曹參,這五人在後期所表現出的能力無不令人驚嘆,之前明明都是些小人物,但為何在跟隨劉邦後就都變成了大才,下期小編帶你詳細了解。

相關焦點

  • 結婚時新娘起身、上馬、下馬的程序
    結婚時新娘起身、上馬(轎、車)、下馬(轎、車)的程序 新郎娶親到新娘家吃宴這段時間主要是給新娘充足的梳妝、換裝時間,普遍的風俗是迎新隊伍進入女方家後,新娘才能開始換裝,如換得過早,會被別人笑話其爭著要嫁人。梳妝、換裝完畢,12點鐘開始出閣。
  • 中國有3人稱得上「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他們是誰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文武雙全的人一直都是眾人敬仰也驚豔的存在,畢竟縱觀歷史,哪一位「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人沒有受到後人的崇拜,這就是人人骨子裡的慕強,不過歷史上真稱得上文武雙全的人,歷史上真正的只有3位,像《三國演義》《水滸傳》中有虛構跟杜撰成分存在的肯定不能算數,那麼這3個人究竟是誰呢
  • 歷史上,稱得上「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人有誰?
    中國歷史上,文武兼備者數不勝數,但是擔得起「提筆安天下,上馬定乾坤」這句話的寥寥無幾,即便是多智近妖的完人諸葛亮還不一定夠資格。所謂提筆安天下是指政治才能,具備雄才偉略,龍馭九州,八方賓服,上馬定乾坤即軍事才華和功績,一統江山或者稱霸一方;最好還有一點文學才華,留下詩詞文章流傳後世。
  • 左手執筆,右手掌刀,致敬「文武雙全」的你!
    滴滴汗水,桃李芳天下!今天我們的這個教師節因為他們有點不一樣哦!左手執筆 右手掌刀------帶教老師帶著他的學生們完成自己醫學路上第一次查房第一次病例書寫第一次護理操作第一次上手術臺……直到有一天他們長成自己心目中「恩師」的模樣龍巖市第一醫院作為福建醫科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為醫學人才隊伍發展做出了貢獻,作為左手執筆
  • 蕭何的繼任者曹參為什麼不搞新官上任三把火?
    其繼任者曹參,沒有搞新官上任三把火,沒有別出心裁、另起爐灶,而是以國家利益為重,採取了實事求是的態度,延用蕭何制定的政策法規,保持了國家制度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使漢初社會得以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了「文景之治」和「漢武盛世」的基礎。這段佳話,被稱為「蕭規曹隨」。蕭何,今江蘇豐縣人,秦朝末年在沛縣擔任縣吏,後跟隨劉邦起兵反秦。
  • 《資治通鑑》之家教之鑑9:曹參為什麼要鞭笞兒子曹窋
    (漢惠帝即位後,曹參為相,終日飲酒,無所事事。)參子窋為中大夫,帝怪相國不治事,以為「豈少朕與?」使窋歸,以其私問參。參怒,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當言也!」至朝時,帝讓參曰:「乃者我使諫君也。」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聖武孰與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
  • 文能提筆安天下 武能上馬定乾坤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還在說沒有健身、學習的動力嘛?體壇學霸為你提供滿滿的正能量!昌榮體育是西甲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代理。同時昌榮體育擁有眾多體育廣告資源:中國男、女、沙灘排球國家隊獨家商務合作夥伴,並且獨家擁有中甲聯賽全媒體版權。更多資源期待您的加入。昌榮體育,誠邀與您攜手。◢
  • 《禮記·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齊家治國平天下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對青年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立鴻鵠志、做奮鬥者,求真學問、練真本領,知行合一、做實幹家。他的這份初心也許是出自《禮記·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齊家治國平天下。
  • 「上馬殺賊,下馬學佛」 南嶽佛教原來這樣「壯懷激烈」
    觀潮君從中獲悉了周恩來總理為南嶽佛道救難協會揮毫題贈了「上馬殺賊,下馬學佛」8個大字背後的故事。國難當頭,南嶽僧人奮起救亡周恩來高度評價了僧人們的愛國熱情,並為他們揮毫潑墨書贈了「上馬殺賊,下馬學佛」的題詞以示激勵。周恩來解釋說:「阿羅漢的第一個漢譯是『殺賊』。不殺除煩惱之賊,就成不了阿羅漢。
  • 蕭規曹隨,其實是曹參的無奈
    孝惠帝二年,蕭何死於相國任上,臨終前,向惠帝推薦曹參來接替自己。曹參是誰呢?因為「蕭規曹隨」這句成語,定格了曹參的文臣身份,但他之前是一位出色的武將。有多出色呢?韓信出山之前,曹參是劉邦帳下頭號得力戰將,東徵西討,攻城拔寨,十分出色。彭城一戰後,劉邦陣營大潰敗,韓信從此獨立帶兵,外線作戰,收復北方諸國。
  • 曹參:搭便車的名將?不折騰的名臣(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李大嘴 大嘴讀史——史料摘譯——原文:太史公曰:曹相國參攻城野戰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與淮陰侯俱。及信已滅,而列侯成功,唯獨參擅其名。參為漢相國,清靜極言合道。然百姓離秦之酷後,參與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美矣。
  • 上馬造句和解釋_上馬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上馬(shàng mǎ)。反義詞有:下馬。比喻著手進行某項較大的工作或工程。[《人民文學》1981年第1期:「這個倉促上馬的大水庫,幾年來把河東人拖垮了。」]上馬參考例句:1、失敗是成功的上馬石。2、王坤三回五次請夫人上馬,夫人只不肯上馬。3、趙雲三回五次請夫人上馬,夫人只不肯上馬。4、他跨鞍上馬,一下子就騎遠了。5、三峽大壩的工程已經上馬了。6、遇到這種事,我會爽爽快快地謝絕,騎上馬就走。7、為了快速離開高速公路,焦急中,他便飛身上馬,一路狂奔。
  • 棘洪灘上馬這些社區暫無改造計劃,上馬將成為西部綜合服務中心
    經上馬街道落實,王家莊、周家莊、東張、西張、北張、辛屯目前暫無拆遷計劃。經上馬街道落實,美麗鄉村總體概念就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環境治理和保護力度,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提高農村地區經濟收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 中考數學:願你上馬能馳騁「疆場」,下馬能笑傲考場
    這一次,分享的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題,希望內蒙古的考生:上馬能馳騁」疆場「,下馬能笑傲考場!最後:願內蒙古的考生,上馬能馳騁沙場,下馬能笑傲考場
  • 漢惠帝:曹參忽悠我,司馬遷看不起我
    作為大漢皇帝,劉盈的地位卻極為尷尬,首先是他的母親呂太后在政治上完全當他不存在,把他當做擺設;其次是曹參也在糊弄他,給他來了個「蕭規曹隨」的政治方針,讓他一邊涼涼去;最尷尬的是死後連《史記》作者司馬遷都看不起他,始終不為他設本紀,卻設「呂太后本紀」,這對劉盈來說可不是一般的藐視。
  • 讓曹參屢試不爽!
    這蕭何和曹參本是一對冤家,但卻彼此欣賞,蕭何臨死前還力薦曹參繼任丞相一職。曹參和蕭何其實都是漢高祖劉邦在沛縣的老部下,追隨劉邦作戰,平定天下,英勇善戰,居功至偉。論戰功曹參絕對是在蕭何之上的。所以,在漢高祖平定天下以後,許多將領都以為曹參該居功首位,但是漢高祖卻把蕭何的位置排在曹參上面。曹參心裡很不是味道,極不情願地去當了齊相,同時也記恨上了蕭何。
  • 《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治國,就是要為政以德,實行德治,布仁政於國中。君主要像保護初生的小孩那樣保護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舊布新,日新又新。統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愛之風充滿全國,國治而後天下平。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於天下,使天下太平。
  • 文能執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辛棄疾詩詞欣賞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5、《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 曹參短短幾句話,透露出清靜無為的大智慧
    公元前193年,蕭何去世了,曹參聽到這個消息,便自信地對門客說:「趕快收拾行李,我要去當相國了。」果不其然,沒幾日,朝廷真的派人來召喚曹參入朝當丞相了。怎麼會是這樣?曹參怎麼如此自信?可是,曹參確實是有才能的。公元前194年,漢惠帝任命曹參為齊國丞相,輔佐齊王劉肥管理齊國70座城邑,在位期間採用黃老學說治理齊國,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安定,由此,在人們眼裡,曹參就是一個賢明的丞相。因此,在蕭何臨終前,向漢惠皇帝劉盈推薦的賢臣只有曹參一人,曹參便接替蕭何做上了大漢的相國,這也是大漢朝第二任相國。
  • 跟著習主席學國學 丨 天下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主席對年輕人提出這麼一個要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引自《大學》,《大學》是「四書」之一。「四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其中《大學》包括「三綱」「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實際上是「八條目」。應該說,「三綱」和「八條目」構成了《大學》這本書最核心的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