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看教育 | 我們最希望孩子得到的是什麼?

2020-08-27 水殿風來暗香滿


與我們一起學習道德經的朋友裡,有一個十歲的小男孩,特別有意思。

他告訴我們,在他還是一個四五歲的小孩時,他特別挑食。有一天奶奶拿著飯,一直追著讓他吃,但他不想吃,到處躲。一揮手,差點把奶奶推倒了……

過一會,他爸爸媽媽回來了,看到奶奶又生氣、又傷心,一問之下知道了緣由,氣得不行不行的,兩個人合力把他關進了家裡的更衣室。那裡沒有光,燈的開關在門外,他從小最怕進這個地方!

當時,爸爸媽媽把他關進去也就只有三四分鐘的時間,可他一直在裡面大聲的哭,後來還是奶奶來把他放出去的。

他說:「我從更衣室被放出來時,都哭累了。」

現在,他雖然是第一次來參與「道德經學用.生命研習營」的學習,但是聽了課程以後,小朋友很後悔,他喊著眼淚說:「我很後悔,以後再也不能這樣對奶奶了!」


他說,這次在研習營裡,他也想到了他和表哥小時候的事情,他也很後悔!

小時候,他姑姑家裡很忙,就把表哥丟在他們家裡,而那一兩年裡,他覺得自己基本是在虐待表哥的!

他一邊哭,一邊站在臺上說:「我小時候很淘氣,一直要表哥和我玩。有時我就學電視裡的樣子,把表哥當成自己的爸爸玩——使勁往他身上爬,就算哥哥玩累了,我也不讓他休息!我還經常拿遙控器往他身上扔,家裡的遙控器都讓我扔壞了。可是,到現在哥哥都對我很包容,我很慚愧,我要對哥哥道歉!」


看著這個十歲的小男孩站在臺上,還一口一個「我小時候」,大家開始都覺得特別好笑。

但是聽著聽著,看著他這麼小,卻也能覺知自己過去的點點滴滴,向長輩、向哥哥道歉,我們這些大人,心裡又是感動,又是感慨——一日三省吾身,這麼小的孩子都能做到,我們能嗎?

其實這個孩子很有靈性,雖然是第一次來研習營學習,但是在家裡和爸爸媽媽和姐姐一起學習道德經,已經有好幾年了,她媽媽和我們講過一些小故事。


他媽媽說,有一次家裡來了一個老朋友,茶餘飯後大家聊起生意場上的一些事,說起誰誰誰又賺了多少錢,真是厲害……

這時,孩子突然插話說:「你們真的覺得有錢就了不起嗎?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要看你幫多少人有錢、有工作了,這才是真的了不起!」

客人非常驚異,說:「你這個小娃娃思想境界真高啊!誰教你這些的?」

孩子指著他媽媽說:「你平時不就是這麼做的嗎?」


當時他媽媽好生慚愧!因為她從老家出來,生意做的不錯,有時有些老家過來的人遇到困難,就會來向她求助,她也不好意思不幫忙,但不一定都是帶著無我心、感恩心去做的!

可她心裡的狀態孩子不清楚,孩子經常看到的是她的行為,所以認為媽媽就是這樣愛幫助別人的人,也從此記在了心裡!

他媽媽說:「那時我才知道,原來在孩子心裡,能幫助別人的人才是最了不起的人!」

為了不讓孩子失望,她只能從此真的這樣努力,去做一個真心幫助別人的好人!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老師,孩子的心是最乾淨的!

如果能讓孩子從小種下品質的種子,接觸正能量的環境,那麼孩子的根就養好了。未來,他是什麼樣子,就會成為他該成為的樣子——只有擁有品質的孩子,才會成就自己幸福健康的人生!

我們最希望孩子得到的是什麼?這是我們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功名利祿不是不好,但是有了功名利祿不一定能換回健康幸福;但有了健康幸福,有了深根厚德,再去爭取報效祖國、服務社會,原本求之不得的功名利祿卻會不求而自應!

因為一切都是自己的品質吸引來的。


古人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貽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若積陰德,於冥冥之中,為子孫久長之計。」

所以,未來的社會,富二代、官二代不一定是最幸福的,如果孩子能做一個「道二代」——有道德的第二代,那就是我們能留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祝願天下所有孩子都是具有厚德的好孩子!


推薦:《道德經終極智慧》連載,請點擊以下文章(均附有語音)

08:

09:

10:

11:


如果喜歡的話,請您給予一個溫暖回復!

哪怕只是簡單的一句鼓勵——您永遠不會知道,有時候,您的一句話,可能會改變別人的一生!

更多道德經生命規律,和真實學用故事,請您關注:

讓我們一起走進生命,了解生命,綻放生命!

相關焦點

  • 道德經看教育 | 孩子為什麼沒有幸福感?
    但當小女孩不停地嘗試,不停地失敗,最後終於一舉躍上凳子時,連我這個看視頻的人都忍不住叫了一聲「好」;那個小女孩,則在凳子上興奮得手舞足蹈,哈哈大笑!那種快樂已經溢出屏幕了……我想這種通過自己努力得到的成功,讓自己內心充滿了對自身的肯定,這種幸福和快樂,會產生自信、力量和智慧,這是讓我們最記憶猶新的!
  • 道德經看教育 |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她的孩子滿三歲入園後,她也重回職場。但由於工作的特殊原因,她的手機必須24小時待機,要時不時地檢查一下。雖然她不想被手機捆綁,但無奈手機對於她而言,就是工作。當她手機不離手時,三歲的孩子也特別喜歡手機,總是拿著手機看動畫。對此,她想了很多辦法,都不能讓孩子放下手機。
  • 《道德經》之問:什麼是「道」?看《道德經》到底是什麼
    今天就先從「道」的角度來理解《道德經》,幫助大家看《道德經》到底講的是什麼,當然,您可別想著說看完就能悟懂「道」了,這是不可能的,這裡只是給一個輪廓,一個引發,您要是能有所收穫,那是緣分,要是了無所獲,哈哈,那是緣還未到,來日方長。什麼是道?一談到這個話題,那就好像很「玄乎」了,有人說千人千道,還有人說道不可道,你還問這個不是扯淡嗎?
  • 道德經看教育 | 一旦思維偏離了正道,人生必將出軌
    如果我們為孩子播種這樣的種子,以後我們的社會將成為什麼樣子呢?這時,園丁來了,說「牡丹最好看」,於是每次都把心思花在牡丹上,為它修枝剪葉,澆水施肥。百花一看,原來這樣才是最好看、最讓園丁喜歡的樣子啊,於是大家都爭相模仿牡丹,希望自己也能成為「最好看」、「最讓人喜歡」的牡丹花,以便得到更多的關照。
  • 黃明哲正解道德經 道德經講解視頻全集
    歲後的處世參考;幹什麼成什麼,狀態越來越好的馬東,也是《道德經》的受益人。畢竟,它離我們太久遠了,老子用詞又極其玄奧,雖然只有5126個字,讀來也並非易事。所以這次,我們特意請來了名嘴馬東、演員陳數的《道德經》引路人——黃明哲教授。他研究《道德經》近30年,大半輩子和國學《道德經》打交道,這本經書,早已融入了他的骨血、他的生活。
  • 黃明哲道德經完整版
    >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更把《道德經》作為生命之書,30歲後的處世參考;幹什麼成什麼,狀態越來越好的馬東,也是《道德經》的受益人。畢竟,它離我們太久遠了,老子用詞又極其玄奧,雖然只有5126個字,讀來也並非易事。所以這次,我們特意請來了名嘴馬東、演員陳數的《道德經》引路人——黃明哲教授。他研究《道德經》近30年,大半輩子和國學《道德經》打交道,這本經書,早已融入了他的骨血、他的生活。
  • 不要期望孩子有太多的美德,我從不希望孩子成為道德的楷模
    否則,孩子會在以後的生活中僅有美好的願望而無實施的能力。如果明白高尚的道德和高度的智慧一樣, 都要經過緩慢成長過程才能達到,父母就會有耐心地對待每一一個孩子可能經常表現出的缺點,就不那麼容易責罵、恐嚇兒童了。最不開化的野蠻人和最笨的農夫都會想到用打幾下和罵幾句來作為懲罰。可是想要有效地執行-一個理智和文明的教育,你就必須準備做些心智努力:要點鑽研,要點機智,要點忍耐,要點自製。
  • 《道德經》告訴我們,成功是一種喜悅安寧的內心感受
    在很大程度上,《道德經》 堪稱一部成功學。最早的成功學理論應該是《周易》,《道德經》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闡述的更為清晰。《道德經》全面揭示了成功的真實內涵和本質,解析了成功的規律,指明了成功的條件和策略方法。《道德經》的成功學,可出世可入世,不消極不激進。
  • 什麼是讀經教育
    > 」國學經典 | 兒童讀經| 教育理念| 家長園地1、什麼是讀經教育?  讀經教育就是讓孩子在大腦發育最迅速的年齡階段,通過接觸代表人類最高智慧的中國傳統文化,開發其高度智力,培養其健全人格,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堅實基礎的一種教育方法。經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識領域的原創性著作,是被歷史證明最有價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最能代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經典有《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老子》、《易經》等重要著作。
  • 《道德經》第一章:什麼是道
    【感悟】《道德經》的第一部分,是「五千言」的一個總論。第一章是進入《道德經》的大門,是《道德經》的靈魂所在。《道德經》第一章老子就是要告訴大家什麼是「道」,如何理解「道」,用什麼方法認識「道」,認識「道」有什麼用處,認識「道」的重要性。作為全書的開始,老子全章就講了一個字「道」。
  • 遊學日本,看《道德經》(一)
    城市的整潔序只是表面的蓮花,這個表面後面的治理結構、治理理念、教育科技,才是花下的根。當然,我不是哈日派,日本社會的問題肯定也不少。我今天只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日本所見所感,和《道德經》哪些道理相契合。
  • 道德不是一切的準則,避免孩子被「束縛」,父母教育需要適度
    文|蕾媽育兒經(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文明禮貌大國,正所謂「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所以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長們也一直是教育孩子做一個文明而又有禮貌的孩子。
  • 道德經心得
    無數人從中得到啟示,得到智慧。治國者,從這個經典當中得到治國之道。企業經營者從中得到經營之道。大眾從中得到人生智慧之道。這部經典對於我們人生的意義太大了。這,就是偉大的《道德經》。這部經典,產生於人類第一次軸心文明期。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這個時候,整個世界都是「群星璀璨」。在這個時代裡面,印度有釋迦牟尼,西方有蘇格拉底。中國有孔子、老子。
  • 《道德經》的理工科生的解讀
    同時,我不是不知道,有人在這裡又出土了什麼東西,那裡又發現什麼通假,避諱,惡意修正等種種問題,那些不重要。在我理解的道德經的含義中,老子也不在乎,老子看的是大勢,而我解釋的也是這種大勢,是在各種歷史大潮變幻以後,在我們現在看到的《道德經》的「表述含義」。也就是說,這整個文章,得有點正常人說話的樣子。
  •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些出自《道德經》的雙胞胎名字內涵深厚!
    他所創作的《道德經》是集其一生智慧的大成之作,足見《道德經》的內涵有多麼深厚。本文由江南易林原創。希望能讓孩子樂於觀察、樂於學習的父母大可通過閱讀《道德經》來改善教育方式中的不足之處,這將會帶來很大的改善。取名有出處已經不算什麼新鮮事了,但是從出處便能看出這個家庭的文化涵養,《道德經》是能夠讓人為之驚豔的一種。
  • 當今社會,我們學老子《道德經》有什麼意義?
    當今社會我們學老子《道德經》並不是因為它產生在兩千多年以前就失去了價值。老子《道德經》深刻的心靈像太陽和月亮一樣,總是穿越時間和空間的。時至今日,老子《道德經》已經成為全世界範圍內共同的精神遺產。老子《道德經》可以是現代人的知識、生存智慧以及管理藝術,可以是成功者的冷靜藥方,也可以是遭遇挫折時的心靈慰藉。在現代人的解讀之下,老子《道德經》在當代中國也會發揮重要的作用。老子《道德經》對我們現實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多很重要的作用和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態環境保護,和諧文化、現代管理等。這裡重點學習老子《道德經》對我們個人自身修養的提高。
  • 看道德經越看越迷糊,真正的「無為而無不為」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是文言文。對文言文,我們不要被之乎者也所糾結所迷惑,我們要去結合現實與現象就不難理解了。老子道德經說的無為而無不為,是一種充滿辯證法,充滿否定之否定的哲學觀點。比如我們現在常說的一句話吧,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 《道德經》我們看不到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開篇就講: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下德無為而有以為。老子說,具有上德的人不表現為外在形式的「德」,所以實際上是有「德」;下德的人卻刻意表現外在形式上的「德」,因此實際上是沒有「德」。
  • 鵬飛解讀《道德經》(連載二)
    抱怨只會讓人更無能,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比我們牛的人比我們還努力。3、後半段講金玉其外,外表浮華而內心虛妄者的加勒比海盜式生活。                          十四、鵬飛解讀《道德經》之「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 如何快速理解《道德經》
    道德經,這本書在中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它究竟講了什麼,多數人恐怕都是一頭霧水。它通篇只有五千多字(不同版本字數不同),數千年來,上到王侯官貴,下到販夫走卒,甚至外邦學者等,無數人士都對其進行了解讀,時至今日,依然沒有一個公認的解讀版本令大眾都能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