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一個學佛人,能做到這「三個字」,就能消除一切妄念!

2020-12-14 青衫菩提

佛說:一個學佛人,能做到這「三個字」,就能消除一切妄念!

(一)「志」

念佛一法,理極高深,事甚平常。欲求心佛相應,第一是心,第二是聽,反聞念佛聲。誠聽兼到,昏散自除。

念佛計數,是防懈惰。如無懈惰之心,不記亦可。記數也可不用掐珠子。最初當用珠子念一點鐘,以後快慢,照此一樣,念一刻、半點、一點,均可知其佛數。又《文鈔》中記數念佛之法,最能攝心,閱之自知。

持佛號時,雜念紛飛,此是多知多見,心無正念之現象。欲此種境象不現,惟專心痛念自己將欲命終,惟恐即墮惡道,勵志念佛。了不起他種念頭,久則自可澄清。

欲求出苦之要,惟有念念畏死,及死而墮落三途惡道。則佛念自純,淨業自成。一切塵境,自不能奪其正念矣。

(二)「懇」

凡夫之心,熟處過熟,生處過生。非將「死」字掛在額顱上,決難令妄想投降。妄想既不能投降,則妄想成主,本心成奴。是以多少出格英豪,被妄想驅逐於三惡道中,永無出期,可不哀哉!

念佛要時常作將死,將墮地獄想。則不懇切亦自懇切,不相應亦自相應。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隨緣消業第一妙法。

(三)「切」

至謂欲心不貪外事,專念佛;不能專,要他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無奇特奧妙法則,但將一個「死」字,貼到額顱上,掛到眉毛上。

心常念曰:我某人從無始來,直至今生。所作惡業,無量無邊。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聞佛法。

若不一心向善,一氣不來,縱得為人,愚痴無知,以造業為德能,以修善為桎梏,不數十年,又復墮落。經塵點劫,輪迴六道。

雖欲出離,末由也已。能如是念,如上所求,當下成辦。所以張善和、張鍾馗,臨終地獄相現,念佛數聲,即親見佛來接引往生。如是利益,一代時教,百千萬億法門之所無者。

人在世間,不能超凡入聖,了生脫死者,皆由妄念所致。今於念佛時,即作已死未往生想。於念念中,所有世間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

除一句佛號外,無有一念可得。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能如是念,必有大益。

相關焦點

  • 學佛、就是要消除妄念的土壤,培養「正念」的力量
    在修行中與正念相對的就是「妄念」,妄念的土壤就是我們對世間的執著。在我們的感覺中,世間是常的,人生是樂得,於是就會執著不舍,但佛陀以智慧徹見的世間真相卻是無常而痛苦的。倘若能具備這一認識,妄念就失去了生長的土壤,更無法產生作用。反之,如果我們放不下這種執著,就不可能平息妄念。
  • 念「阿彌陀佛」,輕鬆消除「業障」,你做到了嗎?
    對於學佛後的感應,有些人已經深深感受到了佛法的奧妙,信心倍增。而有些人,渾渾噩噩,還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狀態,並沒有得到佛法所帶給自己的利益。同樣是學佛,為何有人感應無處不在呢,本篇文章就回答你學佛中的困惑。佛陀說:「一切法由心想生。」心誠則靈,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你心裡相信那個法門,那個法門就靈;不相信,抱著試試的態度,再好的法門也不靈。
  • 佛教:消除業障最快的方法,就四個字或六個字,一定不要小看了
    所以我們要懺悔消除業障,並把學佛修行的功德回向給這些冤親債主,讓他們早日解脫。學佛有障礙是正常的,有些人學佛後一切順利,事事如意。也有些人學佛後障礙叢生,麻煩不斷。本來還平安無事,學佛後反而不順起來,為什麼菩薩對他們一點都不關照呢?其實,這就是各有因緣,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命歷程。
  • 佛教:學佛之後,越來越煩惱,做到這幾點你就能夠清淨無憂
    很多人在塵世間總是覺得非常的疲憊,就想通過學佛的方式讓自己的煩惱減少,但是他發現自己自從學佛之後,煩惱反倒越來越多,過之而無不及,看到身邊和自己一樣學佛之人煩惱越來越少,充滿著吉祥歡喜,而自己卻又不像是大根基之人,非常的納悶究竟是自己哪裡出了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實際上學佛之後煩惱越多,可能是你的方法不對,如果你能真正的做到以下幾點,自然清靜無憂。
  • 學佛修行的最高境界就這8個字,看看你能做到嗎
    但人在塵世間行走,工作和家庭的壓力,讓人心一刻不得清閒,終日奔波忙碌。在這樣一個物慾縱橫的浮躁社會中,人們往往把事情看得複雜,所以很辛苦,很累,幸福和快樂好像很遙遠,觸不可及。許多人學佛為的什麼?就是因為想要放下,讓自己飄搖了半輩子的心能夠歇息下來,回歸曾經「無一物」的自在。
  • 佛說:業障深重的人,默念三句話,福報自來,功德無量
    每個眾生到這個世間來,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都是源於業力的支配。所謂人生酬業,無業不來娑婆,所以說人到這個世間,就是來接受業力帶給自己的果報,善業得善果,惡業受惡報。 因是自己造的,所以自己就能改,只要種善因,運勢自然就會有一個轉變。 一切的不順,皆因業障所致,消除業障,三業清淨,福報自然隨之而來。消業首先就要從心上改,在生活中《了凡四訓》就是學習的榜樣,真的能看懂,依教奉行,命運就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在佛教中,也有三句話,當業障深重的人,遇到不順,只要默念三句話,就能平復心情,福報自來,功德無量,尤其第3句是因果的關鍵所在。
  • 佛教:學佛的人最大的難題,此心難「定」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佛經三藏十二部,談空說有,最終的目的是要我們開佛知見,悟入佛的境界,回到我們生命的最初,回到我們生命的本來。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真修實證,是從我們的一心一念開始的,金剛經曰: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可見佛祖住世之時,人們最難降服的就是這一顆心,無論古人還是今人,這一顆心最難安頓。
  • 學佛人,用三分鐘時間隨喜讚嘆,佛說功德無量!
    學佛的人,你知道做什麼事情,花時間越少,所得功德越大嗎?很多人學佛都在捨近求遠,甚至有人花了一輩子時間,每天磕頭拜佛念佛供佛等等,這些事也有功德,但功德有限,如果能用三分鐘時間,看完這篇文章,再花上三分鐘時間去做這件事,功德無量。
  • 佛說:學佛人須知佛法中這八種德行!
    有人說是學佛的智慧,有人說要學佛的慈悲。這是一個很大議題,古往今來還沒有一個統一答案,七葉君同樣答不上來。不過,佛法中有這八種德行。佛說:學佛人都應該知道、且在學佛過程中貫徹這八點!據《大正藏·法海經》記載:有一次,佛對上首弟子、神通第一尊者大目犍連說:「吾自今後,不復說戒。汝等可自共說戒。」
  • 260個字的心經,最核心的思想,只有一個字!
    《心經》是每一個學佛人都會背誦的一部佛經,整部心經當中只有260個字,雖然說心經中每一個字都非常重要,但如果非要找出最精華的一個字,你知道是哪個字嗎?要想度一切苦厄,首先要照見五蘊皆空,要想照見五蘊皆空,就要通過修行般若波羅蜜。雖然這句話是心經的核心,但心經中最重要的第一個字,卻不在這句話當中。有人說:心經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確實很重要,但最重要的一個字,也不在這句話當中。
  • 輕鬆學佛:學佛就倆字。如果真的明白了,人人都可以成佛
    我們也希望創建這個話題,讓更多的學佛人可以輕鬆上路,更好學佛。今天我們聊一聊應該如何學佛。簡單地說,學佛就倆字:一個是「學」,一個是「佛」。把這兩個字搞清楚,學佛就是一件很輕鬆的事了。首先我們要了解「佛」這個字。很多人都會說:佛不就是釋迦摩尼嗎?
  • 佛教:這3部佛經,學佛的人,今生一定要讀一次!
    有人說,讀的書籍越多越好。事實未必如此。一個人,真正要讀書籍,最好能做到「精讀」。讀佛經也是如此。佛經那麼多,到底讀哪部佛經比較合適呢?以下這三部佛經,學佛的人,今生一定要讀一次!比如事物的空相,事物的緣起,五蘊、諸苦、妄念等等。《心經》全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只有260字,非常適合廣大的學佛愛好者誦讀、學習。《心經》中有許多的經典名句,比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等等。在讀這部佛經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佛經內容的意思,與普通的文章,略有區別。
  • 學佛使人消極?「佛系」是真正的佛教精神嗎?六祖說…(學壇經)
    人在沒有見到「清淨自性」時是凡人,見到後就是「佛」了。可見,人之自心具足一切佛法。既然如此,解脫煩惱之道就應該是,面向自心,力求頓見自心中那個恆常不變的清淨本體(真如本性),這就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而切不可盲目向外追求 。
  • 南懷瑾老師:求佛修道做功夫就是一個大妄念,已經被自己欺騙了
    學佛的人把現有的心理習氣轉變了還不算數,最難的是把無始以來習氣的根轉變過來,才算成功,這是非常困難的!無始以來這股習氣、煩惱,永遠把你羈絆住,斷不了,使你跳不出生死。求佛修道做功夫就是一個大妄念,已經被自己欺騙了我們思想本身就是空洞的,所以叫妄想。既然是妄想,你何必再費事想辦法去除妄想?
  • 學佛者如何做到《文殊說般若經》中「一行三昧」呢?
    學佛者如何做到《文殊說般若經》中的「一行三昧」呢前文我們講述了四祖《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的歷史,也講到禪宗四祖的見地和功夫。給予我們學佛和禪修者有了初步的認識,包括念佛時候我們應該如何認識禪門留下來的思想,如何得以落實到實處,落實到我們生活中來。
  • 把一切妄念統統放下心就清淨,「真心」就現前,這就是「禪定」
    【又謂此三,相體幻有,性體空寂。】這個地方講了兩個「體」,如果是用一個「體」,意思是一樣的,用兩個「體」,這意思就不一樣。前面這個「相體」,我們現在人所講的質體、質料。穿這個衣服,你這個衣服是什麼料子?料子就是「體」的意思。
  • 因果有報,佛前許願,做到這2點,有求必應,很多學佛人不知道
    佛門中常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但是佛在《金剛經》中又說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又是何意呢!豈不是自相矛盾。這裡關鍵是要明白「佛氏門中」的含義,問問自己的心是否真正進入了佛門。
  • 佛說:一切都是因果,這3個字,寫盡了人生
    人的一生不容易,佛說,生命中很多東西可遇不可求,強求的得不到,不曾需要的往往會不期而至。人生之所以會有無數煩惱,也正因如此,想要得的,得不到;想要丟的,丟不掉,人生一切的境遇,只能作為無奈的回憶。其實人生也是一個不斷因果輪迴的過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佛教講:「唯有業隨身。」
  • 和觀世音菩薩做兄弟——一個程序猿的學佛體會
    和觀世音菩薩做兄弟—— 一個程序猿的學佛體會和觀世音菩薩做兄弟?沒錯。你哪個單位的?夢工廠嗎?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程序猿。只要我們肯念,自然得到菩薩的功德,就能迅速滿足願望,求財得財,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長壽得長壽。這就好像程序猿要靠自己一句一句寫代碼,寫出一個功能強大的軟體,恐怕很多年都不能完成,但如果能通過函數名來調用他人開發好的函數,實現起來就很容易了。
  • 佛說:讀懂這兩句話,就能看懂全部金剛經!
    這兩句話,是從整部金剛經中提煉而來,也是金剛經的精華部分,可以說全部金剛經,都在圍繞著兩句話來說的。第一句話: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這句話是金剛經告訴我,什麼是諸佛?如何成為諸佛。其實學佛就是在學,如何才能成為佛,像佛一樣,離一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