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食享譽世界,也深受鄰國日本人民的喜愛。日本有大量的中餐廳,他們將中餐稱為「中華料理(ちゅうかりょうり)或「中華(ちゅうか)」,但他們的中餐菜餚跟中國有不小的差異,特別是有些「中餐」其實是日本人自己發明創造出來的。
今天就跟老師來看看有哪些是發源自日本的「中華料理」吧。
中華丼
「丼(どん)」是蓋飯的意思,比如我們熟悉的吉野家的「牛丼(ぎゅうどん)」(牛肉飯)。日本有一種蓋飯叫做「中華丼」(ちゅうかどん),名字聽起來像是中國菜,實際上它起源於日本。
將白菜、蝦仁、豬肉、胡蘿蔔和鵪鶉蛋等材料清炒後,澆在米飯上,就做成了「中華丼」。它的歷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昭和初期(20世紀20年代),據說它最早誕生於東京,是中餐館的一種外賣,後來漸漸流行起來。
天津飯(てんしんはん)
天津飯跟中國的天津市沒有什麼關係,甚至也不是地道的中國菜,但它在日本的中餐廳卻是隨處可見。它是將蟹丸或蟹棒切成絲,攤進雞蛋裡,再加入醬油等調味料,將其蓋在米飯上。具體的材料和口味因地區和商店而異,在關東經常被稱為「天津丼」,在關西經常被稱為「天津飯」。它通常用作單餐或套餐的主菜。
《龍珠》裡有一個人物就叫「天津飯」,可見這道菜家喻戶曉的程度。
冷やし中華
「冷中華」是一種中國料理風味的冷麵,日本人在夏季食用,十分清涼爽口。在面中加入五顏六色的食材是它的特色之一,比如黃瓜、西紅柿等蔬菜,雞肉絲、火腿、豬肉絲、雞蛋等。 根據地區的不同,做法也有所不同。
「冷中華」也是自昭和初期就已在日本廣為人知,據說它的根源是就是中國的冷麵,但由於現在它的口味和製作方法都跟中國相差很大,因此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日本料理。
からあげ
「唐揚げ」在日本的居酒屋和中餐廳都是一道常見菜,也就是炸雞塊。
其實「からあげ」本來是指油炸食品,即在食材上撒小麥粉或馬鈴薯澱粉,然後放入油鍋中炸制而成的食品統稱,比如炸雞、炸土豆、炸蔬菜等,漢字也可以寫作「空揚」。
後來這些油炸食品產生了分化,如今「唐揚げ」特指炸雞塊,通常搭配沙拉和檸檬一起食用,並且日本人認為這是一道中餐菜餚。雖然中國也有炸雞塊,但這並不是一道傳統菜餚,也沒有固定的做法,所以「唐揚げ」其實也是日本人創造出來的中餐。
據說它誕生於1932年,有個叫三笠會館的中餐廳參考了中國的炸雞方法研究出了這道菜,將其應用於外賣。也有一種說法是它發源於大分縣的一家中餐館「來來軒」,它本來是一家專門做炸雞塊的餐廳。
回鍋肉(ホイコーロ)
有人會說:回鍋肉不是川菜嗎?怎麼也成了日本菜?沒錯,回鍋肉當然是地道的中餐。不過日本的回鍋肉跟中國的做法不同,所以在這裡也介紹一下。
四川的回鍋肉要使用煮熟或蒸熟的帶皮豬肉薄片,加入蒜苗來炒,調味料也非常辛辣,有大量的胡椒粉和豆瓣醬。
據說回鍋肉是被一位來自四川的中國廚師陳建民推廣到日本的,但為了適應日本人的口味,他改良了調料,加入了大量的甜麵醬,因此味道是甜辣口味。而且為了節省時間,肉也是直接豬肉的薄片。
回鍋肉在日本很常見,在超市就可以買到配好的調料,口感和中國的很不一樣,有機會大家可以嘗試一下!