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一個學佛人,能做到這「三個字」,就能消除一切妄念!
(一)「志」
念佛一法,理極高深,事甚平常。欲求心佛相應,第一是心,第二是聽,反聞念佛聲。誠聽兼到,昏散自除。
念佛計數,是防懈惰。如無懈惰之心,不記亦可。記數也可不用掐珠子。最初當用珠子念一點鐘,以後快慢,照此一樣,念一刻、半點、一點,均可知其佛數。又《文鈔》中記數念佛之法,最能攝心,閱之自知。
持佛號時,雜念紛飛,此是多知多見,心無正念之現象。欲此種境象不現,惟專心痛念自己將欲命終,惟恐即墮惡道,勵志念佛。了不起他種念頭,久則自可澄清。
欲求出苦之要,惟有念念畏死,及死而墮落三途惡道。則佛念自純,淨業自成。一切塵境,自不能奪其正念矣。
(二)「懇」
凡夫之心,熟處過熟,生處過生。非將「死」字掛在額顱上,決難令妄想投降。妄想既不能投降,則妄想成主,本心成奴。是以多少出格英豪,被妄想驅逐於三惡道中,永無出期,可不哀哉!
念佛要時常作將死,將墮地獄想。則不懇切亦自懇切,不相應亦自相應。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隨緣消業第一妙法。
(三)「切」
至謂欲心不貪外事,專念佛;不能專,要他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無奇特奧妙法則,但將一個「死」字,貼到額顱上,掛到眉毛上。
心常念曰:我某人從無始來,直至今生。所作惡業,無量無邊。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聞佛法。
若不一心向善,一氣不來,縱得為人,愚痴無知,以造業為德能,以修善為桎梏,不數十年,又復墮落。經塵點劫,輪迴六道。
雖欲出離,末由也已。能如是念,如上所求,當下成辦。所以張善和、張鍾馗,臨終地獄相現,念佛數聲,即親見佛來接引往生。如是利益,一代時教,百千萬億法門之所無者。
人在世間,不能超凡入聖,了生脫死者,皆由妄念所致。今於念佛時,即作已死未往生想。於念念中,所有世間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
除一句佛號外,無有一念可得。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能如是念,必有大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